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平台 » 内部交易买卖股票能不能抵消
扩展阅读
广发证券选股票 2025-08-14 08:37:50
佟星 2025-08-14 08:36:11
证券结课论文股票 2025-08-14 08:32:49

内部交易买卖股票能不能抵消

发布时间: 2021-08-07 16:30:24

㈠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内部交易抵消问题。

甲公司在向乙公司出售商品时,不考虑增值税,做的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1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贷:库存商品 600
乙公司做的分录是:
借:库存商品 1000
贷:银行存款 1000
虽然乙公司的利润没有增加,在考虑长期股权投资的内部交易抵消的问题时,考虑的是投资单位的抵消,即甲公司的抵消,而不是乙公司的抵消,抵消的分录是甲公司的,与乙公司无关。
由于这部分利润400万站在一个整体来说,没有得到实现,所以需要调减400。换句话说,甲企业要想实现这个400的利润,是需要通过乙企业出售该商品来实现的,如果该商品没有出售,自然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将这部分未实现的利润做抵减。

㈡ 长期股权投资中内部交易为什么要抵消,能不能给我打个简单易懂的例子

假设A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份,两者存在关联。

B公司向A公司出售一批货物,实现收入100万元,成本60万元,即获得利润40万元。

假设A公司当期将这批货物全部对外售出,那么这部分利润就已经实现,不用抵消。

假设A公司当期没有将这批货物对外售出,那么这部分利润就没有实现,就要抵消。

抵消的金额为40*03=12

因为A和B存在关联,就好比你的左手和右手,把右手的东西放到左手,这不过是把东西换了个地方但是并没有实现利润。

㈢ 股票内部交易是怎么回事

股票内部交易就是:公司内部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把可能造成本公司股票大幅波动的消息,透露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叫他们提前操作本公司的股票,或者自己提前操作本公司股票的叫做内幕交易

㈣ 长期股权投资内部交易抵消怎么理解

您好,抵消存在一个前提:内部交易的存在。
当母公司合并子公司,这笔投资即视为内部交易。这次交易导致母公司确认了长期投资和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首先把母公司长期投资给抵消,其次将母公司享有的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抵消,这就形成会计那笔著名的抵消分录。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㈤ 有关于会计 长期股权投资章节中为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抵消的一些问题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虽然《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并没有将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下不赘述)纳入合并范围,但是本质上,通过权益法核算后,联营企业净资产和净利润中归属于投资企业的份额已经通过计入投资企业会计报表的形式计入了投资企业所属集团的合并报表,这种“计入”与子公司并入合并报表不同,区别在于,后者是通过资产、负债的方式加入合并报表,而前者是以净资产和净利润的方式“潜入”合并报表。既然如此,那么联营企业之间交易产生的“内部未实现损益”理所当然也应该抵消,否则就会虚增资产或利润,并且抵消的原理跟母子公司抵消的原理基本一致,但是有两点不一样:首先,不管持股比例是多少,子公司是全额进入合并报表的,而联营企业只是部分进入合并报表,因此需要视情况乘以持股比例;其次,由于子公司是以资产、负债的形式进入合并报表的,抵消时应将母公司的报表项目和子公司的报表项目抵消,而联营企业报表项目并未进入合并报表,因此,“抵消”的时候不能“抵消”联营企业报表项目,只能抵消其对投资方的影响,因此,这就不能称之为“抵消”,只能是“调整”。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很快能理解顺流、逆流交易下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这两个调整分录。下面举例说明:
顺流交易下的调整:假设A公司拥有一个联营企业B公司(持股比例为30%)和一个子公司C公司。A公司将100万元的存货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B公司,期末B公司未将该存货对外出售。A公司出售给B公司存货这一事项产生的内部未实现损益在A公司个别报表上体现为收入120万元和成本100万元的差额,在B公司报表上体现为存货,根据上述分析,该项存货形式是不直接进入合并报表的,无法像母子公司那样抵消,因此只能调整该交易对A公司的影响,而这个影响,就是A公司确认的成本、收入和A公司在按照B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确认投资收益时少确认的投资收益6万元(20×30%)。因此调整分录就应该按照持股比例调整收入、成本和投资收益。
逆流交易下的调整:假设A公司拥有一个联营企业B公司(持股比例为30%)和一个子公司C公司。B公司将100万元的存货以12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公司,期末A公司未将该存货对外出售。B公司出售给A公司存货这一事项产生的内部未实现损益在B公司个别报表上体现为净利润20万元并通过权益法核算进入A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同时在A公司报表上直接体现为存货,根据上述分析,该项存货已经随A公司报表进入了合并报表,其携带的内部未实现损益6(20×30%)万元可以“抵消”,即“调整”减少存货的账面价值6万元。
上述阐述说明了逆流交易调整存货、顺流交易调整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的问题,但是似乎没有说明调整分录中,为什么逆流的对方科目是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顺流的对方科目是投资收益的问题,我们来看下面的解释:
本次增加权益法下顺流逆流交易处理的目的是为了真实反映企业(集团)的状况,那么说明,调整之后是否就真实反映了企业的情况呢?如顺流的情况,A将100的商品以120的价格销售给B(持股比例为30%),B的净利润(假设为1000)中并没有反映这部分未实现的内部损益,所以A集团报表上反映的投资收益应该是(B的全部净利润乘以持股比例),大家可以看看,将A的分录和调整分录合起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000-20)×30%
营业收入          120×30%
贷:投资收益       1000×30%
   营业成本        100×30%
可以看出,经过调整后的投资收益恰好就是(B的全部净利润乘以持股比例),验证成功。逆流的情况下也可以验证。
还有一种思路,把B公司看成两个公司B1、B2,其中B1占30%,B2占70%。顺流的情况下A相当于按照36的价格销售了成本为30的存货给B1,而将成本为70的存货以84的价格销售给了B2,那么A和B1的交易应该完全抵消,所以A对B1销售实现的收入和成本应该抵消;而A销售给B2的交易相当于对外销售,那么,顺流逆流交易的处理也就容易理解了。

㈥ 内部交易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内部交易肯定要赚钱,只能赚散户的钱。\只会影响个股,不会影响股市。

㈦ 长期股权投资内部交易抵消

你连控制都达不到,能用成本法么?没用控制,何来合并?

㈧ 请问在cpa长期股权投资板块中,内部交易因为损益尚未真正实现,所以要予以抵消,但是如果有这样的假设,A

内部交易抵消是指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有交易,并且没有实现对外收益,则需抵消。
以你的例子为例:
首先,A和B发生了交易,是属于关联方交易的。关联交易肯定是要在报表附注里披露的,但是这和抵不抵消是2回事。

其次,在A和B各自编自己的独立报表的时候,都需要把这笔交易放入报表中,没有什么抵消的操作。
然后,在A或B编制和甲公司的合并报表的时候,也是不需要抵消的。因为这是平级的关联方交易,而你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是母子公司上下级的合并,不是属于一个层级的,2者无关,该怎么编表还是怎么编。
最后,假设你是B和甲公司发生了内部交易,那么在编各自的独立报表时,各自还是需要加上这笔交易,然后再附注里进行说明(这点很总要,不说明就会有虚假交易的风险),在B和甲合并的时候,这笔交易是需要抵消的,属于内部交易,未对第三方出售。

原理是这样的:考虑你爸爸,你叔叔(都是各有家室的),以及你(你也是成家了的,表示公司有独立法人人格)。1.你爸爸卖了台电视机给你叔叔,对于他们各自家里来说,都要算成本收益的,因为即使他们兄弟感情很深,想把这笔交易看做是赠送,但是你妈妈和你婶婶是不同意的,你感受下!(就是刚刚A和B,独立表的时候需要各自记账)2.刚刚这笔交易如果站在你爷爷的角度来考虑,你爷爷在你家族是有权威的,他没有那么多考虑,都是自家儿子,你们2个儿子再怎么瞎搞,只要是2个儿子之间的交易,你爷爷都不会帮你们计算成本收益的,他心里始终坚信一句话——肥水不流外人田,他的角度是看不到你们家财产流失或者收获的,你再次感受下(类似于A和B的母公司,我这里假设A和B也是被共同控制的,他们的母公司合并表的时候需要抵消)。3.你爸爸卖了辆自行车给你,你们父子情深,都不好意思算账,但是,在你们分别回到家里的时候,你妈妈你和老婆都不买账,站在你妈妈的角度来看,他们家确实是少了辆车,站在你老婆的角度来看,你们家就是多了辆车(不是制造家庭矛盾啊,你细细体会下。。)所以,你妈妈和你老婆在各自记家里帐的时候,都会记录这笔交易(这就是独立表的时候,各自承认这笔交易)4.假设你爷爷每年要考核你们直系一条脉各自的家底,这时候你爸爸需要把你的财产算上,你叔叔需要把他儿子的财产算在他帐下,然后各自上报给你爷爷,这时候,刚刚那笔交易就需要抵消了,因为这时候你爸爸和你就是一个整体了,试想一下,只要你爷爷正常,就不会同意你们内部买卖(只能互相赠送),这也可以防止你们互相刷战绩,使考核无意义。(这就是B在编合并表的时候,对甲公司的内部交易需要抵消掉)
所以,理解了吗?独立表的时候,不管关系多亲,都要各自记账;合并表的时候,就要考虑家族观念了,你爷爷是怎么都不同意亲兄弟间明算账的!

㈨ 如何理解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内部交易抵消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下,内部交易的抵消主要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也就是说从投资方到被投资方的交易应该是顺流,反直接是逆流,需要抵消内部交易中没有实现的,没有对外实现的销售收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