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浪财经中的股票大单买卖情况与雅虎相反,怎么回事
要是咱们散户都知道了主力的资金动向,主力赚谁的钱啊,所以这东西不要信啊!
Ⅱ 雅虎要被微软高价收购了,为什么它的股票不涨了还减了!
谁说不涨,消息出来当天涨了50%
Ⅲ 雅虎的股票是全流通的吗
是的,国外以及港台地区都是全流通的。
Ⅳ 雅虎股票问题
1995年4月Sequoia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也是唯一的风险资本投资者。在Sequoia的资助下,雅虎公司正式成立。
1995年8月,公司出现资金短缺,他们开始了4000万美元的集资活动,路透社和软银成了伙伴。其中软银买下5%的股权,使雅虎走向了新阶段,并开始共建雅虎日本网的计划。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虽然它的两大对手Lycos、Excite已抢先上市,但这一天仍被评为“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盘。雅虎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红杉资本”投资时的200倍。创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记录。
1997年,雅虎收入6700万美元,亏损2300万美元。从账面上看,这完全是一个失败的公司。但是在互联网上,它却是最大的明星。市场价值超过网景,升至28亿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场价值首次超过浏览器大王网景。
一九九八年二月,软体银行以四亿一千万美元脱手雅虎2%的股票,净赚三亿九千万美元,当年以一亿美元购入30%的雅虎股份,如今只剩28%仍值八十四亿美元。
1998上半年 ,每个月至少有3000万用户访问 Yahoo!, 每天浏览下载量达到1亿页!
1998年《福布斯》杂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杨致远以10亿美元的财富跃居第16位,超过了冠群CEO王嘉廉,成为高科技中的华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净收入为2,510万美元,收入为8,610万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强势增长。
1999年,杨致远和费罗已成为网络媒体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场价值高达390亿美元,而杨致远的纸面财富达到75亿美元。
浏览量从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亿增加到2.35亿,增幅达41%,同时注册用户数量从3,500万人增加到4,700万人。2月份用户增长率是前十名网站中最好的,并且是整个网络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1999年9月,中国雅虎网站开通。2005年8月,中国雅虎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收购。
Ⅳ 为什么雅虎财经上的历史股价和股票软件中的不一样
“金融点评网”有大量关于此类的问题解答,您可以去查看!
Ⅵ 雅虎财经网页中,股票的历史成交价格怎么查(开盘,最高,最低,收盘)
改版后的雅虎财经,股票历史成交价格确实不象以前那样熟悉了,感觉不是在主页上能够找到的,希望我们都一起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够解决。
Ⅶ 杨致远拒绝微软收购为什么会让雅虎股票暴跌
微软实力强大,大多数投资者认为微软收购能让雅虎变得更好,所以有期待,当期待落空时,很多人会选择卖出,很少人买进,所以就跌
而杨致远离职,就清除了一个微软收购雅虎的障碍
这是市场对杨致远的否定,和对微软的看好
Ⅷ 请问想看港交所的股票交易,但打不开雅虎财经
在新浪财经看一样的啊
Ⅸ 阿里巴巴从雅虎手中回购的股票,现在的问题是马云为什么不去回购日本软银的手中的股票却去回购雅虎手中的
不是马云想回购就可以回购,首先是对方要愿意出售,其次双方可以就回购价格及其他相关事项达成一致才行,双方各取所需。
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团与雅虎达成交易协议,以76亿美元的价格回购50%雅虎所持的阿里巴巴股份,马云重新掌握阿里集团控股权。
此项交易完成后,软银和雅虎对阿里巴巴集团的股权之和下降至50%以下,阿里巴巴集团、雅虎和软银的股权将维持在2:1:1的比例。同时雅虎将放弃委任第二名董事会成员的权利和一系列对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和经营决策相关的否决权,阿里巴巴集团的实际控制权得到进一步强化,关键时刻阿里巴巴集团的投票权将超过50%。
Ⅹ 雅虎为什么退出中国
第一,雅虎依然不容忽视。在雅虎北京中心遣散18天之前的3月2日,纳斯达克周一开盘时不再用钟声,而是改用“Yahoo”的拟声,因为这一天是雅虎成立20周年。纳斯达克给它这么大的面子并不奇怪,因为虽然yahoo近些年经历了坎坷,但在前谷歌高管梅耶尔的带领下,雅虎正在卧薪尝胆。2014年底,yahoo通过与firefox浏览器的结盟,成功将美国市场的份额提升了3%。
况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yahoo仍然与苹果、星巴克、facebook一样,位列NASDAQ100成份股的殿堂之上。根据网络流量分析公司Alexa的统计数据,yahoo.com 依然是全球访问量排名第五的网站,仅次于网络,但远远领先于淘宝、Amazon和Twitter。
第二,雅虎退出中国大陆不会引发多米诺效应。现在,如果网民输入yahoo.com.cn,展现在面前的将不再是雅虎中国网站,而是雅虎新加坡网站。这让雅虎笼罩上一层悲情。这种悲情让人联想起两件往事。数年前,很多媒体将联想收购IBM PC事业部简化为“联想收购IBM”,不久,又将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部门,简化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简化的后果是严重夸大了这两次收购的意义。而这一次“yahoo退出中国大陆”也被简化成“yahoo退出中国”,并被顺理成章地引申为yahoo即将离开世界。为渲染沉重的气氛,许多报道强调,yahoo不但关闭了北京中心,还开始在印度、孟加拉、加拿大裁员。
事实上,北京的裁员人数仅占雅虎全球总员工的2%,而更重要的是,雅虎退出大陆,但没有退出中国。在yahoo创始人杨致远的出生地台湾,yahoo中文名为“奇摩搜索”,依然是当地最为重要的搜索引擎。杨致远的太太山崎晶子是日本后裔,yahoo与日本市场有着深厚渊源。至今yahoo.co.jp仍然稳坐日本第一大搜索引擎之位,超过了Google.co.jp,其访问量高居世界第16位,超过了排名第17位的天猫商城,也超过了第24位的微软搜索引擎bing必应。北京裁员更应被视作雅虎的全球战略调整,而不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第三,我们与雅虎一起处在一个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在斯威夫特的奇幻小说《格利佛游记》里,有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名字就叫“yahoo”。20年前的1995年,杨致远和费罗用这个英文命名了他们创始的网站。一年后,yahoo在美国上市,上市当天便使红杉资本的投资增值200倍,位列“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最挣钱股票”之一。同年,yahoo开设了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搜索网站。yahoo一度曾经是全球访问量第一的网站。13年后的2008年,yahoo拒绝了微软总价高达44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