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动驾驶概念股龙头是什么
1、华阳集团
华阳现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10余家,在香港等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是中国大型汽车电装企业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头和各类机芯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影音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开发中心——华阳工业研究院,并与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
『贰』 英伟达发布史上最强计算平台,黄教主:自动驾驶不再担心算力问题
原本应该在今年 3 月份于加州圣何塞举办的英伟达 GTC 2020 大会,因为全球性新冠病毒肺炎的爆发而不得不推迟举行。
比原计划晚了将近 2 个月,英伟达 GTC 2020 终于在 5 月 14 日回归。
不过这一次开发者们没办法在线下集会,只能通过线上直播观看「皮衣教主」黄仁勋的主题演讲。老黄此次是在他硅谷的家中完成了这场别开生面的「Kitchen Keynote」。
虽然是厨房举行,英伟达依然爆出「核弹」,发布了全新一代的 GPU 架构 Ampere(安培)。
在自动驾驶方向上,英伟达通过两块 Orin SoC 和两块基于安培架构的 GPU 组合,实现了前所未有的?2000 TOPS?算力的 Robotaxi 计算平台,整体功耗为?800W。
有业界观点认为,实现 L2 自动驾驶需要的计算力小于 10 TOPS,L3 需要的计算力为 30 - 60 TOPS,L4 需要的计算力大于 100 TOPS,L5 需要的计算力至少为 1000 TOPS。
现在的英伟达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已经建立起了从?10TOPS/5W,200TOPS/45W?到?2000 TOPS/800W?的完整产品线,分别对应前视模块、L2+ADAS?以及?Robotaxi?的各级应用。
从产品线看,英伟达?Drive AGX?将全面对标 Mobileye?EyeQ?系列,希望成为量产供应链中的关键厂商。
1、全新 GPU 架构:Ampere(安培)
2 个月的等待是值得的,本次 GTC 上,黄仁勋重磅发布了英伟达全新一代 GPU 架构 Ampere(安培)以及基于这一架构的首款 GPU NVIDIA A100。
A100 在整体性能上相比于前代基于 Volta 架构的产品有 20 倍的提升,这颗 GPU 将主要用于数据分析、专业计算以及图形处理。
在安培架构之前,英伟达已经研发了多代 GPU 架构,它们都是以科学发展史上的伟人来命名的。
比如 Tesla(特斯拉)、Fermi(费米)、Kepler(开普勒)、Maxwell(麦克斯维尔)、Pascal(帕斯卡)、Volta(伏特)以及 Turing(图灵)。
这些核心架构的升级正是推动英伟达各类 GPU 产品整体性能提升的关键。
针对基于安培架构的首款 GPU A100,黄仁勋细数了它的五大核心特点:
集成了超过 540 亿个晶体管,是全球规模最大的 7nm 处理器;引入第三代张量运算指令 Tensor Core 核心,这一代 Tensor Core 更加灵活、速度更快,同时更易于使用;采用了结构化稀疏加速技术,性能得以大幅提升;支持单一 A100 GPU 被分割为多达 7 块独立的 GPU,而且每一块 GPU 都有自己的资源,为不同规模的工作提供不同的计算力;集成了第三代 NVLink 技术,使 GPU 之间高速连接速度翻倍,多颗 A100 可组成一个巨型 GPU,性能可扩展。
这些优势累加起来,最终让 A100 相较于前代基于 Volta 架构的 GPU 在训练性能上提升了?6 倍,在推理性能上提升了?7 倍。
最重要的是,A100 现在就可以向用户供货,采用的是台积电的 7nm 工艺制程生产。
阿里云、网络云、腾讯云这些国内企业正在计划提供基于 A100 GPU 的服务。
2、Orin+安培架构 GPU:实现 2000TOPS 算力
随着英伟达全新 GPU 架构安培的推出,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平台(NVIDIA Drive)也迎来了一次性能的飞跃。
大家知道,英伟达此前已经推出了多代 Drive AGX 自动驾驶平台以及 SoC,包括?Drive AGX Xavier、Drive AGX Pegasus?以及?Drive AGX Orin。
其中,Drive AGX Xavier 平台包含了两颗 Xavier SoC,算力可以达到 30TOPS,功耗为 30W。
最近上市的小鹏 P7 上就量产搭载了这一计算平台,用于实现一系列 L2 级自动辅助驾驶功能。
Drive AGX Pegasus 平台则包括了两颗 Xavier SoC 和两颗基于图灵架构的 GPU,算力能做到 320TOPS,功耗为 500W。
目前有文远知行这样的自动驾驶公司在使用这一计算平台。
在 2019 年 12 月的 GTC 中国大会上,英伟达又发布了最新一代的自动驾驶计算 SoC Orin。
这颗芯片由 170 亿个晶体管组成,集成了英伟达新一代 GPU 架构和 Arm Hercules CPU 内核以及全新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加速器,最高每秒可运行 200 万亿次计算。
相较于上一代 Xavier 的性能,提升了 7 倍。
如今,英伟达进一步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算力往前推进,通过将两颗 Orin SoC 和两块基于安培架构的 GPU 集成起来,达到惊人的 2000TOPS 算力。
相较于 Drive AGX Pegasus 的性能又提升了 6 倍多,相应地,其功耗为 800W。
按一颗 Orin SoC 200TOPS 算力来计算,一块基于安培架构的 GPU 的算力达到了 800TOPS。
正因为高算力,这个平台能够处理全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行所需的更高分辨率传感器输入和更先进的自动驾驶深度神经网络。
对于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而言,英伟达正在依靠 Orin SoC 和安培 GPU 架构在计算平台方面引领整个行业。
当然,作为一个软件定义的平台,英伟达 Drive AGX 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
特别是随着安培 GPU 架构的推出,该平台已经可以实现从入门级 ADAS 解决方案到 L5 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系统的全方位覆盖。
比如英伟达的 Orin 处理器系列中,有一款低成本的产品可以提供 10TOPS 的算力,功耗仅为 5W,可用作车辆前视 ADAS 的计算平台。
换句话说,采用英伟达 Drive AGX 平台的开发者在单一平台上仅基于一种架构便能开发出适应不同细分市场的自动驾驶系统,省去了单独开发多个子系统(ADAS、L2+ 等系统)的高昂成本。
不过,想采用 Orin 处理器的厂商还得等一段时间,因为这款芯片会从 2021 年开始提供样品,到?2022 年下半年才会投入生产并开始供货。
3、英伟达自动驾驶「朋友圈」再扩大
本届 GTC 上,英伟达的自动驾驶「朋友圈」继续扩大。
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ai)、美国电动车创业公司?Canoo?和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加入到英伟达的自动驾驶生态圈,将采用英伟达的 Drive AGX 计算平台以及相应的配套软件。
小马智行将会基于 Drive AGX Pegasus 计算平台打造全新一代 Robotaxi 车型。
此前,小马智行已经拿到了丰田的 4 亿美金投资,不知道其全新一代 Robotaxi 会不会基于丰田旗下车型打造。
美国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Canoo 推出了一款专门用于共享出行服务的电动迷你巴士,计划在 2021 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为了实现辅助驾驶的系列功能,这款车型会搭载英伟达 Drive AGX Xavier 计算平台。前不久,Canoo 还和现代汽车达成合作,要携手开发电动汽车平台。
作为全球新造车圈内比较特殊存在的法拉第未来,这一次也加入到了英伟达的自动驾驶生态圈。
FF 首款量产车 FF91 上的自动驾驶系统将基于 Drive AGX Xavier 计算平台打造,全车搭载了多达 36 颗各类传感器。
法拉第未来官方称 FF91 有望在今年年底开始交付,不知道届时会不会再一次跳票。
作为 GPU 领域绝对霸主的英伟达,在高算力的数据中心 GPU 以及高性能、可扩展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的加持下,已经建起了一个完整的集数据收集、模型训练、仿真测试、远程控制和实车应用的软件定义的自动驾驶平台,实现了端到端的完整闭环。
同时,其自动驾驶生态圈也在不断扩大,包括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传感器供应商、Robotaxi 研发公司和软件初创公司在内的数百家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在基于英伟达的计算硬件和配套软件开发、测试和应用自动驾驶车辆。
未来,在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里,以计算芯片为核心优势,英伟达的触角将更加深入,有机会成为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供应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自动驾驶有哪些股票
打开软件,找板块监测,找无人驾驶,里面全是
『肆』 高通发布全新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最高算力700TOPS,2023年量产
▲高通公司总裁CristianoAmon新闻发布会上向展示了SnapdragonRide(图源CNET/James?Martin)
SnapdragonRide通过独特的SoC、加速器和自动驾驶软件栈的结合,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可在三个细分领域对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支持,分别是:
1、L1/L2级主动安全ADAS——面向具备自动紧急制动、交通标志识别和车道保持辅助功能的汽车。
2、L2+级ADAS——面向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自动驾驶、支持自助泊车,以及可在频繁停车的城市交通中进行驾驶的汽车。
3、L4/L5级完全自动驾驶——面向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无人出租车和机器人物流。
SnapdragonRide平台基于一系列不同的骁龙汽车SoC和加速器建立,采用可扩展且模块化的高性能异构多核CPU、高能效的AI及计算机视觉引擎,以及GPU。
其中,ADASSoC系列和加速器系列采用异构计算,与此同时利用高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引擎,ADAS和SoC能够高效管理车载系统的大量数据。
得益于这些不同的SoC和加速器的组合,SnapdragonRide平台可以根据自动驾驶的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进行配备,同时提供良好的散热效率,包括从面向L1/L2级别应用的30TOPS等级的设备,到面向L4/L5级别驾驶、超过700TOPS的功耗130瓦的设备。
此外,高通全新推出的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软件栈是集成在SnapdragonRide平台中的模块化可扩展解决方案。
据介绍,SnapdragonRide平台的软件框架可同时托管客户特定的软件栈组件和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软件栈组件。
SnapdragonRide平台也支持被动或风冷的散热设计,因而能够在成本降低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汽车设计,提升可靠性。
现在,Arm、黑莓QNX、英飞凌、新思科技、Elektrobit、安森美半导体均已加入高通的自动驾驶朋友圈,成为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的软/硬件供应商。
Arm的功能安全解决方案,新思科技的汽车级DesignWare接口IP、ARC处理器IP和STARMemorySystemTM,黑莓QNX的汽车基础软件OS安全版及Hypervisor安全版,英飞凌的AURIXTM微控制器,以及安森美半导体的ADAS系列传感器都会集成到高通的自动驾驶平台上。
Elektrobit还计划与高通合作,共同开发可规模化生产的新一代AUTOSAR架构,EBcorbos软件和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都将集成在这个架构上面。
据了解SnapdragonRide将在2020年上半年交付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进行前期开发,而根据QualcommTechnologies估计,搭载SnapdragonRide的汽车将于2023年投入生产。
二、深耕汽车业务多年高通赋能超百万台汽车
在发布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之前,高通已在智能汽车领域深耕多年。
十多年来,高通子公司QualcommTechnologies一直在为通用汽车的网联汽车应用提供先进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包括通用汽车上安吉星设备所支持的安全应用。
在车载信息处理、信息影音和车内互联等领域,QualcommTechnologies的订单总价值目前已超过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7亿元)。
而根据高通在CES2020发布会现场公布的信息,迄今为止已经有超百万辆汽车使用了高通提供的汽车解决方案。
很显然,如今高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CES2020期间,除发布SnapdragonRide自动驾驶平台外,高通还推出了全新的车对云服务(Car-to-CloudService),该服务预计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提供。
据介绍,由QualcommTechnologies打造的车对云服务支持SoftSKU芯片规格软升级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汽车客户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还可根据新增性能需求或新特性,让芯片组在外场实现升级、以支持全新功能。
与此同时SoftSKU也支持客户开发通用硬件,从而节省他们面向不同开发项目的专项投入。利用高通车对云SoftSKU,汽车制造商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定制化服务,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特性打造丰富且具沉浸感的车内体验。
另外高通的车对云服务也支持实现全球蜂窝连接功能,既可用于引导初始化服务,也可以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中提供无线通信连接。
QualcommTechnologies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NakulDuggal表示,结合骁龙汽车4G和5G平台、骁龙数字座舱平台,高通的车对云服务能够帮助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满足当代车主的新期待,包括灵活、持续地进行技术升级,以及在整个汽车生命周期中不断探索新功能。
此外,QualcommTechnologies也在CES2020上宣布,表示将继续深化和通用汽车的合作。作为长期合作伙伴,通用汽车将通过与QualcommTechnologies的持续合作来支持数字座舱、车载信息处理和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结语:巨头纷纷入局自动驾驶领域风起云涌
前有华为表示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汽车核心传感器,后有Arm牵头成立自动驾驶汽车计算联盟,如今移动芯片巨头高通也发布了全新的自动驾驶平台,在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上又迈进一步。
巨头入局有利于自动驾驶汽车更快更好地落地,然而另一方面随着更多硬核玩家拓展业务边界,此次市场上的竞争也必然会变得更加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伍』 自动驾驶公司有哪些
自动驾驶公司有:
阿波罗-平台 地平线
驭势科技 四维图新 Pony.ai Momenta
文远知行 主线科技
路畅科技 TuSimple-卡车
飞步科技-卡车 智加科技 禾多科技 易航智能
环宇智行 领骏科技
牧月科技 中创博远-农机
踏歌智行-矿车
DeepMotion-高精地图
『陆』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受此消息影响股价有何变化
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受此影响,4月16日无人驾驶概念早盘看盘大涨,北汽蓝谷、华阳集团拉升涨逾7%,浙江世宝、亚太股份、民德电子、启明信息、得润电子等纷纷冲高。
4月16日午后,汽车板块持续走强。沪深汽车指数上涨2.90%,板块内,亚太股份、北汽蓝谷、长安汽车、通达电气等多股涨停。
随着华为助力智能汽车融入万物互联,智能驾驶时代逐渐到来。汽车行业有望迎来新变革,产业链个股也连续受到资金青睐。
(6)自动驾驶平台股票扩展阅读
智能驾驶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
在4月12日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透露华为将强力投资自动驾驶软件,推动汽车行业与ICT行业(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华为带来长期战略的发展机会。
2020年以来自动驾驶商业化加速,智能汽车时代来临:Robo-taxi、自动驾驶卡车等L4级别无人驾驶公司开始推广试点,估值亦有提升。
ArgoAI、小马智行估值分别由上一轮的40亿美元、30亿美元增长至75亿美元、60亿美元;聚焦无人驾驶配送的NuroAI估值由上一轮的27亿美元增长至50亿美元;聚焦于L4级别量产车的通用Cruise估值由上一轮的19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美元。
除此之外,小米、华为、滴滴等科技公司纷纷入局,足以证明智能驾驶已经成为科技巨头的必争之地。
『柒』 盘点知名自动驾驶仿真平台,Waymo、腾讯榜上有名
无人驾驶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发出这个问题前,首先要知道,自动驾驶汽车想要真正上路,必须经历多重安全考验,而路测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据美国兰德智库的估算,一套自动驾驶的系统至少需要经过110英里(约170-180亿公里)的验证才能达到量产条件。这就意味着,即便是一支拥有100辆测试车的自动驾驶车队,以25英里(40公里)每小时的平均时速全天24小时一刻不停歇地测试,也需要花费大约500年的时间。
当前,国内的自动驾驶仿真系统还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是国际上仿真模拟技术比较成熟的公司,在中国道路场景的开发与中国驾驶员行为模拟方面仍不够成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其实给中国本土研发自动驾驶仿真模拟技术的公司释放了良好的机会。期待越来越多的像腾讯这样的本土科技企业加入自动驾驶仿真系统的建设中来,搭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仿真测试环境,助力成熟的无人驾驶技术早日实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捌』 杀入自动驾驶领域,高通的野心比英伟达还大
此外,高通还布局了HPGNSS技术(高精度,多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RF前端(RFFE)功能、Wi-Fi和蓝牙连接以及精确定位和计算技术的全面产品组合。用高通的话说:“高通一直致力于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发展,伴随公司在车载信息处理、信息影音和车内互联领域的领导力,以及与汽车行业领军企业的紧密协作,高通正在定义未来的智能驾乘体验,带来面向汽车领域的一系列最新进展。”
可以看出,高通在未来智能汽车领域的野心非常大。但汽车行业的变革与发展需要时间,再加上它的竞争对手也异常的多,包括老对手英特尔、英伟达、英飞凌等,以及行业新贵特斯拉、三星、华为等。未来能否在自动驾驶技术竞技中获得先机,还未可知。
不过相比其他企业,高通也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基带芯片,因为基带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移动终端产品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质量高低,而目前汽车上能用的基带只有高通和华为海思。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玖』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芯驰科技发布全开放UniDrive自动驾驶平台
作为支撑汽车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硬件支撑,自动驾驶芯片的发展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巨大动能。芯驰科技作为一家汽车芯片供应商, 未来将继续以开放的态度,与更多行业参与者一起提供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助推产业向上发展。
『拾』 加速自动驾驶布局,丰田领投两家中国公司,发布自动驾驶仿真平台
在以往的印象里,丰田一向都是比较保守的品牌,拥抱科技更像是奥迪、宝马这类德国车企愿意做的事。然而,丰田最新却在自动驾驶领域动作频出,不但在国内领投小马智行和Momenta两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合作还再次取得进展,发布了全新自动驾驶仿真平台“VISTA”。
此外,丰田还在与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MITCSAIL)的合作中取得最新进展,开发出全新的自动驾驶仿真平台“VISTA”。该平台采用了汽车在真实世界中行驶的数据集,无需人工手动标记路标、车道线、物理建筑物等信息,大幅优化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部署时间。
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过程中,路试虽然难度较低,但却是最费时费力的过程,将测试搬到计算机中“加速”进行无疑是条捷径。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言,自动驾驶汽车安全上路前至少要测试60亿英里(约96.5亿公里)。如果想要真实完成这些测试,耗费的时长恐怕不可估量。
事实上,仿真平台一直都是汽车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零部件或汽车在计算机中建立起的模拟环境中“加速运行”,可以快速的发现缺陷并加以调整,之后通过进行路试补充。而且,自动驾驶仿真平台VISTA为了保证模拟环境与真实世界一样,所用的数据均由实际驾驶时采集的视频数据逐帧地提取分析,与真实的路况、驾驶情境内所涉及的目标物都保持一致。
结语
在此之前,丰田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动作虽说不大,但旗下风投公司AIVentures,实际已经悄然投资了近20家与自动驾驶相关的初创公司,覆盖了众多相关领域。不过,丰田在去年一改此前低调风格,公开推出了基于雷克萨斯LS500h打造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近期又接连投资小马智行、Momenta两家中国公司,并发布自动驾驶仿真平台“VISTA”,显然是将自动驾驶这件事拿到明面上来,加速自动驾驶领域布局,而中国市场可能将成为其主要发力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