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一男厉害到什么程度
1993年6月,毕业后即加入了华为。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的副总裁宝座。
2000年,李一男带着从华为拿到的价值1000万元的设备北上创建港湾网络。李一男的出走,任正非痛心不已,港湾网络公司迅速发展后,成为华为对手。
(1)李一男股票内部交易扩展阅读
2015年6月3日,李一男就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检方指控称,李一男涉嫌内幕交易发生于其在金沙江创投任职期间。
李一男在2014年4月,通过妹夫和母亲的股票交易账户,满仓武汉 华中数控 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额达1148万余元,实际获利508万。他还让妹妹同期购买华中数控,成交金额499万余元,实际获利236万余元。
B. 股票内部交易是怎么回事
股票内部交易就是:公司内部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把可能造成本公司股票大幅波动的消息,透露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叫他们提前操作本公司的股票,或者自己提前操作本公司股票的叫做内幕交易
C. 公司股票为什么内部人员不能购买,那内部人员的亲属可以买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五十条禁止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证券交易活动。
第五十一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包括:
(一)发行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三)发行人控股或者实际控制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由于所任公司职务或者因与公司业务往来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五)上市公司收购人或者重大资产交易方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六)因职务、工作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证券交易场所、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七)因职责、工作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
(八)因法定职责对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对上市公司及其收购、重大资产交易进行管理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有关主管部门、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
(九)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可以获取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投资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03-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D. 李一男关于内幕交易罪可能判多久
构成内幕交易罪,将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E. 天才李一男将出狱了吗
也许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牢狱之灾只是天才与世俗的又一重磨合。在狱中,一直冲撞的他终于被迫停下脚步,与自我相处,对过往深深地回望与反思。不知数月后重回大众视野中的,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李一男。
最近,李一男要出来了,媒体圈、商业圈又引发了一波骚动。
李一男何许人也?
他曾是15岁考上大学天才少年,也是27岁做副总裁的华为神话,与任正非情同父子,是内定的“接班人”却毅然决裂,受网络李彦宏深情挽留,用300万赚回10亿,最终却因700万内幕交易锒铛入狱。
15岁上大学,27成华为副总裁
李一男,1970年出生,湖南人,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同学皆是被称为“神童”的天才少年,同届的有获得美国总统奖的蔡薇。
“我读大学时学的是物理,1998年代表学校去参加最后一届CUSPEA中美物理研究生考试,当时我信心满满,结果连最低录取分数线都差了好几十分,让我自信心特受打击。”
李一男转读了工科研究生。
1993年李一男正式加入了华为,两天升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主任工程师、半年升副总经理、两年提拔华为总工程师、27岁坐上了华为副总裁宝座,火箭般的速度成为一段无法复制的传奇。
2004年之前,在数据通信这个细分领域,港湾比华为的产品至少要领先半年。
2003年底,港湾开始筹划去纳斯达克上市,此时港湾高层都持有大量公司股票,很多员工也都有数以万计的公司期权,如果能够上市成功的话,将会出现一大批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也正是在此时,李一男犯了个大错误——也许是为了尽快做大规模,港湾在2003年12月收购了另一位“老华为人”黄耀旭创办的、专供光传输设备的钧天科技。
这可真是捅了马蜂窝。当时,在宽带IP产品领域,港湾网络市场占有率在7%-8%,而华为也不过10%-15%。二者已形成全面竞争。
成立打港办,任正非“惨败如胜”
“干儿子”内部创业如今成为了正面对手,这是任正非不能容忍的,2004年,华为专门成立了“打港办”,专门针对港湾实施一系列“屠杀”政策。低报价阻拦港湾竞标,高薪挖走港湾研发人员,甚至免费接下港湾已拿下的订单。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任正非事后总结为“惨败如胜”。
谈起当年的经历,一位前港湾员工仍然心有余悸。当时他负责开拓山东市场,遇到铁通的单子:开始他们报价60万元;结果友商听到消息之后一下子杀了进来,报出了20万元的超低价;他们无奈之下只有降到40万元,由于和铁通的关系很好,这个单子铁通仍然决定采购他们的设备。
这个时候友商的销售人员急了,直接跑到当地铁通老总的办公室里哭诉,“如果我连白送都送不出去,回去之后就连办事处主任都要被撤职!”此后直到离开港湾,他们在当地再也没有拿到哪怕一个订单。
困境中的李一男曾给任正非写信,希望缓和关系,未得到回应。
2004年,港湾谋求上市时多次接到数据造假的匿名举报,仅一步之遥,李一男的上市梦破碎。
无奈回归华为,放玻璃屋供观赏
2006年,华为用17亿元人民币将穷途末路的港湾网络收入囊中,而收购的前提条件就是“招安”李一男。
在一次采访中,李一男曾经表示:
“一流的人生,就是看着别人犯错误,自己不犯错误,吸取经验教训;二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吸取教训;三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还不吸取教训。我学习还不够及时,目前还只是二流的人生。”
没想到一语成谶。重新回到华为的李一男只是虚职,据说,任正非给了李一男一间透明玻璃的办公室以供人围观,回到华为上班的第一天,他的办公室外就聚集了一波波来参观的华为员工,许多年后,李一男重新创业时说“真疼啊”。
离开华为,网络、移动、金沙江创投,李一男一路漂流
李一男离开华为是必然的,两年后李一男加盟网络,当时李彦宏十分赏识他,“全世界能做网络CTO的人不超过三人,李一男就是其中一位”,但李一男并没有做出超越华为时期的成就,大公司的空降司令左右受制。
李一男于2010年辞职网络,去往中国移动。李彦宏曾挽留:你真的想好了吗?有特殊背景的大公司很难有大成就啊。
在中国移动旗下的12580运营公司无限讯奇的CEO,李一男把12580的使用量增加了1倍,但终究还是没法在关系复杂的运营体系中立足,一年半后就黯然离职。
2011年,李一男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到金沙江创投。从管理者到投资人,李一男做得不可谓不出色,2013年8月,他参股的一家公司上市,他手里的股票价值9.6亿,而当初他买进了这些股票,只花了区区300万元。
45岁再出发,却身陷囹圄
2015年4月7日,李一男在微博上正式宣布再次创业,创办北京牛电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CEO,要用最好的材料与最尖端的技术去打造一款中国最牛的电动车。李一男说这是他最后一次创业。
在小牛电动发布之前,他便拿到了5000万美元的融资。2015年6月,牛电科技推出的第一代产品小牛N1 登陆京东众筹,5分钟筹资额破500万元,13分钟破千万,最后创造了7200万元的神话。
然
而让人惋惜的是,在小牛电动车发布两天后,李一男被抓,罪名是利用内部消息炒股,与家人获利共计700万元,而十余年前他创办的港湾网络销售额曾达10
亿。检方指控称,李一男之所以选股精准,是因为在华中数控并购重组的内幕信息敏感期内,与华中数控总裁李晓涛多次联络接触。
李一男曾上诉,极力表明自己并非内部交易,却最终获刑两年零六个月。李一男有没有内部交易只有他自己清楚,有人曾说李一男不了解证券交易的相关法律,是悲剧的根源。
现在,两年过去了,李一男就要出来了。不管他是天才狂人,还是“唯利是图”,都让人充满唏嘘和期待。生存在社会中,一个人再牛也无法成事儿,一个好汉三个帮,孤木难成林。
李一男曾说:“不管对多少事情失望,都没有理由对最好的时代失望。我愿将一切过往归零,创业路上再次出发!”
李一男今年47岁,任正非创业时43岁,褚时健74岁时再次出发,期待李一男,归来亦少年。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6个月之后,李一男将刑满释放,当他归来,小牛早已不是他所创办的那个小牛。
也许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牢狱之灾只是天才与世俗的又一重磨合。在狱中,一直冲撞的他终于被迫停下脚步,与自我相处,对过往深深地回望与反思。不知数月后重回大众视野中的,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李一男。
天才也会有过错。
F. 李一男为何离开华为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2000年却从华为离职,拿着从华为股权结算和分红的1000多万元设备北上北京,创办港湾网络公司。李一男的出走,任正非痛心不已。毕竟李一男是有着真正才华的人,他创办的港湾网络公司,很快就成了华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面对此种情况,自然而然受到了华为的强力压制,终于在2006年,港湾网络公司被华为兼并,李一男又重新回到深圳坂田华为公司总部,出任“华为副总裁兼首席电信科学家”。
许是重新回到华为后的种种不得意,毕竟曾经撕下的裂痕,不可能在重回怀抱后就能迅速恢复,到了2008年,他又离开华为出任网络首席技术官,之后又在中国移动旗下12580出任CEO;2011年以合伙人身份加盟金沙江创投。2015年4月,李一男公布了新的创业项目——智能电动车。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然而,离开了华为之后,李一男似乎一直没有找到过自己的准确定位,也没有干过一件超过在华为的成就,最最不堪的是,他在2015年,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检方指控称,李一男涉嫌内幕交易发生于其在金沙江创投任职期间。在2014年4月,他通过妹夫和母亲的股票交易账户,满仓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额达1148万余元,实际获利508万。他还让妹妹同期购买华中数控,成交金额499万余元,实际获利236万余元。也就是说总获利也就700多万元,之后被判刑2年6个月。虽然去年已经出狱了,但是这块金子还会不会闪光,显然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如果单从其内幕交易的情况来看,以李一男的实力,断然不应该发生如此低级别的错误,700万对于普通人来讲是一个天文级数字,但对于李一男而言,理应是一笔根本不值得冒险的财富。然而,即使真相如此,李一男还是做了,而且还实实在在的被判了刑,蹲了大牢,实在是不值当。
当然,更不值当的是他从华为的离职,若是按照今天华为的市值计算,他丢失的又是多少个700万呢?毕竟他作为当时最年轻的常务副总裁,他的股份仅次于任正非,可惜的是,他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当初的任性出走,虽然有人说是他技术男的耿直,是他为人处事的不圆滑,但真正的原因,怕还是他自己内心的轻狂才以及目空一切吧。虽然有值得骄傲的资本,但是任何个体都没有狂妄到目中无人的资格。华为并没有因为他的出走而陷入绝境,也没有因为他的出走而走下坡路,相反,华为在任正非的领导下,越来越辉煌,而这,却是李一男所不具备的。
G. 在股票市场上面,公司内部持股人员包括董事长,要多久才可以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每次出售是否有需公开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特殊情况或持股少于1000股除外);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在本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离职后半年内和其他规定情形内不得出让;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以及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期间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发生变动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交易日内,向上市公司报告并由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网站进行公告。
H. 李一男的人物事件
2015年6月3日,李一男就因涉嫌内幕交易罪被深圳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检方指控称,李一男涉嫌内幕交易发生于其在金沙江创投任职期间。李一男在2014年4月,通过妹夫和母亲的股票交易账户,满仓武汉 华中数控 股份有限公司,成交额达1148万余元,实际获利508万。他还让妹妹同期购买华中数控,成交金额499万余元,实际获利236万余元。
2016年3月15日,牛电科技创始人、CEO李一男因为涉嫌内幕交易,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I. 在证券交易所里,股票是怎么交易的那些人跑来跑去在忙些什么
场内交易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的股票买卖活动。证券交易所是设有固定场地、备有各种服务设施(如行情板、电视屏幕、电子计算机、电话、电传等),配备了必要的管理和服务人员,集中进行股票和其他证券买卖的场所。在这个场所内进行的股票交易就称为场内交易。目前在世界各国,大部分股票的流通转让交易都是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因此,证券交易所是股票流通市场的核心,场内交易是股票流通的主要组织方式。
我国的上海和深圳两空证券交易所均采用会员制,即是由会员共同出资组成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团体,参加交易所证券买卖的必须是会员,要取得交易所的会员资格,成为会员,必须是符合下列条件的法人,向交易所申请,经批准后,可成为会员: (1)经人民银行及其分行批准设立,具有经营证券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
(2)资本金和证券业务营运资金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3)组织机构、业务人员和其他方面符合交易所规定的条件;
(4)承认交易所章程,按照缴纳会员席位费。
取得会员资格并缴纳足够的席位费后,即可取得证券交易席位,会员可以通过席位进行自营或代理证券交易。
席位又可分有形席位和开形席位,有形席位是指在交易所大厅内的固定的席位,每个席位上均配有场内交易中(红马甲),会员进行委托时,通过席位上的交易员将委托输入证券交易所有撮合系统中,无形席位是在交易所交易大厅内不设定有形的席位,也不派驻红马甲,会员直接将委托通过计算机输入交易所的撮合系统之中,开形席位具有方便、快捷、安全、成本低等特点,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完善,用无形席位替代有形席位是大势所趋,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内的有形席位正在日益减少,而深圳证券交易所已全部采用无形席位,不再设有形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