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平台 » ipo老股东股票上市交易限制
扩展阅读
股票一次交易怎么算 2025-09-09 22:07:19

ipo老股东股票上市交易限制

发布时间: 2022-01-14 12:34:52

㈠ IPO时,股东人数200人限制问题

问题一:
:“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15%以上。”

关于这一条,是出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93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4年7月1日起施行。

这条来源于94年的老款公司法,公司法99年修订了一次,04年第二次修正,05年第三次修正,现在用的是第三次修正的,从06年1月1日实行的新版本。所以这一条已经不再适用。

现在修改为:发行前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防止变相公开发行,也就是禁止你没经过证监会同意,自己擅自发行)。

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10%以上。” 注意 4亿元以上的 从15%变为10%。

第二个问题:你理解有一定偏差,pe,vc等把公司推出上市后,ipo后赚一笔前,这个赚钱,应该有2个价格,一个是他们多少钱买的,第二个是ipo发行价格。 而不是你所理解的ipo发行价格与锁定期到期后的股价。

风险投资者在公司还未上市的时候,低价购买公司股份,甚至按照注册资本的一元一股购买(很少)。因为这时候公司是否能上市,也是未知数,如果不能上市,则风投就是赔了,所以,他们购买的价格都很低,在ipo成功后,价格肯定远远高于这个价格,所以说他们大赚一笔。

专业搞上市的,为了你这个问题,还专门找到了94版的第一次公司法。
只为解疑答惑而已。

㈡ 公司上市后原有股东的股票是否能上市买卖

  1. 原有股东的股票可以上市买卖 。

  2. 目前资本市场已经实现全流通,公司上市后原股东过了禁售期后(根据股东或是承诺的不同,12个月、36个月不等)股票即可在二级市场交易

  3. 对于你说的圈钱套现问题,我觉得对于公司的大股东来说出现这种想法的比较少,即使有部分套现行为,他也一定会继续保持控股权运作企业,公司只有良好运作才能继续通过再融资圈更多钱。目前上市的企业大多是希望通过资本市场提高知名度或是寻求发展机遇的。

  4. 公司融资通常是通过IPO首发融资和再融资,如果出现你说的圈钱就跑行为,公司没有稳定管理团队、治理混乱的,不会满足再融资要求,没有办法继续圈钱,当上市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时还会暂停、终止上市。

㈢ 公司上市后原始股解禁需要几年解禁后可全部抛出么

1~3年,不可以全部抛出。

首发原始股解禁期,如果大股东大量减持,势必对股价造成更大冲击。由于解禁期的股票大部分都在公司的前几大股东手上,这些大股东是套现还是继续持有,会令投资者格外关注。

股价连连下挫情况下,又面临解禁洪峰的强势冲击,投资者就会十分关心公司管理层的维稳措施。

兴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新股发行的原始股东解禁期主要集中在上市3个月、一年后及三年后。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减持的一般都是重要股东。

(3)ipo老股东股票上市交易限制扩展阅读: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㈣ IPO后原股东的股票是否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

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是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和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金融市场。
二级市场( Secondary market)是有价证券的交易场所。二级市场是有价证券的流通市场,是发行的有价证券进行买卖交易的场所。

只有发行市场才是一级市场,之后的交易都是在二级市场进行的。一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本来就不同。

存量发行是把拟上市公司现在手中的股票,切出一块来上市。这样一来,拟上市公司手里的股票,实质上就是全部可以流通了。只是没有切的那一块,按以前的规定是三年后才能流通。等到上市满三年,它所有的股票都是流通股了。至于上市公司手里的股票愿不愿意卖出来,那就要看它对这家公司的控股愿望了。这家股票在上市满三年后,自然全流通了

㈤ IPO首发多少比例的股份,有没有上限规定。如发行前股本4亿,可不可仪IPO发行1个亿股本还是只能发10%以上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

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

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5)ipo老股东股票上市交易限制扩展阅读: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估值模型

就估值模型而言,不同的行业属性、成长性、财务特性决定了上市公司适用不同的估值模型。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

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

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

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最常用的市盈率(P/E即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即股价/每股净资产),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

市盈率法的适用具有许多局限性,例如要求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要稳定,不能出现亏损等。而市净率法则没有这些问题,但同样也有缺陷,主要是过分依赖公司账面价值而不是最新的市场价值,因此对于那些流动资产比例高的公司如银行、保险公司比较适用此方法。

在此次建行IPO过程中,按招股说明书中确定的定价区间1.9~2.4港元计算,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约为1.09~1.15港元,则市净率(P/B)为1.74~2.09倍。除上述指标,还可以通过市值/销售收入(P/S)、市值/现金流(P/C)等指标来进行估值。

通过估值模型,可以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但是要最终确定发行价格,还需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方式,以充分发现市场需求,常用的发行方式包括:累计投标方式、固定价格方式、竞价方式。

一般竞价方式更常见于债券发行,这里不做赘述。累计投标是国际上最常用的新股发行方式之一,是指发行人通过询价机制确定发行价格,并自主分配股份。

所谓“询价机制”,是指主承销商先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召开路演推介会,根据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信息对发行价格反复修正,并最终确定发行价格的过程。一般时间为1~2周。

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询价区间为1.42~2.27港元,此后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终发行价将在10月25日前确定。询价过程只是投资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终的购买承诺。

㈥ IPO中老股东的三年锁定期是什么意思股权分置改革后还是如此么

就是说原有股东股票在三年内不能转让或者出售。股权分置改革,是指已上市有一定期限的公司为实现股票全流通而实行的股权改革。是上市有一定期限哦!望采纳!

㈦ IPO锁定期为三年和一年有什么区别


IPO锁定期为三年和一年的区别:


1、IPO前股东持有的股份一般锁定一年。


2、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锁定三十六个月。

㈧ 什么是IPO锁定期

新股上市后,原始股东要持有股票一定期限后才能在市场上抛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