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股市。。。 有人说,某一存量时点上,股市是零和博弈的,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THANKS
对了,非常的对。因为股票市场本身不会创造财富,全部赌资都是股民拿出来下注的。公司不分红,股市中就没有新增资金进场。所有的现金流量就是场内股民的赌资。零和游戏的局面,胜利者光荣的背后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钱只有那么多,一个人赢利就是另一个人的失败。
2. 股票市场出现非零和博弈怎么解释
证券市场理论上是一个零和博弈市场,是因为证券市场是一个虚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不会创造社会财富,但是,在这个市场里可以对社会财富进行管理和进行社会财富再分配,所以说是零和博弈。
不管是对整个市场,还是对一只个股,都适用下面的零和博弈公式:
进入证券市场的钱=流出证券市场的钱;
进入证券市场的钱=机构和股民投入的资金+上市公司的分红的钱;
流出证券市场的钱=机构和股民赚走的资金+上市公司融资融走的钱+证券公司收取的交易佣金+财政部证券交易印花税+证监会收取的上市公司管理费+上海证券交易所收取的股权过户费(深交所免收)+上市公司破产引起的证券价值归零;
另外,机构和股民赚的钱如果没有拿出证券市场,则不算流出,不计入公式。
上面是对标题的回答。
下面是对“举个简单的例子,加入A以1元的价格购买某一股票,一5元的价格卖出,B购得,又以价格2卖出。在这个过程中,A赚4,B赔3.如何解释,中间的差价去了哪儿?”这人例子的回答:
在二级市场上也就是上市后的市场上,股票的价格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股票实有价格,是股票含有的净资产,这由上市公司的实际资产来决定,是股票价格的实际部分,另一部分是股票的虚拟价格,也就是股票的预期价格,说白了就是由于人们的非理性交易而认为该股票应该值这么个价格,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是你在交易市场里看到的价格,即买入卖出的价格。例子中的股票的净资产假如是一元,那么,A以1元买入,以5元卖出,就说明A认为这个股票只值5元,其中的4元是预期价格,A认为现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自己的预期价格,就卖出了;B以5元的价格买入,以2元的价格卖出,就说明B认为这个股票的预期价格要超出5元,所以买入,买入后股价下降,B改变了自己的预期价格,认为现在的市场里这个股票的预期价格只值2元不可能再是2元以上了,如果不卖以后的预期价格会是2元以下,所以就以2元卖出了;其实,在A和B的交易过程中,股票的实际价格还是1元,不同的是A和B对这个股票的预期价格不一样,这是A和B的判断问题,判断对了就赚钱,判断错了就赔钱,但是,如果A和B都没有把赚的钱和赔的钱拿出证券市场,那么,A就不算真的赚B也不算真的赔,AB都有可能在下一次翻盘,赚赔翻了过来。
这就是A和B对自己的社会财富进行管理及社会财富在A和B之间进行再分配,在这个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股票的实际价格没有发生变化,社会财富并没有增加。
3. 虚心请教,股市为什么不是零和游戏
简单说,
假设你的判断正确率为50%,每次盈亏皆相等,赚10次亏10次后,本金也是变少了的——因为有交易成本。
而股市本身并不直接创造财富,每次获利平仓,都是市场的其他参与者接了盘,约等于你赚钱,就有人亏钱,在这个过程中唯一永远不亏的可能只有券商和交易所。
这只是理论上,在现实中,中小投资者,因为分析理论、交易手段以及能够获取的资讯和配套的工具与大资金相差甚远,所以在中小投资者中,亏钱的人更多,赚钱的人更少。
假设交易股票没有丝毫交易成本的话,或许可以粗略的看作是零和游戏,但也并不意味着10个人里面5个赚钱5个亏钱,顶多可以说10万资金里,有五万是赚钱的,另五万是亏钱的。这个假设肯定是无法成立的,因为不可能没有交易成本,而且股市市值是变量。
4. 为什么股票交易不是零和游戏
期货交易是零和博弈,赚的就是别人亏的。是一种对赌方式。
股票还有上市企业的分红,所以和期货这类不一样,不是零和交易。
5. 什么是零和交易炒股是否是零和交易
零和交易就是简单来说,交易中间不会产生任何收益,有一人赚就有一人赔,例如期货市场就是零和交易.
股市正常来说不应该成为零和交易,因为股票是投资,上市公司会给投资人带来收益,但目前中国股市投机气氛严重,上市公司管理差回报低,而投资人交易频繁交易成本高,上市公司给投资人的回报可能还不及证券公司的佣金和印花税,所以实际上构成了零和交易.
6. 股市是零和博弈还是正和关系
股市是零和博弈,并非是是正和博弈,如果是正和博弈个股股民都是赚钱的。
什么零和博弈呢?其实零和博弈的意思就是指你亏的钱和别人赚得钱相加是等于零,说白了就是你赚得钱就是别人亏得钱,股市的财富最终就是一个零。
而正和博弈就是指在竞争当中,在博弈中双方都是赢家,意思就是指双方都是有利益的,说白了大家都是赚钱的,这就是正和博弈。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得知,股票完全就是一个财富转移,也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比如张三花10万买股票,这10万被卖家拿了,这里相加起来等于零。而张三卖出的时候道理也是一样的,卖出11万的市值,这11万的钱又是其他买家给的,同样相加为零。
股市就是这样绝对是零和博弈,并非是正和博弈,假如是正和博弈,在股市交易当中双方都是赚钱的话,股票市场也不至于有这么多人亏钱了,所以按此进行推测,股市绝对是零和游戏,盈亏相加永远都是等于零。
7. 股市是否为零和游戏
股市是不是零和游戏的问题,关系到股市的本质,在中国股市发展的新时期,不能不引人一辩。笔者认为,这里至少需要辨明两个概念:股市与零和游戏。 从历史看,股市是股票发行人向社会筹集资本后,持股人之间及持股人与他人之间买卖股票所形成的交易。因此,股市实际上是一个二级交易市场。但在这一市场上,由各种因素约束所形成的股票交易价格,实际上与发行市场不再有严格的因果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股市是一种虚拟经济。它并不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而仅是一种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股市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能将社会财富的价值起放大作用。 所谓“零和游戏”,本是经济学博弈论中的说法,指在双方及多方的交易中,即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赢家的获利总额始终等于输家的损失总额,游戏过程是封闭的且不创造任何价值,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就是“零和游戏”。股市既然并不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只是在投资者之间进行财富的再分配,也就是说,股市中一个赚钱的人一定对应于另一个赔钱的人。因而股市是零和游戏。在这一意义上,股市投资类似于赌博。 主张股市不是零和游戏的人当然有其理由,其中之一是认为,当股市上涨时,只有赢家没有输家;当股市下跌时,只有输家没有赢家。这种论证,把上涨和下跌分割开来,是从相对静态的观点看待股市。而从动态表现看,例如从股市的一个周期看,所得等于所失,输家所失等于赢家所得。 另一个证明是拿“例证”说话:2006年,沪深两市147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781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有15亿元的价值注入股市;美国股市,自1871年以来股市整体平均的回报率达到了14.7%,也就是说,所有参加股市交易的投资者平均回报是14.7%,这也充分说明投资者的平均回报并不是零,即美国的股市不是零和游戏。这个证明似是而非,首先,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多少与其股价并无直接因果关联,君不见,那些股价平稳甚至趋于下跌的股票,其公司的净利润反而并不显低。其次,拿平均回报率证明股市不是零和游戏,更显滑稽,试问:哪个股市不存在平均回报率?至于从近期股市的参与者剧增来证明股市不是零和游戏,与拿平均回报率来证实,表面看似不同,实则犯了同样的毛病。 当然,认为股市是零和游戏并不意味着否认它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为劝退投资者和那些寻求资本增值而欲入市者。毕竟,股市的兴起和演变,符合资本的运动规律,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揭示出来的。(卢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