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量化交易,未来前景如何知道的讲讲。
国外量化交易已经发展了40年左右,量化交易程序换交易占比60%,量化基金规模达到30个亿美元,而国内量化交易起步较晚第一只量化基金在2004年左右,至今量化交易规模不过2万亿RMB,国内现在的量化人才也很缺失,随着过来一批量化交易的海龟回来从事量化交易会一定程度带动行业的发展,但是仍需一定时间,加上国内量化交易政策还不够明朗,整体来说量化交易在国内还是一年蓝海,但是路途并非坦途。
㈡ 什么是量化投资为什么美国会欠中国的钱
量化投资区别于定性投资的鲜明特征就是模型,对于量化投资中模型与人的关系。
打个比方来说明这种关系,我们先看一看医生治病,中医与西医的诊疗方法不同,中医是望、闻、问、切,最后判断出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基于中医的经验,定性程度上大一些。
西医就不同了,先要病人去拍片子、化验等,这些都要依托于医学仪器,最后得出结论,对症下药。医生治疗病人的疾病,投资者治疗市场的疾病,市场的疾病是什么?就是错误定价和估值,没病或病得比较轻,市场是有效或弱有效的;病得越严重,市场越无效。
投资者用资金投资于低估的证券,直到把它的价格抬升到合理的价格水平上。但是,定性投资和定量投资的具体做法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如同中医和西医的差异,定性投资更像中医,更多地依靠经验和感觉判断病在哪里;定量投资更像是西医,依靠模型判断,模型对于定量投资基金经理的作用就像CT机对于医生的作用。在每一天的投资运作之前,我会先用模型对整个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扫描,然后根据检查和扫描结果做出投资决策。
中国目前有近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80%是美元,其中的60%是美国的国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占其发行额的10%左右,如果中国有所动作,全世界都会瞩目。买还无所谓,如果卖则会引起恐慌性抛售,中国手中的债券没有脱手,价格就会大幅下跌,届时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国国债部分会遭到惨痛的损失,等于和自己过不去。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是靠举债过日子的,中国一抛售,等于断了美国政府借债的门路,美国政府只好靠增发货币维持财政。
希望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㈢ 美国量化宽松是否可以通过买股票和房子对冲
美国量化宽松是否可以通过买股票和房子对冲?理论上,思路是对的。
美国搞量化宽松,中国势必会跟进,那么对应的市场上货币就会很多,资产价格就会上涨。你在这些资产价格上涨之前可以购置黄金,房产,股票作为避险是可行的。
㈣ 高频交易和量化交易有何不同
高频交易和量化交易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概述不同:
1、高频交易的概述: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
2、量化交易的概述:指以先进的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利用计算机技术从庞大的历史数据中海选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多种“大概率”事件以制定策略。
二、两者的作用不同:
1、高频交易的作用:这种交易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有些交易机构将自己的“服务器群组”安置到了离交易所的计算机很近的地方,以缩短交易指令通过光缆以光速旅行的距离。
2、量化交易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投资者情绪波动的影响,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悲观的情况下作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三、两者的特点不同:
1、高频交易的特点:
(1)高频交易都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程序化交易;
(2)高频交易的交易量巨大;
(3)高频交易的持仓时间很短,日内交易次数很多;
(4)高频交易每笔收益率很低,但是总体收益稳定。
2、量化交易的特点:
(1)纪律性。根据模型的运行结果进行决策,而不是凭感觉。纪律性既可以克制人性中贪婪、恐惧和侥幸心理等弱点,也可以克服认知偏差,且可跟踪。
(2)系统性。具体表现为“三多”。一是多层次,包括在大类资产配置、行业选择、精选具体资产三个层次上都有模型;二是多角度,定量投资的核心思想包括宏观周期、市场结构、估值、成长、盈利质量、分析师盈利预测、市场情绪等多个角度;三是多数据,即对海量数据的处理。
(3)套利思想。定量投资通过全面、系统性的扫描捕捉错误定价、错误估值带来的机会,从而发现估值洼地,并通过买入低估资产、卖出高估资产而获利。
(4)概率取胜。一是定量投资不断从历史数据中挖掘有望重复的规律并加以利用;二是依靠组合资产取胜,而不是单个资产取胜。
㈤ 美国从事量化交易的人员有多少
这个很难统计,你问这个干吗?
㈥ 港股美股的量化交易平台
楼主你好,股市有风险,还是不要投资了,有那钱干什么不好
㈦ 量化交易和程序化交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量化交易大多用在股票交易上,量化是指将某只股票或者摸个行业的数据进行量化,在更具各家机构自己的量化公式进行选择,量化交易只是选择,并不涉及交易,程序化交易也是一种量化交易,但是是更具已有的数据进行,比如各种行情指标,MACD KDJ等,无法像量化交易那样把能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量化,程序化交易更侧重交易的自动进行,没有认为干预,且模型编写简单,个人用户也可以进行
㈧ 美国股市交易员必读的三本书
看了一些其他回答,大多数推荐的都是一些宏观上的经济书籍,可以参考为作为一个经济学家需要推荐的书籍的答案。只有寥寥几个推荐的书籍我也深表赞同。
我不懂宏观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像什么就业、通胀和利率的关系构架,各个经济数据之间的关联。当然这些对于交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整体来说,交易说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与高大上,没有很多公式,没有太多推理,仅是一项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的一件死板又无趣的工作。
而对与一个交易者来说成长阶段无非就以下四个阶段,大概说下每个阶段有所帮助的书籍;如果说炒美股必经的几个阶段的话那么美国股市交易员必读的话美股研究社还是推荐以下几本系统化地美股交易员必读书单:
第一: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技术面和基本面)
技术面书籍推荐: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美&约翰·墨菲著
《日本蜡线图技术》美&史蒂芬·尼森著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两本书是相当全面的概括了市场两大主流技术分析的分析逻辑,以及交易技巧,也是初学交易者必读书籍。当然还有一些技术分析的衍生版像《道氏理论》《波浪理论》以及一些指标等等相关书籍,也可以大体了解。
基本面其实推荐平时多看看财经日历,网络搜搜各数据说明,了解一些市场焦点状况,以及一些大型数据的影响和变化。像利率和议息会议,货币政策,通胀报告,非农,GDP,CPI,ADP,PPI,EIA等一些相对较重要的数据对于盘面的影响以及造成的盘面风险点,作为大致了解,不需要深入解析数据。
第二:心态的学习和培养(当学习很多交易技巧后,发现市场并不是靠技术就能生存的,很多时候面对真金白银难免会产生心态上的涟漪)
推荐书籍:
《股票作手回忆录》美&埃德温·利非弗著
《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青泽著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金融帝国著
《社会心理学》美&戴维·迈尔斯著
《金融心理学》挪威&拉斯·特韦德著
头三本书,是金融从业者必读书籍,可以通过了解学习他人成长过程,构建自己的交易理念。每每交易中遇到问题和挫折时,翻来看看,经常会发现内容会有一些自己的缩影,每次翻阅都会有一定收获。第四本以及第五本是心理学方面书籍,其实金融战就是心理战,不懂心理学是不行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浅显易懂,不仅对金融交易有用,对日常生活也很有用。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行为金融学方面的书籍,个人认为,行为金融学是未来金融学研究的主流。
第三:交易系统的构成(其实第三点基本上和第二点同时构建,看过一些心态培养的书籍,了解到他人的交易理念,从而就需要开始构建自己的交易体系,而同样来说,交易系统的构建也正是为了更好的控制交易心态问题,以客观、规则化的制度使交易变得具体化、明确化从而不至于在交易过程中对不确定性产生畏惧与贪婪,相辅相成)
推荐书籍:
《海龟交易法则》美&柯蒂斯·费思著
《专业投机原理》美&维克多·斯波朗迪著
《外汇交易24堂精品课》魏强斌著
《走进我的交易室》美&亚力山大·艾尔德著
海龟交易法则对于如何建立、评估、改进自己的交易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样再建议广大朋友看一些概率统计方面的书籍,因为金融交易没有那一次是必胜的,所以提高概率也是金融交易的基础。那么如何客观统计概率也是必要学习的。专业投机原理中的量化风险的理念非常值得学习。24堂课的这本书虽然是讲外汇交易的,但是很多理念通用于任何交易,尤其是书中的关于随机强化和一致强化的分析,以及对于胜率和盈亏比之间的矛盾的分析,非常精彩。走进我的交易室是一本综合性很强的书,交易系统、风险管理和心态控制全面的介绍了,有利于形成全面的金融交易理念。
第四:执行与升华(当交易系统形成,并且在历史统计之中,处于正向发展,那么所要做的就是执行,改进,以及升华)
推荐书籍:
《交易心理分析》美&马克·道格拉斯著
《幽灵的礼物》美&阿瑟·L·辛普森著
以及一些提高思维高度的书籍。
作为金融交易者,无论在有多好的系统的前提下,也是需要面对心理上的影响,而完整明确的认识市场,有助于交易员更好的整体控制心理与稳定执行交易系统,交易心里分析和幽灵的礼物相对比较完整的讲解了整个市场,不管是从系统还是从心态上的解决都有良好的参考意义。还有一些可以提高高度跳出原始思维的书籍,比如《道德经》《反经》《了凡四训》《传习录》《乌合之众》《失控》《思考的技术》《当下的力量》等等,其实个人看得书籍也并不多,在此推荐一些,同样如果有好的书籍也希望可以推荐给我。
以上是我从我读过的近百本书里挑出来的觉得很好的书。
总的来说,我觉得金融交易是一个系统工程,基本的经济学知识、金融学知识、概率统计知识、心理学知识是需要具备的,此外,还需要从哲学里面吸取营养来形成自己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记得亚历山大在走进我的交易室一书中说没有人会认为不经过努力学习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但是却有很多人天真的认为不经过努力学习就可以成为一个交易高手。
㈨ 国外量化策略(程序化交易策略)如何获取
获取了也没啥意思,我自己就是编策略程序的,我设计的时候既用到了金融工程知识,又用到了通讯语音分析技术,还用了交叉语言混合编程,我想即使有个把黑客破解了我的源代码,他没有其他先验知识,恐怕也看不懂我编的策略吧。国外策略软件也是同理呀,料你看了也不能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