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泡泡玛特股价腰斩,盲盒第一股,玩坏了还是泡沫爆了
泡泡玛特股价腰斩,盲盒第一股,我认为玩坏了和泡沫都有。
1.盲盒毕竟是小众市场,普及性不是很广;
2.之前炒作盲盒已经有了泡沫,股价下跌是价值回归的表现;
3.纯题材炒作的股票基本上持续性都不强。
泡泡玛特股价腰斩,盲盒第一股上市受到了很多人关注,结果几个月之后股价出现了这样的走势,这让当初疯狂看好泡泡玛特的人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泡泡玛特股价腰斩,盲盒第一股,我认为这被玩坏的同时也有了泡沫,因为泡泡玛特毕竟是小众市场,喜欢玩这个的人不是很多,至少我身边的朋友没有看见有几个人买了他们的产品,当时企业的吹嘘可能夸大了市场,这导致泡沫产生,玩久了就没有新鲜感,而且泡泡玛特吸引力还是不够强,当初靠着盲盒这纯题材炒作,结果没有了业绩的支撑,这种炒作都没有持续性,这也是股价腰斩的最直接原因。
股票投资有风险,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业绩才是推动股票上涨最核心的原因,泡泡玛特因为题材炒作而出现腰斩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这也说明投资要理性,否则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Ⅱ 150亿市值蒸发,“盲盒第一股”的股价为何如此波动
刚刚上市的泡泡玛特遭遇烦恼。
12月28日,泡泡玛特(09992,HK)开盘突然闪崩,一度暴跌逾16%。此前,新华社刊文表示,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畸形发展。此外,泡泡玛特被曝二次销售。截至收盘,泡泡玛特跌幅收窄至9.19%,报77.65港元,成交13.84亿港元,市值蒸发150亿港元左右。
据了解,一套盲盒一般由12个“普通款”和1个“隐藏款”组成,获得后者的概率很低。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隐藏款”和“热卖款”的价格甚至高于原价十倍,这也就导致了店员们徇私舞弊的牟利行为。
需要强调的是,在此之前,泡泡玛特的港股上市可谓公司高光时刻。12月11日,泡泡玛特在港股挂牌上市,开盘后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较每股38.5港元的认购价上涨100%,公司市值破1000亿港元。截至12月28日暴跌前一个交易日泡泡玛特总市值依然超1200亿港元。33岁的创始人王宁及妻子持近49.8%股权,夫妻身家突破500亿港元。
事实上,泡泡玛特此次港股上市乃二次上市,早在2017年2月,其曾登陆新三板,挂牌2年后,于2019年4月终止挂牌,后重启上市。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泡泡玛特成立于2010年,主要专注于集潮流商品零售、艺术家经纪、新媒体娱乐化平台和大型展会举办于一体的IP综合运营服务领域。2017年-2019年,泡泡玛特的营收从1.58亿元增长至16.83亿元,最近两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225%、227%。此外,其净利润分别为156万元、9952万元、4.51亿元,净利润翻了289倍,毛利率高达64%。
新华社评“盲盒热”: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
据新华社12月25日消息,新华社发文评价盲盒经济,文中称,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样式的玩偶,消费者凭借运气抽取,有时抽到重复的固定款,有时则抽到心仪款或者隐藏款。这种随机化的体验让不少年轻人感到新鲜刺激,选择“入坑”。
天猫2019年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手办超过潮鞋和电竞成为“95后”热度最高的爱好之一,过去一年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上,大约20万消费者在盲盒上的花费超过2万元人民币。跟踪玩具市场动向的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内盲盒市场市值已超过25亿元人民币,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6%。
盲盒不仅成为一个经济现象,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特别是“95后”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状态。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韦文琦对记者表示,对学生和上班族来说,写一篇论文做一个项目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盲盒的即时性能让消费者在当下就得到满足,“在物质丰富的时代,比起实用价值,年轻人更注重物品带给自己的情绪价值。”
一个盲盒的售价在49元到79元人民币不等,也有上百元的。不少玩家表示,花几十元获取一个小快乐挺值得的。
盲盒不仅是一个玩具,还是一种能够满足归属与爱等需求的媒介。特别是对于面临社交恐惧症等问题的年轻群体而言,盲盒不仅给予他们精神寄托,更带给他们认识朋友的机会。
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对此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应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避免误入消费圈套。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Ⅲ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与二次销售的消息有关系吗
狂奔上市后的泡泡玛特,遭遇了上市以来第一个波折。
12月28日,泡泡玛特股价最低下跌至72.05港元/股,跌幅一度达到16.4%。截至收盘,泡泡玛特股价报77.65港元/股。连跌2个交易日后,其市值蒸发近150亿。
店员违规操作、私自拆开盲盒,很有可能就是在寻找稀缺款。
而如果一个盲盒是被拆开过的,就意味着破坏了消费者购买盲盒的核心体验,最终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危机。
12月26日,新华社在一篇文章中评论称,“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并引用专家建议称,“家长和老师应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避免误入消费圈套。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店员私拆盲盒再二次售卖时间的曝光,对泡泡玛特今后的规范管理、加强品牌价值和运营敲响了警钟。
Ⅳ 泡泡玛特一度暴跌15%,市值狂跌的原因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对于盲盒这个词并不陌生吧。而有消息显示,泡泡玛特也就是盲盒的一个突出的生产商,被曝出他的股票跌了15%。而它是这狂跌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央视对于盲盒的这种打击。
对于这种行为,人们应该实施打击,而它暴跌的原因也正是人们所能理解的,因此央视对它进行了严重的打击。他们认为这种行为已经是属于一种欺诈的行为,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个盲盒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果说买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同时也不能够进行退款,这相当于对于购物者是一种欺诈的行为了。所以对待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进行严厉的打击之后进行严厉的打击,那些盲盒之类的生产商才知道自己真正错误在哪里进行及时的纠正,只有进行及时的纠正,人们才能够真正销售到盲盒带给他们的快乐,而不是像赌博一样的去疯狂的购买。
Ⅳ 泡泡玛特开盘股价翻倍,市值超1千亿港元,你认为泡泡玛特还是泡沫玛特
泡泡玛特的创始人是一于1987年出生的人,他的名字叫王宁。泡泡玛特是专门经营成人们使用的玩具的一个企业,比如盲盒之类的东西。而且有很多的创作者在帮助泡泡玛特来做这件事情,并且泡泡玛特的目标是成为世界潮流玩具的最前线。泡泡玛特的创始人王宁也被选入了2020年40岁以下最优秀的创业者名单。泡泡玛特开盘股价翻倍,市值超1千亿港元,我认为泡泡玛特还是泡泡玛特,并不是泡沫玛特,因为泡泡玛特上市的时候,都是一些对公司有利的消息,所以股价上升也是理所当然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泡泡玛特是2010年开始进入玩具行业的,在10年的发展中泡泡玛特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明确的目标,这也支撑着他们一路走来,成为了中国玩具行业中的知名企业。所以泡泡玛特的市值并不是很虚。
Ⅵ 泡泡玛特股价大跌
是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12月28日开启暴跌模式,开盘价77.15港元,低开逾10%,股价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72.05港元/股,跌幅近16%。
12月11日,泡泡玛特才在香港挂牌上市,开盘后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较每股38.5港元的认购价上涨100%,公司市值破1000亿港元。对于不玩盲盒的股民来说,千亿市值的泡泡玛特实在是无法理解,甚至一度理解为智商税。
但对于热衷于收集以及抽取盲盒上瘾的资深玩家来说,他们和炒鞋等圈子一样,也是忠实度极高的一群人。对于盲盒的变现价值,如果抽到概率极低的特定隐藏款,在不少二手交易平台上,可以卖到高于原价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
(6)泡泡玛特股票盘前交易价格扩展阅读
新华社发文评价盲盒经济:
近日,新华社发文评价盲盒经济,文中称,盲盒不仅成为一个经济现象,也反映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特别是“95后”一代的心理和生活状态。惊喜和期待的背后,“盲盒热”所带来的上瘾和赌博心理也在滋生畸形消费,不少盲盒爱好者每月花费不菲,正所谓“一入盲盒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
对此专家建议,家长和老师应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消费观,避免误入消费圈套。同时,监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盲盒经营模式,避免其畸形发展,给社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韦文琦说,“对待烧钱的爱好,还是应当保持正确的消费观念。我们可以为快乐买单,但不该为冲动买单。”
Ⅶ 泡泡玛特二手娃娃竟被炒到十几万,泡泡玛特为何能被炒到这个价
泡泡玛特又上了热搜,原因还是天价娃娃,这次泡泡玛特的二手娃娃竟然被炒到了十几万,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为什么成本只有几十块钱,甚至几块钱的娃娃能被炒到如此天价呢?
对于那些隐藏版,经过炒货党一顿炒作,通常价格会翻4~5倍都是没有问题的,更好看,更稀有的隐藏版能炒到5倍以上,更加夸张,有炒到过84倍144倍的都有,有朋友说泡泡玛特就是90后的茅台。
那么炒盲盒和炒鞋一样吗?我觉得不一样,鞋和包不收藏你还能用,而且耐克、阿迪都做了多少年了,每双鞋都能给你讲出个故事啊,已经超出了货物本身的价值了,就像爱马仕,完全是一个身份的符号,这些附加值可不是新款娃娃就能带来的。
那泡泡玛特是不是个大泡沫呢?有这么多黄牛就说明这个产品,是有流通价值,有溢价的空间的,产品市场是有生命力的,另外,产业链下游也有很多周边公司在进场,比如说专门做盲盒二手交易的创业公司,专门做改款的商家等等。一个盲盒盘火整个产业链,资本方能不进场吗?二手市场的活跃、周边产业者的加入也会带动大家去卖一泡泡玛特的股票,所以他现在的千亿市值是有一定道理的,那至于是不是个大泡沫,还得看未来泡泡玛特会通过什么方法把自己的价值做实、做稳、做长久。
Ⅷ 泡泡玛特上市第一天股价翻倍,是不是过高了
泡泡玛特,是1987年出生的小伙子开的一个玩具店,成立于2010年。一直是围绕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以及潮玩文化推广与培育四个领域来发展的。泡泡玛特的企业文化是“创造潮流,传递美好”的品牌文化,这种品牌文化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泡泡玛特的创始人也登上《财富》2020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泡泡玛特上市第一天股价翻倍的确是过高了,但是由于资本市场的规则就是这样子,所以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接下来我来分析一下,这件事情。
泡泡玛特上市第一天股价翻倍也是正常的现象,毕竟在上市之前,泡泡玛特都是没有负面新闻,都是利好的信息,所以在上市之后可以迅速的增长自己的股价也是意料之中的。
Ⅸ 泡泡玛特涨价引争议,收益及毛利增长放缓,是疫情影响还是遭遇瓶颈
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瓶颈的问题。这段时间,盲盒圈都在讨论知名盲盒厂商泡泡玛特涨价事,基本上新品价格都上调了10元以上,不少盲盒爱好者表示,这段时间泡泡玛特的盲盒价格上涨明显,很多老的盲盒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而泡泡玛特官方的回应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再加上部分新品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所以价格才出现上调。而有投资人指出,泡泡玛特价格上调,可能与其去年财报透露出来的,毛利率下降有关系,从其发布的财报来看,其主要产品的毛利下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