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平台 » 降息的股票首个交易日
扩展阅读
科创板股票发行价格主导 2025-07-02 12:35:59
电动汽车股票行情 2025-07-02 12:10:44

降息的股票首个交易日

发布时间: 2022-04-21 13:34:08

1. 降息指的是什么降息对股票市场造成了什么影响

降息指的就是降低利息,它主要是指降低人们在银行存款的利息,降低人们在银行贷款的利息。降息就是为了让更多的钱流向市场。降息能够对股市造成两种影响,第1种就是高开高走,第2种就是高开低走。如果股市上出低位,那么他往往容易高开高走,会造成很大的赚钱效应。如果股价目前尚处高位,那么它就容易高开低走,这样也会有比较大的亏钱效应。不过长期来讲它还是有好处的,会有更多的资金注入到股市里面去。

一.降息是什么

降息就是降低人们在银行存款的利息和贷款的利息。降息之后就会有很多人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面,会把钱取出来花或者用于投资。之后同样会让更多的人愿意去贷款,因为贷款的利息低了,他们贷款的成本就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更多的企业或者个人会贷款用来消费。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2. 股票的一个交易日是什么意思

股票的一个交易日意思如下:

一个交易日就是一天,股票的交易日为周一至周五。

如中国股市的股票的交易日为除节假日外的周一至周五。(AM9;30-11;30 , PM13;00-15;00)

股票: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的背后都会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

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

大多数股票的交易时间是:

交易时间4小时,分两个时段,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开始,投资人就可以下单,委托价格限于前一个营业日收盘价的加减百分之十,即在当日的涨跌停板之间。9:25前委托的单子,在上午9:25时撮合,得出的价格便是所谓“开盘价”。9:25到9:30之间委托的单子,在9:30才开始处理。

如果委托的价格无法在当个交易日成交的话,隔一个交易日则必须重新挂单。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证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为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春节、元旦、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国家法定节假日)

3. 央行降息市民买保险

在“货币战争”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突然发布消息,从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采取不对称降息,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另外,存款利率波动区间的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这是央行两年多来首次降息,这意味着我国的基本货币政策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货币紧缩趋于逐渐宽松,而这次降息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存款利率上浮
央行降息影响人们的生活,其最直观的反映就是存款利息的减少。此次降息后,银行的存款利率也将出现调整。如原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原来的3%下降到2.75%,这也就是说,10万元的定期存款,一年少了2500元的利息。这对于以定期存款为主要理财方式的中老年人及低收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但是由于央行同时扩大了银行存款利率上浮的上限,因此在央行降息的消息发布后,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率先宣布,其存款利率按基准上浮20%,上浮到顶,各档次储蓄存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至3.3%,而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大行在内的规模较大的银行,都不约而同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定在3%,高于2.75%的基准利率。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央行的降息,不同的银行都根据其自身的条件和经营模式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这可以看作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尝试。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面对银行间不同的存款利率,以后存款也要“货比三家”了。总体而言,从存款利率角度看,存款基准利率的小幅下调与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相结合,有利于维护存款人的合理收益,同时又起到了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作用。而其释放的金融业竞争的信号则是推进金融改革方案实施的重要步骤,显然,竞争将会带来金融服务价格的降低。
贷款利息减少
根据央行决定,金融机构五年的贷款利率为6%,五年以上为6.15%。若购房者贷款100万元、银行房贷利率采用基准利率不上浮来估算:5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98元,总利息将减少17939元;10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04元,总利息将减少24327元;20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34元,总利息将减少56179元;30年分期贷款,月供将减少262元,总利息将减少94074元。这对于打算贷款买房,以及已购房、采取浮动利率合同的家庭来说,无疑能节省一笔利息开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调有可能对房地产的交易市场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今年年末的房地产行业很有可能迎来交易量增长的春天。
这是一个挤出存款、刺激贷款的双面效应政策,属于银行业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从总体上讲,这次央行降息对房地产行业具有正面的刺激作用,将有利于我国房地产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对股市是利好消息
毫无疑问,降息将拉低无风险利率,让更多资金流入股市。在央行降息后股市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股市在权重蓝筹股的带动下大涨。沪指收报2532.88点,涨1.85%,创出最近三年新高。深成指涨幅更甚,大涨2.95%收报8577.91点。当然,股市的走势最终取决于企业盈利和经济基本面。不可否认的是,央行降息使得市场的流通性增大,大量的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必然会推动大盘的上涨,从而使股民们受益匪浅。
理财产品收益集体“跳水”
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走低,保本类产品的收益率均未过5%,6%以上的产品难觅踪迹,而5.8%以上的产品主要由中小股份制的城市商业银行发行。这次央行降息旨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投资端收益的下行,也将传导至银行理财产品,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将进一步下行。
另外,由于目前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为存贷利差,银行贷款利率的降低意味着银行收入减少,银行降低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收益率,以部分弥补利差损失,可能成为新发的信贷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这次央行降息的主要受益者是消费者和企业,降息的目的是希望通过降低企业和银行贷款的利息,降低融资成本,降低财务成本,以促使企业更多投资,鼓励企业更多地从事实体经济的活动,同时刺激居民消费,以此拉动国内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这次降息采用的双面效应政策制定者有很强的洞察力与针对性,体现出本届政府推行经济政策的谨慎与务实,同时真正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改善银行业务竞争格局,最终从法律上满足金融消费者的市场选择权。这是一种体制的进步与转换,最终会使金融业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反映了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在市场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法副教授)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4. 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有哪些

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跌幅限制的股票有:
(1)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
(2)增发上市的股票;
(3)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的股票。

5. 央行降息会使人民币汇率怎么变化

央行降息人民币汇率会下跌,人民币贬值。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

6. 历次降息后A股次日的走势如何

1996年8月23日央行第二次降息。对沪深股市带来新的刺激,并在当年年底冲上了历史的高峰。1997年10月23日央行第三次降息,之后发行的两个长期品种的国债异常火爆。1998年3月25日央行第四次降息,为国企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1998年7月1日央行第五次降息,降息幅度高于前次。1998年12月7日央行第六次宣布降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1999年6月10日央行第七次降息。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币的最后一次降息。为股市的5.19行情做了铺垫。2002年2月21日央行赶在马年股市开市之前送出利好消息。提高准备金:2010年2月25日,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0年1月18日,提高存款准备金50个基点.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1993年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回答来源于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7. 中国央行加息历史,历史上央行一共加息降息多少次

一、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二、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三、2011年2月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四、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

五、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六、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七、2007年9月15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八、2007年8月22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九、2007年7月20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

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十、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十一、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点。

十二、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十三、2006年4月28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十四、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十五、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十六、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点。

十七、1993年5月15日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加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从而使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借贷成本提高,进而迫使市场的利息也进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

加息也可作为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货币对其它货币的币值(汇率)的间接手段。1992年9月16日,英格兰银行一天之内两度提升英镑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国,加息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辅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内已经3次加息以应对高企膨胀。

(7)降息的股票首个交易日扩展阅读:

一、央行的三大手段。

1、存款准备金,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冻结商业银行的贷款,控制贷款量,起到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

2、利率,央行通过加息提高人们存款意愿,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降息相反。

3、公开市场操作,也就是买卖债券。当央行需要回收市场流动性的时候就发行债券来回笼资金,市场上钱不够的时候就赎回债券将货币发出去。

二、央行加息的影响。

对个人而言,如果加息,无论是向银行还是其他机构申请贷款,贷款利率必然会上升,同时意味着所还利息增加。

而对于目前有贷款的,如果贷款是与借款人签的浮动利率的,比如房贷,那么加息后原有贷款利息也会上调,从而增加个人还款额度。除非是与贷款人签的固定利率,那样的话加息就等于是赚了。

不过,房贷利率一般都是浮动的。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的家庭债务中,房贷为最主要的债务。20年期的100万房贷,如果以当前的基准利率上调0.5%,每月还款额的将多300元左右,总利息将增加6万多元。

至于说加息带来的存款利息的上涨,对于现在很多宁愿把钱放进余额宝也不愿存银行的人来说,其带来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对企业同样如此,相比个人而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更频繁地进行融资。加息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利率。

既然加息对企业和个人会带来如此多的不利,是不是2018年就不会加息了?这个恐怕不是你我说的算,加不加息还得央妈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