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盘指数上证指数是什么意思
大盘指数上证指数能够科学地反应整个股票市场的行情,如股票的整体涨跌或股票价格走势等。大盘指数的主要解释有以下:
1.如果大盘指数逐渐上涨,即可判断多数的股票都在上涨,相反,如果指数逐渐下降,即大多数股票都在下跌。
2.上证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可以代表上海证券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整体涨跌情况。
3.深证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最重要的指数。深证指数的样本股包括40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虽然只选择了部分股票,但深证指数仍然可以代表整个深圳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价格走势。
4.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涵盖了沪深两个证券市场上最具有代表性的300只股票,可以反应内地证券市场的价格走势。
5.投资者在使用指数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计算指数时是需要考虑权重的,不同的股票对指数的影响是不同的;二是不能单纯比较两个不同指数的点位高低,我们只能比较同个指数在不同时期的点位,或者比较不同指数在同一段时间的涨跌幅。
6.另外,大盘指数是市场上所有的投资者的平均获利水平。如果指数上涨160%,同期我们只收获得了50%的收益,那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相反应该反思自己跑输指数110%的原因。
拓展资料
1.我们在很多的股票信息中都会看到一个词:上证指数。上证指数是什么意思?上证指数也就是我们散户所说的A股指数,A股指数也就做股票指数。有些人在看这个词眼的时候会选择刻意的忽略这部分信息,只是看后面个股的具体信息。今晚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A股指数。
2.股市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由于股票指数计算复杂,同时种类众多,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
3.上证指数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它的样本包括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10天之后才会计算在内。
4.A股股票指数的权数为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我国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两种,它们的流通量与总股本并不一致。总股本大的股票对指数的影响较大,基于这点,有很多的机构大户会利用该指数进行造市,然后使股票指数的走势与大部分股票的涨跌相背离,他们就可以在其中进行股票的操作。
㈡ 什么叫上证指数里面包括哪些
上证系列指数的总体介绍
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为推动长远的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和规范化进程,200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为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上证指数系列从总体上和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品种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价格整体变动状况,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分析参照系,随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上证指数也将逐步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为保证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和指数运做的规范性,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国内首个指数专家委员会,就指数编制方法、样本股选择等提供咨询意见。
[编辑本段]上证系列指数
上证指数列表
指数名称 基准日期 基准点数 成份股数量 相关全收益指数
成分指数
上证180 2002-06-28 3299.06 180 上证180全收益
上证50 2003-12-31 1000 50 上证50全收益
上证中盘 2003-12-31 1000 130 上证中盘全收益
上证小盘 2003-12-31 1000 320 上证小盘全收益
上证中小 2003-12-31 1000 450 上证中小全收益
上证全指 2003-12-31 1000 500 上证全指全收益
综合指数
上证指数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股票
新综指 2005-12-30 1000 上交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部股票(G股)
A股指数 1990-12-19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A股
B股指数 1992-02-21 100 上交所全部上市B股
工业指数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工业类股票
商业指数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商业类股票
地产指数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地产业类股票
公用指数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公用事业类股票
综合指数 1993-04-30 1358.78 上交所全部综合业类股票
行业指数
上证能源 2003-12-31 1000 上证能源全收益
上证材料 2003-12-31 1000 上证材料全收益
上证工业 2003-12-31 1000 上证工业全收益
上证可选 2003-12-31 1000 上证可选全收益
上证消费 2003-12-31 1000 上证消费全收益
上证医药 2003-12-31 1000 上证医药全收益
上证金融 2003-12-31 1000 上证金融全收益
上证信息 2003-12-31 1000 上证信息全收益
上证电信 2003-12-31 1000 上证电信全收益
上证公用 2003-12-31 1000 上证公用全收益
风格指数
180成长 2002-06-28 1000 60 180成长全收益
180价值 2002-06-28 1000 60 180价值全收益
180R成长 2002-06-28 1000 60 180R成长全收益
180R价值 2002-06-28 1000 60 180R价值全收益
主题指数
红利指数 2004-12-31 1000 50 上证红利全收益
180金融 2002-06-28 1000 180金融全收益
治理指数 2007-06-29 1000 治理指数全收益
180治理 2007-06-29 1000 100 180治理全收益
180基建 2002-06-28 1000 180基建全收益
180资源 2002-06-28 1000 180资源全收益
180运输 2002-06-28 1000 180交通运输全收益
上证央企 2008-12-31 1000 50 上证央企全收益
责任指数 2009-06-30 1000 100 责任指数全收益
上证民企 2009-06-30 1000 50 上证民企全收益
基金指数
基金指数 2000-05-08 1000 上交所全部证券投资基金
债券指数
国债指数 2002-12-31 100 上交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国债
企债指数 2002-12-31 100 从国内交易所上市企业债中挑选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组成样本
沪公司债 2007-12-31 100 由在沪市交易的公司债券组成
沪分离债 2007-12-31 100 由在沪市交易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组成
其他指数
超大盘 2003-12-31 1000 20 上证超级大盘全收益
中型综指 2007-12-28 1000 中型综指全收益
[编辑本段]上证综合指数
狭义的上证指数指的是上证综合指数(SH000001)。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编辑本段]上证指数计算与修正方法
一、指数计算
(一) 计算公式
1.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 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等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股价×调整股本数)。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上证180基建指数等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对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样本股权重上限为10%)。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3. 上证综合指数等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股价×发行股数)。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4.上证基金指数以基金发行份额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基金的总市值/基期)× 1000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份额)。
5. 上证国债指数以样本国债在证券交易所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国债的总市值 +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 基期×100
其中,总市值 = ∑(全价×发行量);全价=净价+应计利息
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本国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6. 上证企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以样本企业债的发行量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企业债的总市值 + 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100
其中,总市值 = ∑(全价×发行量),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本企业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7. 上证公司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 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总市值 = ∑(全价×发行量)
报告期公司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8. 上证分离债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指数样本总市值 + 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基期]×基值
其中,总市值 = ∑(全价×发行量)
报告期分离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付息指数样本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
(二) 指数的实时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为实时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大约2秒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每大约6秒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1.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2.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二、指数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 新上市。对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和新上证综指)和分类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行业分类指数),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 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6.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7.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8.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㈢ 上证综合指数是什么意思
上证指数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相对来说还是有点难理解,那学姐就不在这里细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是分类的一个依据,股票指数大概有这五大类: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五个当中,最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规模指数,比如我们熟知的“沪深300”指数,它反映的整个沪深市场中代表性好、流动性好、交易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股票的整体状况。
再次,“上证50 ”指数也是常见的规模指数,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则是某个行业的整体情况。比如说“沪深300医药”就算是一个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17支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构成,同时也是在反映了这个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主题的整体情况(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是用主题指数作为表示的,这是有关联的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从上文可以了解到,指数一般是选起了市场中可以起明显作用的股票,所以,指数能够将市场整体涨跌的情况快速的反应给我们,进而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能够了解到未来的走势。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8-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㈣ 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价格指数计算
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价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
上证综指的计算,当有新股上市时,一个月以后方列入计算范围。
深证综合指数:
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从1991年4月3日开始编制并公开发表的一种股价指数,该指数规定1991年4月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点。综合指数以所有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其基本计算公式为:即日综合指数=(即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股总市值×基日指数),每当发行新股上市时,从第二天纳入成份股计算,这时上式中的分母下式调整。
新股票上市后“基日成分股总市值”=原来的基日成分股总市值+新股发行数量×上市第一天收盘价
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买卖时,将其暂时剔除于指数计算外,若有成份股在交易其间突然停牌,将取其最近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到收市后再作必要的调整。对于除权除息,由于保持总市值不变,因而指数保持不变。深证指数因编制采用的是先进的加权指数法,且抽样广泛,代表性强,不仅具有长期可比性,而且能正确反映股价运动的总趋向。
股票每天有涨有跌,当上涨股票占全部权重比例较大大盘就会上涨,反之就下跌。影响大盘指数涨跌除了全部股票的大多数上涨或下跌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权重较大的股票,也就是总股本较大的公司,比如:600028中国石化占上证综指的10.92%,他的上涨与下跌会影响沪综指的走向。
㈤ 什么是上证指数简单解释!
上证指数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股市指数说白了,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如何能直观地知晓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呢?通过观察指数就可以。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对我们来说是有点复杂的,学姐在这儿就说这么多吧,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有针对性的分类,股票指数基本上被分成这五个类别: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规模指数,比如我们熟知的“沪深300”指数,反映的是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交易活跃度很好,且在沪深市场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
另外,“上证50 ”指数就也归属于是规模指数,代表上证市场规模和流动性比较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由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组成,同时也是在反映了这个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主题的整体状况就是通过主题指数来反映,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经过文章前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所以,通过分析指数,我们就能够对市场整体的涨跌状况做一个快速的了解,进而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势是怎么样的。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8-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㈥ 上证指数股价多少
今开价: 3451.63 成交量: 2.95亿 最高价: 3490.76 昨收价: 3468.04 成交额: 3272.20亿元 最低价: 3447.03 今开: 3451.63 最高: 3490.76 昨收: 3468.04 最低: 3447.03。
【拓展资料】
上证综合指数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又称“上证综指”或“沪指”,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总体价格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开始实施发布,是我国发布最早的股票指数。
上证指数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上证A股指数、上证B股指数以及包括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在内的上证分类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指数”或“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㈦ 今天股票上证指数是多少点
截止2021年12月19日,股票上证指数(000001)为3632.36,涨跌幅-1.16%,涨跌额-42.66,成交量为729.05万。
拓展资料:
1、 上证指数(SH000001)的全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又称“沪指”,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指数,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始发布。该股票指数的样本为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其中新上市的股票在挂牌的第二天纳入股票指数的计算范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的发布几乎是和股市行情的变化相同步的,它是中国股民和证券从业人员研判股票价格变化趋势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
2、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至此,上证指数已发展成为包括综合股价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在内的股价指数系列。
3、 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它是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
4、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也是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股票是资本市场的长期信用工具,可以转让,买卖、股东凭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但也要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