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发行价格怎么算股票发行价格从哪儿看
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多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固定价格方式,即在发行前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盈率法来确定新股发行价格: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
二是区间寻价方式,又叫“竞价发行”方式。即确定新股发行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在发行时根据集合竞价的原则,以满足最大成交量的价格作为确定的发行价。
比如某只新股竞价发行时的上限是10元,下限是6元,发行时认购者可以按照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进行申购,结果是8元可以满足所有申购者最大的成交量,所以8元就成了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所有高于和等于8元的申购可以认购到新股,而低于8元的申购则不能认购到新股。
这种发行方式,多在增发新股时使用,新股的发行价主要取决于每股税后利润和发行市盈率这两个因素,2001年新股发行实施核准制以来,发行市盈率一般在50倍以上。
(1)决定股票发行价格下限因素扩展阅读: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立方法:
1、市盈率定价法
市盈率定价法是指依据注册会计师审核后的发行人的盈利情况计算发行人的每股收益,然后根据二级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发行人的行业状况、经营状况和未来的成长情况拟定其市盈率,是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一种。
2、净资产倍率法
净资产倍率法又称资产净值法,是指通过资产评估和相关会计手段,确定发行公司拟募股资产的每股净资产值,然后根据证券市场的状况将每股净资产值乘以一定的倍率,以此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方法。
以净资产倍率法确定发行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是:发行价格=每股净资产值×溢价倍数。
3、竞价确定方法
竞价是指通过市场运营机构(或电力交易中心)组织交易的卖方或买方参与市场投标,以竞争方式确定交易量及其价格的过程。在电力市场中,通常用bidder表示买方投标者,用offer表示卖方投标者。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
(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
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参考公式如下:
股票发行价格=市盈率还原值*40%+股息还原率*20%+每股净值*20%+预计当年股息与一年期存款利率还原值*20%。
⑵ 股票的发行价是怎样确定的
股票的发行价是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由发行公司和承销商共同确定的。具体来说:
定价原则:
- 发行价需要平衡发行人与投资者的利益,避免价格过高导致投资者风险加大、承销商压力增大,或价格过低导致筹资不足和股东利益受损。
评估因素:
- 盈利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是确定发行价的重要因素之一,盈利能力越强,通常发行价也会相应提高。
- 行业背景:所处行业的整体状况、发展前景以及竞争态势等也会影响发行价的确定。
- 二级市场水平:股票市场的整体表现、同类股票的价格水平等也是定价的重要参考。
定价方法:
- 固定价格法:在中国,这种方法主要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基于市盈率来定价,公式为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
- 区间寻价:设定价格上限和下限,以满足最大成交量的价格作为发行价。这种方法通常在增发新股时采用。
市盈率的影响:
- 自2001年起实施核准制以来,新股的发行市盈率普遍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行价的确定。
综上所述,股票的发行价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通过合理的定价方法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