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辉山乳业股价半小时暴跌90%究竟怎么了
对于昨天辉山乳业股价的突然崩盘,外界对其中原因猜测不一。其中一种说法是,辉山大股东挪用30亿现金投资地产,目前资金无法收回所致。但目前对此尚没有任何官方证实。
2. 辉山乳业股票断崖下跌背后有什么隐情
3月24日早上,在香港挂牌的东北乳品企业辉山乳业(6863.HK)蹊跷暴跌,至0.42港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跌85%,蒸发将近300亿港元的市值。辉山乳业股票股票断崖式下跌,让人们对辉山乳业有了另一番解读。
在辉山事件之后,辉山乳业债权人名单相继曝光,除了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恒丰银行以外,其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几乎全部卷入了辉山事件当中。
浑水公司创始人卡森·布洛克在辉山乳业事件后,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表示,“我们不知道辉山乳业会停牌多久,也不知道杨凯未来会发生什么,辉山乳业再也不会回到原来接近3港元的价格了……证据表明,辉山乳业的股价被操纵了一年以上……辉山乳业的买盘主要来自于公司内部,目的是抗衡空头力量。”
辽宁省金融办主要针对此事件问题进行说明。首先,政府帮助辉山乳业在两周内解决利息问题,4周内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其次,政府愿意斥巨资购买辉山乳业部分土地,帮助辉山渡过危机;第三,辽宁省政府要求金融机构将辉山事件列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诉讼;第四,相关金融机构联合成立债权委员会,由最大债权人中国银行担任主席,第二大债权人九台农村商业银行担任副主席,连同省金融办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将辉山危机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3. 辉山乳业失控600小时是怎么回事
辉山乳业失控600小时:掌门人杨凯一直忙着筹钱
市场传言,中粮旗下乳业平台蒙牛欲收购辉山部分股权,对此蒙牛官方回复称:蒙牛的任何增持或并购都要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如果未来在战略上有需求,我们会对国内的乳企予以关注。
辉山乳业债权人之一、浦发银行称,当地政府将统一安排银行债务问题。
失控下的320亿港元
24日一上午损失320亿港元后,杨凯接受媒体采访称,公司股价暴跌,自己一点准备都没有。
在辉山乳业债务的传言中,延伸出的是辽宁省金融办召集辉山乳业债权人,集体商讨救助之法的会议。
暴跌之前一日,辉山乳业的债权人会议召开。据相关信息显示,辉山乳业有70多家债权人,其中23家银行,十几家融资租赁公司。
3月23日下午。辽宁省政府金融办组织多家债权银行以及机构召开会议。辽宁省金融办对辉山乳业的具体救助措施为:要求辉山乳业让出部分股权以获得足够资金,争取两周以后恢复付息能力,四周以后解决资金流动性问题;政府通过花9000多万元购买辉山的一块土地来为辉山乳业注入资金,帮助辉山乳业渡过难关;要求各金融机构对辉山乳业这次欠息作为特例,不上征信不保全不诉讼;成立债权委员会,并由最大债权人中国银行担任主席;省金融办派出国有银行处、商业银行处、租赁处和普惠处四个处协助债权委员会与各类型资金方沟通与管理。其中,普惠处对接小贷公司。
据财新报道,辉山乳业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杨凯在会上承认公司资金链断裂,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集团总资产382.6亿元,包括大股东个人借款在内的总负债418.8亿元。但称公司将出让部分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重组在一个月之内筹资150亿元,解决资金问题。但关于150亿的资金进入者,杨凯未透露。
债务雪球
乳业专家宋亮说,近些年杨凯一直想转A股,因为港股的融资能力没有达到预期。而融资的用途是,杨凯布局上游后,想要拓展下游市场,发展实体产业,如加工产业。
辉山乳业2013年香港上市,募资额达78亿元。
在乳品领域,经历过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想要立足长远发展,首要考虑的是质量安全问题,那么全产业链下自己说了算的模式,较为可控。辉山乳业走的,也是从上游牧场养殖到下游奶品加工的全产业链模式,3年中,用于厂房设备、土地、购牛等的资本开支达到106.67亿元。
辉山乳业2016财年报告披露,截至2016年3月1日,公司短期借款余额71.3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为12.02亿元。上述借款,利率从2.31%到8.88%不等。
除固定资产的大量投资,这两年辉山乳业开始全国市场布局,其销售网络建设、品牌推广也需要资金。在辉山乳业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公开信息显示,辉山乳业大量举债,每年需要承担的融资成本也增加迅猛。2016财年,辉山乳业披露融资成本净额为6.82亿元,较2015财年的3.23亿元翻了一番。辉山乳业称,融资成本净额增加,源于报告年度内的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提高所产生的约5.05亿元的利息支出。
辉山乳业也提出了回归A股的计划。据辉山乳业报告显示,在2016年4月29日,辉山乳业董事会曾宣布,董事会决定将以本公司全部或部分业务于中国上海交易所或中国深圳交易所上市为目标,正式开展可行性研究。
事件发展到2016年12月16日和19日,做空机构浑水接连发布两篇辉山乳业的报告。报告显示,辉山乳业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及负债颇多。随后,辉山乳业董事长杨凯以增持回应,辉山乳业股价止跌回升。在与浑水交手后的三个月,辉山乳业股价一直保持坚挺。
浑水报告称,自产苜蓿是辉山乳品业务部门利润率由42.7%提高至59.8%的催化剂。而浑水调查发现,辉山乳业从美国安德森 (AndersonHay&Grain)进口苜蓿,安德森的中国代理确认称,辉山自2013年以来是其重要客户。九家牧场的员工亦证实,辉山从海外和黑龙江的第三方采购苜蓿。一家黑龙江苜蓿经销商也证实,其公司长期供应辉山羊草和苜蓿。
乳业困局
杨凯现年58岁。他在一些朋友及圈中人眼里,是一个果敢,务实。乳业专家宋亮称,杨凯是一个承受能力很强、眼光独特的人,近些年中国奶业不紧气,他便策略化经营,发展肉牛养殖,实现自救。
据悉,杨凯最早就职于国企,也在沈阳隆迪粮食制品有限公司担任副董事长、董事兼总经理的职务。后来又做了地产。
辉山乳业自沈阳的多家国有乳品企业重组改制而来。发展到2005年左右,逐步得到政府的重视并支持。2008年,中国乳业爆发三聚氰胺事件,几乎波及中国整个乳业市场。国产乳品出现低迷,老百姓大多数人不买国产奶粉。国外奶粉品牌在仅仅占市场30%左右的基础上迅速增长至70%多。中国乳企开始生存艰难。
在此境遇下,国产乳企开始自救,实现质量控制,大力投入发展全产业链,辉山乳业也加入了这个潮流。
发展到2012年9月,沈阳隆迪食品有限公司改名为辽宁辉山乳业,并在2013年,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近400亿港元,跻身中国乳业境外上市公司市值前三甲。业务涉及草料种植、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的生产及销售,是国内率先实现奶源全部来自于规模化自营牧场的大型乳制品企业。
一位曾与杨凯共事的乳业人士透露,这些年国内乳品企业都很难,而目前辉山乳业盘子最大的是养殖,要通过养殖来支撑在香港上市确实比较辛苦。因为这几年大环境对养殖业冲击很大,养殖业非常难,国民对本土产品信心不足,使得国产企业的销量上受影响。
另一位与杨凯相熟的乳企老板说,辉山的情况,对中国的奶牛养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辉山的牛养的非常好”。
紧急救助
3月27日,辉山乳业总部19层办公室,辉山乳业董事会主席杨凯约见了8家债权人,其中谈话要点包括:辉山乳业生产产量和质量正常,并没有受到资本市场的冲击。辉山乳业正在按计划进行内部重组,计划引进国内顶级战略投资者;辽宁省、沈阳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省市政府已成立5个应急小组协助辉山乳业进行重组;上市公司体系内和体系外所有债务辉山乳业都会承担,请各个债权人续期、展期。再卖一期产品,并给予辉山乳业足够的时间,以时间换空间,不抽贷不压贷不起诉,一起共渡难关,对辉山乳业的持续经营保持信心。
随后的3月28日下午,沈阳市迎宾馆北苑一楼,辉山乳业债权人委员会组建暨第一次协调会议召开,辽宁省、沈阳市两级政府金融办领导均有到场,银行业协会主持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为:各债权人提供相关材料核实辉山乳业债务情况;请各债权人统一认识,一致行动:不抽贷不压贷不起诉,为引进战略投资者提供方便条件,帮助辉山乳业渡过难关,维护企业生产稳定、社会稳定、金融稳定。
从目前形势来看,辽宁方面的政府在积极救助辉山乳业。辉山乳业是当地乳品龙头且唯一的一家企业,涉及4万名员工。
前述乳业老总称,辉山乳业的产品质量没问题。辉山乳业执行的出厂标准是生鲜乳菌落总数每毫升5万以下,体细胞数每毫升20万个以下,乳蛋白率达到3.2%,远远高于欧美及国家标准,如果不是背后的资金链,辉山是一家非常有前景的乳品企业。
4. 浑水公司的如何获利
“不透明也可以产生赚钱的机会。”美国第三方研究机构浑水研究的网站上如是说。当中国赴美上市企业造假在国内被炒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包括揭发者浑水公司在内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浑水公司的创始人卡森·布洛克,35岁。2005年,布洛克在法学专业毕业之后,便来到了中国。浑水公司的网站介绍称,布洛克是一个熟悉法律的企业家,而浑水的研究团队则是那些熟悉中国商业规则的人。
2010年7月的时候,布洛克创建了一项在线服务Muddy Waters Research(浑水研究)。2010年就是因为浑水公司对绿诺科技的揭露,促使了绿诺科技在美退市。
浑水对于绿诺科技的关注是从2010年9月份开始的。因为当时浑水公司看到了《巴伦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绿诺“已经换了三个审计师,四个首席财务官,并两次调整以往的财务报表数字”。
2010年11月10日,浑水发布了一份长达30页的研究报告,质疑绿诺科技伪造客户关系、夸大收入以及管理层挪用上市融到的资金等。绿诺科技的股价很快大幅下跌,随后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对绿诺科技发起了集体诉讼。
该律师事务所称绿诺科技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的2009年年报与公司向中国审计机构递交营收存在严重不符。最后,在绿诺科技承认两份客户合同造假的前提下,纳斯达克向其发出了退市通知。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美国,像浑水这样的第三方研究机构有很多。“他们中的一些可能靠研究报告盈利。而有很多会和律师事务所、投资人达成合作,这种合作不一定签协议。”一位熟悉美国资本市场的人士表示。
“但会结成一个同盟。各种基金和投资者事先卖空该股,然后第三方出具不好的报告,之后是律师们的集体诉讼。”该人士介绍说。
“这些律师们诉讼开始是没有律师费的,如果投资者获得赔偿之后,他们便得到了相应的费用。”财富指数资本集团总裁黄山说。
布洛克则向《巴伦周刊》表示,在公布报告之前,他会做空这些公司的股票。
无论怎么说,这是一个三方共赢的游戏。
(4)浑水重砸辉山股票行情扩展阅读
据财新《新世纪》周刊报道,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结合是了解一个公司真实面貌必做的功课。在选定攻击对象后,浑水必对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开资料做详细研读。这些资料包括招股说明书、年报、临时公告、官方网站、媒体报道等,时间跨度常常很大。
比如在调查分众传媒时,浑水查阅了2005-2011年这六年时间的并购重组事件,从中摘录了重要信息,包括并购时间、对象、金额等,并根据这些信息做了顺藤摸瓜式的延伸,进一步查阅了并购对象的官网、业务结构等。
理论上讲,“信息元”都不会孤立存在,必然和别的节点有关联。对于造假的企业来说,要编制一个天衣无缝的谎言,需要将与之有关联的所有“信息元”全部疏通,对好“口供”,但这么做的成本非常高,所以造假的企业只会掩盖最明显的漏洞,心怀侥幸心理,无暇顾及其他漏洞。
而延伸信息的搜索范围,就可以找到逻辑上可能存在矛盾的地方,为下一阶段的调研打下基础。比如浑水根据公开信息,层层挖掘出了分众传媒收购案中涉及的众多高层的关系图,为揭开分众传媒收购案例内幕提供了重要线索。
5. 辉山乳业造假回顾(一)——浑水报告讲了什么
通过几篇文章回顾辉山乳业事件,总结识别业务造假的常用手段,财务表现,并尝试通过单纯财务分析进行预警。
2016年12月,做空机构浑水陆续发布两篇辉山乳业的做空报告,事件持续发酵。2017年3月,杨凯挪用30亿上市公司资金炒房导致股价大跌90%,连锁反应爆发债务问题,最终辉山乳业退市,涉及债务约400亿元。
辉山乳业成立于2011年,全名为中国辉山乳业控股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涉及饲料种植、奶牛养殖、原料奶、液态奶和奶粉。宣称拥有全产业链,具有成本优势。
浑水报告揭露高盈利增长骗局,警示公司债务危机、偿债能力下降等问题。报告中发现:
1. 实地走访发现苜蓿草料来源与公司宣称不符,且种植环境恶劣。牛群规模增长与苜蓿产量不成正比,暗示自产虚假。
2. 建设成本与信息披露存在巨大差异,部分农场可能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未达到运营条件。
3. 建造肉牛场行为掩人耳目,且成本远低于实际估算,可能涉及资产转移。
4. 信用额度下滑,财务成本增长,债务到期,公司处于违约边缘,资金链紧张。
5. 资产科目可能造假,包括现金、预付账款、存货、生物性资产等。
辉山乳业通过虚假资本性支出消化盈利造假,资本性支出增加依靠资产高估抹平,债务水平激增,融资渠道受限,导致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