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格雷厄姆控股的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拿10万买平安股票怎么样 2025-07-26 08:56:04
张明渝 2025-07-26 08:31:41
哪里看股票行业排名 2025-07-26 08:07:48

格雷厄姆控股的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5-07-25 07:48:06

Ⅰ 格雷厄姆及巴非特的有关资料

巴菲特
2003年比尔·盖茨访华时,时任国家主席的***曾向他询问美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盖茨的回答是:只有一个人真正懂得其中奥妙——沃伦·巴菲特。

回到美国后,他将巴菲特控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发布的年报寄给江。

不过,巴菲特进入中国,源于1997年国内引进的一本名为《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的传记,该书副标题“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一度吸引了广大散户投资者的眼球。当年,深市一度超越6000点大关,但在不久后惨烈崩盘,此后三年间一路跌至3000点,而曾引发“3·27国债风波”的“中国证券业教父”管金生亦于当年入狱。

此后,虽然巴菲特之名逐渐广为人知,但其投资方法——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934年首创的价值投资理论--直至2002年才为狂飙突进的中国基金业广泛提及。很难说充斥着投机与黑幕的基金业是否真能按该理念运行,但巴菲特和他的投资业绩已在中国深入人心。

在美国,巴氏被称为“先知”,但在中国,他更多被喻为“股神”:11岁第一次购买股票以来,白手起家缔造一个千亿规模的投资帝国。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1965年至2003年保持平均22.2%的年收益增长,就是说,如果你1965年投资1万美元于该公司,现在它已价值2595万美元,同一阶段,如果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你只能获得47万美元。

预计,如果这个速度保持到2009年,巴菲特80岁的时候可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亿富翁。这使得人们不断猜测此中奥秘——

事实上,巴菲特最大的秘密,就是他没有秘密。

任何人均可从格雷厄姆的作品《证券投资》、《聪明的投资者》及巴菲特每年的年报中获得相应的一切知识。价值投资理论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

“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对于尚处于喧哗与骚动中的中国资本市场,此话始终适用。■

巴菲特的财富轨迹

1930年8月30日,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1岁 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22岁 大学毕业赚得第一桶金:一万美元

25岁 在自家卧室成立合伙企业,个人资产超过10万美元

1965年 购得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权,正式成为千万富翁

1981年 进入亿万富翁俱乐部;

1988年 个人资产突破10亿

1997年,在自己的身价上添上了第10个“0”,时年67岁

聪明的投资人—格雷厄姆28点建议

格雷厄姆(格兰姆)在国内并不为很多人所知,其实在国内大名鼎鼎的芭菲特却是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芭菲特是以杰出的投资业绩与显赫的财富而立名于世,但在投资理念上几乎全部师承了格雷厄姆的学术精华并没有丝毫的超越。六十多年前,本杰明·格雷厄姆与大卫*陶德(David Dodd)合著的《有价证券分析》一书在1934年问世了,从而奠定了格兰姆的“财务分析之父”的地位。在微观基本分析方面,格雷厄姆成为巴菲特、彼得·林奇等股王股圣的启蒙大宗师。巴菲特曾虔诚地说过:在许多人的罗盘上,格兰姆就是到达北极的唯一指标。大卫·刘易斯甚至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学说是每一位华尔街人士的《圣经》,而他则是当之无愧的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之所以被公认为“财务分析之父”是因为在他之前还没有财务分析这项专业,只是在他之后人们才开始意识并接受这个概念。
让我们先来简单的追寻这位非同寻常的“财务分析之父”的人生轨迹:格雷厄姆是尤太人的后裔,他的家庭是18世纪末到美国的移民,大概算是美国的第二代移民,1894年5月8日格雷厄姆诞生在英国多雾的伦敦,就在格雷厄姆刚满一周岁的时候就举家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并在美国的土地上成长,他的身上既凝聚了尤太民族千百年来对金钱高超的智慧与冷静的头脑,又具备了美利坚民族那种激进的、浪漫的冒险精神。格雷厄姆的童年非常苦涩,初到美国一家的生活非常艰辛,在格雷厄姆9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而在35岁的壮年辞别了人世,一家人依靠坚强的母亲相依为命。而生活对这一家人的打击还远远没有结束,1907年初格雷厄姆的母亲多娜在找不到投资方向的情况下把大部分的积蓄拿到股市上去碰碰运气,到1907年底的时候股市狂跌了49%,格雷厄姆那一家可怜的家产就这样在股灾中被无情的吞噬了,正是从母亲那沉痛而憔悴的脸上少年时代的格雷厄姆读到了股市这本复杂之书的第一页。青年时期的格雷厄姆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上了美国的名校之一的哥仑比亚大学(很多年以后当格雷厄姆以教授的身份重返哥仑比亚大学,芭菲特及当代的很多投资大师都曾是他的学生),1914年夏天格雷厄姆以荣誉毕业生和全班第二名的成绩顺利的从哥仑比亚大学毕业,在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上迫于生活的压力毅然的选择了华尔街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
在华尔街格雷厄姆从最底层的工作起步,那个年代没什么证券分析家只有统计员,经过多年的打拼到1929年为止格雷厄姆联合帐户的资金已达250万,但大危机接踵而来,尽管格雷厄姆非常小心谨慎,但在1930年损失了20%以后以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他又贷款来投资股票,后来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那次大危机的唯一特点是“一个噩耗接着一个噩耗,糟的越来越糟”,1932年联合帐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濒临破产。《有价证券分析》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其实是对1929年资本主义大萧条深刻反思的产物,凭借此书格雷厄姆在有价证券这一行创立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理论,成为了华尔街的《圣经》。
随着时光流逝,《有价证券分析》已经过了多次改版,但总体上《有价证券分析》一书的内容庞杂、艰涩,特别是其中的大量实例不再具有示范意义,1942格雷厄姆的又一部力作《聪明的投资人》问世,这本书可以说是《有价证券分析》的简化版不仅继承了《有价证券分析》的所有精华、还有大量更新的生动实例而且通俗易懂、简单扼要,显然这是为一般投资人而写的,该书的出版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牢固的基础上奠定了格雷厄姆做为美国及至世界的证券分析家与投资理论家的地位。虽然该书是为普通大众而写但同样受到证券、金融专业人士的青睐与赞赏,年轻的芭菲特正是在看了此书后才依然决定选择哥仑比亚大学就读并终生追随格雷厄姆,在芭菲特成名后曾在奥马哈大学教授“投资学原理”时也曾用此书做为教材。
《聪明的投资人》清楚的区别了投资与投机的差别,按格雷厄姆的解释投资是建立在事实与数字的分析基础上的而投机则是建立在突发的念头或臆测之上的,每一个合格的投资者都首先要区别它们;格雷厄姆在书中讲述的两则关于股市的寓言故事:
一则是“市场先生”
另一则是“旅鼠投资”
早已成了投资者们的口头禅了;格雷厄姆一贯认为股票是企业的一部分,它的价值始终应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呼应;格雷厄姆还生动的阐述了价值投资的核心观念之一“安全空间”的概念,总之书中的精彩观点可谓比比皆是。
《聪明的投资人》不仅提供了实际中的操作原则,在我看来更是一部思考市场的投资哲学。
《聪明的投资人》是一扇窗户,透过它让我们能够了解价值投资的精髓,让我们打开它吧!
附:
《聪明的投资人》(格雷厄姆投资指南)的读书笔记:(其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来源于此书并在书中做了更详细的演绎)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2)每个人都知道,在市场交易中大多数人最后是赔钱的。那些不肯放弃的人要么不理智、要么想用金钱来换取其中的乐趣、要么具有超常的天赋,在任何情况下他们都并非投资者;
(3)投资者与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
(4)对待价格波动的正确的精神态度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资的试金石;
(5)对于投机者,时机具有心理上的重要性,因为他想在短时间内获取大笔利润,在他的证券上升之前等待一年的想法是不适合他的,而等待的时间对投资者而言则无关紧要;
(6)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但价格大幅下跌后提供给投资者买入的机会,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提供给投资者出售的机会;
(7)对廉价证券的定义:它是一种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上,表现出持有比出售更有价值的证券;
(8)经验表明在大多事例中,安全依赖于收益能力,如果收益能力不充分的话,资产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名誉(或帐面)价值;
(9)在能够信赖的那些个别预测和受大错支配的那些个别预测之间事先做出区别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这正是投资基金广泛多样化经营的一个原因。广泛多样化的流行本身就是“选择性”迷信被拒绝的过程。
(10)任何关于一种股票比其余股票更值得购买的分析者的意见,都必须从他个人的偏好和期待的局限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如果所有的投资者都同意一种特别的股票比其余的股票更好,那么这种股票会迅速提价到这样一种程度以抵消掉它先前的利益;
(11)股票市场上的绝大多数理论收益并不是那些处于连续繁荣的公司所创造的,而是那些经历大起大落的公司创造的,是通过在股票低价时买进、高价时卖出创造出来的;
(12)股市行为必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行为,否则稍懂一点知识的人就能获利。投资者必需着眼于价格水平与潜在或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而不是市场上正在做什么或将要做什么的变化;
(13)过去的数据并不能对未来发展提供保证,只是建议罢了;
(14)投资方式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正确的概括必需始终将价格考虑进去;
(15)在投资上处于根本地位的是分红和市场价,它们是外部股东收回投资的唯一具体的方式,诚然---收益、经济强大及资产增加这些因素对他们也很重要,但这些只有在立即或最终影响他们的分红和市场价时才显得那么重要;
(16)在正常条件下,为投资而购买的一般普通股,其安全边际在于大大高于现行债券利率的期望获利能力;
(17)获取收益所进行的操作不应基于信心而应基于算术;
(18)很多投资人会把注意力由可见的固定资产转移到无形资产上,例如经营能力和企业的本质,而这会暗中为投资者带来具有风险的思考模式;
(19)如果一只普通股被确定为良好的投资对象,那么这只股票同时也是良好的投机目标;
(20)由股市造成的错误迟早都会由股市自身来纠正,市场不可能对明显的错误长久视而不见,一旦这种错误得到纠正之时,就是有眼光的投资者获利之时;
(21)投资者的注意力不要放在行情机上,而要放在股权证明背后的企业身上.通过注意赢利情况,资产情况,未来远景等诸如此类的因素上,投资者可以对公司独立于其市场价格的<内在价值>形成一个概念;
(22)股票市场并非一个能精确衡量价值的<称重计>,相反它是一个<投票机>,不计其数的人所做出的决定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掺杂物,有很多时候这些抉择和理性的价值评判相去甚远.投资的秘诀就是在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并且相信市场趋势会回升;
(23)投资者要以购买整家公司的态度来研究一种股票;
(24)无法抑制的乐观主义能导致狂热的投机,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它无法汲取历史的教训;
(25)做个有耐心的投资者,愿意等到企业的的价格变得有吸引力时才购买股票;
(26)无论华尔街还是别的什么地方,都不存在确定的、轻松的致富之路;
(27)对一家企业的状态,只有一半是事实,而另一半却是人们的观点;
(28)只有在得到对企业的定性调查结果的支持的前提下,量化的指标才是有用的。

Ⅱ 盘点世界上十大最贵的股票

世界上十大最贵的股票

  1. 伯克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股价:340185美元

    简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沃伦·巴菲特领导,是美国的投资家和企业家,总部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其子公司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保险、铁路运输、电力和天然气供应等。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因其卓越的投资业绩和稳定的盈利能力而位居世界之首。

  2. 瑞士莲花(瑞士斯普林克利公司)

    股价:88000美元

    简介:瑞士斯普林克利是一家专门生产糖果和巧克力的公司,拥有410多家连锁店和咖啡馆。该公司成立于1836年,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多次收购,包括奥地利的Hofbauer糖果店、意大利的Caffard以及美国的Girardelli和Russell Stover糖果公司。

  3. 海岸公司(Seaboard Corporation)

    股价:4160美元

    简介:Seaboard Corporation是一家多元化企业集团,总部位于美国堪萨斯州梅里亚姆,主要从事农业和航运业务。在美国,该公司主要涉足猪肉生产和运输领域,其股价反映了其在这些领域的强大实力和稳定业绩。

  4. NVR公司

    股价:3781.31美元

    简介:NVR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美国住房建设和抵押贷款公司,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雷斯顿。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已在美国20个州为超过365,000名客户建造了房屋。其子公司包括瑞安家园、妇女家园等多个知名住房品牌,显示了其在住房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

  5. 预订资产(Booking Holdings)

    股价:2086.90美元

    简介:Booking Holdings是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提供商之一,其前身是Priceline Group Inc。该公司的业务涵盖汽车租赁、机票销售、办公室和酒店房间预订等多个领域。Booking Holdings拥有多个知名子公司,如Booking.com、Priceline.com、Agoda.com等,这些平台为全球旅行者提供了便捷的预订服务。

  6. 亚马逊(Amazon.com)

    股价:1883.16美元

    简介: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网站之一,从最初的车库创业到如今的国际化企业,亚马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股价的上涨反映了公司在电子商务、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强劲增长和创新能力。

  7. 一号电缆(Cable One)

    股价:1626.21美元

    简介:Cable One是美国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格雷厄姆控股公司的前子公司。该公司总部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为20个州的80万客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有线电视和电话服务。其股价的稳定增长反映了公司在有线电视和宽带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8. 字母表公司(Alphabet Inc)

    股价:1428.43美元

    简介:Alphabet Inc是谷歌公司的母公司,由劳伦斯·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于2015年创立。该公司总部位于加州山景城,涉及搜索引擎、广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Alphabet的股价反映了其在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创新能力。

  9. 马克尔公司(Markel)

    股价:1167.35美元

    简介:Markel是一家控股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士满。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保险、再保险和投资解决方案。Markel以其独特的投资策略和稳健的盈利能力而闻名,其股价的稳定增长反映了公司在保险行业的领先地位。

  10. AutoZone公司

    股价:1127.95美元

    简介:AutoZone Incorporated是一家专门零售汽车产品和零部件的美国公司,是美国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该公司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AutoZone在美国和20个州拥有6000多家商店,为汽车爱好者和维修人员提供了广泛的汽车零部件和配件选择。其股价的上涨反映了公司在汽车零部件零售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持续增长。

以上是对世界上十大最贵股票的盘点,这些公司的股价不仅反映了它们在各自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盈利能力,也体现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变化和趋势。

Ⅲ 在全球里哪间公司的股价最高有多高是巴菲特的公司吗

伯克希尔-哈撒韦 NYSE,2015年10月2日的股价是:195500.00美元。
简介:
1.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创建于1956年,是一家主营保险业务,在其他许多领域也有商业活动的公司。
2.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是一家控股公司,拥有附属公司,从事了一些多样化的业务活动。本公司从事保险业务。伯克希尔还拥有并经营一些其他业务,从事各种活动。 2011年12月30日,医用防护公司(MedPro)完成对普林斯顿保险公司的100%收购。普林斯顿保险公司总部设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提供医疗保健的专业责任保险机构。在2011年期间,益美大厦品牌(Acme)收购詹金斯砖公司(位于阿拉巴马州的砖制造商)的资产。2011年9月,伯克希尔收购路博润公司(Lubrizol)。 2011年6月,本公司收购韦斯科金融公司。公司在2012年6月,媒体综合集团公司向伯克希尔(公司的子公司)出售63日报和周报。在2012年7月,伯克希尔公司的路博润公司收购利普泰SA公司。

Ⅳ 大股东减持事件再分析腾讯的价值

小慢投资之路 陪你慢慢变富

这两天中概互联网比较火的一个事情就是,一直涨的好好的,腾讯突然直线跳水,原来企鹅被大股东Naspers减持,受此影响这几天腾讯开始下跌,小慢的腾讯和中概互联网持仓将近34%,那么减持影响有多大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为啥突然在这个时候减持

我们先梳理一下事件过程,腾讯大股东是MIH,目前占有腾讯的股份28.82%,持有约27.69亿股。

MIH是荷兰上市公司Prosus的全资子公司,而Prosus的控股股东是另一家南非上市公司南非报业集团Naspers。这次是南非报业集团对腾讯的股份减持,如何操作实现呢?上市公司Naspers控股上市公司Prosus,Prosus全资持有非上市子公司MIH,MIH持有27.69亿股腾讯。

这次减持主要是Naspers发起,腾讯公告显示,Naspers集团的减持原因是,他们将开启一项长期的、开放式回购计划,用以提高该集团每股资产净值,并为其股东释放即时价值。根据计划,回购资金将通过Naspers集团有序、小幅出售腾讯公司股票获得,即“卖腾讯,买自己”。

Prosus为例,6月28日,收盘价60.42欧元,而Prosus的 每股净资产是116.5欧元,其中腾讯股票市值为90.6欧元。根据6月28日收盘价来算,股价 0.52倍PB,对折了这是。这个就属于格雷厄姆说的价格明显低于价值,这种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过,比如2019年搜狐的市值还不如自己手里的一栋楼,雅虎落魄的时候也是不如自己持有的阿里股票值钱,终究会有人让它价值回归的。

Prosus公司股价相对净资产对折,严重低估了,如果持有腾讯的属于低估状态,那么持有腾讯的自己公司再被市场打半折,那绝对属于严重低估了。如果卖掉低估的买入严重低估的属于正确的价值投资行为,这样也好给自己的股东一个交代。

Prosus今年还减持了1.31亿京东的股票,获利36.7亿美元,属于腾讯上次分派所得。同时还在出售自己旗下俄罗斯的Avito,出售后获得的资金满足不了回购自家股票的需求,才不得已卖出腾讯的股票。

大家可以这样理解这次卖出的理由:穷爷爷Naspers日子过不下去了,找穷儿子Prosus要钱周转一下,穷儿子兜里钱不够了只好卖点有钱的孙子腾讯的股票。

二、那么他要减持多少钱以及减持多久呢

根据公告,本次减持是为执行一项长期、开放式的回购计划,Naspers预计每天出售的腾讯股份数目平均不会超过腾讯日平均成交量的3-5%。

根据Prosus的公告,所得到的授权是到2023年2月底之前,回购Prosus公司上限为2.65亿股。如果按照6月28日的股价60.42欧元来算,需要60.42X2.65亿 160亿欧元,折合1328亿港币,按照腾讯的股价365港币来计算,需要出售约3.6亿股。如果按照Prosus的净资产116.5欧元作为回购上限来算,最大资金需求是116.5X2.65亿 308亿欧元,折合约2550亿港币,按照腾讯的股价365港币来算,出售上限为6.7亿股。

回购的这个事情属于提高市场的预期,从而推升股价,这几天回购计划已经让股价反弹了20%左右了,估计不需要减持那么多。大股东为了减少对腾讯的影响或者趁着反弹想卖得更高一点,设置了每天卖出量不超过当日交易量的3-5%,我们来算下每日成交量多少。

最近几个月成交的高点5月31日的成交量6475万股,按照5%来计算,每天卖出下限大概是6475X3% 195万股,上限5%的话是324万股。

如果按照最少卖出3.6亿股来算,每天卖出195-324万股,需要111-184天,大概5-9个月如果按照最多卖出6.7亿股,需要207—344天左右吧,大概需要9-16个月减持时间,如果要担心大股东出售股份的影响,那以后每天都是煎熬啊。

三、减持是不是代表大股东不看好腾讯的未来呢

按照最多减持6.7亿股,还持有20.99亿股,占比22%,依然是最大股东,如果不看好了应该减持更多,毕竟2021年MIH这笔投入2760万美元,按照现在低估的腾讯4489亿美元的市值来算也赚了1293亿美元,21年左右赚了大概4600多倍。

现在我们不知道大股东是否不看好腾讯,为啥不在万亿美元市值的时候减持,现在低估了减持,我觉得大股东也无法预判未来走势。所以我们不能用别人的看法来指导我们的投资。

四、对腾讯股价有什么影响

大股东减持这事,属于利空因素,短期肯定会有影响,每天减持3-5%的量,南下资金都接得起来。港股市场流动性受两股资金的影响,一股是南下资金,目前持续流入状态,一股是海外资金,目前美国加息该走的海外资金都走的差不多了,一旦停止加息,流动性回来,港股这些 科技 公司是第一个买入对象,因为代表了中国目前最好的公司。

如果这点减持就能让腾讯的股价长期下压,那只能说明本该就下跌了,减持只是个下跌的借口而已。

针对大股东的减持,腾讯用回购表明了态度。根据公告,于6月28日回购83万股,回购价格为358港元~368港元,共耗资约3亿港元。这次回购属于双赢,都便宜回购了自己公司,提升了股价给了投资者信心。

自2021年2月份股价下跌以来,腾讯目前已经回购了93亿港元,回购股份约2251万股,回购均价约413港元/股,按照现在356港元/股就算公司高管对自己最了解,回购也不是最低点,更何况各位小散了呢,所以有时候别为难自己。

股东之间的交易本不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也就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价值不变,股价越低,保持时间越长,价值投资者赚得越多。如果是做短期价差的,估计比较难熬。

五、腾讯多少钱值得投资

目前腾讯市值不足3万亿人民币,持有现金等价物3040亿,有息负债3150亿(2-4%的利率),投资资产近万亿,去掉后剩余市值不足2万亿(大概1.8万亿),目前国家政策已经改善不再打压,保守估计2022年净利润为1200亿,折合市盈率15倍左右,投资回报率6.7%,2.3倍于无风险收益率。

腾讯的净利润现在属于向下空间有限,向上空间充满了想象空间,属于胜率和赢率双高的时间节点,但是股价不一定跟着净利润走,可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但是迟早回归。

六、我们未来在腾讯上赚哪方面的钱呢?

1、主营业务继续增长,赚业绩增长的钱

2、价值回归,赚估值提升的钱

3、业绩增速超预期后再叠加戴维斯双击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本人目前持有腾讯以及中概占总仓位将近34%,文中观点可能因为自己持仓充满了偏见和错误。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所有内容以理财科普与投资理念分享为目的,仅供交流分享使用,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独立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判断,不对因本文影响而做出的投资决策负任何责任。

Ⅳ 美国的那个股神是谁都有那些成就

股神巴菲特。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193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费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费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Ⅵ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和本格雷厄姆理论的区别

首先说一句,无论是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还是格雷厄姆投资理念,其实都不适合中国,只能作为参考。他们两个人的投资理念主要的区别有几个:

第一、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侧重于长期的投资,他最推崇价值的投资,其实本身就是一种优质投资,比如世界性的企业,跨国集团企业。这些企业具有资源的垄断性,或者具有资产的垄断性。
第二、格雷厄姆自身的投资85%类似于中期投资,投资的时间跨度比巴菲特要短很多,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是以合理价格买入能够理解的优秀企业,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投资交易。
第三、格雷厄姆还有百分之十作用的投资,类似于短期投资,而且这个短期投资有一定的侧重面,也就是说当偏差达到临界点的时候格雷厄姆会做出自己的投资选择,或者卖出或者买入。

第四、巴菲特推崇长期的价值投资,对于企业喜欢进行控股,但是不干涉企业内部的管理,因此巴菲特的投资时间更长,而且投资的数额往往是天文数字,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无法复制。
巴菲特和格雷厄姆都是喜欢数学,喜欢投资知识和经济学。巴菲特十二岁的开始尝试着自己画股票走势图,格雷厄姆十四五岁开始自己独立投资,他们的做法让人何其惊讶,因此两人的区别也在投资理念中得到一定的显现。

Ⅶ 华盛顿邮报的历史沿革

1877年(丁丑年)斯蒂尔森·哈钦斯创办了《华盛顿邮报》,1880年该报成为华盛顿特区首家每日出版的报纸。
1905年《辛辛那提探询者报》的拥有者购买了《华盛顿邮报》的多数权。1933年由于经营不善《华盛顿邮报》几乎倒闭被拍卖。金融家、美联储前任主席尤金·迈耶在破产拍卖会上买下了《华盛顿邮报》。
1946年菲利普·L·格雷厄姆在与凯瑟琳结婚后于这一年开始主管该报,次年成立华盛顿邮报公司。
1954年《华盛顿邮报》购买了它在华盛顿特区的主要竞争者而成为华盛顿特区的唯一日报。1981年它的另一个主要竞争者《华盛顿星报》关闭。
1961年收购《新闻周刊》。
1963年菲利普·L·格雷厄姆开枪自杀;他的妻子凯瑟琳·格雷厄姆成为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
1971年凯瑟琳·格雷厄姆带领华盛顿邮报公司上市,每股股价为26美元。
1972年《华盛顿邮报》首发文章,称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在水门大厦的办公室遭到非法闯入。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之后的详细报道对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74年的辞职起到关键作用。
1973年沃伦·巴菲特首次购买华盛顿邮报公司股票。
1980年《华盛顿邮报》发表了珍妮特·库克所写的有关一名8岁儿童吸食海洛因的文章,随后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奖。但在被曝光该报道的主人公为虚构后,评委会收回了该奖项。
1984年华盛顿邮报公司以4500万美元收购了斯坦利·H·卡普兰教育中心。
1986年华盛顿邮报公司以3.5亿美元从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买下了服务35万用户的有线电视系统,成为美国第20大有线电视公司。
2001年《华盛顿邮报》的零售价格从1981年最初的25美分已经增加到35美分。
2004年《华盛顿邮报》获得18项普利策奖。
2008年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孙女凯瑟琳·韦茅斯出任《华盛顿邮报》的出版人。
2010年该公司以1美元的价格将《新闻周刊》卖给西德尼·哈曼。
2013年8月5日,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将旗下《华盛顿邮报》在内的报纸业务以2.5亿美元出售给贝佐斯,结束格雷汉姆家族四代人对该报业的掌管。《华盛顿邮报》将改名,新名字还未公布。
2013年11月18日,老牌企业“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更名为格拉汉姆控股公司(Graham-Holdings-Company),原因是旗下主力报纸《华盛顿邮报》已经转让给了亚马逊掌门人贝索斯。
2013年11月2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前东家格雷厄姆控股公司(Graham Holdings),把该报位于华盛顿下城的总部大楼以1.59亿美元出售给卡尔地产(Carr Properties)公司,预计2014年3月底可以完成交易。
华邮将继续寻找新的办公地点,而在2015年9月之前,估计则将继续租用总部大楼。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2013年10月以2.5亿美元完成对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收购,之后将华盛顿邮报公司易名为格雷厄姆控股公司。早在收购前,华邮就在寻找新的办公地点。
2013年11月29日老牌企业“华盛顿邮报公司”宣布更名为格拉汉姆控股公司(Graham-Holdings-Company)宣布,改名从11月29日生效,该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代码,也将从WPO修改为G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