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阿里巴巴定增的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香港一传媒股票敢买吧 2025-08-09 20:25:19

阿里巴巴定增的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5-08-09 16:50:08

㈠ 投资什么赚钱-美凯龙定增募资37亿 阿里、刘益谦、陈光明参与 – 财经

投资美凯龙的定增募资项目可以视为一个有潜力的赚钱机会。以下是对此观点的具体阐述:

  1. 定增募资受到多家知名机构青睐

    • 阿里巴巴参与认购:阿里巴巴通过全资子公司以3.5亿元认购了4252.73万股,显示了其对美凯龙未来发展的信心。
    • 明星机构参与:包括国华人寿(刘益谦控制)和睿远基金(陈光明掌舵)在内的多家知名机构也参与了认购,这些机构的参与往往意味着对项目的深入调研和认可。
  2. 定增募资用途明确且具有潜力

    • 投向新零售及规划项目:美凯龙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天猫“家装同城站”、3D规划云渠道建造等项目,这些项目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新零售能力和顾客购物体验。
    • 完善商场布局:资金还将用于家居商场建造,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广东、广西、江西等省份中心区域的商场布局,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
  3. 公司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 新零售模式初见成效:美凯龙近年来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从传统大卖场转变为“梦想家”之旅的新零售模式,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 市场占有率领先:在我国家居装饰及家具行业,红星美凯龙是市场占有率远超第二名的龙头企业,具有显著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地位。
  4. 市场前景广阔

    • 家装家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人均GDP的提升,家装家居市场空间将大幅扩张,为美凯龙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投资美凯龙的定增募资项目可以视为一个有潜力的赚钱机会。然而,投资总是伴随着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㈡ 「淘宝股票代码」主业牛气冲天 这些公司连续两年定增扩产

淘宝并没有股票代码。淘宝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电商平台,而阿里巴巴集团(股票代码:BABA)是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关于提到的多家公司连续两年发布定增计划募资扩产的情况,以下是对其中几家公司的简要概述:

1. 诺德股份

  • 定增计划:诺德股份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22.88亿元,主要用于扩建电解铜箔产能。
  • 主业发展:诺德股份目前主要从事电解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少数能够大批量生产极薄铜箔的企业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铜箔需求激增,公司决定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

2. 中核钛白

  • 定增计划:中核钛白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70.91亿元,用于循环化钛白粉深加工、水溶性磷酸一铵资源循环、年产50万吨磷酸铁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 主业加码:作为钛白粉行业的龙头企业,中核钛白在钛白粉产能方面处于国内第二、国际第六的位置。公司决定抓住行业高景气度的机遇,加码主业发展。

3. 三环集团

  • 定增计划:三环集团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75亿元,用于高容量系列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扩产项目等多个项目。
  • 需求旺盛:在5G商业化、汽车电子等产业快速发展以及国产替代进程深化的背景下,三环集团的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决定通过扩产来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4. 中环股份

  • 定增计划:中环股份计划通过定增募资不超过90亿元,用于50GW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
  • 产能扩张:中环股份是领先的半导体硅片生产企业。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决定通过产能扩张来应对下游需求的增长。

这些公司的定增计划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优质项目的追捧以及行业高景气度下企业的扩张需求。

㈢ 阿里入股中金公司 与腾讯抢食券商

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支付业务曾是腾讯和蚂蚁金服争抢的焦点。如今,阿里巴巴与腾讯掀起的金融领域的“AT大战”已有向证券领域升温的迹象。

2月19日晚,据媒体透露,阿里巴巴近日完成对中金公司的入股,持有其H股约2.03亿股,占总股本的4.84%。

在此之前,腾讯控股曾在2017年9月作为中金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认购中金公司新发行的2.075亿股H股。

阿里入股中金1.17亿股,4天赚2.81亿港元

2月19日晚,据媒体透露,阿里巴巴集团(BABA)已于近日完成对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金公司”,03908.HK)的入股,持有其H股约2.03亿股,占H股的11.74%,占总股本的4.84%。这一消息,新京报记者已从阿里巴巴方面得到证实。

“双方此前已有多年合作。”阿里巴巴方面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入股,能够结合双方各自在金融、科技、数据等领域的专长,为客户提供创新、全面的产品及服务。

关于增持中金公司的原因及未来的相关计划,阿里巴巴方面回应称一切以公告内容为准,中金公司方面也暂未取得有效回应。

针对此次交易,截至发稿,香港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券交易所均尚未披露相关公告。

有业内人士猜测,阿里巴巴入股中金公司,将是为中金公司再度添上一只科技翅膀。据悉,早在腾讯成为中金公司战略投资者时,中金公司就曾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未来我们希望利用双方的科技,去开创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服务客户,甚至识别和获取客户。这在目前还没有人做到。我们当然也希望利用科技、专家去服务消费者,也就是我们的大众客户。我们希望获取潜在的效率提升和规模扩张”。

港交所20日最新披露的权益数据显示,2月14日,阿里巴巴通过阿里巴巴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财资有限公司和Des Voeux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三家公司买入中金公司股权1.17亿股,交易价格为每股15.5港元。也就是说,与2018年腾讯认购价13.8港元相比,此次阿里认购价溢价12.3%。

2月20日早盘,中金公司的股价高开10.76%,报18.74港元。随后中金公司股价略有回落,最终报收17.90港元,收涨5.79%。这意味着,以当日收盘价计算,阿里巴巴在2月14日增持的1.17亿股中金股份,在短短4个交易日内已实现收益2.81亿港元,收益率达15.48%。

腾讯提前布局,是中金第二大股东

事实上,在阿里巴巴入股中金公司之前,腾讯控股(00700.HK)早在2017年9月就曾作为中金公司的战略投资者,认购中金公司新发行的2.075亿股H股。该交易直到2018年3月23日才最终完成。在此次腾讯控股认购中,中金公司所得新股发行认购款净额约28.61亿港元,每股认购价约13.80港元。交易完成后,腾讯控股所持中金公司已发行H股比例的12.01%,占中金公司总股本的4.59%。

据中金公司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金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Tencent Mobility Limited、及TPG Asia V Delaware,L.P,持股比例分别为55.68%、4.95%、4.10%。此次阿里巴巴一举拿下中金公司4.84%的股份后,直接成为中金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中金公司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实现总营收88.13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净利润16.31亿元,同比增长46.8%。在A股市场整体走势低迷、券商行业整体经营不景气的环境下,中金公司的龙头位置依然稳健,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的收入以及投资收益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经纪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4.21%、51.9%和46.5%。截至2月20日收盘,中金公司的港股市值已达750.49亿港元。

通过入股中金公司,阿里巴巴正在不断补足在证券领域的短板。

科技企业进军金融领域的潮流中,腾讯和阿里巴巴无疑是最耀眼的两股力量。而在双方金融布局的对照中,腾讯在证券领域一度领先。

2014年3月,香港的富途证券获得腾讯、经纬、红杉三大国际顶级投资机构的A轮投资。此后,腾讯又于2015年4月和2017年6月两度重金参与加持,持股比例上升至38%。

据了解,富途证券为香港证监会认可的持牌法团、香港交易所参与者,持有香港证监会颁发的第1/2/4/9类牌照,可提供港股和美股证券开户及交易服务。在腾讯体系内腾讯云、QQ等技术和流量的助推下,富途证券的交易量快速上升。数据显示,2015年4月24日,富途证券单月交易额已突破100亿港元;截至2018年1月31日,单月交易金额已超过900亿港元。

除了入股富途证券外,腾讯还成为中金公司的入幕之宾,在2017年9月成为中金公司的战略投资者。

与腾讯相比,阿里巴巴在证券领域的布局反而遭遇更多波折。2015年,马云借道云峰基金入主香港券商瑞东集团,后更名“云锋金融”。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也曾在2015年表态要入股德邦证券,但最终没有成行。

2018年8月,阿里巴巴在证券领域的布局终于迎来新的进展。2018年8月3日,华泰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定向增发10.89亿股,募资总额142.08亿元,参与定增的战略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苏宁等。在此次定增完成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华泰证券3.25%的股权。

随着此次成功入股中金公司,阿里巴巴在证券领域的布局得到进一步补足。

除了证券领域外,阿里巴巴和腾讯在银行、保险、基金、第三方支付等领域的金融牌照布局也一直备受关注。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板块主要集中在蚂蚁金服,腾讯的金融板块布局则较为分散。

两大巨头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支付业务曾是腾讯和蚂蚁金服争抢的焦点。易观2018年12月27日发布的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宝的市场交易份额为53.71%,腾讯金融目前的市场份额为38.82%。

如今,阿里巴巴与腾讯掀起的金融领域的“AT大战”已有向证券领域升温的迹象。

保险+基金+小贷,两巨头火拼大金融

在腾讯内部,马化腾曾将社交平台、数字内容及金融形容为“两个半”业务。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马化腾介绍说,腾讯的金融业务一部分是在体外,如微众银行天然拥有银行牌照,却是我们投资的;但核心业务都在体内,包括支付、理财平台。腾讯并不是把全部(业务)包在一个所谓的金融集团里来做。

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后发现,目前在银行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旗下都有自己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已是民营银行的先行者。在保险领域,阿里巴巴通过旗下的蚂蚁金服发起或投资的保险公司有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持股34.5%)、国泰产险(持股51%),共持有产险和寿险两张牌照,并全资持有两家保险代理公司,分别是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原名“杭州保进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上海蚂蚁韵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腾讯则通过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和泰人寿15%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2018年9月,香港首个网上人寿保险品牌Blue成立,英杰华集团、高瓴资本、腾讯控股分别持股40%、40%和20%。此外,腾讯旗下还拥有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微保平台。此外,两家公司还同时持有众安保险股权。

在基金领域,阿里巴巴和腾讯均拥有基金销售公司。不过,蚂蚁金服则领先一步,持有全国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天弘基金51%的股权。

在小贷公司牌照方面,腾讯旗下拥有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蚂蚁金服则拥有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两张牌照。

相较于尚未分拆的腾讯金融业务,蚂蚁金服在融资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众多的金融牌照也成为监管研究的对象。2018年11月2日,人民银行办公厅主任、金融稳定局局长周学东介绍了5家金控监管试点机构名单,蚂蚁金服在列。

(文章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