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通货膨胀率和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查询过去股票价格 2025-08-09 23:06:52
贝聿铭 2025-08-09 23:06:20

通货膨胀率和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5-08-09 18:05:48

⑴ 通货膨胀和股市是正比关系还是反比关系

一、通货膨胀影响股票价格的传导机制通过3个模型描述的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我们总结出三条通货膨胀影响股票价格的路径。在已经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国央行会采用货币和财政的手段进行调控,以期将价格水平的波动控制在适度地范围内。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会对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整体性的作用。总体而言,通货膨胀的发生将通过政策环境的变化、实体经济的变化和投资者预期的改变而作用于股票市场。1、政策环境对股市的影响机制。当物价上升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时,就产生了通货膨胀。一旦出现了通货膨胀,政府会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对经济进行调节,抑制价格水平的波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紧缩的货币政策一般包括降低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和提高利率。由于货币政策的调整会影响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因此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1)货币供给量。一般而言,货币供给量与股票价格呈正比关系,即货币供给量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货币供给量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降。这是由于当货币供给量趋势性增长时,这段时期市场资金通常比较充沛,股票市场的购买力比较旺盛,会推动股票价格指数上升;反之,则促使股票价格指数下跌。货币供给量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是通过以下4种机制实现的:①流动性影响机制。②托宾Q影响机制。③财富效应影响机制。④汇率影响机制。(2)利率。一般来说,股票市场对利率的反应比较敏感,中央银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以及投资者对利率走势的预期都会造成股票市场的波动。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过两种传导机制实现,一种传导机制是,利率变动影响存款收益率,进而影响资金流向和流量,最终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求和股票价格。即,利率上升使存款收益率增加,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减少,最终导致股票价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使存款收益率减少,投资者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市场资金供给增加,最终导致股票价格上升。另一种传导机制是,利率变动会影响企业的利息负担,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状况,最终会影响股票价格。中央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会加重企业利息负担,从而减少企业的盈利,进而减少企业的股票分红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红派息降低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必然会下降。相反,中央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将减轻企业利息负担,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使企业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红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红派息增加的双重影响,股票价格将大幅上升。可以看出,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一般是反向的,即利率上升,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2、实体经济变化对股市的影响机制。当通货膨胀出现时,实体经济的运行会因为物价的连续上涨而受到影响。微观上,企业的盈利会受到价格水平波动的影响,而基本面的这种变化最终将引起股价的变化。通货膨胀影响企业基本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方面,在通货膨胀时期,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上涨,造成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而成本上涨的压力如果很难转嫁至企业的产品上,会造成盈利的下降,使微观经济主体遭受损失;另一方面,在发生通货膨胀后,企业不会很快改变折旧计提的方式,如果继续采用历史成本折旧,会低估折旧额,造成应税收入上升,从而税蔽减少,导致盈利减少。以上两种方式都导致企业盈利减少,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国民收入或工业产值的下降,最终引起股票市场的下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通货膨胀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理论和现实都表明适度的通货膨胀对一国宏观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于根据“菲利普斯”曲线,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与失业率成反比,适度的通货膨胀会推动经济的发展,降低失业率。因此,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会由于通货膨胀程度而异,因此向股市的传导也会有一定不确定性。3、投资者预期对股市的影响机制。由于其高流动性的特点,资本市场的运行除了受政策环境与宏观经济的影响,还随着投资者的预期而波动。当然,投资者的预期一般都是根据目前经济的整体态势来预测未来的调控政策,进而预期未来的宏观经济。当出现通货膨胀时,投资者预期两方面:一方面是中央银行将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另一方面是实体经济的增长将受到通胀的负面影响。两方面共同作用,改变股市的资金供给量,从而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由于预期是先行类指标,往往包含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测,股市通常更多地反映了对未来经济的看法,因此与预期的联系十分紧密。二、美国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通过对1979年时段的通胀和2002年时段的通胀的考察,我们得到了美国通货膨胀向股市传导的路径。发现有如下相同点:一是通货膨胀对股市有负面影响,消费者价格水平的上涨会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二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作用在股市上,使股指发生波动。市场一方面对当前政策的出台作出反应,另一方面也根据政策对未来进行预期,最终反映在股票指数的走势上。三是通货膨胀通过预期向股市传导的路径在两个时间段均得到较好的验证。通货膨胀的发生通常会影响到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的信心,而信心的下降会马上反映在股市上,产生明显的利空情绪。四是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不存在实体经济对股市的单向影响。由于特定的外部环境,如宏观经济和政策手段,对股市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这两个时段内,传导机制也有很大的差异。首先,从政策传导的路径上看,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不同。在前一时段,货币增长率、信贷增长率和贴现率都发挥了作用;而后一时段是联邦基金利率和贴现率发挥传导功能。其次,预期类指标的作用不同。前一时段中,预期通胀的上升会导致股指的下跌,而后一时段则相反,预期通胀的上升引起股指的上升。再次,实体经济对股市的影响也不同。前一时段中股市先于实体经济活动,也就是资本市场的变动引起实体经济的波动,而后一时段两者几乎是一起波动,相互影响且几乎没有时滞。分析上述差异的不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通货膨胀本身程度不同。1979年时段的通胀是美国在二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其波及面大,影响程度深,不仅经济衰退明显,并且严重打击了大众的信心。为此,美国政府不得不频繁使用各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甚至不惜以舍弃经济增长为代价,坚决治理通胀。因此股市的走势更多地受到政策的影响。相反,2002年时段的通胀程度很小,联储主要通过政策的微调来引导经济走势,因此股市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是很密切。(2)治理通货膨胀的手段不同。通常货币政策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美国在1970-80年代与1990年代后所遵循的货币政策并不相同。1979年,沃尔克当选为美联储主席后,主要受弗里德曼现代货币主义的影响,以控制货币增长率为主要的货币手段,逐渐淡化联邦基金利率作为操作目标。从控制物价这个角度来看,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很成功,但由于金融创新和放松金融管制使得货币增长函数变得愈来愈不稳定,以控制货币增长率为主要手段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再适宜了。因此从1990年代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开始以泰勒规则为理论基础,实行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中性货币政策。这样货币供应量在调控上的作用就逐渐被削弱了。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货币增长率在第一时间段内起到了中介作用,在第二时间段却没有。(3)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不同。预期之所以会引起股市不同方向的波动主要是取决于预期通胀水平的高低,这也是温和通胀与恶性通胀的区别。适度的通胀预期会对经济和股市有正面的作用,良性的通胀会刺激经济增长和公司业绩的增长,且流通中的部分流动性会进入股市,这样共同作用,对股市产生助涨作用。而恶性的通胀预期则对股市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紧缩政策和实体经济衰退的预期会造成股市的下跌。

⑵ 我国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

其实这个问题应该需要学术性的进行分析的,那么既然在问答里提出来了,策略吧股票配资平台就简单的回家几点:
1、在通膨胀情况下,政府一般会采取诸如控制和减少财政支出,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这就会提高市场利率水平,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在通胀水平很高时(CPI>5%),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正相关。总之,通货膨胀前期对股市利好,人们会买股票防通胀,后期泡沫大了,风险大。通货紧缩对股市利空,后期同样是机会,机会是跌出来的。
2、分析通货膨胀对股票行市的影响,应该区分不同的通货膨胀水平。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很低(如5%以内)时,危害并不大且对股票价格还有推动作用。因为,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货币供应量增多造成的。货币供应量增多,开始时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股息的增加会使股票更具吸引力,于是股票价格将上涨。当通货膨胀率较高且持续到一定阶段时,经济发展和物价的前景就不可捉摸,整个经济形势会变得很不稳定。这时,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会变得飘忽不定,企业利润前景不明,影响新投资注入。另一方面,政府会提高利率水平,从而使股价下降。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股价水平将显着下降。通胀过高并不直接打击股市。理论上通胀越高,放在银行的钱贬值越快,人们会把更多钱拿出来买房、买股,股、房都会越高。通货膨胀是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因素。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股票市场的作用。

⑶ 什么影响股票的价格

股票价格受以下因素影响

  1. 宏观因素

    • 经济周期:经济活动的波动性直接影响股票价格。经济扩张期,股票价格上涨;经济衰退期,股票价格下跌。
    • 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对股票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 利率:利率上升增加资金成本,可能抑制投资和消费,对股市构成压力;利率下降则可能刺激投资和消费,提振股市。
    • 政治稳定性:政治动荡可能导致投资者信心下降,资金撤离股市,造成股价波动。
  2. 产业和区域因素

    • 产业发展前景: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高成长性企业的崛起,股票价格具有上涨潜力;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股票价格可能受压制。
    • 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繁荣直接影响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3. 企业因素

    • 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决定股票价格的根本因素,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市场估值。
    • 财务状况:稳健的财务状况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 管理层决策:管理层的决策涉及战略规划、产品研发等方面,这些决策会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4. 市场因素

    • 市场情绪:乐观的市场情绪增加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推动股票价格上涨;悲观的市场情绪则减少需求,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 资金流动:资金的流动状况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走势,大量资金涌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资金撤离则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 交易制度:公平、透明、高效的交易制度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股市健康发展,进而影响股票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