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一些非上市公司在实施员工持股及管理者收购计划时,股权价格的确定一般采用每股净资产值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一些企业的股权价格干脆就简单的确定为普通股票的面值。
与上市公司不同,非上市公司在制订员工持股及管理者收购计划时,其股权购买价格的确定没有相应的股票市场价格作为定价基础,因此其确定的难度相对要大得多。
Ⅱ 股票发行价格有哪几种确定方式_发行价和原始股价格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面值发行:即按股票的票面金额为发行价格。这种方式简单明了,不受市场行情影响,能使认购者因价格差异获得收益,同时保证公司顺利筹措股金。
时价发行:以流通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为基础确定发行价格。这种方式能使发行者以较少的股份筹集较多资本,减轻负担,同时稳定流通市场的股票时价。发行价格通常会低于时价约5-10%的水平,以考虑股票销售的难易程度等因素。
中间价发行:取票面额和市场价格的中间值作为发行价格。这种方式适用于时价高于面额,且公司需要增资但又要照顾原有股东的情况。它将差价收益部分归原股东所有,部分归公司所有。
折价发行:发行价格低于票面额。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优惠性的,使认购者分享权益;二是因股票行情不佳,发行困难,通过折价吸引投资者。但需注意,各国一般规定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额,因此这种发行需经许可。
发行价和原始股价格的区别:
发行价:是股票初上市的一级市场申购价,通常根据评估公司净资产来确定发行股票数量和发行价。它是已经公开发行的股票价格,关系到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后的表现。
原始股价格:是公司在未上市时的股票价格,主要分给公司员工或合作者。原始股价格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募集资金和分担公司风险。
在确定股票发行价时,我国主要采用固定价格法,即通过税后利润和同行的市盈率来确定新股发行价。此外,还有累计订单法等其他确定方法,如美国股票市场就采用这一方法。发行价的确定需经过多重因素的考虑,以确保其合理性和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