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详解)
股票价格的确定方式及波动原因
股票价格的确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开盘前的集合竞价和开盘后的连续竞价。
一、集合竞价
- 定义:集合竞价是按照价格优先和时间优先的原则,计算成交数量最大的价格,此价格即为集合竞价的成交价,也就是股市的开盘价。
- 作用:集合竞价阶段主要用于确定股票的开盘价,反映了市场对该股票在开盘前的整体预期。
二、连续竞价
- 产生原则:在最高买进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相同时,该价格即为成交价格;在买入申报高于卖出申报时,申报在先的价格即为成交价格。
- 实时性:连续竞价阶段确定了股票在开盘后的实时价格,反映了市场对该股票的动态预期。
三、股票涨跌幅的计算
- 计算公式:股票涨跌幅价格=前收盘价×(1±涨跌幅比例),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取至价格最小变动单位。
- 不同板块的涨跌幅限制:普通主板股票涨跌幅为10%,主板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为5%,科创板、创业板涨跌幅为20%,北交所股票为30%。
四、股票价格的波动原因
- 长期因素:股票价格的长期波动主要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利润增长则股价上涨,反之则下跌。
- 短期因素: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影响因素包括人们对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
- 供求关系:当股票供不应求时,价格可能上涨;当股票供过于求时,价格会下跌。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五、股价波动太大的意义
- 竞争激烈:股价波动太大说明买卖双方竞争非常激烈,可能意味着市场对该股票的预期存在较大分歧。
- 风险放大:股价暴涨或暴跌时,风险被放大,投资者应谨慎对待,避免盲目跟风。
综上所述,股票价格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集合竞价、连续竞价、涨跌幅限制等多个方面。而股票价格的波动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公司的盈利能力、市场供求关系、政策性因素等。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分析,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