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次买入股票成本怎么变化
2次买入股票后,成本会根据两次买入的价格和数量发生变化,具体计算方式和影响如下:
成本计算:
- 加权平均价:当你分两次以不同价格买入同一只股票时,你的成本是两次买入的总金额除以总股数。即(第一次买入价格第一次买入股数+第二次买入价格第二次买入股数)/(第一次买入股数+第二次买入股数)=每股平均成本。
- 交易费用:成本还包括买入时的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这些费用会按照每次买入的金额或股数按比例计算,并加到你的成本中。
成本变化:
- 低价买入摊低成本:如果你第二次买入的价格低于第一次,那么你的平均成本会降低。这是因为低价买入的股票会“摊平”高价买入的成本。
- 高价买入增加成本:相反,如果你第二次买入的价格高于第一次,那么你的平均成本会上升。
卖出时的计算:
- 卖出价格与成本:当你卖出股票时,无论你是卖出第一次买入的还是第二次买入的,都是按照你当时的卖出价格和持股数量来计算盈亏。盈亏=卖出总价-买入总价(包括两次买入的总成本和交易费用)。
- 不分先后:卖出时不会分别计算你两次买入的先后或价格,而是统一按照你的平均成本和卖出价格来计算盈亏。
交易策略:
- 高抛低吸降低成本:通过在高价时卖出部分股票,在低价时再买回,可以降低你的平均成本。但这种方法需要准确的市场判断和时机把握。
- 长期持有: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不必过于关注短期的成本变化,而是应该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前景。
综上所述,2次买入股票后,你的成本会根据两次买入的价格和数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影响你的盈亏情况。因此,在进行股票交易时,需要谨慎考虑买入和卖出的时机和价格。
② 同一只股票分别按2次买入的成本价是怎么算的
卖出的时候,是按照你当时第一股价格+第二股价格,总的赢利=卖出单价*总的股数-(第一次的买入价+第二次的买入价)这样算的。
股票投资成本的计算,也包括买价成本的计算和交易费用的计算。这里只说明交易费用的计算问题。由于股票投资中的印花税和过户费,不但计算方法与债券完全相同,而且现行收费标准也完全一致。因此,在此仅就股票买卖交易费用计算中的两个特殊问题作以讨论。
(2)股票第二次买入价格扩展阅读:
佣金计算的比例:
股票买卖中佣金的计算基础与债券买卖中佣金的计算基础相同,也是成交金额,但所规定的计算比例却有较大的差异。其具体规定是:A种股票买卖的计算比例为0.35%,但最低起点为10元。B种股票买卖则按成交金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计算比例。
成交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0.6%,起点为20元;成交金额在50万元—500万元的,比例为0.5%;成交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比例为0.4%。
例1甲企业于1999年6月1日在二级市场上以每股15元的价格买入A企业发行的面值为1元的A种股票20000股;又于7月18日以每股18元的价格将其全部售出。
请分别按上述委托手续费(异地)和佣金的计算标准计算手续费和佣金,按成交股票面值的0.1%计算过户费,按成交金额的0.5%计算佣金,并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交易费用总额。
③ 同一只股票分别按2次买入的成本价是怎么算的
1、同一只股票分别按2次买入的成本价是加上买入佣金成本之后的加权平均数。
2、如果成本价里已经包含了佣金,比如,某股民第一次以14.50元买某股200股,第二次以13.85元又买入100股,则用所用的资金额除以持股数,即:2900+1385/300=14.28元。
3、股票成本价是指在证券成交价基础上加上相关费用之后的价格。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或偏好,成本价有四种计算方法:买入均价、持仓成本、保本价、摊薄持仓成本价。
(3)股票第二次买入价格扩展阅读:
普通股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权利:
(1)公司决策参与权。普通股股东有权参与股东大会,并有建议权、表决权和选举权,也可以委托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东权利。
(2)利润分配权。普通股股东有权从公司利润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赢利状况及其分配政策决定。普通股股东必须在优先股股东取得固定股息之后才有权享受股息分配权。
(3)优先认股权。如果公司需要扩张而增发普通股股票时,现有普通股股东有权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优先购买一定数量的新发行股票,从而保持其对企业所有权的原有比例。
(4)剩余资产分配权。当公司破产或清算时,若公司的资产在偿还欠债后还有剩余,其剩余部分按先优先股股东、后普通股股东的顺序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