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kerberos是什么系统
Kerberos协议:
Kerberos协议主要用于计算机网络的身份鉴别(Authentication), 其特点是用户只需输入一次身份验证信息就可以凭借此验证获得的票据(ticket-granting ticket)访问多个服务,即SSO(Single Sign On)。由于在每个Client和Service之间建立了共享密钥,使得该协议具有相当的安全性。
条件
先来看看Kerberos协议的前提条件:
如下图所示,Client与KDC, KDC与Service 在协议工作前已经有了各自的共享密钥,并且由于协议中的消息无法穿透防火墙,这些条件就限制了Kerberos协议往往用于一个组织的内部, 使其应用场景不同于X.509 PKI。
过程
Kerberos协议分为两个部分:
1 . Client向KDC发送自己的身份信息,KDC从Ticket Granting Service得到TGT(ticket-granting ticket), 并用协议开始前Client与KDC之间的密钥将TGT加密回复给Client。
此时只有真正的Client才能利用它与KDC之间的密钥将加密后的TGT解密,从而获得TGT。
(此过程避免了Client直接向KDC发送密码,以求通过验证的不安全方式)
2. Client利用之前获得的TGT向KDC请求其他Service的Ticket,从而通过其他Service的身份鉴别。
Kerberos协议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简介如下:
1. Client将之前获得TGT和要请求的服务信息(服务名等)发送给KDC,KDC中的Ticket Granting Service将为Client和Service之间生成一个Session Key用于Service对Client的身份鉴别。然后KDC将这个Session Key和用户名,用户地址(IP),服务名,有效期, 时间戳一起包装成一个Ticket(这些信息最终用于Service对Client的身份鉴别)发送给Service, 不过Kerberos协议并没有直接将Ticket发送给Service,而是通过Client转发给Service.所以有了第二步。
2. 此时KDC将刚才的Ticket转发给Client。由于这个Ticket是要给Service的,不能让Client看到,所以KDC用协议开始前KDC与Service之间的密钥将Ticket加密后再发送给Client。同时为了让Client和Service之间共享那个秘密(KDC在第一步为它们创建的Session Key), KDC用Client与它之间的密钥将Session Key加密随加密的Ticket一起返回给Client。
3. 为了完成Ticket的传递,Client将刚才收到的Ticket转发到Service. 由于Client不知道KDC与Service之间的密钥,所以它无法算改Ticket中的信息。同时Client将收到的Session Key解密出来,然后将自己的用户名,用户地址(IP)打包成Authenticator用Session Key加密也发送给Service。
4. Service 收到Ticket后利用它与KDC之间的密钥将Ticket中的信息解密出来,从而获得Session Key和用户名,用户地址(IP),服务名,有效期。然后再用Session Key将Authenticator解密从而获得用户名,用户地址(IP)将其与之前Ticket中解密出来的用户名,用户地址(IP)做比较从而验证Client的身份。
5. 如果Service有返回结果,将其返回给Client。
总结
概括起来说Kerberos协议主要做了两件事
1. Ticket的安全传递。
2. Session Key的安全发布。
再加上时间戳的使用就很大程度上的保证了用户鉴别的安全性。并且利用Session Key,在通过鉴别之后Client和Service之间传递的消息也可以获得Confidentiality(机密性), Integrity(完整性)的保证。不过由于没有使用非对称密钥自然也就无法具有抗否认性,这也限制了它的应用。不过相对而言它比X.509 PKI的身份鉴别方式实施起来要简单多了。
⑵ KDC与CA的对比
KDC(密钥分发中心)用于对称密钥的分发机制
CA主要用于公钥和私钥的分发机制
⑶ 有KDC与无KDC在密钥分配中的区别
KDC在密钥分配过程中充当可信任的第三方。KDC保存有每个用户和KDC之间共享的惟一的密钥,以便进行分配。在密钥分配过程中,KDC按照需要生成各对端用户之间的会话密钥,并由用户和KDC共享的密钥进行加密,通过安全协议将会话密钥安全地传送给需要进行通信的双方。
⑷ k线图中KDC表示啥
楼主想问的应该是K线图中的KDJ指标吧,KDJ指标又叫随机指标,是一种相当新颖、实用的技术分析指标,它起先用于期货市场的分析,后被广泛用于股市的中短期趋势分析,是期货和股票市场上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
KDJ指标应用法则:
KDJ指标是三条曲线,在应用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KD的取值的绝对数字;KD曲线的形态;KD指标的交叉;KD指标的背离;J指标的取值大小。
关于KDJ指标的分析:
第一个方面,KD指标的背离。在KD处在高位或低位,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第二个方面,J指标取值超过100和低于0,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大于100为超买,小0为超卖。
第三个方面,KD的取值。KD的统一取值范围是0~100,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3个区域:80以上为超买区,20以下为超卖区,其余为徘徊区。但是这里股票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划分只是一个信号提示,不能完全按这种分析的方法进行操作。
第四个方面,KD指标的交叉。K与D的关系就如同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也有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的问题。
第五个方面,KD指标曲线的形态。当K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形和多重顶(底)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这里股票投资者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位置越高或越低,结论越可靠。
详细的可参阅下有关方面的书籍系统的去学习一下,同时再结合个模拟盘去练练,这样理论加以实践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宝模拟版还不错,里面有多项指标指导,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⑸ MA MACD KDC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从短线、中线、长线分析。谢谢!
重新认识MA指标
均线的滞后性是均线系统的致弱点使得均线统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从这点来讲均线系统对股市研究并无大益。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话,只有在MA(5、10、20)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叉、托、井、死叉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话,当5日、10日、20日均线之间及收盘价与5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其原理是运用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功能,加以双重平滑运算用以判断股票的买进与卖出时机和信号。
1.MACD的计算公式
MACD在应用上应先行计算出快速(一般选12日)移动平均数值与慢速(一般选26日)移动平均数值。以这两个数值作为测量两者(快速与慢速线)间的"差离值"依据。所谓"差离值"(DIF),即12日EMA数值减去26日EMA数值。因此,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值(+DIF)会愈来愈大。反之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DIF),也愈来愈大。
至于行情开始回转,正或负差离值要缩小到怎样的程度,才真正是行情反转的信号。MACD的反转信号界定为"差离值"的9日移动平均值(9日EMA)。
在MACD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计算公式中,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值,以现在流行的参数12和26为例,其公式如下:
12日EMA的计算:EMA12 = 前一日EMA12 X 11/13 + 今日收盘 X 2/13
26日EMA的计算:EMA26 = 前一日EMA26 X 25/27 + 今日收盘 X 2/27
差离值(DIF)的计算: DIF = EMA12 - EMA26
然后再根据差离值计算其9日的EMA,即"差离平均值","差离平均值"用DEA来表示。
DEA = (前一日DEA X 8/10 + 今日DIF X 2/10)
计算出的DIF与DEA为正或负值,因而形成在0轴上下移动的两条快速与慢速线。为了方便判断,用DIF减去DEA,用以绘制柱状图。
2.MACD的应用
MACD在买卖交易的判断上,有如下几个判断准则:
1)DIF向上突破DEA为买进信号,但在0轴以下交叉时,仅适宜空头补仓。
2)DIF向下跌破DEA为卖出信号,但在0轴以上交叉时,则仅适宜多头平仓。
3)DIF与DEA在0轴线之上,市场趋向为多头市场。两者在0轴之下则为空头市场。DIF与DEA在0轴线之上时,一切的新入市策略都以买为主,DIF若向上突破DEA,可以大胆买进,向下突破时,则只适宜暂时获利了结,进行观望。DIF与DEA在0轴线以下时,一切的新入市策略都以卖为主,DIF若向下跌破DEA,可以大胆卖出。如果向上突破时,空头只宜暂时补空。
4)价格处于上升的多头走势,当DIF慢慢远离DEA,造成两线之间乖离加大,多头应分批获利了结,可行短空。
5)价格线呈盘局走势时,会出现多次DIF与DEA 交错,可不必理会,但须观察扇形的乖离程度,一旦加大,可视为盘局的突破。
6)"背离信号"的判断,不管是"差离值"的交叉,或"差离值柱线"都可以发现背离信号的使用,所谓"背离"即在K线图或条形图的图形上,价位出现一头比一头高的头部,在MACD的图形却出现一头比一头低的头部,这种背离信号的产生,意味着较正确的跌势信号。或者,在K线图或条形图的图形上,价位出现一底比一底低,在MACD的图形却出现一底比一底高,这种背离信号的产生,意味着较正确的上升信号。
利用MACD 测市,能够帮助投资者判断目前的市道是牛市还是熊市。而于投资者而言,最困难的是莫过如何确定目前趋势的主流,即目前市道是牛市还是熊市。小牛市短线策略,大牛市长线部署,对于熊市亦然。如果能确认目前为牛市走势,则一切入市部署应以多头策略为主导。因此,聪明的技术分析者都会在牛市下采用长期持有短期卖出,以及在熊市下采用长期抛售短期买入的入市策略。
⑹ KDC苏丹红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当时KFC的股票价格降到了多少
苏丹红事件大概是2006年3.4月开始的,应该没影响到KFC的股价,只影响到一点点KFC的生意
⑺ 毕马威KDC与毕马威有关系的吗
首先,你是什么级别的背景。如果你是211大学之类毕业的,完全没必要去。审计已经是一个足够低端的行业,KDC是没有太多职业发展的。况且毕马威已经被挤出四大了
其次,如果你是二本或者是不太好的专业,想混口饭吃那是ok的
⑻ 试图使用智能卡子系统,kerberos 协议出错 关闭什么服务
对方屏蔽了一些系统服务
⑼ 计算机网络问题求解
第一个问题:第1步 . Client向KDC发送自己的身份信息,KDC从Ticket Granting Service得到TGT(ticket-granting ticket), 并用协议开始前Client与KDC之间的密钥将TGT加密回复给Client。第2步. Client利用之前获得的TGT向KDC请求其他Service的Ticket,从而通过其他Service的身份鉴别。第2部分又可分为以下5步。1. Client将之前获得TGT和要请求的服务信息(服务名等)发送给KDC,KDC中的Ticket Granting Service将为Client和Service之间生成一个Session Key用于Service对Client的身份鉴别。然后KDC将这个Session Key和用户名,用户地址(IP),服务名,有效期, 时间戳一起包装成一个Ticket(这些信息最终用于Service对Client的身份鉴别)发送给Service, 不过Kerberos协议并没有直接将Ticket发送给Service,而是通过Client转发给Service.所以有了第二步。2. 此时KDC将刚才的Ticket转发给Client。由于这个Ticket是要给Service的,不能让Client看到,所以KDC用协议开始前KDC与Service之间的密钥将Ticket加密后再发送给Client。同时为了让Client和Service之间共享那个秘密(KDC在第一步为它们创建的Session Key), KDC用Client与它之间的密钥将Session Key加密随加密的Ticket一起返回给Client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