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理论关系
扩展阅读
买股票有哪些流程 2025-05-21 02:33:03
股票行情的配乐 2025-05-21 02:06:45
德邦股票的价格 2025-05-21 01:55:36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理论关系

发布时间: 2021-06-26 16:08:21

1. 股票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急!

股票定价有很多模式,有用市盈率估值的,有用不变增长率估值的,也有用市净率估值的,高手们还有用市销率估值的。模式很多,很杂。你说的理论价格应该是按照市盈率进行估值的吧?如果是这样,那么一般来说,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就给予多少倍的市盈率。比如净资产收益率是15%,那就15倍。可是我们通常不这么估值,比如说我,就是用市销率和市净率估值的。
市场价格就是股票的实际价格,或者说是当前价格,但,注意,不是价值!一般认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是这个理论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股票本身是商品,是商品就有供需关系的影响在里面。你很难找到很便宜的中小板股票的原因就在于此。
股票是有价值的,价值体现在拿着它可以分红,(否则有什么价值?)内在价值就是分红收益率,如果一支没票每股10块钱,每年分红1块,那么分红收益率就是10%。
证券有价值的原因都是有利息或者有潜在收益。比如债券,债券有固定的利率,比如优先股,有固定的股息率,这些都是内在价值的表现。

2. 通过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理论,解释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弗里德曼在1956年发表的<货币数量论:一种新的解释>一文中提出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或财富的持有方式,这是一种资产选择理论.
他认为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有:人们的恒久性收入,非人力财富与人力财富的比重,固定投资的回报率,股票的预期回报率,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以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还有其他的综合性因素.

你可以这样记忆,将影响货币的因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收入,二是不同资产的选择的回报率,三是其他的综合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是恒久性收入;而可选择的资产有:持有货币,持有股票,持有债券,持有实物资产
希望采纳

3. 请根据下图分析货币供应量M1、M2同比增长率与股市(以上证指数(SSCI)为例)的关系。

一、M2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M2不仅代表了现时的购买力,还代表了潜在的购买力。
从形态上看,2009年之前,M2同比增长与上证指数同比增长的关系并不明显,尤其是在2006、2007年股市大涨之时,M2增速则是在一个窄小的区间波动。但2009年以来,二者却显示出较强的同向变动关系。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Grange Causality)检验,结果显示M2与上证指数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不明显,即一者的变化并没有显著引起另一者的变化。一般认为,这与M2相对较强的外生性有关,实际信贷数额往往在货币当局设定的信贷日标附近。

二、M1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M0)、企业活期存款等,也就是说“M1+居民储蓄存款”约等于M2。M1代表了现时的购买力,流动性较M2为高。笔者认为,M1与股价的关系较M2与股价的关系更密切。股市向好,会吸引更多的资金通过证券经纪商进入股市,也即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活期存款会增多,Ml增速加快。
图形显示,M1与上证指数同比增幅的有较明显的同向变动关系,尤其是在2004年后,二者的相关系数接近0.5,若以适当方法剔除股市2007年超出常规的大涨和2009年以来Ml的超高速增长中的趋势性和外部政策性因素,相关系数还会提高。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同比增速变化显著引起了M1同比增速的变化(p值为2.2%),而相反的关系并不成立。从以上结果看,笔者认为,在M1与上证指数的相互影响关系中,上证指数的变动作为原因引起M1的变动是占主导地位的,而M1的变动引起上证指数的变动则是次要的。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关系呢?
三、准货币与上证指数的关系

M2与M1的差额即为准货币,主要由居民储蓄存款构成。
图形显示,准货币与上证指数大体上呈现反向变动的趋势:准货币同比增速在相对低位时,上证指数同比增速则处在上升通道中;而准货币增速在相对高位时,上证指数增速则在低位徘徊。笔者认为,这说明股价的变动带动了准货币的变动,且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对二者做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同比增幅变动显著引起准货币同比增幅的变动(p值为0.714%),而反向关系并不成立。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各个层次货币供应量同比增幅与上证指数同比增幅的相互影响关系中,上证指数对准货币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笔者认为,图示的形态及其对应因果分析的结果显示了在准货币和上证指数的变动关系中,上证指数的变动为原因,准货币的变动为结果,上证指数的变动向准货币传导。准货币的变动反映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动,准货币同比增幅扩大,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增多;而准货币同比增幅缩小,则说明居民储蓄存款向企业活期存款转化,也即所谓的“存款搬家”。而股市的涨跌会引起准货币的变动,进而引起M1与M2的相对变动,如当股价下跌时,资金会从股市转移出去形成储蓄存款,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增速减慢而准货币增速加快,高流动性货币(M1)增速相对于若流动性货币(M2)会减慢。笔者认为,对此传导关系可做出如下结构式模型分析:股价上涨(下跌)-->准货币或储蓄存款增速减慢(加快)-->金融机构活期存款增速提高(减慢)-->银行信用货币派生能力增强(减弱)-->企业活期存款增速提高(减慢)-->M1同比增幅扩大(减小)。
股票价格变动是由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决定的,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则对投资者的预期有着巨大影响。因此,笔者认为以上所分析的传导关系可视为经济政策的传导环节的一部分,例如,政府需将货币政策收紧,则投资者预期股价会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引起股价的下跌,再通过以上所分析的传导过程最终导致货币供应的收紧。
投资者预期股价下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收紧,导致企业资金链的紧张,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利润。资产的价格是资产未来收益的折现值,投资者的预期通过一系列的传导最终使预期成为现实,这或可称为预期的自我实现过程。

4. 计量经济学:根据1997年1月到2015年1月的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的有关数据,得出二者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根据1997年1月到2015年1月的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价格的有关数据,得出二者的关系从属

5. 托宾q理论:为什么货币供应量增加就会使股票价格上涨关于货币政策对q值的影响

这个题目太大了。钱多了,自然流动性就好,买卖股票就会活跃,于是股票就会推动上涨

6. 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正比关系有哪几种表现

您好,希望以下答案对您有所帮助!
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的正比关系、有三种表现:
1.货币供给量增加,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另一方面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
2.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出现的股利(即股票的名义收益)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市,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
3.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一种企业利润普遍上涨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
参考资料:《中小企业板上市与投资指南》

7. 货币供应量对当下股票究竟有多大影响

我们常说股票的涨跌来源于三个方面:
1、基本面 (即上市公司的业绩报酬带来的股价涨跌)
2、估值 (即估值贡献带来的股票涨跌。当整体市场或某只个股被低估时,估值带来的股价涨跌非常明显)
3、资金面 (当资本市场有大量热线涌入时,也会对股价有很大的影响)
4、政策面 (常体现货币政策方面,当降息或提供市场流动性时,对整体市场的股价有一个正向的作用)
其中的3、4都与货币供应量有关系。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大量的资金会首先涌入“盈利易变现的市场”, 比如股票市场。比如2008年的4万亿货币放水,直接带来了2009年的小牛行情

8. [金融学]托宾Q理论: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股票价格上升,q值上升,投资增加

托宾的Q是股价与公司重置成本的比,由于货币供给增加,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信贷扩张,信心高涨等多方面因素,并不能局限于投资增加这一个点,而要多方面考察。

9. 货币供应量和股市之间的具体关系。请教了,谢谢

M0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M1=M0+个人的存款
M2=M1+企业的存款

对你所说的:货币供应量M1M2M0之间是怎样的比例,市场才是正常的,什么样的比例是不正常的呢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