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计算A股平均股价
分三种计算方法,以下详细叙述:
1、单纯平均股价
单纯平均股价是由样本股票价格的单纯算术平均所算出。
例如,股价分别为20元、35元、37元、45元、60元等5种股票的单纯平均股价为:
(20元+ 35元+ 37元+ 45元+ 60元)/5=39.4元
依照这种股价统计,我们可以获悉股票投资获利率的情形,从而,可从利率体系中知道股价究竟是属偏高还是偏低。
2、加权平均股价
加权平均股价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或成交量当作权数计算出的平均股价。
计算加权平均股价时,当作权数的有两种:一为成交量,另一则为发行量。以成交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由样本股票成交额的总和被同时期的总成交量相除计算出来的。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则由样本股票的市价总额,也就是各样本股票的股价乘上发行量的总和后被样本股票发行量的总和除所得商。前者就是每股平均成交额,可用以测定股市的投资者心理,而后者则仅适用于观察平均股价水准的变动。
3、修正平均股价
修正平均股价是指在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法的基础上,当发生送股、拆股、增发、配股时,通过变动除数,使股价平均数不受影响。其中修正除数和修正后的股价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新除数=股份变动后的总价格/股份变动前的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股份变动后的总价格/新除数。
Ⅱ 大盘指数指的究竟是股票平均价格还是总市值
总市值加权平均
Ⅲ 每日平均市值是什么
投资者持有多个证券账户的市值合并计算。系统计算20个交易日平均值.新手学习炒股的话,可以用模拟炒股自己练习一下,我用的牛股宝,觉得不错,希望能帮助到你
Ⅳ 股票价格加权平均数和市值加权平均数
一 资产组合的回报率
1: A股的买入价:A1,买入数量A3, 卖出价A2,A4为A股的总股份; B股买入价:B1,买入数量B3,卖入价B2,B4为B股的总股份.
回报率:
由于只买入一股,所以过户费为:1*2(一般为:手数*2*0.1%),印花税为:资金*1元(一般为:资金*0.1%),佣金也是最低点:5*2元(正常为:资金*2*0.3%)
所以,回报率为:[(A2-A1)*A3 +(B2-B1)*B3-1*2-1-5*2]/(A1*A3+B1*B3)*100%
既:[(30-25)*1 + (90-100) - 2 - 1 - 10]/(25 + 100) *100% = -14.4%
股票加权平均变化(对投资者)为:[(A2-A1)*A3 +(B2-B1)*B3]/(A1*A3+B1*B3)*100%=[(30-25)*1+(90-100)*1]/(25+100)=-4%
股票加平均变化(对大盘):[(A2-A1)*A4 +(B2-B1)*B4]/(A1*A3+B1*B3)*100%=[(30-25)*2000W +(90-100)*100W]/(25*2000W+100*100W)*100% = 15%
也就是说:大盘涨了:15%.而个人帐面上的钱却亏了:4%.如果卖出的话,算上所有的费用,亏了14.4%.
Ⅳ 股票均价怎么算
先算买的平均成本价Y=(第一次买入价格*买入数量+第二次买入价格*买入数量+第三次买入价格*买入数量+总买入手续费)/买入总数=(5.35*300+5.16*200+4.99*200+总买入手续费X)/700=5.193+X/700
卖出后成本价=【买入股票平均成本价*卖出后剩下股票数量—(卖出股票价格-买入股票平均成本价)*卖出股数+卖出手续费】/剩下股票数量=【500Y—(5.17—Y)200+卖出手出费Z】/500
Ⅵ 股票价格平均数与股票价格指数的联系与区别
"股价平均数:是衡量样本股调整后的价格水平的平均值。简单说,他代表一个平均数。
股价指数:是指计算期的股价或市值与某一基期的股价或市值的相对变化值,用以反映股票价格的相对水平。简单的说,就是现在计算出的指数,和最开始大盘指数相比较。其中计算期可以理解为现在,而基期可以理解为最开始的时候。比如:大盘最开始100点(基期),现在200点(计算期)。两者的区别是:以上证指数为例,它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依据在该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价格编制而成。大盘指数反映了整个股市的强弱走势,理论上说,每一个股票的升跌都影响大盘指数,只是权重股对大盘指数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的走势强弱.一般大盘指数上涨,个股短线操作的机会很大,可以进场短线操作,大盘下跌,就要小心。"
Ⅶ 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怎么算.
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Ⅷ 平均股价怎么算
1、单纯平均股价
单纯平均股价是由样本股票价格的单纯算术平均所算出。
例如,股价分别为20元、35元、37元、45元、60元等5种股票的单纯平均股价为:
(20元+ 35元+ 37元+ 45元+ 60元)/5=39.4元
依照这种股价统计,我们可以获悉股票投资获利率的情形,从而,可从利率体系中知道股价究竟是属偏高还是偏低。
2、加权平均股价
加权平均股价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或成交量当作权数计算出的平均股价。
计算加权平均股价时,当作权数的有两种:一为成交量,另一则为发行量。以成交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由样本股票成交额的总和被同时期的总成交量相除计算出来的。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则由样本股票的市价总额,也就是各样本股票的股价乘上发行量的总和后被样本股票发行量的总和除所得商。前者就是每股平均成交额,可用以测定股市的投资者心理,而后者则仅适用于观察平均股价水准的变动。
两者的计算式如下:设P为股价,W为成交量或发行量,n为样本股票数。
则:
3、修正平均股价
修正平均股价是指在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法的基础上,当发生送股、拆股、增发、配股时,通过变动除数,使股价平均数不受影响。其中修正除数和修正后的股价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新除数=股份变动后的总价格/股份变动前的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股份变动后的总价格/新除数 .
Ⅸ 股票参考市值与平均市值有什么区别
参考市值往往指短期内的,由业绩和股价形成的市盈率的浮动市值。而平均市值就是在股票右侧中部看的的股本市值。
参考市值=基金份额 * 赎回日单位净值
总市值:总市值是指在某特定时间内总股本数乘以当时股价得出的股票总价值.
沪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沪市总市值。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总市值。总市值用来表示个股权重大小或大盘的规模大小,对股票买卖没有什么直接作用。但是最近走强的却大多是市值大的个股,由于市值越大在指数中占的比例越高,庄家往往通过控制这些高市值的股票达到控制大盘的目的。这时候对股票买卖好像又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