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天然资源开采股票行情
扩展阅读
苹果股票价格历年走势 2025-07-04 05:00:20
周生生黄金首饰 2025-07-04 04:47:32
油气智能装备股票行情 2025-07-04 04:29:54

天然资源开采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1-08-06 23:00:54

① 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

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

2005年09月01日 16:25

第二节 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

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显出明显的衰弱态势。

一、客观上,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状况日益突出。

1.土地资源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土地一旦与人类联系在一起,便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根。中国的农业问题或者说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加拿大的1/5,人均棉花产量是美国的1/3;人均肉类是加拿大的1/4。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仅及世界人均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2位,人均排在世界第67位。在这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后备资源2亿亩,其中可开垦成耕地的仅1.2亿亩。考虑到生态保护的要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今后通过后备资源开发补充耕地十分有限。

种植业为全国农民直接和间接地提供了40%~60%的经济收入和60%~80%的生活必需品。在我国,人均由1949年的0.19hm2减少到2001年的0.1 hm2,人均耕地减少了53%,有的省份人均不足667m2。北京、广东、福建、浙江等省(市)以及相当一部分(县)市人均占有耕地400m2以下,已低于国际上规定的534 m2的警戒线,比日本人均467 m2还要低67 m2。2001年各类建设等占用耕地,致使耕地净减少61.73万hm2。2000年耕地面积比1991年和1995年分别减少了249.81万hm2和179.61万hm2,减少幅度为1.91%和1.38%。在耕地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迅速降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2000年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约为0.10hm2,比1995年约减少了0.01hm2,比1991年减少了0.02hm2。

根据调查,我国现有可利用荒地资源约1.25亿hm2,包括宜林荒地7600万hm2和宜农荒地3500万hm2,人均只有0.06hm2和0.03hm2,其中,我国的宜农荒地还不足世界宜农荒地的2%,而且它们大部分分布在边远山区,土地贫脊,开发利用难度较大。近几年,我国荒地资源也随着耕地资源骤减而呈现减少趋势。

2.森林资源

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为1.34亿hm2和101亿m3,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量分别为0.12hm2和9m3,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森林覆盖率虽已达13.9%,但也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之后。在如此情况下我国森林砍伐却并没有因此而减缓,过量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正日益使我国仅有的一点森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我国多种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物濒临灭顶之灾,脊柱动物受到威胁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为10种。由于成熟林面积锐减,林木蓄积量少,采伐有限,我国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为满足国内需要,国家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木材。根据预测,我国木材紧张状况近期不会缓解,在很长时间内依靠进口木材补充国内需要的局面不会改变。

② 自然资源都有哪些

(1)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规律性
以淡水资源为例,一些地方十分丰富(如江南水乡),可以发展淡水养殖(但在一些时段会发生水灾),在某些地方就比较缺少(如西北干旱地带)。在新疆库尔勒市,一年的降雨低于200毫米,蒸发量却达2500~3000毫米;而在江汉平原的四湖流域地带,地下水位很高,水灾是当地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以前,每到汛期,人们为了不受水灾危害,往往要耗去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
(2)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说明现实的自然资源是很有限的,但是开发利用及其转化是无限的,这与科技水平关系很大。比如能源,如果只用石油或者煤炭作为能源,其储藏量比较有限,消耗一吨就减少一吨,再生的时间很长。如果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作能源,不仅来源广阔,也比较经济。如太阳能,人们可以用作热源、发电或作动力等多种用途,也可以借用科技支撑将有限的资源开发出无穷的效益。
(3)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
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表现在自然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如玉米的秸秆,既可以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喂养牲口,用做肥田的肥料,还可以用作沼气的生产原料,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
(4)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这里主要指的是各种自然资源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系统,改变其中一种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某种成分,都会形成连锁反应,从而影响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如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土地资源损毁→地面蒸发增强→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干旱→地面空气干燥→气候资源改变。

③ 美国为什么自然资源这么丰富

请耐心看完。。

我们知道,社会经济活动中为了方便交易,离不开“钱”。“钱”要与各种物资进行“等值”的交换,其自身的价值就必须“稀有”“珍贵”,才具有绝对的“信誉”。因此,人类几千年来,都是以稀有的贵金属“金”“银”来充当“钱”这个角色。在近代开始,为了方便携带,才有了“票据”,但“票据”的出具是必须绝对以相应实物的“金银”为抵押的,否则就成了老百姓常嘲笑的“空头支票”,是对不了现的,是无用的废纸。
国家政府由于拥有对一国财政的支配权,用金银为抵押,以国家信誉为担保发行本国货币,方便社会经济活动,算是正常的经济管理。但仍有众多国家违背基本道德,超出金银抵押,多印货币造成通货膨胀,稀释平民的口袋,抢劫百姓的财富。
无数犯罪分子都梦想着把巴掌大张纸变成百元大钞,做这无本万利的营生。这些罪犯印假钞与国家超出金银抵押多印纸币是同样的犯罪行为。如果国家多印的货币是用于为全体国民提供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福利,尚有说得过去的理由。但只为少数人花天酒地就是赤裸裸的抢劫。
看看美国是如何来抢劫世界的。
这是他们努力了上百年的计划。
金、银传统的货币定位是货币发行的道德天规。
由于越来越多的银矿发掘,完全控制白银非常困难,而金矿的勘探和开采完全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不希望难以控制的银币流通量来影响他们主宰世界金融的霸权地位。便把白银从货币体系里驱逐出去,西方国家普遍废除银元流通。导致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各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量大幅紧缩。
美国独立战争后货币流通量大幅紧缩。各州议会发行纸币为平民还债,实质是政府用通货膨胀救了平民的急,稀释了富人的口袋。富人对此愤怒到了极点,便策划修改宪法,通过《联邦宪法》,用一场法律政变。1789年3月4日,该宪法正式生效,解除了人民的民主权力。
1913年成立美联储,金融寡头们夺得了货币发行权。拥有特权的美联储是不是可以不受制衡地印刷纸币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1933年以前,各国央行,即使是发动了鸦片战争的英国的央行,它们发行钞票也必须有一个前提:必须与黄金挂钩。即只要持有纸币者愿意,它随时可以到英格兰银行兑回黄金。也就是:央行发行纸币,必须有黄金保障。
这意味着央行与人民间平等的契约,人民对于央行有制约。如果央行滥发纸币,人民有权用纸币换回黄金。在这种制度约束下,黄金变成了遏制美联储滥发货币的障碍。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之后,政治流氓们对这种“借钱、印钱、花钱”的“廉价货币”政策推崇备至。要通过通货膨胀来实施对世界财富的洗劫,就必须打掉黄金的货币地位,[妖魔化]黄金的阴谋悄然出笼。各国财团大造舆论,满世界叫嚷“黄金无用论”:
“黄金只是普通的消费品,用量很少,严重地供大于求。”
“做为消费品的黄金,没有投资价值,价格长期低迷是大势所趋。”
“迷恋‘金本位’的平民愚昧而落后。”
同时,以摩根大通等银行为代表的国际储金银行联合行动操纵黄金,英、美两国央行借出黄金,打击金价。从1950年到2008年,英格兰央行的黄金储备从2543吨减少到310吨,同期美联储从2.02万吨减少到了8100吨。
上世纪出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全世界所有的物价都上涨,就黄金反而贬值了。
当然要彻底拔除黄金在货币中的地位并不容易,这个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步就是废除金币在美国国内的流通与兑换。1933年罗斯福3月11日就发布了行政命令,停止银行的黄金兑换。紧接着在4月5日又下令美国公民必须上缴他们所有的黄金。
第二步则是在世界范围内废除黄金的货币功能。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4个同盟国在美国的组织下,召开了730人参加的“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确立了霸主地位。布雷顿体系所建立的美元兑换体系(Dollar Exchange Standard)取代黄金兑换体系(Gold Exchange Standard)实现了第二步 。
最后,1971年8月5日,借美元的持续贬值压力,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不得不”宣布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把黄金从货币体系彻底拔掉。尼克松在1971年终于完成了第三步。
凯恩斯摇旗呐喊,银行家推波助澜,罗斯福瞒天过海,尼克松“无可奈何”,终于拔掉了“金本位”这个镇妖魔盖。用“赤字财政”与“廉价债务”货币名义包装的滥印美钞,终于从牢牢的禁锢中挣扎了出来,随心所欲了。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这种霸主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世界所有贸易都以美元为结算货币,而且美国利用政治,金融,军事,信息,舆论的霸主地位,挑动分裂,制造战乱,营造短缺,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商品的定价权,炒高石油,炒高棉花,炒高粮食……
炒高所有的资源。有什么好处呢?价格越高,结算需要的美元就越多,世界各国需要结算的美元都不是自己中央银行可以开动印钞机印的。都得去从美国换,用石油,粮食,矿产去换,而美国只需开动印钞机,把巴掌大的白纸,印成花花绿绿“美元”递给人家就可以了。美国物质丰富的奥秘便暴露出来:
一张不到10平方寸的花纸片,美国在1后面印一个0就是10美元可以换14公斤石油,印二个0,就是100美元可以换一桶石油,印三个0,就是1000美元,可以换一吨多石油,还有比这更发财的事?这不就是无数假钞罪犯日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好事!
世界各地的财富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这便形成了美国丰富的物质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最大的假钞犯罪集团!诈骗集团!抢劫集团!

so、、便得知美国为什么自然资源这么丰富了。
有望采纳!!!!!

④ 研究股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证券指数有哪几个

DAX指数

DAX指数(又称Xetra DAX,一般也称之为法兰克福DAX指数)是由德意志交易所集团(Deutsche Börse Group)推出的一个蓝筹股指数。该指数中包含有30家主要的德国公司。DAX指数是全欧洲与英国金融时报指数齐名的重要证券指数,也是世界证券市场中的重要指数之一。
该指数通过Xetra交易系统进行交易,因此其交易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公开交易方式,而是采用电子交易的方式,便于进行全球交易。
DAX指数于1987年推出,以取代当时的Börsen-Zeitung指数和法兰克福汇报指数(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 Aktienindex)。1988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交易,基准点为1000点。指数以“整体回报法”进行计算,即在考虑公司股价的同时,考虑预期的股息回报。

富时100指数

富时100指数:(FTSE 100指数)前称为金融时报100指数创立于1984年1月3日,是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最大的一百家公司的股票指数。该指数是英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欧洲最重要的股票指数之一。相关的股票指数包括富时250指数(除了100家最大的公司以外接下去的250家最大的公司的股票指数)和富时350指数(富时100和富时250指数的结合)。
富时100指数的成份每季度决定一次。截止2005年12月31日,指数成分中六家最大的公司分别为:英国石油公司(BP)、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汇丰集团、沃达丰、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和葛兰素史克股份有限公司。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股票价格指数(The Commerz Bank Index)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编制的反映联邦德国股市行情的股票价格指数. 每日公布一次,在联邦德国最具代表性。以1953年12月1日为基期,选定总市场价格额占联邦德国所有上市股票市场总额的75%、主要经济部门的60种热门股票作为代表性公司股票(60 blue chip companies),用加权平均数法(权数由该类股票当日成交额决定)算出;以基期数字记为100点,指数通过与基期水平相比较得出。1975年对60 家代表性公司进行了调整。到1984年末,60家公司的行业构成情况是:化学工业9家,机构制造业7家,钢铁、建筑业6家,电子技术业6家,公用事业6家,银行业5家,保险公司5家,汽车制造业4家,其他12家。

巴黎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The Paris Bourse`s Indexof Share Prices )
巴黎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反映法国私有工商业公司股票行情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以1961年末为基期,记作100点, 用加权算术平均法编制,权数大小依该公司市场资本价值总额确定。从1982年起,改以1981年末股价指数为基础,编制新指数。巴黎证交所股价指数有两个明显特征:(1)代表性公司有257家, 其股票市场价格总额占上市公司股价总额的85%,代表性公司限于私有工商业公司,故该指数变动仅反映私有工商业公司股价变动;(2)在新指数中,服务业公司所占比例最多,反映了现代经济中服务性行业正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新特征。据1984年末情况,257家公司中服务业有61家,建筑业24家, 消费品制造公司36家,资本品生产企业36家,金融业44家,原材料工业24家,食品公司21家,海外公司11家。

意大利商业银行股票价格指数(The Banca Commerciale Italana Share Price Index )
意大利商业银行编制的反映米兰证券交易所股市行情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意大利商业银行是意大利十大银行之一,总部设在米兰;米兰证券交易所是意大利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该指数以米兰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为样本,通过加权平均法求出,每一种股票的权重由其市场价格总额决定;然后再以1972年所有股票市场价格的平均数为基期数,记作100点, 以后各期指数通过与基期数比较得出。1985年初,全部上市有143家,其特业构成是:银行、 金融公司27家,不动产公司16家,化学、制药公司15家,保险公司13家,工程公司13家,纺织公司12家,冶金公司10家,通讯行业公司9家, 食品公司6家,建筑材料公司4家,汽车、橡胶公司2家,其他16家。

多伦多300 种股票综合价格指数(Toronto 300 Composite Stock Price INDEX )
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反映该交易所股票行市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加拿大五个证券交易所中规模最大的证交所,按成交量计算该交易所成交的股票价格总额占全加拿大的75-80%。早在1934年以后,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就成为全国最著名股价指数;1977年1月以且开始编制300种股票综合价格指数。该指数以1975 年为基期, 基期股票平均价格记为1000点,以300种成交量最大的股票为代表性公司股票,将300种股票的每一种股票价格与其上市数目相乘,将这一乘积与基期数相比较得出。该指数交易期间每15分钟计算一次。根据1984年12月的情况,300 种代表性公司股票行业构成是:石油、天然气公司60家,金属、采矿公司52家,工业公司39家,金融服务公司27家,商业公司26家,消费品制造公司21家,公用事业公司15家,运输业公司13家,混合联合公司13家,其他34家。 由于加拿大经济发展同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 故300家代表性公司中同资源利用相联系的公司数量占有相当比重。

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全部普通股股票价格指数(Auatralian Stock Exchange All Ordinaries Price Index )
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编制的反映该交易所股票行情变动的股票价格指数。 始编于1980年1月,由于编制时间较蟓,在代表性公司的选择上,首先,按公司规模大小选定规模较大的10%的公司;其次,再根据公司股票交易是否频繁选定热门股票。这样,代表性公司投票既不是有一定的固定数量,也不把全部上市公司列入,而是在270家左右。 代表性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占交易所上市股票市场价格总额的90%,能够反映整修股市的行情变动。在计算方法上,以1979年12月31日的股票市场价格平均数为基期数,记为500点。 现时数由代表性公司股票市场价格总额除以前一交易日市场价格总额的值表述为一个指数,股价指数由这一指数与基期数 相比较得出。据1984年底的情况,代表性公司共有281家, 其行业构成情况为:银行、金融、保险业17家,食品、饮料、烟草工业23家,建筑材料业20家,零售业14家,医药业12家,运输业12业,工程、电力业27家,财产信托业8家。其他工业64家,资源开采业84家。

日经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数
由日本经济新闻社按道.琼斯平均股价指数的方法编制和发布的股票价格指数。该指从1950年9月7日开始计算,样本股票为在东京证交易所内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并以当日为基期,当日的平均股价176.2日元为基数。 1975年5月,日本经济新闻社向道.琼斯公司买进商标使用权,该指因此而正式得名。 日经道.琼斯平均股价指数的采样股票分别来自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 电力和煤气业、仓储业、水产业、矿业、不动产业、金融业及服务业等行业,覆盖面极广;而各行业中又是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票。同时不仅样本股票的代表公司和组成成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样本股票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从225种扩增为500种。因此,该指数被看作日本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股价指数,通过它可以了解日本的股市行情变化和经济景气变动状况。

恒生指数
由香港恒生银行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1969年11月24日起开始公布,它是香港股市上影响最大,代表性最强的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数为100,按综合法(也称加权平均法)计算。原先只编制综合指数一种,它是用样本股票每日的收市价计算的报告期市价总额与基期市价总额相比的百分数,每日发表一次。从1985年1月2日起,恒生银行开始编制工商业、地产业、金融业及公共事业四类股价指数,每隔15公布公布一次,香港各大报刊均有登载。 恒生指数的样本股票定为33种,分别代表着香港各主要行业中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大企业。这些样本股票按以下四条标准来选择和更新调整:在整个股市交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行量足以应付旺市需求;成交额对投资者的影响较大;公司业务以香港为基地。自创设以来,该指数已对样本成份股进行过10次调整。目前使用的33种样本股票的构成为:工商业14种、地产业9种、公共事业6种、金 融业4种。通过这33种股票价格的综合变动,即可把握整个香港股市的行情

⑤ 有关自然资源的具体数据和资料(要真实)

我们现在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了。

⑥ 稀缺自然矿产资源的股票

稀土永磁材料是将钐、钕混合稀土金属与过渡金属(如钴、铁等)组成的合金,用粉末冶金方法压型烧结,经磁场充磁后制得的一种磁性材料。钕铁硼稀土永磁体为最新一代永磁体,由于最大磁能积(BHmax)、矫顽力(bHc)、内禀矫顽力(jHc)等指标优异,具备轻量化、高效节能的优势,而且成本也比前两代稀土永磁材料低很多,前景最被看好,成为稀土永磁的主要品种,而其中又以烧结为主要加工方式。钐钴永磁体,尽管其磁性能优异,但含有储量稀少的稀土金属钐和稀缺、昂贵的战略金属钴,因此,它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稀土永磁行业(中科三环、宁波韵升)

⑦ 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资源管理(NRM)G是通过对森林和牧场、农林业、畜牧业和水资源的管理,采取动物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保护沿海生态环境所做的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和改善土壤、水质、空气、矿产、森林、渔业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认识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价值、了解自然资源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是保证妇女及儿童生存权益的关键。

鉴于各章节的内在联系,阅读本章节时应紧密结合“粮食安全和生计”章节。

专栏4.5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005年,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EA)”项目正式提出生态系统服务G的概念及定义,并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归纳为四大类:供给功能,如提供粮食和饮用水;调节功能,如调节气候和控制疾病;支持功能,如维持生存环境中的养分循环和作物授粉;文化功能,如满足人类精神需求和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体现在:净化污水、调节河流流量和地下水水位、防病控虫害、帮助植物授粉和维持土壤肥力及保证人类健康等方面。

目前,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还不充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经济市场、政府决策和土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生态系统及其所提供的服务功能都在退化

资料来源:①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2005.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 being:A Framework for Assessment.Available at:http://www.maweb.org/documents/document.48.aspx.pdf.

②Ecosystem Services Project.‘What are ecosystem services’.[online]Available at:http://www.ecosystemservicesproject.org/html/overview/index.htm.

关键问题

保护、维持和改善自然资源状态对世界生态系统意义重大,可持续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对发挥生态系统为不同性别的人群和儿童提供发展所需的服务功能也至关重要。只有健康的地球才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如水、食物和住所),并帮助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人类盲目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经济的快速增长可能会考虑粮食安全,但通常会忽略对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退化或惨遭破坏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尼西亚原始森林的砍伐G,取而代之的是种植商业油棕榈,此举为跨国公司赚取了巨额财富,但长久以来依赖森林资源生存的原住居民却被迫搬迁,猩猩的自然栖息地也遭到了破坏。单一种植制度造成土壤和土地环境的恶化也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由于气候变化给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日益突出(专栏4.6),当下保护、恢复和改善全球的自然环境迫在眉睫。灾害G和自然资源管理之间关系复杂,灾害与环境恶化相互作用,影响逐渐加剧。良好的自然资源管理不仅能帮助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还会减缓气候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少碳排放。

许多案例都表明,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能够降低气候灾害的风险,兼顾友好的环境和生态效益。在越南,种植和保护12000公顷红树林的成本约为100万美元,但减少了每年约730万美元的海堤维护成本46

专栏4.6 自然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气候变化和灾害之间的关系

脆弱的自然资源管理

树木砍伐引起水土流失

森林砍伐和农田土壤侵蚀造成的河道淤积引发洪水

降雨增加和土壤侵蚀引起农田退化

工业用水量的增加引发农业干旱

持久性土壤退化引起农业干旱,降低土壤的保水力和持水量

种植种类单一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社会发展(如城市空气和水污染)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灾害及其影响

强风或强降水毁坏庄稼,冲蚀表层土壤

洪水和土壤的过度饱和造成植被损失

森林大火夺走野生动物的生命,毁灭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大量设置临时定居点(如难民营等)使自然资源(森林、水)退化

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度升高破坏珊瑚礁及鱼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入侵,污染淡水水源

温度升高、生境破坏和海温升高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包括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温度升高和年降雨量减少加速了森林和草原的荒漠化进程

海平面上升淹没沿岸城市和农田

自然环境面对的问题主要来自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经济增长和人口过多等压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土地和土壤:肥沃的土壤是生态环境自然演变的结果,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以维持较好的森林质量、植被覆盖、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G。过去40年,风蚀和水蚀导致世界上30%的耕地退化。约60%受侵蚀的土壤流入河流、小溪和湖泊,堵塞水道,容易引发洪水或导致河流受到化肥和农药污染47。人类的粮食生产依赖于耕地,因此,可持续的土地资源管理至关重要48

森林:草原、湿地和森林直接为数十亿贫困妇女和儿童提供物质资源,包括木材、薪柴、纤维、药品和食品。受砍伐、大型水坝修建、采矿和工业发展的影响,森林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并继续以极快的速度退化,人类毁林的速度达到每年1300万公顷49

水:由于过度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了世界上最紧缺的自然资源之一。到2030年,全球47%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地区;到2050年,全球水资源缺口将达到50%50。气候变化已经加剧了水资源的变化(如更多的洪水和干旱),这一情况将随着温度的升高继续恶化。

渔业:受到过度捕捞及近海、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和生境51退化的影响,世界上约75%的海洋鱼类已被过度开发和利用52。在人类破坏或自然干扰(如不利的气候条件、污染和疾病暴发)下,过度开发严重影响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渔业的恢复能力也受到严重损害53,海水温度的上升将进一步加剧海水酸化,因此,渔业资源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一个渐进的不易觉察的过程。一些科学家估计,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地球上每天约有一百个物种灭绝,同时有超过1/4的物种在未来40年内面临消失的可能54。保护生物多样性(如自然土地、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在全球碳循环和适应气候变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且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

专栏4.7 有效的自然资源管理范例

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对江河流域、土壤含水层、冲积平原及其附近生长的植被进行监测和管理,以起到含蓄水源、调节洪水的作用。

恢复和改善沿海生境:红树林可以有效抵抗风暴潮、海水入侵和沿岸侵蚀。

管理草地和牧场: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牧草生长,提高牧区对干旱和洪水的恢复力,恢复牧区的生产力,促进草地和牧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多样化的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当地原有作物和牲畜的生物多样性及保持农业景观的多样化,可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有助于当地在气候变化条件下保证粮食安全。

灌木林地和森林的战略管理: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和过火面积。

建立有效的保护区管理体系:确保保护区能继续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气候变化恢复力。

保护和恢复林地:减少水土流失,便于林地发挥调蓄功能。

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为农作物和牲畜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特定的基因库。

农民管理的自然资源再生利用方法:选择性地保留和修剪本地乔木和灌木树枝,以增加作物产量、饲料产量及退化旱地的薪柴数量(此方法在西非国家尤其成功)。

基于社区的森林管理制度:在官方授权下,制定规范的基于社区的森林管理计划,促进非速生林的可持续生产力。森林管理为当地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保护了森林冠层的完整性及生物多样性,利于森林生态系统发挥调节小气候的功能,同时增加碳捕获量。

综合灾害风险管理与气候变化适应的10项原则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指南

案例分析:胡波地区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再生项目55

项目实施地:埃塞俄比亚

项目实施方:世界宣明会

在高海拔的埃塞俄比亚胡波地区,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严重退化,土壤侵蚀也十分严重,经常遭遇持续性干旱,而且交通不便,山路崎岖。为了解决贫困、饥饿和不断增长的农业用地需求等问题,当地居民对森林资源进行了过度开采,而这些毁林行为已经威胁到当地的地下水安全,导致地下水水位和储量降低。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该地区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和贫困状况56。当地气候变化的特点之一是降水强度的加强,而强降水将会引发水土流失,同时增加持续干旱的风险,而当地居民的生计严重依赖于农业,频发的干旱和洪涝将影响当地居民的家庭收入和财富积累,使百姓陷入贫困,并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失去信心。

2005年,世界宣明会开始采用移栽外来活树体的方法开展自然资源的再生项目,这种方法可以促进项目区的持续发展,与清洁发展机制(CDM)等新的资金支持方式一样,同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制定的清洁发展机制允许造林和再造林项目,将森林固碳量或吸收量进行交易,把森林固碳量折算成二氧化碳当量,并以此获得等额的碳信用。

经过两年的努力,世界宣明会与胡波地区的各级机构(联邦、区域、地区和区级政府机构,后来都成为项目的推动者和执行者)不断沟通,设计项目的执行方案,最终形成了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再生项目方案,该项目成为埃塞俄比亚首个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的清洁发展机制碳交易项目。由于注重保护森林和生计之间的联系,该项目通过植被恢复实现了减缓气候变化和减少贫困的双重效益。

该项目采用了世界宣明会开发的农民管理的自然资源再生利用(FMNR)G方法,旨在提高社区的恢复力,恢复和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体现了“无害”原则。该项目利用外来活树体代替传统种植苗木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益更高。作为该方法的补充,育苗圃每年培育超过45万株的苗木,以恢复无树木残留的次生森林裸地。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该项目选择了多个本地树种,共恢复森林2728公顷,森林作为一个“碳汇”既减缓了气候变化,又提高了环境、社会和经济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恢复力。在农民管理的自然资源再生利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工作人员向原住居民普及了森林所有权和管理权及更复杂的可持续生产系统的相关知识,促进了当地的适应能力建设。

参与项目的原住居民以村为单位形成了7个小组,负责再生森林的管理和保护,由世界宣明会的工作人员负责向小组成员提供技术和能力G建设培训。项目工作人员在培训碳交易等方面的知识上也做了很多尝试,用图表配以媒体播放等方式生动解释了碳汇的含义,帮助原住居民了解固碳和碳汇的基本概念,并解答他们的疑问。

在坚持促进系统性的参与和改变,遵循“无害”原则的基础上,这个项目必将取得减少贫困和提高自然资源管理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长期效益。项目进行一年后,当地森林植被迅速更新。四年后,以前因用作木材、薪柴和饲料而遭砍伐出现退化的2728公顷森林通过可持续管理得到有效恢复。预计未来30年,这些森林将固定大气中超过8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这不仅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并为当地农村合作组织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

社区主导的森林恢复可持续管理给当地带来诸多好处:①森林植被的恢复增加了木材的供应量,可以提高林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包括蜂蜜、药品、纤维制品、水果和野生动物,提高了居民的收入;②新的土地管理方法促进了饲草的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同时草料切割和销售也成了新的收入来源;③造林和再造林减少了土地退化和土壤侵蚀。

工具和资源

更多的信息和链接,请参见工具和资源第134页。

⑧ 关于煤炭,石油.自然资源类的股票

1.石油价格为什么一直涨,而股票却一直在跌.
我国的石油行业除了采油之外,还有炼油的业务,由于开采的石油不能满足炼油的需求,大部分原油需要进口,随着油价的上涨,进口石油炼油的成本在不断的增加。例如,中石化炼油盈亏平衡点是油价70美元左右,高于这个价格炼油就是亏损的。所以说现在中国的石油石化炼油都是亏损经营。理论上这种成本可以转嫁到市场,但是国内市场是受到国家的控制,石油石化无权定油价,所以炼油的亏损导致其整体利润下降,投资者对其预期投资信心不足,股价自然下降。

2.煤炭股票是不是真的是前几年一直很低糜,后来接轨以后涨起来很多
这个说法是真实的么?
由于我国是煤炭出口大国,同时限制了煤炭的产量,在供求关系下,煤炭的价格一直都在提升,这对与煤炭行业是很大的利好,尤其在业绩方面,因此煤炭的股价上涨是必然的

3.有这个说法.说自然资源类的股票只要长期持有,一定稳赚.我不问多久能赚,我想问.这个说法为什么成立?
任何资源类的股票都有稀缺的价值性,但是不是绝对的长期持有就一定有收益。就好比石油价格一样,被炒作很高之后,经过一个周期势必回落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当然总体来说稀缺性的资源长远来看肯定是可以获利的,只是获利的多少。就好比原油价格原来是50美元一桶,最高炒作到147,现在是113,相比50美元肯定还是有盈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