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证指数和上证新综指分别是什么意思哪个更有用
上证指数和上证新综指从编制方法上来说都属于“综合指数”,就是将指数所包含的成分股的总股本进行加权计算。上证指数包含的成分股为所有上交所的股票,新综指的成分股是所有已股改的股票,就是G股。由于A股股权分置的原因,综合指数最大的缺陷就是失真(因为是以总股本为基准而不是流通股所以有“权重杠杆效应”、再有新股上市第一天记入指数等),所以综指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于研判市场的真实走势是有一定误导性的。对于以上两者而言,新综指于年初面世,由于股改的历史进程,有逐渐替代上证指数的趋势,包括今后将要出现的指数衍生金融产品也不太可能会基于上证指数。当然具体的应用不这么简单,上证指数作为大多数人关注的指数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而市场行情的心理色彩相当严重,所以对于两者在实战中的应用是见仁见智的。
www.i5858.com 精诚证券
㈡ 什么是新上证综指
上证指数一般指上海证券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简称“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点数就是股票点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例如上证指数为3500,就可以说是三千五百点。股票价格指数(stock index)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它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股票,把他们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各种指数具体的股票选取和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㈢ 什么叫上证A股,什么叫上证综指。什么叫深圳成份。什么深圳综指,什么叫深圳A股。什么叫新综指数
1.上证指数
作为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衡量中国证券市场表现的权威统计指标,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是一个包括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上证综合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分类指数、债券指数、基金指数等的指数系列,其中最早编制的为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指数系列从总体上和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品种价格的变动情况,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价格整体变动状况,从而给投资者提供不同的投资组合分析参照系,随着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上证指数也将逐步成为观察中国经济运行的“晴雨表”。
为保证指数编制的科学性和指数运做的规范性,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了国内首个指数专家委员会,就指数编制方法、样本股选择等提供咨询意见。
2.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指数从狭义说专指上证综合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简称“上证综指”。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上证综指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3.上证180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2年7月1日正式对外发布上证180指数,用以取代原来的上证30指数。新编制的上证180指数的样本数量扩大到180家,入选的个股均是一些规模大、流动性好、行业代表性强的股票。该指数不仅在编制方法的科学性、成分选择的代表性和成分的公开性上有所突破,同时也恢复和提升了成分指数的市场代表性,从而能更全面地反映股价的走势。统计表明,上证180指数的流通市值占到沪市流通市值的50%,成交金额占比也达到47%。它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出指数化投资,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并促进市场对“蓝筹股”的关注。
4.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证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
5.深证成分指数
深证成份股指数,是从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计算对象,并以流通股为权数计算得出的加权股价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价走势。该指数取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成份股指数于1995年1月23日开始试发布,1995年5月5日正式启用。40家上市公司的A股用于计算成份A股指数及行业分类指数,40家上市公司中有B股的公司,其B股用于计算成份B股指数。深证成份股指数,还就A股编制分类指数,包括工业分类指数、商业分类指数、金融分类指数、地产分类指数、公用事业分类指数、综合企业分类指数。
深证成份股指数选取样本时考虑的因素有:
1.上市交易日期的长短;
2.上市规模,按每家公司一段时期内的平均总市值和平均可流通股市值计;
3.交易活跃程度,按每家公司一段时期总成交金额计。
确定初步名单后,再结合以下各因素评选出40家上市公司作为成份股:
1.公司股票在一段时期内的平均市盈率;
2.公司的行业代表性及所属行业的发展前景;
3.公司近年的财务状况、盈利记录、发展前景及管理素质等;
4.公司的地区、板块代表性等。为保证指数的代表性,必须视上市公司的变动更换成份股,深圳证券交易所定于每年1、5、9月对成份股的代表性进行考察,讨论是否需要更换。
6.深证综合指数
深证综合指数,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深证综合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全部A股和B股上市股票的股价走势。此外还编制了分别反映全部A股和全部B股股价走势的深证A股指数和深证B股指数。深证A股指数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1992年10月4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点。深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8日为基日,1992年10月6日开始发布,基日指数定为100点。
7.深证100指数
深证100指数(又称深证100总收益指数)是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定位投资功能和代表多层次市场体系的指数。由深圳证券交易所委托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编制维护。深证100指数是以深圳市场全部正常交易的股票(包括中小企业板)作为选样范围,选取1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并保证中小企业成份股数量不少于10只,属于描述深市多层次市场指数体系核心指数。
8.沪深300指数
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份股指数。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交易所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它的推出,丰富了市场现有的指数体系,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市场走势的指标,有利于投资者全面把握市场运行状况,也进一步为指数投资产品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
5.股票指数与投资收益
股票指数是指数投资组合市值的正比例函数,其涨跌幅度是这一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但在股票指数的计算中,并未将股票的交易成本扣除,故股民的实际收益将小于股票指数的涨跌幅度(股票指数的涨跌幅度是指数投资组合的最大投资收益率)。 股市上经常流传的一句格言,叫做牛赚熊赔,就是说牛市中股民盈利、在熊市中亏损,但如果把股民作为一个投资整体来分析,牛市中股民未必能赢利。
爱财部落理财学院都有总结的,自己去看看
㈣ 新股上市,上证指数如何调整
新股于第11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指,新综指及相应上证A股,上证B股,上证分类指数,从而使指数能真是的反映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和整体走势。
上证指数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 新上市。对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和新上证综指)和分类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行业分类指数),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7.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㈤ 新股与上证指数计算大致概念
1:新股就是指刚发行上市正常运作的股票。
2:狭义的上证指数指的是上证综合指数(SH000001)。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从总体上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指数计算与修正方法 一、指数计算
(一) 计算公式
1.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2. 上证180指数、上证50指数等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Σ(股价×调整股本数)。
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上证180基建指数等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Σ(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权重上限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股权重不超过15%(对上证180风格指数系列,样本股权重上限为10%)。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㈥ 上证指数与新综指是什么
上证综指即“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综合指数),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简称:“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证综指) 。“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它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综合.上证综指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总体走势
上证所将选择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组成样本,发布新上证综指,以反映这批股票的市场走势,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尺标。据悉,G股“新综指”于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布。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新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
据统计,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新综指”市价总值为3927亿元,流通市值为1425亿元,占市场的比重分别为18%及22%。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综指”占市场比重将逐渐增大。2005年12月15日,“新综指”市盈率为12.14倍,比上证综指低23.47%。
上海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上证综指是中国证券市场由权威机构发布的反映股权分置改革实施后公司概况的指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将不断有新的样本加入新上证综指
㈦ 股票中,什么叫综指什么叫成指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深证指数的前身为深证综合指数,即“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公布,后被深圳成分指数取代。1995年2月20日开始实施发布的深圳成分指数的基准日定为1994年7月20日,基数为1000点。由于深圳成分股指数所选择的股票经过几年的调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实际情况,故有些部门仍然依据深综指来分析深市涨跌情况。
㈧ 有谁知道上证新综指数的具体含义
上证指数和上证新综指从编制方法上来说都属于“综合指数”,就是将指数所包含的成分股的总股本进行加权计算。上证指数包含的成分股为所有上交所的股票,新综指的成分股是所有已股改的股票,就是G股。由于A股股权分置的原因,综合指数最大的缺陷就是失真(因为是以总股本为基准而不是流通股所以有“权重杠杆效应”、再有新股上市第一天记入指数等),所以综指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对于研判市场的真实走势是有一定误导性的。对于以上两者而言,新综指于年初面世,由于股改的历史进程,有逐渐替代上证指数的趋势,包括今后将要出现的指数衍生金融产品也不太可能会基于上证指数。当然具体的应用不这么简单,上证指数作为大多数人关注的指数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而市场行情的心理色彩相当严重,所以对于两者在实战中的应用是见仁见智的。
一、指数名称及代码
指数名称为新上证综指,简称为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17。
二、基日、基期与基点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
三、样本选取
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股票。
四、指数计算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 ∑(市价×发行股数)。
五、指数的修正
(一) 修正公式
新上证综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原 除 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 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新样本股入选 —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实施后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
2.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3.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4.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5.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收盘价修正指数。
6.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7.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8.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9.停市—指数样本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指数样本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㈨ 新股上市上证指数对上证指数的影响
指数修正
(一)修正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当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新增(减)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二)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1. 新上市。对综合指数(上证综指和新上证综指)和分类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行业分类指数),凡有成份证券新上市,上市后第十一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2.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3.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4.汇率变动。每一交易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该日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修正指数。
5.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处于停牌期间,取其正常的最后成交价计算指数。
6.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7.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增发新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修正后市值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8.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A股与B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
㈩ A股将迎来新的上证指数,大家怎么看呢
值得期待,因为现在的股市比较动荡,希望可以尽快的恢复上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