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因素
扩展阅读
我国可以买股票加期权吗 2025-07-16 02:05:57
股票大宗交易平台在哪买 2025-07-16 02:05:24
计算买股票涨停的手数 2025-07-16 01:46:19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因素

发布时间: 2021-08-10 02:31:59

⑴ 股票价格指数是怎么样形成的 受哪些因素影响

股票价格指数即股票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股票价格指数是描述股票市场总的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它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一组股票,把他们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通过一定的计算得到。各种指数具体的股票选取和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4) 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市场·文化·公司业绩·国家政策等各方面

⑵ 影响股票的因素有哪些

股票运作的本质是供求关系。

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价值投资取决于投资者认为一只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个市场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红和收益率指标与同行业竞争者以及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如果买的人大于卖的人,也就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股票上涨,反之下跌股票涨跌。

原理:股票流通股是一定的,如果主力大量收集筹码,可参与买卖的筹码减少,那么物以稀为贵,买不到股票,只能抬高股价买。主力建仓完毕就会洗盘,挤出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到合适机会边拉升边出货,如果主力出货完毕往往还能缩量上涨一段空间。这时候风险极大,获利机会也极大。主力出货完毕,散户的热情也告一段落,那么股价就会自然降下来或者被主力砸下来。再走一波下跌建仓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分为两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的主要包括国家政策、战争霍乱、宏观经济等;微观的主要是市场因素,公司内部、行业结构、投资者的心理等。

(2)影响股票价格指数因素扩展阅读:

大致分为两种,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宏观的主要包括国家政策、宏观经济等;微观的主要是市场因素,公司内部、行业结构、投资者的心理等。

影响股票涨跌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政策的利空利多、大盘环境的好坏、主力资金的进出、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个股的历史走势的涨跌情况、个股所属板块整体的涨跌情况等,都是一般原因(间接原因),都要通过价值和供求关系这两个根本的法则来起作用。

⑶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

股票价格直接受供求的影响,而供求又受股票市场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从而使股票的行市背离其票面价值。

例如公司的经营状况、信誉、发展前景、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公司外部的经济周期变动、利率、货币供应量和国家的政治、经济与重大政策等是影响股价波动的潜在因素,而股票市场中发生的交易量、交易方式和交易者成份等等可以造成股价短期波动。另外,人为地操纵股票价格,也会引起股价的涨落。

拓展资料:

从本质上讲,股票仅仅是一种凭证,其作用是用来证明持有人的财产权利,而不象普通商品一样包含有使用价值,所以股票自身并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有价格。但当持有股票后,股东不但可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且还能享受分红和派息的权利,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所以股票又是一种虚拟资本,它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进入市场流通转让。而股票的价值,就是用货币的形式来衡量股票作为获利手段的价值。所谓获利手段,即凭借着股票,持有人可取得的经济利益。利益愈大,股票的价值就愈高。

股票价格-网络

⑷ 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因素有哪些

您好,
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包括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求情况以及股份技术指标等。
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包括公司竞争地位、公司盈利状况、股息政策和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公司的盈利是投资者取得收益的基本保证,也是影响股价的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但是,公司盈利只是提供了股息分配的基础,投资者要得到真正的投资回报,还需要上市公司股息政策的配合。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股介的影响主要通过市场资金宽松程度、上市公司税收支出及借贷成本等方面来产生作用。
市场供求对股市的影响反映在证券市场资金量与股票种数的对比。如果证券市场提供的投资回报较高,并且高到足以弥补证券市场的风险时,就会有大量场外资金注入,股票价格以及股票指数就会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和股票指数就会下跌。
技术指标之所以能影响股价走势,是因为被广泛使用的技术指标容易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一致或较大程度的认同和信任。在趋同心理的影响下,当某一技术指标达到某一位置时,投资者会不约而同的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由此可见,技术指标往往借助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股价产生影响,而宏观经济状况或上市公司状况则直接影响股票价格。

⑸ 股票的涨跌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价值投资取决于投资者认为一只股票是被低估或高估,或者整个市场是被低估或高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一家公司的P/E比率、分红和收益率指标与同行业竞争者以及整个市场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温馨提示:股票投资是随市场变化波动的,涨或跌都是有可能的。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02-0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⑹ 导致我国股票价格指数易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单纯从现象上看,是供求关系不平衡的体现。卖的人多买的人少,卖的人都想卖出去,竞相压价,股价就低了。相反的买的人多卖的人少,买的人都想买到,竞相抬价,股价就高了。
至于从本质上看,是投资者对于股价未来趋势的看法导致当前股价的变化。

单看上市公司基本面,比如公司业绩好,利润高,增长快。或者是整个行业,整个板块有重大提升。国家政策影响,预期利好等等,都是让投资者看涨的因素。相反的因素会使投资者有看跌的想法。这个可以说是一个趋于绝对理性,崇尚价值投资观念的想法。

至于从技术面来看,则有很多投资和投机的因素在里面。比如股票超涨超跌,庄家是在低位吸筹或者高位出货,横盘整理等等。广大投资者对整个市场的看法(比如前一周的大跌,上市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大跌,而是投资者的心理大跌了)。这方面可以研究的太多了。

还有一方面是炒作因素,也是我国股市的一大特色。有些消息并不会直接影响或者改变股价,但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比如庄家),会利用这样的消息来扩大影响,借机炒作,以达到直接控制股价的目的。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为了提升自身炒股经验,新手前期可用个牛股宝模拟炒股去学习一下股票知识、操作技巧,在今后股市中的赢利有一定的帮助。

⑺ 影响股票指数波动有哪些因素

大盘指数 是指数 采用的是集合均价 大盘股对他的影响很重要
但是股指期货的主要有影响就是买卖了 因为里面存在了交易 所以买卖是第一 大盘指数是其二 其三就是信息集合了 政治 经济 军事
中印争端 就是定准军事板块 男孩问题 就是定准海洋板块 十九大 就是定准议题

⑻ 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哪些

一、影响股价涨跌的因素

要评判谁对谁错,要确定该否托市,就必须弄清影响股价的因素。影响股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制度因素。一个股市,如果有健全的退市机制,经营不善的公司就会随着其质量的下降最后被强行出清于市场甚至被强行破产。在这种制度下,股价的上涨必然要受限于公司质量。道理很简单:没有人愿意花高价钱购买即将退市或即将破产公司的股票,除非他的脑子有问题。

如果没有退市制度或退市制度不健全,垃圾公司就不会有出清于市场和破产的危险或者危险很小,股票也不会或难以成为废纸。于是,股市就变成了赌场,股票则异化为炒作的筹码。这是投机赌博市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制度根源,也是政策市赖以长期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在这种制度下,股票价格可以人为地拉高,垃圾公司不会或难以被出清市场,因而占用了极为稀缺的资源,导致了市场的低效率运行。我国股市为什么成了投机场所?股价的泡沫为什么得以长期维持?其原因就在于此。

最近这些年,我国股市为什么步入了没有尽头的熊途?政府屡施以援手熊市格局仍难以扭转?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退市制度的建立。由于退市制度的建立,垃圾公司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其股票有可能成废纸一堆,于是,投资者便开始抛出质差公司的股票。加之公司丑闻不时见诸报端,人们即使对绩优公司也心存疑虑,这就导致了股价重心不断地下移。因此,要扭转熊市就必须改善和提升公司质量,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走。刘纪鹏、张卫星等信心十足地认为如果按照他们的股改方案进行股改指数就一定能拉起来。笔者认为,如果公司质量这一根本问题不解决,要想股市走牛简直是痴人说梦。

刘纪鹏在反驳吴敬链的“千点不应托市”论时指出:政府在必要时应积极托市。何谓“必要时”?他的意思是:千点就是“必要时”。他的理由是:上证综指低于1000点,则股市将失去融资功能,市场参与者亏损,外资不愿进入,股市将失去生机。在笔者看来,刘纪鹏:(1)弄不清什么情况下应该托市,什么情况下不应托市。如果不是因为公司质量问题而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股价急剧下跌,政府积极托市就非常之必要;如果股价的下跌是因为股价与公司质量不相称而向股票价值回归,政府托市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托也托不了。如前所述,在退市制度条件下,股票的价格要受公司质量的压制。我国股市当前的熊市就是上市公司质量压制的结果,股价的下跌是理性的回归,政府根本没有必要托市。这些年,政府出台的托市政策不可谓不少,效果如何大家心知肚明。(2)危言耸听,别有用心。上证指数低于1000点,股市就要失去融资功能?就要失去生机?笔者不敢苟同。如果指数跌到1000点以下,股市的投资回报率等于或大于其它投资渠道的回报率,巨量外围资金就会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涌进股市,股市又怎会失去融资功能和生机?其实,刘纪鹏说的失去融资功能是指失去高价融资功能。他鼓动政府托市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维持大股东们继续在股市里圈钱罢了。大多数人认为刘纪鹏是为股民的利益着想,这是一种表面现象,他的骨子里则是维护高价圈钱者的利益。

(二)、股票价值。公司发行股票是为发展融通所需资金,投资者购买股票则是为了获取理想收益。可见,股市的本来功能对于公司而言就是融资工具,对于投资者而言则是投资工具。投资者在投资某只股票时究竟愿意出什么价,就要看该只股票能给予投资者多少回报。回报多,出价高;回报少,出价低。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股票溢价率的高低决定于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说决定于股票的价值。一句话,股票价格的高低和涨跌决定于股票现实价值量和预期价值量的多少。

股价指数是根据股价计算得出的数值,因此,其数值的大小也是决定于上市公司盈利的多少、其数值的变动也是伴随上市公盈利的变动而变动。我们要判断一个股市的指数高低及变动趋势,就要考察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投资者用来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和股票价值的指标主要有净资产报酬率、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红。后四项指标都要以股票数量作为计算的基础,因此,随着股改的进行、股票数量的增减,其数值也是变动的,而净资产报酬率则不受股改的影响。所以,在股改时期,投资者应该用净资产报酬率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和股票价值。刘纪鹏、张卫星等认为“股改成败要以股价涨跌为标准”,其言下之意就是可以通过增加非流通股缩股比例以提高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分红等指标的数值,或通过提高流通股扩股比例以提升股票的短期投机价值。笔者认为,即使按照这种方案股改,股价也拉不起来,而且缩扩比例越大,股价下跌的幅度就越深。因为在对价利益兑现的压力下,股价必然自然除权。

(三)、供求力量。供求规律是支配物品价格涨跌的最基本的经济规律,股票作为一种经济物品,其价格的升降也同样要遵循这一规律。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股市为什么能够牛气冲天?泡沫行情为什么会产生和得以维持?就是因为人们对股票的需求大于股票的供给。据证监会资料统计,1998年1月—2000年12月,投资者开户数增加2413.94万户,流通股股本增加6921590.199万股。假设投资者平均投入资金5万元,那么,资金的增加量则为120687000万元,是流通股股本增加量的17.44倍。正是在资金的推动下,股价不断地上涨,股市的投机气氛愈益浓厚,股市泡沫越来越大。

自2001年6月始,我国股市便步入漫漫熊途,至今仍不见反转。市况的这一逆转是与供求力量的变化分不开的。从供给方面看:

1、增量扩容步伐加速。截止2004年底,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300多家,特别是随着一些大盘股的发行,股票供给数量急剧增多。

2、存量扩容已经开始。股权分置已严重影响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今年5月股改的序幕终于拉开。随着股改的推进、全流通的实施,股票的供给量将成倍增长。

从需求方面看:投资者数量则呈减速趋势。据证监会发布的资料显示,1998年6月—2001年6月,股民开户增长率为72.96%,2001年6月—2004年6月,股民开户增长率下降为11.6%,并且据一些券商营业部人员反映众多账户已变成空壳账户,因此,股民开户增长率实际已为负数。随着股民数量的锐减,资金则以更快的速度撒离股市,因为股民不会只带1.00元钱入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是因为股票价格与其价值极不相称,投资者难以获取预期的收益,甚至于亏损惨重。笔者对深市代码000001-001896共484家上市公司的资料进行了统计。2004年度这484家公司平均每股现金分红为0.056元,现金分红率仅为1.05%,远低于一年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即是说用钱购买股票还不如存在银行划算。股市的低回报率是场内投资者不断撒离和场外投资者不敢涉足的根本原因。

可见,一方面股票供给正在急剧增加,而另一方面股票的需求又不断减少,股票价格不下降、指数不下跌,那才令人难以思议。刘纪鹏、张卫星作为经济学领域的“家”,不可能不懂经济学的最基本规律,也不可能对上述事实不了解,那他们又为什么坚认“要以股价涨跌论成败”呢?笔者百思不得其解!

综上所述,股价的升降是制度因素、股票价值和市场供求综合作用的结果,指数的涨跌也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股权分置改革,从实质上来讲,只不过是在股市制度变化即由股权分置变为股票全流通的情况下,对两类股东的股份予以重新确认,它既没有革除退市机制,也没有改变公司的质量,更何况全流通的推行加剧了市场供求力量的对比,因此,股权分置改革无论如何都难以推动股价的上涨。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成功的股改就是一定要把股价拉起来”是一个天大的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