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岁宝股票行情停牌
扩展阅读
锐波科技 2025-07-21 04:09:35
上海黄金网 2025-07-21 03:53:15
腾讯控股股票能买吗 2025-07-21 03:18:01

岁宝股票行情停牌

发布时间: 2021-08-12 12:35:13

㈠ 现在买岁宝热电的股票,怎么样

岁宝是不错的 前期一阵大炒,但目前看来还有较大的拉升空间。
07业绩不错,市盈率不高,建议回调大胆介入,耐心持有,岁宝也是我重点关注的品种之一,我也在耐心等待买入机会,一起战斗,祝你成功

㈡ 中国历史股市走势

中国历史股市走势

中国股市历史:

1983年 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

1984年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在1984年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引起的思想风暴的规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 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 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 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同日 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

1991年8月1日 第一只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公司,琼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证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从即日起视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邓小平“坚决试,不行可以关”。

1992年2月2日,发行联合纺织我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电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仅仅3天,又登顶1420点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邮局收到一个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张身份证。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仅5个月,沪指就跌去千点。

1992年11月深宝安 第一家境内发行转债上市公司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2年后股票价格暴涨。糊里糊涂地开始炒股,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称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国家宏观紧缩遏制经济过热所致。

1993年第二批认购证 这次投入者几乎全赔,从此认购证消失。

1993年2月 1558点。

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993年5月3日上证所分类股价指数公首日布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6月29日 青岛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顿,连带着股市也跟着泛绿。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8月20日 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权收购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超过5%,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宝安收购延中实业股权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国家股转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岁宝 第一家上网竞价发行股票。

1994年6月 陆家嘴 第一家国家股减资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 股灾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
8月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 史称“327风波”。

1995年3月,当证券市场已经发展四年多以后,才进政府工作报告,拿到了准生证。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市A股跳空130点开盘,沪指当天涨幅40%多;留下新中国股市上最大的一个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亿元。

1995年5月20日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亏损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

网下认购买新股票需要上门带现金

1996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今起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决定调低包括交易年费在内的七项市场收费标准。

1996年4月25日合并方式组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分别为道·琼斯中国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决定,从10月3日起分别下调股票、基金交易佣金和经手费标准;同时对证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为有形无形相结合,并以无形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广场外无形席位报盘交易方式。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证监会坐不住了,团团冷风朝股市吹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组织人撰写]“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试点拉开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终于在重压之下进行调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国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专家理财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1998年4月28日 辽物资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后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连续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开始,一批批困难企业开始纷纷上市“脱困”,弄虚作假的企业越来越多,后来暴露出来的很多违规造假的企业都是那时上市的,将股市弄得“不伦不类”。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1999年5月10日周一,沪深股市跳空而下,“导弹缺口”炸在每个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开盘网络股启动领头的是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等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5月19日后,大盘依然一片大红

6月1日,国务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税。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 第一家遭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公司。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管理层还允许三类企业获准入市,当天大盘跳空高开,上证指数当日大涨103.52点,涨幅6.59%。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浇油。中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实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沪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来迎接中国证券业的第一部立法。

1999年4月16日,厦海发公告其股票将从4月19日起实行特别处理,成为1999年首家的ST公司。

1999年7月9日 农商社、双鹿,苏三山、渝钛白第一批PT公司。

1999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条例》。

1999年后,股市就迎来以网络为首的高科技风暴。上市公司触网忙,无论真假,只要名字沾上数码或者网络两字,股价就会扶摇直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1年。

2000年4月 吴江丝绸 第一家可转债公司发行股票。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

2001年1月初,经济学家吴敬琏抛出“赌场论”,怒斥股市黑庄接着又引发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观点。旋即招来经济学家厉以宁、董辅、肖灼基等的反击,要像对待婴儿一样爱护股市国内掀起股市大讨论:“学费论”。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当即表示:“国有股减持是一个利好因素。”,后来股民们认识到,减持就是变相摊派和扩容,而按照新股发行价格减持是杀富济贫。沪指创下此前11年来新高2245点,直到7月13日,股市仍在高位盘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1500点“铁底”岌岌可危
10月22日晚9时,中央电视台宣布,国有股减持办法暂停。由五部委联合调研,由财政部主持的国有股减持办法,实行了3个月就被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了。10月23日,证监会宣布首发增发停止国有股出售。

2001年中国股市仿佛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股权分置也逐渐成了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海归派”官员又陆续推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其中大多“水土不服”,在强力推行中,又在股权分置的框架下被扭曲。
从2001年到2005年,各种政策救市的老办法悉数用尽之后,股市仍一蹶不振。此前的“国九条”也不敌颓势,温总理讲话也被视为利空。被套股民比比皆是。“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呼声成为交响。
2001年后中国股市开始过度扩容,尽管股市一直走跌,但融资额却达到了近15年来融资额的40%左右。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境内居民可投资B股市场。
上市企业仍旧千方百计“圈钱”,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从整体上市到分拆上市,从信誓旦旦到原形毕露,从欠债不还到以股抵债……而好的企业却又纷纷海外上市。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除企业海外发行上市外,对国内上市公司停止执行关于利用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的规定,并不再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国有股减持停止。

2002年6·24行情

2002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

股市仍义无反顾地走上漫漫“熊”途 ———“5·19”这一生于政策、长于政策的大牛行情,终于还是死于政策失灵的陷坑里延续多年的政策市终于走到末路:不仅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且管理层信用被严重透支。

2003年7月 QFII 第一单

2004年1月31日出台了“国九条”《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4年6月1日 证券投资基金法施行 2003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04年,上证 180指数样本股的成交额超过全部股票成交额的一半以上,上证 50指数样本股成交额又占到了上证 180指数的近 60%,资金正毫不犹豫地向蓝筹股集中。

2004年有两个“死亡”标志将被记入历史:一个是,南方、汉唐、闽发、大鹏等靠“坐庄”为生的券商,资金链断裂后难以为继,或被接管或被清盘;另一个是,多年来威风八面擎“庄股”大旗的德隆系轰然倒下。

2005年 2月以来,上证指数绝地翻身,一度重返 1300点之上。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启动 解决股权分置,就是中国股市必须要打的“辽沈战役”。股市的“三大战役”。5月9日,证监会迅速圈定了4家上市公司进入股权分置改革首批试点程序。上证指数重挫28点收于1130.84点,再创6年新低。

原来激进的全流通主张者如韩志国、张卫星等却表示:试点方案不利于流通股股东,同国资委讨价还价也是太难。不是一个“纯洁”的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结果。

2005年6月6日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这天股指跌破千点。上午11点06分,沪市股指跌至988.32点。

2005年6月8日暴涨疯涨了8%的“人工牛市”股票市场创下了自2002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和最大单日成交记录,沪深两市共有120只股票涨停,两市共成交317亿元。“虚弱的井喷”。

2005年8月22日宝钢权证上市 每日的成交量超过股票的总交易量,达到了七八十亿元。

2006年6月19日深交所 IPO第一股中工国际 中小企业板的第51只股票。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 全球最大IPO在沪港两地同日开盘。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决定自5月30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受此影响沪指开盘4087点,跌幅5.71%,深成指开盘12651点,跌幅5.99%。

2007年,10月16日,沪指见定6124点。

2008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即日起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的千分之三调整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政策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

同日,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

㈢ 关于国庆期间的股价有变化的一个问题

600808还可以,近期有上涨空间;000930要涨还要等,等多久就不知道了
至于你说的问题,肯定是系统故障,或者你原来看到的9月28日的收盘价原就是错的——我这里看到的价格和你看到的9月28日的收盘价是一样的

祝你好运

㈣ 中国股市

因1999年前的股市规模太小,故省略。
1999年2月的1047点到2001年6月2245点为牛市。
2001年6月的2245点到2005年6月998点为熊市。
2005年6月的998点到2007年10月的6124点为牛市。
2007年10月的6124点到2008年10月1664点为熊市。
2008年10月的1664点到2009年7月的3478点为牛市。.
2009年7月3478点到今为止仍为熊市。

㈤ 股票哈岁宝现在是什么名字

600864现在叫哈投股份,曾用简称:哈 岁 宝、岁宝热电、ST岁宝、岁宝热电、G岁宝、岁宝热电

㈥ 600864岁宝热电什么时候能复牌

着不是一两天的事呀,不过到时他会大

张,

补张给你的

我观察了几个月了

㈦ 为什么600008和岁宝热电600864,在连续停牌后,开盘会下跌

首先希望你不要过分担心!

600008首创股份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一个连续的暴跌,这种暴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首创的僻谣,后市反弹减磅操作!

600864公司是哈尔滨市最大的地方发、供热企业,在当地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由于公司出售一部分持有的民生银行股份,这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现金量,利于公司的发展;二级市场上,该股近期股价放量上涨,后市仍有空间!

002073回落有强支撑,可大胆吸纳,短线突破在即!

㈧ 有没有当天开始是跌停后来涨停的股票

一开盘跌停到收盘涨停,这样的事情是有的,去年岁宝热电就是现在的哈投股份,大概是530时有过。

㈨ 2001年期间股市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2001年证券市场大事件回放

--------------------------------------------------------------------------------

国有股减持

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规定凡有国家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上市首发或增发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国有股减持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市场反响强烈。沪市在当日勉强创出2245.43点后开始大幅下滑,至10月22日收盘指数1520.67点,跌幅达32.29%。沪深两市总市值从6月底的5.36万亿元减至10月底的4.37万亿元,4个月缩水1万亿元。

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当日沪深两市个股全线涨停。11月14日,证监会公开向社会征集国有股减持的具体操作方案,但市场仍对其抱有疑虑。

B股市场对内开放

2月19日,证监会宣布允许境内居民以合法持有的外汇开立B股账户,进行B股交易,并于6月1日起对境内居民全面开放。沪市B股指数从2月19日的83.2点上冲至6月1日的241.61点,涨幅190.4%,但随后3个月大幅下滑。此项政策事后引起争议,有人指责B股市场对内开放致使外资大量逃离,今年中报显示,境外投资者不足一成。证监会11月初要求券商对B股业务自纠自查。今年B股市场虽然活跃了,但一级市场筹资却交了份“白卷”。

代办股份转让

为解决原NET、STAQ系统挂牌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6月1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称这些公司按既定政策达到股票上市条件后可在交易所上市,在此之前应进行股份代办转让。6月29日代办股份转让正式启动。申银万国、国泰君安、大鹏证券、国信证券、辽宁证券和闽发证券6家券商被选为该业务试点单位。12月10日,PT水仙开始代办股份转让,表明该系统完善了我国退市机制。目前共有7家公司实行股份转让。

退市机制启动

2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打破了我国证券市场“只能进不能退”的局面。4月23日,PT水仙正式退市,开国内证券市场终止上市先河。其后,PT粤金曼、PT中浩也相继退市。12月5日,证监会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废止原退市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办法规定: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证券交易所应自其公布年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作出暂停其股票上市的决定,暂停上市后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中报或未提出恢复上市申请或申请未被受理的,将被终止上市;特别转让服务制度即PT制将不复存在。ST、PT炒作风由此大大收敛。

修订会计制度

今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准则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今年起,上市公司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及补充规定,除原有四项计提外,还须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委托贷款四个项目提取减值准备。今年中报有76.4%的上市公司按新制度进行了八项计提。另外,新颁布的租赁等三项会计准则与修改的《债务重组》等五个原有会计准则也全面实施,年末财政部又颁布了固定资产和存货两项会计准则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2年元旦起实施。至此,财政部先后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和1项基本会计准则。据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刘玉廷透露,今后将根据国情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最终将达40余项。新会计制度借鉴国际惯例,进一步挤干公司业绩水分。

公司筹资市场化

3月,新股发行额度制正式取消,用友软件拉开核准制下新股发行序幕。该公司发行价每股36.68元,为国内股市首发价之最高,发行市盈率64.35倍,居历史第二。同时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降低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门槛,一时间上市公司增发公告不断,约有140家公司提出增发议案,但由于不少公司圈到钱就“变脸”,或将大量闲置资金委托理财,致使市场谈“增”色变,甚至连配股也无人喝彩,先后有30余家券商配股配成大股东。5月,《新股发行上网竞价方式指导意见》出台,1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募集资金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出台,要求首发公司融资额一般不超过发行前一年净资产的2倍,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募集资金额一般不超过发行前一年净资产。如今新股发行价大大降低,发行市盈率一般不超过20倍。筹资市场化将由无序走向有序。

银广夏陷阱

2001年8月,财经杂志披露《银广夏陷阱》,公司股票紧急停牌。其后,中国证监会调查组进驻天津广夏,开始调查银广夏的问题。9月6日,证监会公布调查结果,称银广夏通过伪造合同和有关文件、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手段,虚构利润7.45亿元;同时还查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为其出具了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此后财政部宣布取消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和相关人员的执业资格,并将相关人员移交司法处理。

9月10日,银广夏复牌,连续出现15个跌停板,68亿元市值不翼而飞。受其影响,上海金陵、轻纺城、银鸽投资、基金景宏景业等损失惨重。目前公司被众多银行和二股东告上法庭,而中小投资者则投诉无门。银广夏事件打击了人们对绩优股的信心,使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诚信问题得到空前关注。

开放式基金面市

9月,国内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开始公开发售,引起公众瞩目。9月21日华安创新正式成立,首次发行共募集50亿份基金单位,但其中30亿份的个人发行额度未被足额认购。此后南方稳健、华夏成长相继推出。华夏成长甚至不设预定规模,并在延长发行时间、扩大销售网点和降低申购门槛等方面动足脑筋,最后募集到32.39亿元。

12月10日,未达到首次募集80亿元目标的南方稳健率先发布开放申购、赎回公告,开始进入日常申购,并从12月28日起接受赎回,华安创新12月21日起也开始全面开放。开放式基金使公众又多了一种投资品种。但由于股市低迷,运行了三个月的两只开放式基金12月21日单位净值分别为华安创新1.002元,南方稳健0.9942元。

郑百文重组

新华社《假典型巨额亏空的背后———郑百文跌落发出的警示》既出,郑百文便注定将暴露在聚光灯下。但这个濒临破产的烫山芋偏偏有人接受。去年12月,财大气粗的山东三联集团宣布将重组郑百文。但重组的前提却是公司全体股东的股权缩水,即将所持公司股份的50%无偿过户给三联集团。公司为通过这一奇怪的方案,还推出了践踏中小股东权力的“默示同意”表决法。今年10月16日,其国有股转让方案获财政部批准,为了解决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股权过户的法律障碍,8位股东将公司董事会告上法院,要求确认股东大会作出的“默示同意”和授权董事会办理股份变动手续等决议有效,11月18日,法院判决8位股东胜诉,登记公司宣告将按判决办理公司股份过户,目前三联集团已将部分资产注入郑百文。如果郑百文重组成功,不知投资者该喜还是该忧?

中科系崩盘

今年1月,中科系股票连续跳水。1月10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科创业股价暴跌已较严重影响到股票市场的正常秩序,证监会正会同有关部门对涉嫌操纵股价者进行调查。据悉,通过层层股权转让,中科系牵涉到中科创业、中西药业、莱钢股份、岁宝热电、鲁银投资、胜利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据庄家吕良自述,机构所用的巨额资金大部分都是以股票质押的方式从银行筹得,然后再买股票、再贷款,形成一条资金链。由于北京中科陷入财务危机,其所持系列股票被强行平仓,最终造成中科系股票连续跌停。4月,中科系股票企稳。随后,中西药业被华晨集团接手,莱钢股份退出鲁银投资,ST中科恢复原名康达尔,中科系现已被人淡忘。但是,该事件还没有完全了结,据说其中牵涉的资金高达30亿元,关系到两家著名券商。中科事件暴露了上市公司连环担保和股票质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