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股市的特点最大的受害者是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答案也不尽相同。
如果仅从小的角度说,那么散户们就是最大的受害者,中国股市和西方的不同,和巴菲特共进晚餐,或者在华尔街学的东西,在中国股市中实在没有多大用处,国体、政体的不同,使经济制度和经济规律也不同,所以证券也是有差异。
在证券市场的运作中,获得利益较多的往往都是大企业,广大股民们获得的利益十分有限,而在股市暴跌时,股民们的钱似乎就打了水漂,广大股民是最大的受害者。
从大的方向说,很多政协委员认为,如果股市暴跌,国家是最大受害者,中国股市大跌有前几年涨幅过大,遭遇大雪灾和特大地震,物价普遍上涨引发紧缩加剧的担忧等原因。但考虑到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连续两年40%-60%的大幅增长,中国股市目前A股加权平均动态市盈率已降至20倍左右,已相当于2005年上证综指千点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目前美国标普500最新市盈率为22倍,纳斯达克平均市盈率为37倍,日本和法国是30多倍市盈率,英国、德国25倍市盈率,目前的A股估值已经低于西方成熟市场。投资价值毋庸置疑。造成股指下跌的基本面因素主要有:
首先,大小非解禁极大地改变了市场供求,包括基金、券商、保险等大机构在内的社会公众投资者出现集体恐慌。
第二,盲目大规模增发,恶意融资圈钱,极大地动摇了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第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美国次贷危机掀起的波澜还在持续。
第四,国内通胀居高不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强,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回落。
第五,国内雪灾地震等意外频频,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在形势判断上,去年下半年各方面被少数大市值股票拉动上证综指冲上6000点所迷惑,没有看到七成股票在下跌。面对数以十万亿计的大小非解禁,没有活跃股市、增加资金供给的有力措施,以致供求发生逆转。目前靠批准新基金发行,杯水车薪。投资者看熊股市,基金销售困难。
在监管思路上,全世界都是救市不压市。此次美国次贷危机股市小跌,中国股市暴跌,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同政策的结果。
股市暴跌的危害有3点:
第一,国民经济和投资者财富及国有资产迅速非正常大规模缩水。
第二,股民财产巨大损失造成人心不安定,不利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和抗洪救灾及迎接奥运会成功举办。
第三,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逐渐失去,阻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B. 股市大行情具备哪些基本特征
指数不断创新高,大涨小回,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股票。
技术指标上来说均线全部多头排列,成交量在144天均量线和5日均量线上方运行,摆动指标cci之类一直在高位钝化。当然看到这些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大的搞头了。
要想捕捉大行情应该采用逆向思维,股指不断新低人气低迷,最后基本没有人谈论股票的时候就是股市大行情的前夜。
炒股看似简单,但细节还是很多的,单纯从特征是不能保证盈利的,还要结合好的资金管理技术和良好的心态执行能力。
问题解决点采纳,健康富足萌萌哒。
C. 股票有哪些特征
股票的投机价值表现为股票在股票的二级市场中博取差价的能力。其具体表现为股价的绝对值越小,题材越丰富其投机价值越大。股票市场中的主力主要挖掘的就是个股的投机价值。只有对个股进行投机性炒作,才会在短时间内获取较大的差价利润。
D. 股票行情业务业务特点
1、信息快速准确:每天动态的汇集全国海量的财经资讯,为推送最新的股市大盘走势,财经新闻。2、专家点评:拨打118114每天都有全国的知名专家为提供股票,基金,家庭理财等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3、使用方便:不论用户使用什么终端,只要可支持短信收发功能,通过简单操作,便可方便地享受业务。客服48为你解答。宽带服务可自助排障,简单易操作,另外可办理工单查询、ITV修障、宽带申请及密码服务,方便快捷,更多功能敬请关注中国电信贵州客服。
E. 股市波动有哪些典型特征
转载:巴菲特关于100年间美国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
2001年11月10日,美国《财富》发表了《巴菲特谈股市》这篇文章,文中巴菲特重申了股市整体表现长期来说与美国经济整体增长性相关,长期来说,过度高估(Overpricing)或过度低估(Underpricing)的股价肯定会回归于其内在价值。
在该文中,股神以翔实的历史数据解释说明了1899年—1998年的100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的现象。股神的实证研究证明,美国股市长期平均年复合回报率约为7%,但短期投资回报率会因为利率、投资者预期收益率和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而不断波动。这也就是格老所说的:“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期看,它是一台是称重机”。
一、1964年—1998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的现象
美国道.琼斯指数在1964年—1998年间的前17年和后17年的走势完全不同。
第一个17年:1964年年底道.琼斯指数为874.12点,1981年年底为875.00点,17年间增长0.1个百分点,几乎原地踏步。
第二个17年:1981年年底道.琼斯指数为875.00点,1998年年底为9181.43点,17年间上涨超过10倍,为典型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大牛市行情。
美国股市在两个17年间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原因何在呢?
专业人士想到的原因是GNP的波动导致股市的相应波动,也就是经济学和金融学教科书上通常所说的“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一现象无法单纯以美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来解释:1964年—1998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在股市低迷的第一个17年间,美国GNP增长率为373%,而在第二个17年的大牛市期间,美国GNP增长率只有177%,二者相差近一倍。
是偶然的巧合亦或其他?后视镜看法一目了然。实际上,不仅仅是过去34年间美国股市整体走势与GNP走势完全相背离,在整个20世纪也是经常如此。
20世纪可以说是美国人的世纪,先后发明了汽车、飞机、收音机、电视与电脑。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美国GNP破记录地净增长了702%。尽管其中也包括 1929年—1933年的大衰退和两次世界大战,但以10年为一个阶段来比较,人们发现每个10年的人均实际GNP都在持续增长。或许人们认为稳定的经济增长反映在股市上也应该会有股票指数的稳定增长才对。但事实远非如此。
1900年—1920年美国人均实际GNP(以1996年美元价值计算)从4073美元增长到5444美元,增长了33.7%。而同期股票市场却一点动静也没有,1900年初道.琼斯指数为66.08点,1920年年底道.琼斯指数为71.95点,20年间只有0.4%的年增长率,这种反差与1964年— 1981年的情况相似。
接下来的1920年—1930年的10年间,股市则一飞冲天,到1929年9月道.琼斯指数一度大涨到381点,上升了430%。
随后的1930年—1948年的19年间,道.琼斯指数几乎下跌了一半。1948年道.琼斯指数只有177点。但同期的GNP却增长了50%。
结果,接下来的1948年—1964年的17年间,道.琼斯指数大涨5倍之多。之后就是上面提到的1964年—1998年的两个截然不同的17年,先冷后热,令世人惊异的大牛市结束了辉煌的20世纪。
如果用一种不同的时间分段法,在过去的100年间,经历了3个时期的大牛市,包括44个年份,期间道.琼斯指数总计上涨11000点。同时经历了3次熊市,包括56个年份,尽管在这56年间美国经济大幅增长,期间道.琼斯指数却总计下跌了292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股市的表现与宏观经济如此反常呢?请看下面股神巴菲特的解释。
二、影响股市波动的三个关键因素
股神将股市如此反常的现象归诸于利率、预期投资收益率两个关键的经济因素,以及一个与心理有关的因素。
影响股市的第一个关键经济因素是利率。在经济学中,利率就好比物理学中的地心引力一样,不论何时何地,利率任何的微小波动都会影响全世界所有资产的价值。假设今天市场利率是7%,那么,未来你1美元的投资收益的价值就与市场利率为4%时的价值有很大的差别。
分析过去34年长期债券利率的变化,人们可以发现第一个17年间利率从1964年底的4.20%大幅上升到1981年的13.65%,这对股票投资人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但在第2个17年期间利率又从1981年的13.65%大幅下挫到1998年的5.09%,为股票投资人带来了福音。
影响股市的第2个关键经济因素是人们对未来投资收益率的预期。在第一个17年间,由于公司获利前景不佳,投资者预期显著下调。但在19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大力刺激经济增长,使得企业获利水平达到193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1964年—1981年的第一个17年间,两个不利因素是使投资人对美国经济失去信心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过去企业获利成绩不佳,另一方面在于利率过高使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大大折扣。两项因素综合,导致1964年—1981年间尽管同期GNP大幅增长但美国股市却停滞不前。
不过这些因素在1981年—1998年的第2个17年间完全反转,一方面企业收益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又不断下降使得投资者对企业未来盈利预期进一步提高。这两个因素为一个大牛市提供了产生巨大上升的燃料,形成GNP下降的同时股市却猛涨的奇异现象。
第三个因素是心理因素,人们看到股市大涨,投机性交易疯狂爆发,终于导致危险的悲剧一幕一再重演。
三、衡量股市是否过热或过冷的定量分析指标
巴菲特认为,回顾过去近100年的股市表现,可以看到股市整体走势经常与宏观经济发展相背离,这种极端的非理性行为是周期性爆发的。人们认识这种现象对于投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在股票市场上取得良好的收益,就应该学会如何应对股市非理性行为的爆发。
巴菲特认为要想在股市非理性波动中保持理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定量分析,从而能够准确判断股市是否过热或过冷。如果投资人能够进行定量分析,尽管不会因此就能把分析能力提高到超人的水平,却能够使自己因此而避免随波逐流陷入股市的群体性疯狂,做出非理性的错误决策。如果投资人根据定量分析发现股市过热,就可以理性地决策不再追涨,乘机高价离场。如果投资人根据定量分析发现股市过冷,就可以理性地决策选择合适的股票低价买入。
巴菲特向美国投资者推荐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却非常实用的股市整体定量分析指标“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可惜的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对我国股市却不能直接使用)。
虽然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这项指标只能告诉投资人有限的信息,但它却可能是任何时候评判公司价值是否合理的最理想的单一指标。分析80年来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可以发现,这项指标在199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本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警告信号。如果投资人财富增加的速度比美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高,那么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必须不断提高,直到无穷大,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巴菲特认为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占GNP的比率在70%——80%之间可以买入股票,长期而言可能会让投资者有相当不错的收益,但如果这个比率达到200%,象1999年和2000年中的一段时间那样,那么购买股票简直无疑于玩火自焚。
四、股市短期波动不可预测,长期波动容易预测
巴菲特认为预测股市的短期波动是不可能的,相反,巴菲特认为股市长期波动具有非常稳定的趋势,非常容易预测。
1999年,巴菲特大胆预测未来10年甚至20年内,美国投资人股票投资预期收益率(包含股利以及预期2%的通货膨胀率)大概在7%左右,这正好与沃顿奇才杰里米.席格尔教授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的美国股市200年来长期平均实际收益率为7%左右的结论非常吻合。哈哈,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五、启示
在过去的200年间,美国股市的年复合实际收益率为7%,并显示出惊人的稳定性。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股票实际收益率也与美国的情况相吻合。股票投资收益率的长期稳定性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
杰里米.席格尔教授认为,股票投资收益率取决于经济增长、生产力和风险的收益。但是,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同样来自于卓有成效的管理、对财产权利尊重的稳定的政治体系以及在竞争的环境中象消费者提供价值的意愿。政治或经济危机可以导致股票偏离其长期发展的方向,但是市场体系的活力能让它重新返回长期的趋势。或许这就是股票收益为什么能够超越在过去两个世纪中影响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异常变化,保持稳定性的原因。
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解释股市长期内向价值回归的根本原因。格雷厄姆曾说:这正是我们行业的一个神秘之处。对我和对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样神奇。但我们从经验上知道最终市场会使股价达到它的价值。
F. 股票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是收益性,正确答案...本来以为是永久性的一点结果错了...
G. 股票投资的优势有哪些
1、个股可以说成金融行业以内项目投资盈利收益最大的这种项目投资专用工具,而人们开展项目投资,最关键的缘故就是说愿意得到大量的盈利,获得的盈利越大,大家的项目投资主动性就会越大,假若一下下,假如这项项目投资盈利低到都还没存款多,那会许多人把钱投进去吗?参考答案毫无疑问是不容易,还比不上放到金融机构里生利息来的妥当。股市中基本上每日常有股票涨停,换句话说这种股票涨停的个股每天就能带来人们10%的回报率,在大牛市中,人们闭着眼于买卖股票都能大赚特赚,这都是为何很多人都去炒股票的1个关键缘故。
2、相对性于别的的某些高收益的金融理财产品,个股相对而言安全系数较为好,终究是根据靠谱证券公司来买卖交易,担心自身的钱被卷跑。一切项目投资全是存有风险性的,个股一样存有挺大的风险性,因此常常人们会见到提醒:股票市场有风险性,开盘慎重。
3、尽管股票市场中亏本的占大部分,可是挣钱的也是许多,乃至有许多人根据炒股票称之为了富人,千万富豪乃至亿万富豪,这也刺激性着大量的人进到股票市场。而且股市投资的可执行性较为强,关键反映在3个层面,一要办理手续简易,根据证?还?境鍪镜墓善苯灰兹砑?媸倍寄苈蚵艚灰?二要对本息规定不高,有一个几千元乃至几百元都能炒股票;三是时间规定不高,随时能够做。
4、个股的转现工作能力较为强,个股买进后隔天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售出,因此拥有个股和拥有现钱基本上?]有很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