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1月份以后的股市行情
根据我对盘面的分析,昨天中石油的上市,已经对资金面形成抽血效应.从社保基金减仓,到大股东套现,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这种调整是一种资金分配格局的调整。
股指期货的推出预期,对于涨幅过大的个股而言,势必会形成较大震荡,一些估值过高的权重股及业绩极差的品种将面临股指期货定价机制传导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修正,面临较大的价值回归压力。
新基金暂停发行已经持续两个月了,目前仍没有放行的意思,反映出管理层对市场的态度。市场需修正由于前期过快上涨带来的估值过高问题。正是源于此,市场自我调整之后,拥有投资价值的个股会被个路资金重新发掘出来,形成新的上涨动力!
我认为支持牛市的基本因素仍然没有改变,还没有进入中期调整,当前仍是上涨趋势中的合理休整,结构性调整之后,在实际利率为负,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以及经济景气的大背景下,本周甚至整个11月份的市场行情再大幅下跌的动能不足,市场接下来将依托5500点一带向上开拓空间!
Ⅱ 十一过后大家对股票行情有什么样的看法
长期反转仍受制于基本面 A 股在跌去70%之后,终于迎来了政策的三大利好, 但熊市给我的惨痛教训, 告诉我要细心记录行情,辨证看待市场,不应以个人主观愿望臆断市场。 那么,就让我的记录告诉大家, 市场在如此熊市中也会给我财富! 一、 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给予的启示:通过井喷日、暴跌日对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加以记录, 可以粗略计算该类基金的持仓比例。因为假设股指上涨 10%,而股票型基金净值只增长 6%,那么可以得出基金仓位在 60%左右的结论。基于这个假设的计算, 此次基金仓位低于 2008 年 4 月 24 日、8 月 20日以及 2007 年 6 月 4 日的持仓(见表 1), 基本达到政策规定的股票型基金最低持仓标准, 特别是新发基金, 从中国基金网公布的数据测算(见表 2),仓位很轻,所以后续资金面相对宽松, 为行情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些保障。 从历史数据观测,机构介入的股票走势大多没有游资股走势彪悍, 所以机构介入的股票未必马上拉升, 这也影响了行情的快速发展。从表 1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继 9月 19日反弹后,9月 22日大盘继续带量上攻, 基金净值增长并没有同步于大盘,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基金有逢高派发的可能,其二,基金参与的品种并非本轮行情的强势股,如果真是这样, 日后基金的调仓换股将会引发大盘的宽幅震荡。表 3为 9月 22 日股票型基金净值增长情况倒数排名统计, 对比表 2 和表 3,不难看出, 基金在这一日进行了加仓与调仓换股的工作。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粗略计算, 只能给我们的操作提供一点数据的支持, 而真正的操作还要依据更多数据, 甚至股票盘口表现而定。 二、公开信息管窥市场:井喷前日与井喷日当天的交易席位数据很值得思考, 它会告诉我们部分主力或游资的些许操作思路, 通过某些专业机构对市场的理解, 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行情的本质 (见表4):通过交易所公开信息,我统计了4?3、4?4、8?9、8?0、9?8、9?9、9?2 几个关键日期的交易情况,从中发现 9 月 18 日的席位数据与 4月 23日、8月 19日有所不同, 随着股指的不断下跌, 机构开始出现低位买入迹象, 而底部的抛空行为正渐渐减弱。 但相同点是井喷日都伴随有资金的大量出逃, 可见政策利好短期还难以重树人们的信心,要想股市走好,必须建立公平、公正有续的市场, 让久已不见的信心回到人们心中。 三、“准平准基金”入市,政策给予信心的支持:从公开信息看,汇金9月23日增持三大行股票, 出手虽少, 但是在连续 3 个涨停打开停板时介入, 谨慎之举既很必要也告诉我们操作思路不能追涨, 汇金的谨慎为行情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后续资金的保障,体现出政策维稳的坚决,对大小非的进一步出逃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四、等待出现一批回购的公司:在增持自家公司股票的消息不断出现的前提下,回购的公司却几乎没有,或许回购是市场出现转机的又一信号,然而对回购的猜测能否引发2005 年对股改股的寻宝行情还有待观察。 五、反弹行情中的隐患:根据最近几个交易日的收盘数据统计,持续上涨的板块主要在金融、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板块,这些板块的上市公司多为大盘股,行情在启动之初,信心不足,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乐观,而此时要想通过大盘股带动或稳定市场,有资金面的压力,毕竟最近的利好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流通时代股价与估值的重新排行, 在资金增长速度没有股票供给速度快的前提下,要想发动大的行情, 必须有后续的利多政策来帮助重建信心,鼓舞斗志。 六、 美好愿望:2005 年大底是在股改含权的刺激下,救市资金入场以及政府“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下展开的, 现在是在回购以及大股东增持刺激下,“准平准基金”入场以及全球各国政府联手救市情况下展开的,境况与先前相比差得很远, 但还是希望此次管理层能有备而来,对股市能从制度上加以改革,从资金上给予信心,那么股市在跌去70%,个股开始不断涌现股息大于存款利息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谨慎乐观地看待未来行情。 救市措施不是刺激经济的措施 外部环境的持续恶化, 国内房价下跌之势已经确立, 以房地产投资为代表的内需面临着进一步放缓的风险。 宝钢连续下调10、11 月份钢材报价的消息, 进一步验证了国内需求的下行。 目前的市场处于超跌状态, 市场认为虽然坏消息可能还没有结束,但是A 股的这种过度下跌在短期内将会通过反弹得以纠正(南方),反弹高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增量资金流入速度和后续政府对于保持经济增长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与此同时,外围全球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无法忽视(上投摩根)。目前情况下,除了估值基本处于底部区域外, 企业盈利(就是经济增长情况)、股票供求关系和投资者信心均不利于股市持续上涨(富国)。 对基本面的担忧很可能再度成为市场的主基调 (泰信),或许市场的走势还需要时间的再一次验证和政策面的进一步明朗化(金元比联)。 反转要具备宏观经济景气回升、企业盈利增速加快、国际经济和市场企稳等多种条件,乐观估计也需要到明年中期以后 (建信)。
Ⅲ 股票每年都有十一行情么(大牛市)还有什么行情 五一六一
十一由于长假,确实是有一定的行情,一般来说消费,旅游,酒店类的股票应该都相对受益,但是这类个股都不是权中不会影响大势,当然也就不会引发大牛市。其余的假期除了春节外,假日较短,参考价值不大。
至于去年十一的趋势,主要原因还是盘面走到这个位置了,去年9月30位置正好是头肩底的右肩位置,上升通道已经形成,成交量放大,所以十一后才会高开高走。如果9月30日正好在下跌通道,那么很可能通过长假后继续补跌也说不准的
Ⅳ 16年"11和12月股票行情
深港通11.21开通,可以关注中小创
Ⅳ 601611股票行情
601611种次新股一般股民还是不要参与的好,风险大。
Ⅵ 11月的股市行情会怎样呢
下周将是变盘的重要时刻!
近期市场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外围股市大涨大跌,却对A股影响很小,并且跟跌不跟涨。例如,10月13日晚美股暴涨11%,次日A股仅仅是大幅高开随后却震荡回落,收盘下跌;15日美股大跌7.9%,次日A股低开后低位震荡,跌幅明显小于美股;28日美股上涨10.9%,次日A股只是小幅高开收盘下跌。A股这种独立特行的个性是什么原因呢?
其中的因素错综复杂,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A股市场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外围股市不会影响A股本身所形成的趋势,只会产生短暂的影响,或者说外围股市所产生的影响对A股来说只是"杂波",不会影响主流趋势。我们认为决定A股市场趋势的主要内因有如下几个。
第一,A股市场本身的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大小非问题依然是压在投资者心口的一块巨石,仔细观察这几天的盘面不难发现,虽然多数权重股力撑大盘,不过很多面临大小非减持的二三线股却是磨磨蹭蹭的不愿上涨,甚至屡创新低;
第二,A股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远低于外围成熟市场,所以A股的反应要慢一些;
第三,政府出台利好的力度不够,例如,本次降息0.27%低于外围市场降息0.5%的幅度,且基本上是对称型降息,也低于0.5%的市场预期。其中长期存款降息幅度比较大,目的在于刺激消费。因此对股市的影响很小。
第四,港股的估值是比A股要低的,这几天港股虽然大涨了30%,不过估值依然低于A股的总体水平!
其次,A股市场目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封闭的市场,外资参与的程度和规模较小,这与港股等市场外资成为市场主力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A股市场的后期走势,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接近重要底部的时机越来越近,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本周最低点1664点,最大跌幅近73%,这样的跌幅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已经够了,下周是去年10月16日下调以来的第55周13个月,是变盘周期,市场都已经到了应该出现转折的关键时刻。因此,中线来说现在的A股风险是越来越小了。操作上,投资者可以采取分批逐步参与的的策略,前瞻性地去布局潜在机会将是当前操作的一个重点。从未来的政策方向和投资思路来看,包括金融、地产、铁路、农业、医药与医疗器械、零售、基建及节能环保、新能源行业等值得重点关注,中线应有较好的回报
Ⅶ 上证指数关于新股上市后第11个交易日计入指数的规则
2007年1月6日,上证所发布了修改新股计入指数规则的公告:自即日起,新股于上市第十一个交易日开始计入上证综合、新综指、及相应上证A股、上证B股、上证分类指数。新股上市首日虚增上证指数的时代将告别市场,取而代之的将是更真实的反映市场走势的上证指数。本文比较了各大指数新股计入规则,并用近似方法估算了2002年9月以来新股首日计入指数对上证指数的累计虚增点数,供投资者参考。
新股计入规则比较
上证所关于新股上市计入指数时点的规则经历了三个阶段:浦发银行1999年11月10日上市之前,新股自上市满1个月后计入指数;1999年11月8日开始,上市新股自上市后第2日起计入指数;而自2002年9月23日起,新股上市首日即纳入指数计算。
从指数的样本股选择范围来看,上证指数和新综指属于全样本指数,即全覆盖某一市场,与此类似的指数还有中证流通指数、深证新指数、新华富时全A指数、中信标普综合指数;而上证180、上证50指数属于成分股指数,其样本数量固定,有进必有出,目前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的沪深300指数,以及深成指、新华富时中国A50、中信标普300指数均属此类指数。
我们根据以上指数编制方案关于新股计入的规则比较发现(详见表1),中证流通指数、深证新指数的新股均在第2个交易日计入指数,而各大成分股指数中,符合快速进入条件的大市值新股的计入时间有三档:新华富时系列指数在第6个交易日计入,沪深300、上证180、上证50都在第11个交易日计入新股,中信系列指数为配合调仓根据发行公告日确定计入时点。因此,上证指数此次将新股计入指数时点延后至第11个交易日,与沪深300指数的快速进入新股日一致,是比较稳妥的规则,充分考虑了大盘新股上市初期的股价波动对指数可能造成的冲击,也兼顾了目前市场代表性较强的沪深300指数的计入规则。
Ⅷ 股票换手率达到11%是好是坏
得结合其他方面来分析,比如股票的基本面、股价等。关于股票换手率,把它讲透这件事很少有人能做到。80%的股民经常会出现一个认知混乱的情况,觉得换手率高就是出货,这种想法并不客观。股票投资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换手率,如果你弄不清楚,很有容易陷入庄家设定的圈套当中,要是盲目跟庄必定会有很大的亏损。
讨论换手率的话题之前,我们先来领取一个福利,新鲜出炉的牛股榜单已经整理好了,赶紧领一下吧:【3只牛股推荐】:或将迎来井喷式大行情!
一、股票换手率是什么意思?怎么计算?
有一种等价交易是商品从一个人手里买入或者是卖出到另一个人手中,叫做换手,那么股票换手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股票流通性强弱就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看出。
想要计算换手率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换手率=(成交量/当时的流通股股数)×100%
我们来举个例子吧,有只股票,它的总股本是有一亿股,在某个交易日,这只股票交易了两千万股,那这只股票当天的换手率就是20%。
上面有提到,这个换手率的分界线就是3%,当低于3%时的股票我们可以暂时不要介入。要是看到换手率超过3%逐渐升高,可以判断出该只股票是有资金开始逐渐的在进入了,当3%到5%时我们可以购买一点。
5%-10%这个阶段,要是股票的价格不高是处在底部的,那么说明这只股票上涨概率大,可能会有连续上涨的一个阶段了,可以考虑大举买入了。其后10%到15%,代表着进入一个加速阶段。
高于15%,这就需要大家重视了!因为换手不是越高越好,如果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出现高换手率,这就说明主力已经在出货了,万一你在这个时候入手,那不好意思和你说句,你要做接盘侠了。
要是你不懂该怎么研究一只股票,放心!这个买卖点提示工具特别好,它有能力鉴识庄家动向和主力资金流向,实时提醒你随着它的变动更需要进行买入还是卖出,进行快速布局,好奇的朋友可以点开链接试试:实时提示股票信号,一眼看清买卖点
Ⅸ 个股股票走势图11点到2点半之间走势是什么意思
正常软件是没有十一点到一点的走势,大宗交易也是在十五点到十五点半出现。一点到两点是有走势的。
Ⅹ 股票11元应该什么价位卖掉
满意了就可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