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股票价格有哪几种编制方法
扩展阅读
董事长建议买自己的股票 2025-09-15 15:03:33
投资股票和基金比例 2025-09-15 15:02:49

股票价格有哪几种编制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1-08 11:48:43

⑴ 股票价格指数编制方法

选择样本股,加权,除数调整,样本股调整

⑵ 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哪几种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人》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

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对拉斯拜尔指数和派许指数作几何平均,得几何加权股价指数“费雪理想式”。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当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

(2)股票价格有哪几种编制方法扩展阅读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

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为此,选择样本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

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

3、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

4、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⑶ 股票的发行价格有哪几种

1. 股票的发行价格 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在发行股票时的出售价格。受公司业绩及预期增长表现、行业特征、股票市场状况和股票售后市场运作等因素的影响,股票的发行价格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平价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为确保公司注册资本真实可信,目前我国《公司法》规定,股票不允许折价发行。

2. 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又称股票的市价,一般是指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价格。由于股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供求和价格的变化不是偶然的,而是各种决定股票供求和价格变化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经济学中的“价格由价值决定”这一定律,理论上来讲,股票的市场价格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

⑷ 股票价格究竟有哪几种

股票价格的分类
股票有市场价格和理论价格之分。
1.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市场可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因而,股票的市场价格也就有发行价格和流通价格的区分。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发行公司与证券承销商议定的价格。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
(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国际市场上确定股票发行价格的参考公式是:
股票发行价格=市盈率还原值×40%+股息还原率×20%+每股净值×20%+预计当年股息与一年期存款利率还原值×20%
这个公式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股票发行价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场的股票价格等,值得借鉴。
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才是完全意义上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一般称为股票市价或股票行市。股票市价表现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等形式。
其中收盘价最重要,是分析股市行情时采用的基本数据。
2.股票的理论价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东权。这种股东权的直接经济利益,表现为股息、红利收入。股票的理论价格,就是为获得这种股息、红利收入的请求权而付出的代价,是股息资本化的表现。
静态地看,股息收入与利息收入具有同样的意义。投资者是把资金投资于股票还是存于银行,这首先取决于哪一种投资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收入的理论,如果股息率高于利息率,人们对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股票价格就会上涨,从而股息率就会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与市场利率大体一致为止。按照这种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理论价格公式为:
股票理论价格=股息红利收益/市场利率
计算股票的理论价格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预期股息和必要收益率

⑸ 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形式及含义

股价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

根据股价指数反映的价格走势所涵盖的范围,可以将股价指数划分为反映整个市场走势的综合性指数和反映某一行业或某一类股票价格上势的分类指数。

例如、恒生指数反映的是香港股市整体走势,而恒生国企指数反映的是在香港上市的日股价格走势、恒生红筹股指数则反映香港股市中红筹股的价格走势。

按照编制股价指数时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样本数量,可以将股价指数划分为全部上中股票价格指数和成份股指数。

股价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两种。

算术平均法,是将组成指数的每只股票价格进行简单个均,计算得出一个平均值。

例如.如果所计算的股票指数包括3只股票,其价格分别为15无、20元、30元,则其股价算术平均值为(15+20+30)/3=21.66元。

加权平均法,就是在计算股价个均值时,不仅考虑到每只股票的价格,还要根据每只股票对市场影响的大小,对平均值进行调整。

实践中,一般是以股票的发行数量或成交量作为市场影响参考因素,纳入指数计算,称为权数。

例如,上例中3只股票的发行数量分别为1亿股、2亿股、3亿股,以此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则价格加权平均值为(15x1+20X2+30X3)/(1+2+3):24.16元。

由于以股票实际平均价格作为指数不便于人们计算和使用,一般很少直接用平均价来表水指数水平。

而是以某一基准日的平均价格为基准,将以后各个时期的平均价格与基准日平均价格相比较。

计算得出各期的比价.再转换为百分值或千分值.以此作为股价指数的值。

(5)股票价格有哪几种编制方法扩展阅读:

价格指数编制的历史较早。18世纪英国及一些欧美国家的政府和经济学家便开始从事价格指数理论的研究和应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广泛开始编制和应用价格指数。

中国于1920年正式编制价格指数。1927年天津南开大学编制和发布了华北地区批发价格指数,以后又编制和公布了一系列的物价指数。

其中包括:1867~1937年的进出口贸易物量物价指数、1913~1952年的华北批发物价指数和1926~1952年的天津生活费用指数等。

国民政府以1926年为基期,编制有比较系统的批发物价指数。广东省在40年代初开始了对主要商品零售价格的统计,北京、上海等地也以1926年为基期,编制有系统的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⑹ 股票价格指数的主要编制方法有

目前股价指数编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
股市指数,简单来说,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对我们来说是有点复杂的,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会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及其性质来进行分类,股票指数大概有这五大类: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这五个里,规模指数是大家最常见到的,比如我们熟知的“沪深300”指数,是说有300家大型企业股票在沪深市场上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且交易活跃的一个整体情况。
再次,“上证50 ”指数从本质来说也是规模指数,说的是上证市场规模较大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其实就是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情况的一个整体表现。例如“沪深300医药”就属于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几只医药行业股票组成,反映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主题的整体状况就是通过主题指数来反映,相关的指数有“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看完前文,不难知道,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所以根据指数,我们就可以很迅速的知道市场整体涨跌的情况,从而对市场的整体热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甚至还能对未来的走势进行预测。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⑺ 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哪几种

先回答题主的问题,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有三种: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加权平均法。
话又说回来,可能有很多人还是不理解股票指数。其实,股票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对于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其实还是比较难懂的,就不在这儿详细分析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有针对性的分类,股票指数有五种类型: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规模指数,举个例子,大家都很熟悉的“沪深300”指数,说明了交易比较活跃的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在沪深市场上都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一个整体状况。
再者,“上证50 ”指数也是规模指数的一种,能够传达出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代表的则是某个行业目前的整体状况。好比“沪深300医药”就是一个行业指数,代表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整体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主题指数代表的是某一主题的整体情况,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等,那么还有一些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经过文章前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指数一般选择了市场中的一些股票,而这些股票非常具有代表意义,因此,指数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速的了解到市场的整体涨跌情况,那么我们就能顺势看出市场热度如何,甚至对于未来的走势也可以预测一二。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⑻ 如何编制股票价格指数

你好,目前股价指数编制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算术平均法是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以某年某月某日为基期,并确定基期指数,然后计算某一日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将该平均数与基期对应的平均数相比,最后乘以基期指数即得出该日的股票价格平均指数。几何平均法中,报告期和基期的股票平均价采用样本股票价格的几何平均数。国际金融市场上有一部分较有影响的股票指数是采用几何平均法编制的,其中以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和美国价值线指数为代表。加权平均法首先按样本股票在市场上的不同地位赋予其不同的权数,即地位重要的权数大,地位次要的权数小;然后将各样本股票的价格与其权数相乘后求和,再与总权数相除,得到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报告期和基期的平均股价;最后据此计算股票价格指数。加权平均法权数的选择,可以是股票的成交金额,也可以是它的上市股数。若选择计算期的同度量因素作为权数,则被称为派许(Paasche)加权法。与前两类方法相比,加权平均股价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市场整体走势,因此,加权平均法更适合用于开发股指期货合约的标的指数。

⑼ 股票的发行价格有哪几种定价方式有哪几种定价的估值方法有哪几种

股票的发行价格定价的估值方法有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