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xerox 是美国什么公司,做什么的
XEROX---“施乐”,美国施乐公司,做复印机的。世界上第一台静电复印件机发明者。
⑵ 今晚欧美股市大幅上扬是受什么利好消息影响
受并购交易升温刺激,美国股市周一结束“三连阴”...
美国股市周一收高,并结束了日K线的"三连阴",主要原因为科技和制药行业的并购交易升温提升了投资者信心。
合并和收购交易通常被视为股市的利好因素,因为其暗示公司对企业的前景更加乐观。
施乐(Xerox)表示,将出价64亿美元,以股票加现金的方式并购Affiliated Computer Service。施乐的股价暴挫14.5%,报7.68美元,后者则暴涨14%,报53.86美元。
雅培(ABBOTT)表示,将以6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苏威(SOLVAY)医药业务,前者的股价攀升2.6%,报48.58美元,
强生(Johnson & Johnson)将以4.44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荷兰Crucell公司18%的股权,出人意料的是,被收购方Crucell大跌6.6%,报22.13美元,而收购方强生却上扬1.1%,报61.27美元。
苹果公司(Apple Inc)攀升2.1%,报186.15美元,是对纳指贡献最大的个股,之前中国联通表示,将自10月起在中国销售苹果的畅销产品iPhone,此外,法国电信下属的Orange公司也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销售该产品。
高通公司(Qualcomm Inc)大涨2.8%,报45.97美元,是对纳指贡献第二大的个股。
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收高4.4%,报23.61美元,之前巴克莱资本(BarclaysCapital)提升了该股的评级。
陶氏化学(Dow Chemical Co)劲扬近5%,报26.39美元,之前美国反托拉斯机构批准了该公司向德国K+S AG公司出售Morton Salt的方案。
工业股中,波音公司(Boeing Co)上扬3%,报53.07美元,3M公司上涨1.6%,报75.01美元。
收盘方面,道指收高124.17点,或1.28%,报9,789.36点;标普500指数上涨18.60点,或1.78%,报1,062.98点;纳指上扬39.82点,或1.9%,报2,130.74点。
⑶ 富士施乐wc7120与施乐c2260是一个机子吗
施乐是个美国公司。富士施乐是个日本公司。现在的公司,都是有钱人在卖来卖去,谁的股票多一点,就是谁的。施乐在亚洲还是哪里本来有个分公司,不过由于经营不善被日本富士收购,变成富士施乐。在欧洲,还是美国施乐的。大概这样吧,我也搞得不是很明白。不过清楚的是,中国施乐就是富士施乐...
⑷ 施乐与富士施乐有什么区别啊,他们的关系如何
施乐是绿色标志,是正经店面,里面的都还算人;富士施乐是红色标志,里面的除了汉奸坯子就是狗~
⑸ 富士施乐与施乐有什么区别
施乐是个美国公司。
富士施乐是个日本公司。
现在的公司,都是有钱人在卖来卖去,谁的股票多一点,就是谁的。
施乐在亚洲还是哪里本来有个分公司,不过由于经营不善被日本富士收购,变成富士施乐。在欧洲,还是美国施乐的。
大概这样吧,我也搞得不是很明白。不过清楚的是,中国施乐就是富士施乐,虽然大部分管理都是中国人,不过可以拍板事情的都是日本人。
⑹ 请问哪位知道美国股市当年漂亮50名单
关于漂亮50(Nifty Fifty)的起源众说纷纭。实际上,从来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官方名单,甚至没有一个惟一确定的名单——1977年在《福布斯》杂志上摩根保证信托一篇文章的脚注里曾列出过一份详细的漂亮50名单;同年,《福布斯》杂志上Kidder Peabody的一篇文章里也列出了当时纽交所月均市盈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不管怎样,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这两份名单共76家公司中诞生了多家世界级的明星企业——三十年前一份玩笑式的名单(Nifty本身就有俏皮的意思),三十年后成为了金融界一个广为流传的神话.
于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股市形成了一轮以50只最大绩优公司为投资焦点的所谓“漂亮50”行情。其中IBM、施乐、柯达、麦当劳、迪斯尼、宝丽来、雅芳等蓝筹公司,都是其时“漂亮50”中的娇宠。这些股票被称为“一次决策”(one decision)股票,退休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信托基金等都蜂拥买入这些“一次决策”的蓝筹股。
⑺ 施乐公司 富士公司是怎么一回事
施乐公司是美国的,富士公司是日本的, 美国施乐公司将亚太这块业务与富士集团合资成立了,富士施乐公司,富士施乐公司与富士公司完全没关系,施乐公司与富士施乐公司有关系,很多施乐高端成像技术应用于富士施乐主营业务里。
⑻ 施乐工程机DW3030这么便宜,比去年便宜了40%以上,太不可思议了,谁知道是为什么么是不是翻新机
听说施乐在美国退市了,估计是清货大甩卖吧。关键是后期维护什么的还管么?
⑼ 富士胶片为何收购美国施乐
2月1日电,富士胶片控股公司1月31日宣布,将收购美国办公设备巨头施乐公司。富士胶片将让其与合资子公司富士施乐进行经营整合,获得美国施乐50.1%的股份。据悉,整合后公司的办公设备业务销售额合计约达2.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07亿元),超过美国惠普公司跃居世界首位。富士施乐将对全球约4.7万名员工裁员1万人。
富士胶片将斥资61亿美元收购美国施乐的股份,但将通过利用富士施乐企业价值的交易方式,实际上并不出资。美国施乐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上市,整合后的公司将维持上市。
作为结构改革,富士施乐将对全球工厂实施关停并转,并以事务部门为中心削减人员。中国等海外员工预计将占裁员人数的半数以上。
⑽ 施乐的发展历程
富士施乐成立于1962年,富士胶片和美国施乐合资成立了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注册资金各50%,一共2亿日元。同年,富士施乐914款复印机在日本上市。
1965年,富士施乐进入菲律宾市场,并且之后开始在东南亚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合资的方式,或者是委托代理的方式开展各项业务。
1968年,富士施乐变更企业形象标识,之前是以Xerox为主,Fuji在Xerox上面字体很小。变更后,Fuji在前面,和Xerox同样大,为Fuji Xerox。1970年再次变更,改为蓝色的。同时富士施乐海老名工厂开始投入生产,在此之前富士施乐收购了富士胶片的两家工厂,这也为海老名工厂的运营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富士施乐负责的业务范围是亚太地区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977年,施乐推出了第一款激光打印机9700。
1979年,施乐发明了以太网, 这也是当时全球最高速度的局域网。
1980年,施乐凭借优秀的质量管理荣获“戴明奖实施奖“ 。
1984年,推出全球首个采用非晶硅的图像传感器。
1985年,开始销售OEM的激光打印机引擎XP-9。
1986年,富士施乐自主研发的首台台式激光打印机4105上市。
1987年,海老名的质量控制小组荣获“全日本质量控制小组选拔赛金奖”。
1987年,施乐推出全球首台多功能打印/复印机100。
1988年,富士施乐标准纸全面升级为更便于打印的中性纸。
1989年,富士施乐的注册资本增加了一倍,从原来的100亿日元增资到200亿日元,并且设立了综合教育研究所。
1990年,从兰克施乐获得亚太地区四个国家的经营权。
1991年,设立了富士施乐的亚太株式会社。
1991年,宣布公司是The Document Company
1991年,发布富士施乐首款Postscript激光打印机4109
1991年,与美国施乐公司合资,全面进入低端打印机市场
1991年,设立了以美国为基地的施乐国际合作伙伴公司XIP。
1992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设立富士施乐实验室 。
1993年,富士施乐及其关联公司全面停止使用氟利昂。
1994年,时隔十九年重返越南市场。
1995年,在深圳设立打印机生产工厂。
1995年, 推出A3小型激光打印机4150
1996年,以“零废弃”为目标,将再生回收的零件重新投入到生产线,这也是第一条资源循环型生产线。
1997年,日本国内的工厂全部获得ISO14001的认证。
1997年,推出打印/复印/扫描/传真的四合一多功能激光打印机。
1998年,深圳工厂建立了硒鼓生产线。
1998年,富士施乐荣获日本环境厅的防止地球变暖活动的“大臣表彰奖”。
1998年,推出业界首台桌面型A3彩色激光打印机Color Laser Wind 3310。其利用滴流式成像等新技术,大幅缩小了彩色激光打印机的引擎体积。
1999年,海老名工厂已经采用了1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
1999年,推出业界首台A3黑白节能型打印机。其采用新研发的快速定影技术,可大幅缩短开机时间并降低能耗。
2000年,收购Sony Tektronix打印机业务,设立了Phaser Printing Japan。
2000年,推出每分钟22页的高速A3彩色激光打印机C2220,并荣获环保产品奖,富士施乐此后连续11年荣获该殊荣 。
2000年,收购日本恩希爱聚合墨粉业务,在日本富山县滑川市建立新的生产线。
2000年,成立富士施乐成像材料株式会社
2000年,富士施乐从美国施乐收购中国的经营权。
2000年,富士施乐在全国范围内构筑零废弃系统,实现资源循环率99.97%,
2001年,富士胶片和美国施乐调整出资比例为富士施乐占75%,美国施乐占25% 。
2001年,富士施乐收购了NEC激光打印机业务。
2001年,推出每分钟16页的A4高速彩色激光打印机DocuPrint C1616 。
2001年,也设立了富士施乐打印系统株式会社(现为富士施乐打印系统销售株式会社)和新泻富士施乐制造株式会社。
2001年,开发了可进一步缩小高速串联引擎的打印头鼓 。
2002年,再次变更企业形象标识,更加突出富士施乐。
2002年,海老名工厂的电磁兼容实验室获得了比利时国家认证,可适用于32个国家和41个机构。
2002年,赞助日韩世界杯足球赛 。
2003年,日本以外的14个生产基地都获得了ISO14001认证。
2004年,扩建上海工厂的规模,使其成为面向全球的数码复合机生产基地。
2004年,在泰国建成投产亚太地区整合资源循环系统。
2004年,推出更高速的串联方式的A3彩色激光打印机。
2004年,小型激光打印机开始采用EA炭粉了。
2005年,推出了业界首台小型A4彩色激光打印机DocuPrint C525A.
2006年,富士胶片控股株式会社成立,富士施乐成为其下属业务公司
2006年,推出全球最小A3彩色激光打印机DocuPrint C3005.
2007年,为加强办公打印机业务竞争力,整合成立富士施乐的打印系统株式会社。
2008年,富士施乐再次更改企业形象标识,并一直使用至今。
2008年,在中国苏州落成并投产整合资源循环系统。
2009年,推出采用全新LED技术的彩色打印机DocuPrint C2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