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火箭队股票行情
扩展阅读
霍金斯材料股票价格 2024-03-29 00:57:30
穿越成奉系军阀次子 2024-03-29 00:54:54

火箭队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2-01-17 03:43:31

① 火箭会不会在今夏有什么不错的交易

交易估计会有,
但估计不会是大交易,
火箭现在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阿泰的续约,以及麦迪的到期合同,
但麦迪现在的状态估计没几只球队愿意接手,
所以今夏火箭应该不会有大交易。

② 公牛为了哈登给火箭队开出了怎样的交易方案

哈登拒绝到火箭报道缺席球队训练也意味着他和火箭彻底决裂,火箭只有尽快交易哈登才能让球队平息球队的内部矛盾。

当然,火箭也不会轻易交易哈登,只有满意的筹码火箭才会做交易,哈登指定去篮网但是篮网提供的丁威迪+勒维尔+普林斯+阿伦的方案很难让火箭满意,而篮网也不愿意在这个交易里放入选秀权,这也是哈登难以去篮网的原因。

即便哈登指定去篮网,但火箭还是在他的交易里有自主权的,如果其他球队报价合适,火箭可以和其他球队做交易,至于哈登2022年是否同新东家续约,那就不是火箭的事情了。



公牛的内线是卡特和马尔卡宁,可能在哈登的带动下他们会兑现自己的天赋,这样公牛的实力就会得到增强。

公牛得到哈登以后,还可以想办法再引进一个巨星,芝加哥也是一个大城市拥有很大的市场,对哈登来说也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这个交易对火箭和公牛来说都是很不错的,火箭有了公牛的3个首轮,再加上此前交易得到的3个首轮,球队也有了重建的资本,如果怀特能够打出水准,未来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哈登,那样火箭就赚大了。

当然火箭也会用公牛的报价来刺激篮网,让篮网愿意在得到哈登的交易里放入更多的选秀权,总之火箭会在哈登的交易里得到最大的回报。

③ 迈可·戴尔

迈克尔·戴尔 “健康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赢利的文化,只有有利润才能投资,才能帮助商务的增长。如果不会创造价值,这个企业就不具有生命力,就不能长期生存。”
姓 名:迈克尔·戴尔
性 别:男
出生日期:1965
学 历:大学
专 业:医学
单位职务:戴尔公司董事会主席
行 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
迈克尔·戴尔——戴尔公司董事会主席
戴尔1965年出生于休斯敦〈一支著名的NBA球队(休斯敦火箭队)的所在地〉,他的父亲是一位牙医,母亲是一个经纪人。
1973年,当时还只有8岁的迈克·戴尔看到了一则广告,说经过一种专门考试,就可以免除不必要的环节,直接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小戴尔马上就拿起电话申请,满怀希望能多快好省地解决自己的文凭问题,直接进入大学。当然,这件想一步登天的好事最后成了戴尔身上的一个大笑话,不过,这次经历却深深影响了他的日后商业操作理念。
1983年,戴尔进入了得克萨斯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预科生。
1984年,19岁的戴尔带着对电脑的热爱退了学,创建了自己的公司,Dell电脑公司。
1987年10月,戴尔依靠他过人的胆量和敏锐的感觉,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大量吃进高盛的股票,第二年他便获利了1800万美元。这一年,他只有23岁,他开始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87年,年仅21岁的迈克·戴尔被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评为1986年度青年企业家。
1991年,Dell公司的销售额达到8亿美元。
1992年他给公司的市场份额定位于15亿美元,但结果却大大地超出了戴尔的预想,Dell公司的销售额竟然突破了20亿美元。
1992年,迈克·戴尔入选<<财富>>杂志,成为全球500强企业里最年轻的CEO。
1993年,戴尔公司已壮大为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的电脑直销商,成长率高达127%。
1997年、1998年和1999年,他都名列《商业周刊》评选的“年度最佳25位经理人”之中。海德里克(Heidrick)和斯卓格斯(Struggles)等知名高级经理人猎头公司称戴尔为“富有影响力的首席执行官”。
2001年,戴尔曾荣获《首席执行官》杂志“2001年度首席执行官”、《Inc》杂志“年度企业家”、《PC Magazine》杂志“年度风云人物”、《Worth》杂志“美国商界最佳首席执行官”,《金融世界》和《工业周刊》杂志“年度首席执行官”等称号。
2003年被评为<<财富杂志>>2003年商界10大影响力人物和<<金融时报>>的最受尊敬的世界领导人中都可以看见“戴尔”两个字。在拥有了财富以后,他和妻子成立了一个基金,为儿童慈善事业而努力着。
直销之王---Dell公司总裁: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
目录
迈克尔·戴尔简介
大多数新公司都是从高科技领域开始的,电脑行业尤其如此。尽管一些资产高达几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如IBM、AT&T、苹果电脑公司在控制大局,机遇之窗依然洞开,即使让一位资金不足的大学生把握住了,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迈克尔·戴尔,1965年出生于美国休斯顿的一个中产家庭。12岁时小戴尔就在集邮杂志上登广告做邮票生意,由此赚得了2000美元并用这笔钱购买了他自己的第一台个人电脑。这次经历让戴尔认识到越过中间商做买卖的好处。时隔不久,他便按捺不住心中好奇的冲动,拆开了自己的电脑,试图弄清楚它是如何工作的。16岁上中学时,迈克尔找到一份差事--替休斯敦《邮报》拉订户,他设想新婚夫妇是这种报纸的最佳订户,于是雇同学抄录下新领结婚证者的姓名和地址。他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并向新婚夫妇们寄去一封颇具特色的信,并免费给每对夫妇赠阅两周的《邮报》,结果他大获成功赚了1.8万美元并买了一辆宝马汽车。中学毕业后戴尔遵父母之命进入得克萨斯大学选修医学,大学第二年因过度迷恋电脑和立志在PC机领域有所建树而退学。
戴尔从玩计算机时发现,一方面本地的一些计算机批发商接手的PC机无法及时出售,而另一方面用户又无法得到他们所希望配置的计算机。于是, 戴尔就到批发商那里将积压的PC机以批发价买回,再在机器上增加一些特性,如更多的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然后在当地报纸上登出很小的、只有一页纸的广告,以低于零售价10~15%的价格出售这些计算机。后来, 戴尔回忆说:"由于批发商的高价与用户得到服务有差距,这给我作直销创造了机会。"
1984年1月2日,戴尔注册了"PC有限公司"。一开始,戴尔就在当地报纸上打出广告把印有自己名字(Dell)的成品组装机卖给用户,每月收入达5~8万美元。5月份,一年级课程考试完毕,"Dell计算机公司"成立,注册资金为1000美元。此后公司一路发展, 1986年,Dell年收入已达6000万美元。到了1987年3月,才22岁的Dell就被美国学院企业家协会评为1986年度的"青年企业家",就此在美国商界脱颖而出。几经努力,1988年戴尔的名字受到华尔街关注,DELL公司在纳斯达克公开上市,融资3000万美元,市场价值达到8500万美元。年代末,Dell在加拿大和当时的西德创办了全资子公司。随后, 大胆改革公司结构,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全球范围统一的产品资源,使销售和市场配套集中起来。1989年,Dell收入高达2.5亿美元。随着全球的销售形势越来越好,又分别在法国、瑞士、爱尔兰及其他一些 欧洲国家开设了分公司及办事处,并于1991年3月在爱尔兰成立了欧洲制造中心。进入90年代,Dell的发展如同脱缰野马,收入平均年增97%,净利更是达到166%。
为什么Dell公司的股票会在短短几年内一飞冲天?几年来,Dell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不断壮大,现已成为PC界举足轻重的新盟主,它的实力已与康柏、IBM这些业界元老们难分伯仲。这多半要归功于低价直销的经营策略,现在这种策略正为业界千万厂商竞相炮制。迈克尔·戴尔的成功,其中最突出的也是不同于一般公司的是:Dell公司迅速崛起并不是依靠领先的技术,它依靠的是一种观念、一种商业模式,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个并不被普遍看好的模式。实际上,Dell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被各种非议和潮流所包围,但是戴尔却不为潮流所动,而是抓住市场新苗头,预测市场变化,引导新的需求,正所谓取人之弃,独得其利。
实行电脑直销并不是什么创举,如同山姆·沃尔顿把沃尔玛超市开到乡村一样并不是什么超凡创意,沃尔顿之所以成其为天才(当然也成了亿万富翁)在于他知道如何有条不紊地建立市场基础,处处从小事做起,而戴尔的过人之处正在于他知道沃尔顿的原则同样也能在电脑业所向披靡。Dell公司的副总裁康尔特·托福尔说:"在我看来,迈克尔的天赋并没有得到应得的肯定,对市场的每一丝动向都有敏锐的洞悉,是他创造了Dell公司经营模式的要素。"Dell公司奉行的是一种最朴素最实际的哲学:组装和销售计算机。戴尔深信最佳的电脑经营模式便是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使用到切合其需求的产品。通过"直销"这项独特的策略,Dell公司的业务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1997年,32岁的迈克尔·戴尔在就成为德克萨斯州的首富,拥有43亿美元的净资产。今年,《财富》杂志将迈克尔·戴尔评为美国四十岁以下最富有的人。据《财富》杂志称,迈克尔·戴尔的个人净资产高达214.9亿美元,"足够为每一位美国中学生购买一台电脑"。
今年5月,Dell公司荣登全球电脑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成为世界领先的电脑系统厂商。公司创办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本人也荣获《首席执行官》杂志评选的“2001年度首席执行官”。
戴尔今日如此成功,听听他的职员对他是如何评价。Dell女员工:“谁能比我们老板年轻?谁能比我们老板有钱?谁能比我们老板帅?面对着他,我们都嫁不出去了(认识了他,还能看得上谁啊?)。”戴尔依然保持着他一贯朴素务实的作风,他把心中最重要的部分都留给了对手和顾客。这一点就连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和微软的比尔·盖茨都对戴尔大加赞赏。格鲁夫评价戴尔说:“他虽然没有拉里·埃利森那样的影响力,也不具有史蒂夫·乔布斯那种傲慢的气质,但迈克尔具有超凡的胆识,在处理那些别人认为十分棘手的问题时,他总显得那样的从容不迫。”
戴尔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杰出成就,与那些神奇的软件和芯片并无太大联系,而是在于戴尔敢于逆流而上、取人之异。Dell公司的副总裁康尔特·托福尔说:“在我看来,迈克尔的天赋还没有得到应得的肯定;他对市场的每一丝动向都有敏锐的感觉,是他创造了Dell公司的经典传奇。”
[编辑]直销造就帝国,盖茨成为伙伴
戴尔为世人所瞩目的一个创举就是将大型计算机市场的营销策略成功地应用在了个人电脑市场之中,也就是通过直销进行产品销售。
由于Dell公司富有创意的营销方式,使得它的库存周转次数是它的竞争对手的一倍多,这使得Dell公司在占据市场方面具有了一种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优势。
根据分析家的预测,PC机直接销售的份额将进一步增加,增长率也许将以原份额的50%递增。这也正符合了戴尔的预测,“将来的客户将越来越偏爱直接购买,而且直接购买能为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戴尔在巩固和扩展自己传统直销市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寻找着建立其他销售渠道的可能性,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戴尔决定进军互联网。2000年一年,Dell公司通过互联网的成交额更是达到了160亿美元。
Dell公司在网络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IT业的巨无霸——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都无比钦佩,他决定与戴尔在互联网方面展开合作。1997年春天,盖茨专程飞往奥斯汀去拜访了戴尔。
现在,Dell公司已成为了微软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天下之大,令盖茨为之折腰的能有几人!
[编辑]兴趣压倒一切,创业不惜辍学
戴尔1965年出生于休斯敦——一支著名的NBA球队(休斯敦火箭队)的所在地,他的父亲是一位牙医,母亲是一个经纪人,因此,他们结识了许多中上阶层人士。这也使得小戴尔能有机会经常与那些人士相接触,通过与那些人的交往,小戴尔懂得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其中也包括电脑。
为了不辜负父母对他的一片期望,戴尔在1983年进入了得克萨斯大学,成为了一名医学预科生。但事实上他只对电脑行业感兴趣,他很想大干一场。
他从当地的电脑零售商那里以低价买来了一些积压过时的IBM的PC电脑,由他自己进行改装升级后转手又卖出去,很快便销售一空,他也靠电脑赚得了他的第一笔收入。
初涉商海,戴尔获得了信心,拥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积蓄。大学第一学年结束以后,他打算退学,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为了打破僵局,戴尔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如果那个夏天的销售额不令人满意的话,他就继续读他的医学。他的父母接受了他的这个建议,因为他们认为他根本就无法取得这场争斗的胜利。但他们错了,戴尔的表现使得他没有留任何机会给他的父母,因为仅在第一个月他就卖出了价值18万美元的改装PC电脑。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过学校。
[编辑]败中修正坐标,业绩一飞冲天
戴尔决定正式成立Dell电脑公司。1987年10月,戴尔依靠他过人的胆量和敏锐的感觉,在股市暴跌的情况下大量吃进高盛的股票,第二年他便获利了1800万美元。这一年,他只有23岁,他开始向成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年轻人的身体里总是充满了热情与果敢,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年轻人也容易热情得过了火。1991年,Dell公司的销售额达到8亿美元。1992年他给公司的市场份额定位于15亿美元,但结果却大大地超出了戴尔的预想,Dell公司的销售额竟然突破了20亿美元。
过分的顺利使得戴尔有些飘飘然。一味地追求生产量使得戴尔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公司陷入了一种无序的状态,Dell公司自创立以来首次出现了亏损,股票价格也大幅下跌。
这次打击是巨大的,但这也使得戴尔变得清醒起来,“我又从空中落回到了地面上”。戴尔回顾了公司9年来所走过的路程:把公司的发展方向从误区“追求最大的生产量”中解脱了出来。取而代之的新的经营策略“流动、利润和增长”成为了公司以后发展的坐标。从那以后,Dell公司有了今天32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Dell公司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公司,戴尔也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商人。
戴尔曾荣获《首席执行官》杂志“2001年度首席执行官”、《Inc》杂志“年度企业家”、《PC Magazine》杂志“年度风云人物”、《Worth》杂志“美国商界最佳首席执行官”,《金融世界》和《工业周刊》杂志“年度首席执行官”等称号。在1997年、1998年和1999年,他都名列《商业周刊》评选的“年度最佳25位经理人”之中。海德里克(Heidrick)和斯卓格斯(Struggles)等知名高级经理人猎头公司称戴尔为“富有影响力的首席执行官”。
戴尔公司于1992年进入《财富》杂志500家之列,戴尔因此成为其中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戴尔公司目前名列《财富》杂志500家的第48位,《财富》全球500家的第154位。自1995年起,戴尔公司一直名列《财富》杂志评选的“最受仰慕的公司”,2001年排名第10位。

④ 火箭这个夏天的交易分析

最近RotoTime网专栏作家戴夫-福勒发表文章对火箭将士进行点评,认为作为一个连续8年将场均得分保持在21分以上的超级球员,麦蒂显示了比较全能的技术,但这并不能帮助他的球队太多。

麦蒂在同爵士的季后赛里有27分8.2个蓝板6.8次助攻的出色表现,证明他也可以成为一个领袖球员,虽然莫雷表示麦蒂是火箭的非卖品,火箭将围绕他和姚明对冠军发起冲击,但是当有诱人的筹码摆在火箭面前,莫雷是否会自食其言呢?

能够打动火箭的是公牛队,以1.7%的概率得到状元签的公牛是今年转会市场的大买家,在是选罗斯还是比斯利的问题上,够公牛老总帕特森踌躇一翻了。

按照位置公牛选比斯利的概率最大,毕竟大前锋是它们薄弱的位置,而组织后卫上有辛里奇,但是公牛选择罗斯也不是很意外,这个队喜欢围绕后卫组建球队。

如果公牛真的选择了罗斯,辛里奇将会被交易,同时这个队太年轻它们需要一个领袖球员来带领球队前进。麦蒂就是它们的目标之一,2000年麦蒂成为自由球员后公牛就对麦蒂展开追求,可惜被魔术捷足先登,现在公牛还希望麦蒂能够到公牛去组建王朝。

麦蒂离开竞争激烈的西部去公牛打球,有助于他冲击总冠军的梦想,更是能冲破不过季后赛的宿命。在火箭是以姚麦为核心,到了公牛他就是球队的老大,地位比现在要高。

如果公牛真的选了罗斯,它们肯定有后续的交易,公牛要将辛里奇送出去给罗斯腾位置,这势必会造成球队人员的动荡。公牛今年的常规赛征程证明光靠一帮小年轻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它们会以辛里奇为筹码去换明星球员,有了领袖就等于有了主心骨。

公牛用辛里奇和邓换麦蒂对于火箭来说充满诱惑,去年的时候加内特可以去公牛,但是因为邓是公牛的非卖品而这个交易告吹,但是现在邓在公牛的地位已经不如过去那么重要了。公牛可以和邓签个大合同,然后将他和辛里奇打包和火箭交换,用两个准明星球员换一个全明星球员,这样的交易对双方都受益。

邓本赛季可以得到17分6.3个蓝板2.5次助攻,辛里奇本赛季可以得到11.5分3.5个蓝板6.0次助攻,用麦蒂两千万的大合同换两个千万级的合同可以让火箭的工资结构更具备灵活性,更为重要的是,邓有上升潜力,这是莫雷愿意看到的。

公牛和火箭做交易,对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公牛得到了领袖,而火箭有了可用之材,莫雷要做的,就是继续交易,毕竟辛里奇和阿尔斯通打一号位有点太奢侈。

麦蒂和火箭还有两年4000万的大合同,如果在未来两年内火箭还是不能够取得好成绩,莫雷势必会对球队进行重新洗牌,那时候火箭可能就要陷入被动,如果趁现在麦蒂行情好将他交易出去获得更多的角色球员也不失一种明智的选择,因此,当公牛真要和火箭谈交易的时候,莫雷确实要仔细衡量下了。

⑤ 火箭队还行吗

专家预言火箭新赛季垫底?

今天上午看到的一条来自美国的新闻也很唬人:美国权威体育杂志《SI体育画报》五大专栏NBA作家对目前的交易市场行情进行了分析,在谈到“哪支球队退步最大”这一问题时,伊恩-桑姆森和杰克-麦卡卢姆等三名专家选择了火箭作为答案。甚至其中一位专家认为:火箭新赛季将垫底。“如果以现在的情况看,火箭要从一个同湖人在西部半决赛大战了7场的勇士沦为一个联盟的垫底者。”

客观的看,火箭本赛季肯定很困难。麦蒂、姚明两个最牛的人都打不了,这支队伍几乎报废了一半。在球队内线实力欠缺的情况下,想取得好成绩确实不容易。但是:垫底说的也太夸张了,简直有点耸人听闻。

也许美国的专家很象股评家,市场好的时候他看空,市场不好的时候唱高调吧。斯科拉(中锋)、兰德里、巴蒂尔、阿里扎、布鲁克斯,这样的阵容,混个普通成绩还是没问题的。只要我们别期待过高,他们时不时也会有一点惊喜。

⑥ 休斯顿火箭队股票怎么买

劝你不要

⑦ 火箭队老板控股多少

购买15%骑士股份算多的了 要看NBA 的商业价值的。。

⑧ 火箭队有姚明股份吗

没有的,只是收购了上海大鲨鱼之后!实际上姚明只是竞选过勇士队的小老板,但是当时还是不及一个搞软件的!实际上那并不是一个档次的!中国的球队确实不及nba火啊!

⑨ 爱情公寓里林宛瑜分析股市行情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在公寓的另一套房里,展博和宛瑜正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零食,一边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画面里正在转播NBA休斯顿火箭队与犹他爵士队的比赛。胡一菲推门进来,又重重地一把关上门,表情沮丧。
展博:“hi,姐!”
宛瑜:“hi,菲菲!”两人已经很有默契。
胡一菲板着个脸胡乱应了一声。
展博凑过头来,悄悄对宛瑜说:“每次她这样说话,我都想撞墙……”胡一菲没搭理他们,独自打开刚买回来的肯德基外卖袋,把垃圾团成一团,扔向垃圾桶,没进……
“你老姐好像不太哈皮(Happy)哦。”宛瑜也凑过头,悄悄对展博说。
“我去安慰她。”展博过去捡起垃圾,扔了进去。
“姐,有什么事不高兴啊,谁惹你了?”展博走进厨房,一菲正操起一把菜刀在琢磨,样子有点吓人。
一菲就着菜刀表面的反光,照了照脸蛋,捋了捋头发,没好气地回答:“猪肉!”
“啊?”展博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楼下猪肉涨了。”一菲把刀插进刀槽。
展博不以为然:“就为这事?楼下猪肉涨了,你可以去别人楼下买猪肉啊。”
“你还真是天才,”一菲声音颤抖着,“楼下告示,全球的猪肉都涨价了。你是不是要我去火星买猪肉啊?”
“没关系啦,菲菲,”宛瑜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只要鸡肉不涨就行。我们以后还可以天天吃肯德基嘛!”说着,拿起一包鸡米花,拆开就往嘴里送。
“或者天天吃牛排套餐也行,我其实无所谓的。”展博帮腔。
一菲瞪大了眼睛,很无奈地说:“没心没肺的!你们俩的肉要是值钱,我一定把你们卖了!”说着,拿着一包薯条就往客厅走。
展博顺了一包鸡米花,紧跟其后:“老姐,国民生活提高了,适当的通货膨胀是避免不了的嘛!别那么在意。”
“对啊,别生气啦,至少最近股票还不错嘛!”宛瑜帮着安慰。
“别跟我提这个,一提我就更来气!”一菲粉脸微怒。
“怎么了?”展博挨着一菲坐下。
一菲坐在沙发上接着抱怨:“人家的股票都涨,就我买的乱跌。”
“你买了什么股票?”展博吃一口鸡米花。
一菲想了想:“叫什么……林氏银行,”接着冲展博喷唾沫星子,“你说我是不是晦气,人家的股票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就我买的这支跟抽了鸦片似的。”
“不会吧?金融板块最近势头很好啊。”展博纳闷了。
“天晓得。”一菲无助地看着天花板。
宛瑜一边看电视,一边心不在焉地说:“菲菲,你应该赶紧买进,那是庄家吸筹,放货积累资金,它旗下的麦格金融、协顺咨询、天奎保险也都一样,”一菲和展博像盯着怪物般盯着宛瑜,“庄家有了筹码,自然就会一路推高的,现在正好补仓,就等爆发了。”宛瑜很有信心。一菲和展博诧异得双双把薯条和鸡米花都弄掉了。
一菲和展博面面相觑地问:“真的吗?”
宛瑜依旧漫不经心:“是啊。他们也就这点套路。”
一菲赶紧凑到宛瑜身边:“你怎么知道那么多内幕。”
“啊?这算内幕?”自己看来根本不起眼的事被人说成内幕,宛瑜也很奇怪。
一菲仔细分析:“庄家动向变化莫测,这不是内幕是什么?”
宛瑜警觉起来,支支吾吾地说:“这个……我……我猜的啦。我看财经频道,里面那个秃头不也是经常这么乱猜的嘛!”
展博也插进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好啦。老姐,小道消息别那么在意。股票谁说得准。以为打《大富翁》啊?”
一菲较了劲:“谁说的啊。小道消息很有用的。我还听说林氏集团董事长的接班人最近出走了,说不定也跟这股价低迷有关系。”

⑩ 莫雷事件影响极其恶劣,休斯顿火箭队会解职莫雷吗

莫雷事件影响极其恶劣,休斯顿火箭队有可能会解职莫雷,毕竟这件事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