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股票价格在低于发行价时宣布减持
扩展阅读
看股票屏幕比例多少为好 2025-07-14 09:42:01
股票黄金价格为什么变动 2025-07-14 09:32:38
文科园林的股票行情 2025-07-14 08:55:26

股票价格在低于发行价时宣布减持

发布时间: 2022-03-18 16:59:40

Ⅰ 跌破发行价的股票能解禁吗

当然能。
因为解禁期限是确定的,而且它有专属的解禁条件,只要这些条件都满足了,就可以接近。而“跌破发行价”这个条件是没有的。
这里要解释一下。之所以市场那么关注发行价,是因为公司上市时所发行的那部分股票都是按发行价出售的,所以,但个股的股价低于发行的时候,那么购买股票的人都会出现亏损,那就算了股票解禁了,对于股东来说也是没有多大好处,所以上市公司都会去做市值管理,把个股的股价控制在一个价格之上。

Ⅱ 股票市场价低于发行价应该怎么理解

这种现象叫破发
.在股市中,“破发”指的是:某股票在二级市场中的价格,跌破它在一级市场中的发行价。如何理解“破发”与“破净”。
“破发”是股价跌破发行价,而“破净”则是股价跌破净资产值。对投资者而言,其中因果关系则要依具体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场大势而定。从财务分析角度来看,净资产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如果市盈率对投资者来讲是进取性指标,则市净率就是防御性指标,每股净资产就是股价的最重要防线。因此,“破发”显示市场低迷,买气不足,“破净”则进一步显示市场信心溃退,做空动机较大。就目前我国股市来看,不论是“破发”还是“破净”,很大程度与市场的非理性下跌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性杀跌而分不开的。因此对于这类个股,我们应该看其基本面是否发生明显转折,市场是否依然支撑其股价走出低谷,而不要过于盲目操作。
原因对于新股频频破发的原因,市场普遍认为,市场低迷并不是主因,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偏高才是祸首。
在新股的发行中,投行可以同时兼任多重角色,既可以是企业上市的保荐人、承销商,财务顾问,同时也可能是股东,这种直投、保荐、承销的多重角色意味着利益的直接相关。募集资金额越高,意味着可以获得的承销费更高,而如果有直投的话,其所获得的回报更为丰厚。
现实情况确实如此。据了解,一些券商对IPO项目超募资金部分收取5%至8%的承销费,这明显要高于正常的标准。在投行与企业利益趋同的情况下,投行无疑更有动力将发行价定高。

望采纳

Ⅲ 股票发行前的限售股解禁时股价低于发行价是否可以流通

限售股解禁类型有这么几种:
1、股改限售股,股改以前规定,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不能流通,股改以后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后流通了。 就是人们说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说就是原来不允许上市交易的股票现在开始在市场交易了,它增加了市场上股票的供应量,必然会给股票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所以国家允许它循序渐进的进行。
2、IPO限售股,股改以后再上市的公司,上市前发行的股票也需要锁定一段时间后才能流通,2007年上市的中石油就是这样。
3、增发限售,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新股,也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4、配售股,应该是IPO发行的时候向特定投资人配售的股份,也是需要锁定至少1年才能上市的。
一般而言,限售股上市会增加该股的流通盘(流通股股数),使得主力操作的成本增加。做个比喻,就是原来一杯水够浇花了,现在需要加半杯水才能够。
但这个还要看两个方面:
1、限售股持有者的心态。如果股票价格已经很高,那么这批上市限售股被卖出的可能性就很大,使得空头力量增强;相反,如果这些持有者认为后市还有很好的行情,且不想急于变现,那么继续持有就对该股价格没有直接影响。
2、主力的心态。如果主力前期已经获利了解,那么短期内不会考虑建仓,自然此股近期不会有所作为;相反,如果主力还握有相当的筹码,或者处在建仓的阶段,反而会借助这10%的新增流通股摊低成本。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想知道真实动向,一个限售股上市是不能下定论的。
那么限售股解禁是好是坏?
所谓限售股,是指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为流通股本(国企股、法人股),虽在股改后获得流通权,但承诺在一定时间内不上市流通或不完全上市流通的股票。除了股改限售股之外,目前还有IPO限售股、增发限售股以及配售股等几种常见的限售股。至于限售股解禁后对股市是何影响,这不可一概而论,需视不同个股具体研究。
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影响
首先就是股改限售股解禁,也就是股民口中常说的“大小非解禁”。通俗的讲就是原来非流通股,现在可以流通交易了。这无疑会增加市面上该只股票的供应量,从而对股价形成一定的冲击。所以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只允许它循序渐进的开展,并且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对于IPO限售股和增发限售股,都要求锁定一段时间(如一年)才能交易的。一般来说限售股解禁都会导致股价下跌,但也不排除某些股票依然维持强势,没有减持现象,这样的话股价基本会保持强势整理。具体是利好还是利空,需结合大股东的类型、业绩状况以及有无套现、增持计划等因素共同研判。
限售股解禁真的会让股价下跌吗?
按照一般的想法,限售股解禁了,这些股票就可能在市场上卖出,从而导致股票下跌。但通过数据的统计,我发现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根据限售股解禁的数量、解禁的类别不同,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的统计样本是2016年2月20日到2017年2月20日之间,1年的解禁股,剔除掉解禁时停牌的,数量是1469只。来看一下它们解禁之后的一周和一个月的涨跌幅。分析涨跌幅的时候,不能用绝对涨跌幅,因为大盘整体好的时候肯定涨得好,整体不好的时候肯定跌得多,所以要用和大盘相比的超额收益,就是用解禁股的涨跌幅减去大盘指数同期间的涨跌幅。我采用的大盘指数是中证500指数。
结论1:解禁比例高的股票表现更差,占比高不高,我用的指标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就是本次解禁股的数量/解禁前流通股的数量。
统计的结果是这样的限制股解禁后股占流通股比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达到10%是一个分水岭,比例低于10%的,影响不大,解禁后一周和一个月跑输跑赢大盘的大概率基本都在50%附近,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也在零附近。比例高于10%的,有一定影响,跑输大盘的概率基本在55%-60%之间,超额收益的中位数也在-1%至-2%左右。
所以,如果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过10%,对股价还是会有负面影响的。我统计的1469只解禁股里,超过10%的有584只,占比40%。
结论2:定向增发解禁股表现更差。
上面介绍了解禁股的类型,有IPO股东解禁的,有定向增发解禁的,还有股权激励解禁的。其中股权激励解禁的一般比例都比较小,没什么影响,占比能超过10%的,基本就是IPO股东解禁和定向增发解禁。
IPO股东解禁的话,要看原始股东的意图,有些股东就是为了上市套现,那么解禁后就愿意卖出。有些股东想保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那就不一定卖。
定向增发解禁的话,通常这些机构,比如定增基金,都是贪图定增时候的折扣,目的就是解禁后卖出,所以有很强的卖出动力。另外不要觉得有的股票跌破了定增价,机构浮亏着就不会卖。事实上,当定增基金封闭期结束的时候,基金经理需要变现,所以通常会一揽子卖掉股票,并不考虑哪个浮亏哪个浮盈。对参与定增的机构来说,看的是整个组合的盈利,而不是单只股票的盈亏,千万别想多了。
从减持动机来看,显然定向增发解禁股更强,统计的数据也支持这个结论。从解禁后一周和一个月的超额收益来看,IPO股东解禁的略微跑输大盘,而定向增发解禁的则是显著跑输大盘。
限售股解禁股收益对比
3、怎么应对解禁事件?
概括一下上面的分析,结论就是:解禁股占流通股比超过10%的定向增发解禁股,在解禁后1个月跑输大盘的概率较大。当然,不一定每一次、每一只都跑输,但是从概率上来说,这是个负收益事件,如果你长期去做,一定会吃亏的,所以应该回避。
对于其他情况的解禁股,从统计上来看影响到不大,倒不用太担心。

Ⅳ 次新接近发行价,公告减持计划是好事吗

次新接近发行价,公告减持计划我认为这是利空消息

1.减持本来就是利空,而且还是接近发行价格减持;

2.高层领导都不看自己的股票,你有什么理由看好;

3.次新减持本来就有大股东急于套现的意思,这样的股票要远离。

股票的上涨和下跌虽然是价值决定,但消息对股票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特别是一些明确的利空消息对股价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次新接近发行价,公告减持计划是坏事,减持就意味着套现,如果他看好自己的公司,为什么要减持?而且还是接近发行价格减持,公司高层领导都急于套现,你有什么理由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次新股减持就意味着套现,这样的股票尽量远离。

三、面对减持利空我们要怎么处理

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大股东要减持都会提前公布减持计划,看到次新股减持计划就一定要第一时间卖出股票。

减持计划公布,上市公司大股东还没有减持,这个时候股票还不会出现大跌,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先卖出手中股票。

Ⅳ 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到低于发行价的时候对公司有什么影响

1、上市公司的股价跌到低于发行价的时候对公司最大的影响是:公司的形象受损,股票近期看空,股价很可能会继续下跌。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价的波动也会影响到高管的浮动财富。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影响公司的形象,进而直接影响公司的二次增发,以及债券发行,因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够的。股票价格是一个公司业绩和成长性的反映,因人们对该公司的预期和信心而变动。所以这种情况会影响股价,股价反映公司情况。但本质上来说,股票价格对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影响。
2、严格来说,股价的涨跌对公司的本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为上市公司不是通过倒买股票来赚取利润的,券商和保险公司等除外,公司股价涨了或跌了,公司的经营业绩也不会因此而变好或变坏,公司的净资产也不会因此而增多或减少,短期的股价涨跌是市场行为,跟公司无关。反过来,公司本身的经营好坏却是可以影响股价涨跌的,从长期来看,股价的涨跌最终是由公司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如果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公司的内在价值就会持续增长,那股价就会涨上去,反之则最终会跌下去,直到破产清算,价值归零,从而让投资者血本无归。

Ⅵ 如果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会怎样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如果新股上市半年内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者六个月期满时收盘价低于发行价,那么实控人、控股股东等所持有的股票限售期自动延长六个月。同时证监会还规定,上述股东在解禁两年内减持股份时,减持价格不能低于发行价。这就意味着,如果N中自股价长期低于发行价,那么其实控人、控股股东等卖股票的时间可能要在股票上市五年半之后,这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拓展资料:
元利科技事例:
1.据了解,元利科技于2019年6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作为元利科技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东承诺,若发行人上市后6个月内发生发行人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若发行人股票在此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发行价应相应调整),或者上市后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若发行人股票在此期间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发行价应相应调整)的情形,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6个月,且不因职务变更或离职等原因而终止履行。
2.2019年9月2日收市,元利科技股价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54.96元/股,触发上述承诺的履行条件。据此,元利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股份锁定期延长。其中,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并担任发行人董事的刘修华,将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延长锁定期6个月至2022年12月19日。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秦国栋、王俊玉、刘玉江、冯国梁、张建梅、黄维君、王坤、李义田,将其直接持有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延长锁定期6个月至2020年12月19日。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秦国栋、冯国梁、辛正果,通过潍坊同利间接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延长锁定期6个月至2022年12月19日。

Ⅶ 如果股票现在价格低于股票发行价了,这只股票的股东有亏本吗

股东手里的股票数量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市值。对于真正的股东来说,只要在自己觉得合适的时候减持套现就行,平常就拿着等分红,除非公司有问题了,基本不会亏本。

Ⅷ 股票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是指上市时的那个发行价还是应该按上市后除权除息的发行价

股票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通常是指上市时的那个发行价,不是指复权后的发行价,因为有很多股票多次送转之后的复权发行价已经成为负成本,比如苏宁电器,复权价已经成为发行价的上千倍了。

Ⅸ 跌破发行价,大股东能不能减持股票

如果是开板不久的新股,有这样一条规则:解禁期有规定的期限,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如果超过一年的,那就不管有没有跌破发行价都可以减持

Ⅹ 股票上市时的价格低于发行价的情况有不

你好,有的。股票发行价就是指股票公开发行时的价格,向投资者出售公开发行的股票、债券的价格。此价格多由承销银团和发行人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定出。由于发行价是固定的,所以有时也称为固定价。

对于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可以不可以买,如果股票发行时发行价定的过高,这样的破发股估值仍然高企,不值得买入。跌破发行价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上市后公司业绩不好或有影响业绩的坏消息等因素导致股价不断走低,以至跌破发行价格。

从行业来看,这类个股基本是石化类和钢铁类。由于这类行业的成长性一般,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这种国企色彩的公司类型不被人看好,加上流通盘较大,相对来说股价的波动性较小,因此对于市场的吸引力也较弱。

因此,回答跌破发行价的股票能买吗这个问题,明显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选股时,不只是盯着其估值,更要看看该股涉及的行业是否景气。如果破发股企业处于夕阳行业,未来几年盈利能力存疑,你还会购买这种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吗?“破发”显示市场低迷,买气不足,很大程序上与市场的非理性下跌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性杀跌而分不开。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