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联合太平洋铁路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躺病床上看股票 2025-07-13 01:28:14
弘宇机械股票行情 2025-07-13 01:24:39
买股票多少才能成为股东 2025-07-13 01:01:38

联合太平洋铁路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2-03-20 23:01:19

⑴ 太平洋铁路是从美国的一端到另一端吗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两个公司东西相向铺筑铁路。太平洋铁路西段要穿越整个内华达山脉,工程极为艰巨。
太平洋铁路是首条横贯美国东西部的铁路,2019年是铁路建成150周年

⑵ 有知道美国的铁路公司股票的市盈率水平的吗

伯灵顿北方圣菲公司(BNI的):这个位于得克萨斯州的铁路服务的牵引汽车,汽车零件,食品,棉花,食盐,橡胶北美,建筑产品,建材产品,化工产品,塑料制品,石油产品。价格/ 15.5,小/ 1.9,收益率1.2%。

CSX公司(CSX):在佛罗里达州的公司在美国东部和珍品化肥,金属,林业产品,食品,农产品,化工,煤炭,铁运作。价格/是13卷/ S是1.7,并支付1.1%的水平。

佛罗里达州东海岸工业公司(FLA)的:拥有位于佛罗里达州的铁路和房地产。价格/ 31,小/ 4.9,收益率0.4%。

纳西及怀俄明公司(GWR):拥有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玻利维亚铁路。珍品煤炭,造纸,木材,石油产品,金属,水泥,砂石,化工,食品和汽车零部件。价格/ 8.8,小/ 2.5,没有红利。

堪萨斯城南部(KSU):这堪萨斯城的公司在密苏里州,亚拉巴马州,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得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城航线。他们运输化学品,石油产品,木材,金属,农业,矿产品,汽车产品。价格/ 44,小/ 1.5,不分配股利。

诺福克南方公司(NSC)的:弗吉尼亚州的铁路,这既符合美国和加拿大。他们所制造的毒品包括汽车产品,化工产品,金属,农产品,消费品,纸张,陶土,森林产品和煤炭。价格/ 13.7,小/ 2.1,收益率1.8%。

普罗维登斯和伍斯特铁路公司(PWX):这位马萨诸塞州的公司是一个区域货运铁路为民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康涅狄格州和纽约。他们长途钢铁,化工,木材,废料,树脂,水泥,煤炭,碎片和食品。价格收益率是相当高的52个,销售价格为2.8%。在支付0.9%的轻微收益。

RailAmerica公司(RRA):这位于佛罗里达州的短期线铁路经营业主在26个州和加拿大的三个省份的铁路。价格/ 17,小/ 14,没有红利。

联合太平洋公司(UNP)的:这奥马哈基地公司为北美的所有。他们运输农产品,汽车零部件,木材,钢铁,造纸,食品,化工,煤炭和汽车。价格/ 17,小/ 17,收益率1.4%。

⑶ 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介绍

联合太平洋公司(Union Pacific Company)1862年7月1日通过的法案建立的。联合太平洋公司控制着三个子公司,它们是Union Pacific Railroad Company(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 Overnite Transportation和Fenix。

⑷ 华尔街七巨头的相关简介

摩根银行的前身是不太为人所知的英国乔治·皮博迪公司(George Peabody and Company)。乔治·皮博迪原是美国巴尔的摩的一个干货商,在发了一些小财之后,于1835年来到英国伦敦闯世界。他瞧准了金融行业是个发财的行业,就开始在伦敦和一些商人一起做起承兑银行(Merchant Bank)的生意,这是当时一种非常时髦的“高级金融”(High Finance)业务,客户主要包括政府、大公司和大富豪们。他们提供国际贸易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经营大宗商品,这就是现代投资银行的前身。
乔治·皮博迪通过巴尔的摩的布朗兄弟公司在英国分号的引荐,很快打入了英国的金融圈子。不久,乔治·皮博迪非常吃惊地收到内森·罗斯柴尔德男爵的邀请前去做客。诚惶诚恐的乔治·皮博迪觉得能被名震世界银行界的内森请去做客,就好像天主教徒被教皇接见一般荣幸。
内森开门见山地提出希望乔治·皮博迪帮他一个忙,做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秘密公关代理人。罗斯柴尔德家族由于在欧洲巧取豪夺,虽然家财万贯,可也被很多人痛恨和鄙视。伦敦的贵族阶级就不屑于与内森为伍,屡次拒绝内森的邀请,虽然罗斯柴尔德在英国势力很大,但始终有些被贵族孤立的感觉。内森看中乔治·皮博迪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为人谦和,人缘颇佳,又是美国人,日后还可以派上大用场。
乔治·皮博迪对内森的提议自然是满口应承,所有公关开销全由内森买单,乔治·皮博迪的公司很快就成为伦敦著名的社交中心。特别是每年7月4日在乔治·皮博迪家举办的美国独立节宴会,更是伦敦贵族圈子里的一件盛事[2]。客人们可能没有想到,富丽堂皇和气派奢华的招待开销,岂是一个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所能负担得起的。
直到1854年,乔治·皮博迪还只是一个百万英镑级别的银行家,在短短的六年之内,他却发了一笔近2 000万英镑的横财,一举成为美国重量级的银行家。原来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策动的美国1857年经济危机中,乔治·皮博迪由于大量投资于美国铁路债券和政府债券,当英国的银行家突然狂抛和美国沾边儿的一切债券时,乔治·皮博迪也被深度套牢。奇怪的是,英格兰银行在他濒临破产边缘的时候,仿佛天使从天而降,紧急提供了80万英镑的信用额度,不仅把他从死神身边夺了回来,更鬼使神差般地使一贯极端谨慎和早已失魂落魄的乔治·皮博迪赌上全部身家,大笔吃进被惊恐万状的美国债券投资者当做垃圾抛售的各类债券。1857年的危机全然不同于1837年的十年萧条,仅一年时间,美国的经济就完全走出衰退的阴影,结果,乔治·皮博迪手中的美国债券使他很快成为超级富豪,这与1815年内森的英国国债战役惊人的相似。在没有内线准确信息的情况下,刚从破产噩梦中惊醒过来的乔治·皮博迪,是断然不敢大量吃进美国债券的。
乔治·皮博迪一生没有子嗣,庞大的产业无人继承,他为此煞费苦心,终于决定邀请年轻的朱尼厄斯·摩根(Junius Morgan)入伙。在乔治·皮博迪退休以后,朱尼厄斯·摩根接掌了全部生意,并将公司改名为朱尼厄斯·摩根公司(Junius S. Morgan and Company),仍然设在伦敦。后来,朱尼厄斯的儿子J.P. 摩根接掌了公司,后来他将美国的分支改名为J.P.摩根公司。1869年,J.P.摩根和佐格索(Drexel)在伦敦与罗斯柴尔德家族会面,摩根家族完全继承了乔治·皮博迪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系,并将这种合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1880年,J. P. 摩根开始大量资助重组铁路公司的商业活动。
1891年2月5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和英国的其他一些银行家成立了秘密组织“圆桌会议集团”,美国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牵头的就是摩根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圆桌会议集团”更名为“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英国的改为“皇家国际事务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美英两国政府的许多重要官员就是从这两个协会中被挑选出来的。
1899年,J.P.摩根和佐格索到英国伦敦参加国际银行家大会。当他们回来时,J.P.摩根已经被指派为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利益的首席代理人。伦敦会议的结果就是,纽约的J.P.摩根公司,费城的佐格索公司,伦敦的格伦费尔(Grenfell)公司,巴黎的摩根·哈杰斯·希公司(Morgan Harjes Cie),德国和美国的沃伯格公司(M. M. Warburg Company),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完全联系在一起了。
1901年,J.P.摩根以5亿美元的天价收购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巨无霸—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J.P.摩根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可是,据国家临时经济委员会(Temporary National Economic Committee)的报告,他仅拥有自己公司 9%的股份。看来,声明赫赫的摩根还只是一个前台人物。 詹姆斯·希尔:铁路大王
铁路的建设是严重依赖金融支持的重要基础建设,美国庞大的铁路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仰赖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资本市场的金钱才得以实现的。控制美国铁路债券在欧洲的发行,就成为掌握美国铁路工业命脉的直接手段。
1873年,由于国际银行家们对美国突然实施金融紧缩,狂抛美国债券,美国铁路债券也未能幸免。到危机结束的1879年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已成为美国铁路最大的债权人,只要他们高兴,可以随时掐断任何美国铁路公司的金融命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靠汽船运输和煤矿起家的詹姆斯·希尔必须投靠在金融家的旗下,才可能在铁路行业惨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壮大,摩根正是他背后的金融靠山。在摩根的大力扶持下,利用1873年危机后大量铁路公司倒闭的机会,詹姆斯·希尔实现了迅速兼并和扩张的计划。
到1893年,詹姆斯·希尔拥有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争夺中西部铁路(Chicago,Burlington and Quincy Railroad)控制权时,詹姆斯·希尔遇到了强大的对手,由洛克菲勒财团支持的太平洋联合铁路(Union Pacific Railroad)向他发动了突然袭击。太平洋联合铁路的总裁哈里曼开始秘密收购詹姆斯·希尔控制的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Northern Pacific)的股票,当詹姆斯·希尔惊觉即将失去控制权时,哈里曼还差4万股就大功告成了。詹姆斯·希尔立即向正在欧洲度假的后台老板摩根紧急求救,摩根马上指令手下反击洛克菲勒的挑战。一时间华尔街烽烟四起,对北方太平洋铁路公司股票的争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每股价格一度达到1 000美元的天价。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最后国际银行家们不得不出面调停,达成的最终结果是成立一家新的控股公司—北方证券公司(Northern Securities Company),两强共同控制美国北方的铁路运输。在公司成立当天,麦金利总统被刺杀,副总统老罗斯福继任。在老罗斯福的强力反对下,北方证券公司被美国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反垄断法》强制解体。受挫之后,詹姆斯·希尔的发展方向掉头向南,收购了从科罗拉多直抵得克萨斯的铁路。到1916年去世时,詹姆斯·希尔积累了5 300万美元的财产。 洛克菲勒:石油大王
老约翰·洛克菲勒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被人们冠以“最冷酷无情的人”。他的名字自然和大名鼎鼎的标准石油公司密不可分。
洛克菲勒的石油生涯开始于美国内战时期(1861~1865),直到1870年他成立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时,生意做得仍然属于一般水准。自从得到克里夫兰国家城市银行的一批种子贷款后,他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在恶意竞争方面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在他非常看好的石油精炼行业中,他很早就悟出石油精炼虽然短期利润极高,但由于缺乏控制的激烈竞争,终将陷入自杀般的恶性竞争。办法只有一个,毫不留情地消灭竞争对手,为此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具体方法是,首先由受其控制但不为人所知的中间公司提出用现金低价收购竞争对手,如果遭到拒绝,竞争对手将面临惨烈的价格战,直到对方屈服或破产。如果还不奏效,洛克菲勒最后将使出撒手锏:暴力破坏。殴打竞争对手的工人,放火焚烧对手厂房等,几个回合下来,幸存者寥寥无几。如此霸道的垄断行为,虽然引起了同行的公愤,但也招来了纽约银行家的浓厚兴趣。酷爱垄断的银行家非常欣赏洛克菲勒实现垄断的高度执行力。
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煞费苦心想控制日益强大的美国,但屡屡失手。控制一个欧洲的国王比控制一个民选政府要简单得多。美国内战以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部署控制美国的计划。在金融业,有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在工业界,他们还一直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代理人选,洛克菲勒的所作所为,让罗斯柴尔德家族眼前一亮。如果在金融方面给予大量输血,洛克菲勒的实力会远远超出小小的克里夫兰地区。
罗斯柴尔德家族派出他们在美国最重要的金融战略家库恩雷波公司的雅各布·希夫(Jacob Schiff)。1875年,希夫亲赴克里夫兰去指点洛克菲勒下一步的扩张计划。希夫带来了洛克菲勒想都不敢想的空前支持,由于罗斯柴尔德此时通过摩根银行和库恩雷波公司已经控制了美国95%的铁路运力,希夫拟定了一个由影子公司(South Improvement Company)出面,给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提供非常低廉的运费折扣,在这个运费折扣压力之下,没有几家炼油公司还能够继续生存。洛克菲勒很快就完全垄断了美国石油行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石油大王”。 雅各布·希夫:罗斯柴尔德的金融战略家。
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希夫家族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上溯到1785年,当老罗斯柴尔德举家搬到法兰克福的一幢五层楼房时,与希夫家族合住了多年。同为德国犹太银行家,两家有长达百年的情谊。
1865年,年仅18岁的雅各布·希夫在英国罗斯柴尔德银行见习了一段时间以后,来到美国。在林肯总统被刺杀之后,雅各布协调在美国的欧洲银行家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共同推动建立美国的私有中央银行制度。他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发现、培养欧洲银行的代理人,并将他们输送到政府、法院、银行、工业、新闻等各种重要的位置上,以待时机。
1875年1月1日,雅各布加盟库恩雷波公司,并从此成为公司的核心。在强大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支持之下,库恩雷波公司最终成为美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之一。

⑸ 股票大战华尔街

华尔街是一个从来不缺少流氓和混蛋的地方,是一个永不平息的是非之地,是人性贪婪与卑劣的展示台.接下来要给大家讲述的就是二十世纪初在华尔街上演的一次流氓之战,他给华尔街带来了一场劫难,使很多人在这场战争中被波及而倾家荡产.

战争发生在当时美国最为显赫的两大银行巨头之间,J.P.摩根(摩根银行的创始人)和雅各布.谢佛。首先出场的是E.H.哈里曼。哈里曼是当时著名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请容许我对他做一些简要的介绍.1862年14岁的哈里曼从华尔街传递员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20多岁的时候靠借来的3000美元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买得一个交易席位,后来很快投身与铁路。他的岳父是两家铁路公司的总裁,利用这层关系他在1881年获的了美国安大略湖南部铁路的控制权。他接手和整顿过多条铁路,并使这些铁路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1898年他接手了濒临破产的联合太平洋铁路,经过分析他把赌注压在该铁路会带动中西部农场的繁荣上,他赢了,联合太平洋铁路成了一棵摇钱树。随着事业的兴旺,他的野心再次增大,把目光放到了其主要的竞争对手--北太平洋公司的控股权上。1901年,哈里曼在谋求北太平洋公司控制的一小段对他能够造成威胁的铁路的控制权时遭到了拒绝,于是哈里曼决定通过收购北太平洋公司来永远的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引发了两大银行巨头之间的战争---

与哈里曼合作的银行家是雅各布·谢弗,而北太平洋公司的控制人希尔是摩根银行的重要客户,因此对希尔的北太平洋公司进行攻击就是对摩根银行进行攻击。面对强敌雅各布·谢弗没有丝毫的畏惧,他很快悄悄的把北太平洋公司的大部分优先股收购到手,他是还持有了相当数量的普通股票,这使哈里曼控制了绝对多数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而对普通股票的收购还在继续。而此时摩根还在欧洲,他对此一无所知。

摩根银行最终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的计划并立刻致电摩根,要求他授权银行在5月6日(星期一)开盘购买15万股北太平洋公司的普通股票(总股票数是80万股)。留给希尔的最后一线希望就是获的大多数的普通股票,然后让公司做出决定,回购优先股(法律赋予了公司这个权利),这样希尔就能够重新获的公司的控制权。而要实施这个计划要花费1500万美元,摩根同意了。于是摩根和谢弗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星期一早上一开盘,股票抢购战就开始了,这时两个人总共持有北太平洋公司80万普通股古中的63万股,而到了星期二收盘的时候他们掌控的数字就变成了75.4万,市场上就剩下了区区4.6万股在流通。

双方就像两群彪悍的野狗在疯狂的争食一只小羊羔,他们猛烈的撕咬,随意的践踏,使其他很多无辜的小动物都成了受害者。当然也会因为一些小动物因为捡到了掉到地上的血渍或碎肉而获益的。股票空头们都在盼望股价的下跌,然后从谢弗介入这支股票那一刻起,就是注定了股价要飙升。当空头们意识到这是摩根和谢弗两个人的较量时,一切都太晚了。他们只能抛出自己手中的其他股票,然后以高价购买北太平洋股票来履行合约。对北太平洋股票的需求量如此之巨大,空头之间也展开了疯狂得争夺,以至于一个经纪人为了将500股北太平洋股票运到纽约,甚至不惜专门雇了一列火车。还有一位刚从郊区返回的场内经纪人,由于不太知情很冒失的承认自己有1万股北太平洋股票,结果被扯着他的衣服要买他股票的空头剥了一个精光。这场浩劫中很多空头已经倾家荡产了,股票价格还在上扬,空头们的恐慌在加剧。

这种恐慌不仅仅只在北太平洋股票的空头中传播,也在其他股票的多头中迅速蔓延。由于北太平洋股票的价格不断增长,空头们不的不大量抛售其他公司的股票来高价购买北太平洋股票以履行合约。在巨大的卖压下,其他股票的价格也出现了雪崩。例如合众国钢铁公司的股票短短几天内就从54.75美元直降到26美元。

两个银行巨头之间的争斗把很多人变成了危险的野兽,整个华尔街在被恐慌所吞噬着,人们都陷入疯狂的境地,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自杀、抢劫等等,即便发生了也不会觉的奇怪。

到周四下午,这两个不顾他人死活的流氓也感到害怕了,“伟大的”银行家J·P·摩根和雅各布·谢弗签订了紧急停战协定。两家银行宣布不再购买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同时允许所有的空头以150美元的价格(当时北太平洋的股价在1000多美元)平仓,把很多人又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战争结束了。

战争的肇事者哈里曼,虽然没有获的北太平洋公司的控制权,但他却如愿以偿的获得了那一小段铁路的控制权,让我们记住那一小段让很多人经历生死的铁路--伯灵顿铁路。

战争虽然发生在20世纪初,而且在地球的另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巨额的财富如果被不负责任的流氓所掌控,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就会陷于被愚弄和践踏的危险之中。想一想目前各大城市的房价,想一想庞大的炒房团,想一想“房子就是给富人住的”无耻言论,让人不寒而栗···

⑹ 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历史沿革

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太平洋铁路修通之前,美国东西部被崇山峻岭、浩瀚沙漠重重阻碍,没有一条便利的交通线路。从纽约到旧金山需要乘船绕行南美的合恩角,最短的时间也要六个月。地理和交通的原因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不仅经济发展受到影响,也成为国家稳定统一的隐患。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通过了第一个建设太平洋铁路法案,该法案规定由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共同承建横贯大陆的太平洋铁路。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起点站是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两个公司东西相向铺筑铁路。太平洋铁路西段要穿越整个内华达山脉,工程极为艰巨。当时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燃起战火,这条铁路对美国北方来讲也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早日开通铁路,美国政府在法案中颁布了现金补助法,还规定无论哪一家公司,
凡铺轨两旁的土地即归其开发利用。1869年,太平洋铁路终于建成完工,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体,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美国从一个只在名义上存在的国家,变成了一个真正完整的国家。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八十天环游地球》里也提到了这段铁路修建的意义:如果没有它,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梦想永远只是梦想而已。过去,从纽约到旧金山最顺当也要走六个月,而铁路建成后只需要七天。事实上,如果没有华工的劳动和智慧,修建铁路所花的时间将远远不止四年。

⑺ 中国太平洋铁路基金股份是真的吗

太平洋保险出资320亿元认购中国铁路发展基金优先股,于2015年6月13日于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他投资人签署了出资人协议。
中国太保股票代码:601601,可查看相关公告

⑻ 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历史故事

1862年美国国会批准兴建东西横贯铁路的计划,并特许成立联合太平洋铁路
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 Company)。而在此前一年,一群企业家在旧金山成立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Central Pacific Railroad Company)。1862年的横贯铁路法案,指定中央太平洋铁路由加州沙加缅度(Sacramento)向东筑路;而联合太平洋铁路由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的奥马哈(Omaha)向西兴建。由于加州当地工人多被采矿业雇用,中央太平洋无法在短期内招募足额员工。员工招募后又要担心罢工的问题。就在某一次罢工事件时,负责施工的柯罗克(Charles Crocker)主张招募较可靠的华工。其实少数华工在1864年就已受雇参与加州中部铁路的兴建,此次经克罗克力排众议,中央太平洋开始雇用华工。由于工作勤奋,头脑灵巧,各种工作均能胜任,又甚少抱怨,获得了中央太平洋的信任。于是中央太平洋大量在加州招募华工。本地华工来源不足时,甚至派船至中国招工。至1868年受雇修建铁路的华工达到一万余人。1869年5月当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路段与联合太平洋铁路的路段接轨时,中央太平洋五分之四的工人都是华工。当时加州州长,也是中央太平洋的总裁史丹佛(Leland Stanford)在1865年10月10日上呈美国总统的铁路报告书中,说明华工总体来说平和耐劳、勤奋节俭。愿意虚心学习修建铁路的各种技能。中央太平洋铁路负责修建的路段,以穿越雪山山脉的工程最为险峻。雪山山脉位于加州东缘,是加州与内华达州的分界山脉。最高峰海拔4418公尺。众峰顶长年积雪,是以称为雪山山脉(内华达Nevada即西班牙语白雪封顶之意。)从加州首府沙加缅度向东,跨越雪山山脉就进入内华达州境。在群山之间,横贯铁路的工程,必须沿著陡峭的山壁开出路基。在这几近垂直的峭壁上无从立足,遑论开山筑路。但是华工利用中国传统的凿山法,自崖顶以绳索悬吊工人至半山,以手工在山壁上凿出小洞。随后置入火药,点燃引信后在爆炸前迅速将工人拉起。如此重复操作,先开出一条可容人行的狭径。然后再继续开凿到路基宽度,铺设铁轨。经过华工艰苦的努力,中央太平洋铁路终于排除万难,通过了雪山山脉。一旦通过雪山山脉,进入内华达州属于大盆地沙漠的地段后,因地势相对平缓,筑路的进度有如神助。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对头联合太平洋铁路自奥马哈向西筑路,两家铁路一开始就有拼比竞争的味道。在1862年的横贯铁路法案里,规定两家公司的铁路在加州及内华达州的交界处接轨。当时美国联邦政府预估,中央太平洋在雪山山脉段工程必定艰苦,而联合太平洋公司的路段大多为平坦的中西部草原,因此联合太平洋到达内华达州最西境时,中央太平洋大概也只能穿出崇山峻岭抵达加州的最东境。没有想到中央太平洋倚靠华工,一路过关斩将,在1868年6月内华达州北部的小城雷诺时,联合太平洋的员工还在千里之外。中央太平洋在雪山山脉中与群山搏斗,两年多的时间才推进60余哩。联合太平洋一开始轻松愉快,沿著平坦的帕拉特(Platte)河谷,以每日一哩的速度向西推进。当中央太平洋穿出雪山,得见天日时,双方的处境对调了。联合太平洋进入了洛矶山脉,必须开辟隧道,对付崎岖的地形。而中央太平洋终于步入坦途,得以每日一哩的速度向东而去。
美国国会在1864年及1868年两度对原横贯铁路法案提出修正,允许两家铁路公司在抵达原先预定的加州边界交会点后,如对方未到,得继续向前筑路。所筑铁路的路权及沿线部分地权悉归该铁路公司所有。现在中央太平洋已先抵达雷诺,岂有在此坐待对手,而将路权拱手让人之理?于是两家公司掀起了争霸赛。争夺目标是犹他州(Utah)的商业中心盐湖城(Salt Lake City)。谁先到,谁就掌握了盐湖城庞大的经济利益。于是双方竟日赶工,向前力挺。联合太平洋的员工大多是爱尔兰裔。由于开工时南北战争刚刚结束,这些员工绝大部分是北军的退伍军人。即使是总工程师及管理阶层,大多也是退役的将军。于是联合太平洋对员工的管理自然倾向于军事管理的模式。他们的作业模式也是有如行军一般。最前方测定路线的是斥侯,再来是修筑路基的先遣部队,然后是铺枕木铁轨的主力部队。最后是粮草与后勤补给。联合太平洋的工人也像士兵般有著粗犷不羁的个性。尤其爱尔兰人又以嗜酒闻名,往往为联合太平洋的管理阶层带来甚大的困扰。而中央太平洋的华工一般不甚饮酒,再加上手脑灵巧,工程的品质甚佳。此时双方展开盐湖争霸大战,鹿死谁手,尚在未定之天。
于是双方卯足了劲,奔向敌营。中央太平洋的华工,更是快马加鞭,日夜赶工。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乃是创下了一日12小时内铺设10哩铁路的纪录。最后由于华工的努力,中央太平洋铁路,终于在1869年4月30日率先到达双方相约定的接轨点,大盐湖正北方的突顶山(Promontory Summit)。此时联合太平洋的工人,正在突顶山的东坡为最后的几项工程努力。
1869年5月10日横贯铁路终于在突顶山接轨。在接轨仪式上,一队华工在工头明克勒(H.H. Minkler)带领下,将最后两根铁轨的第一根铺好。另一队爱尔兰工则在工头格尔佛(Michael Guilford)引导下,将最后一根铁轨铺好。随后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史丹佛,及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副总裁杜兰(Thomas Durant),轮流将最后一根道钉钉入枕木。在道钉钉下的刹那,现场电报员立即拍发电报至华盛顿。全美各地欣喜若狂,庆祝横贯铁路的建成。
近一百年后,加州旧金山湾区的柏拉奥圗市(Palo Alto)有两位年轻的工程师惠礼(Bill Hewlett)及普克(Dave Packard)于1939年合夥创立了惠普公司(HP)。这两位年轻的工程师都是史丹佛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毕业生。此史丹佛大学非他,就是中央太平洋公司总裁史丹佛所创办的。其后于1957年惠普迁入史丹佛工业园区(Stanford Instrial Park)。史丹佛工业园区是史丹佛大学以其空置的校地划为工业用地出租。当时的工学院院长史门(Frederick Therman)建议,出租的对象应以高科技公司为限。于是一个集中高科技公司于大学邻近,以促进大学研究团队及高科技公司交流的经营模式就诞生了。这可以说就是硅谷的起源。除了惠普公司,其他早期迁入园区的知名公司尚有柯达(Eastman Kodak)、通用(General Electric)、洛克希德(Lockheed)等。惠普公司的两位创办人,率先采用平易近人的领导方式。公司经理办公室的门永远是敞开的,员工随时可与经理沟通。尽量减少公司的阶级层次,公司上上下下密切联系,即时交通。领导者提出工作目标,责成各团队或个人达成目标,并不硬性规定达成目标的方法。同时公司制定各种股票分红制度,将公司的利润与员工分享。
惠普公司的开明做法,成为往后许多高科技公司的经营范本。而史丹佛工业园区的模式,更是促进了学术与尖端科技的交流,激发了无穷的创造力,进而也创造了高度的经济活力。此后50年,硅谷成为世界高科技的摇蓝。一波一波的新科技,在这里创造发扬。
硅谷这个高科技的摇篮,吸引了全世界的科技人才。华人科技界的精英,自然也汇集在此。从学界、太空探测、半导体、生物科技,到信息、计算机、网络、软件,在在都有华人的参与。近二十年来,更在企业经营方面崭露头角。开创高新科技公司者比比皆是。今天走进硅谷的大小公司,或开车在马路上巡行,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尽是黑发黄肤的亚裔。而这其中,华人占了极大多数。华人在政治界也渐渐浮上台面。以硅谷苹果计算机公司所在的库博蒂诺市(Cupertino)而言,前任市长就是华裔。目前市议会五席议员中,有两席是华人。综观硅谷各行各业,华人已是社会的中坚,主流的一部分了。
百余年前的华工,在当时的新科技─铁路建设中贡献了无数的心力,甚至牺牲了生命。百余年后的华裔工程师、企业家、从政者、律师、医生,在现今的高科技界、政界、商界、学界继续奋斗,劳心劳力。巧的是,百年前的华工,和今日硅谷的华人,都与史丹佛结了缘。当年史丹佛主持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力排众议,雇用华工,事后证明是使中央太平洋铁路在与联合太平洋铁路的竞争获胜的正确决定。今天,华裔工程师、科学家在以史丹佛工业园区为中心的硅谷出人头地,成为硅谷的中流砥柱。而横贯铁路初议,又与中国贸易有关。诸事前后辉映,饶有趣味。
今天居住在硅谷的华裔,休闲时经常到加州与内华达州交界的太浩湖(Lake Tahoe)一带滑雪,或到雷诺的赌场竸博。开车一出旧金山湾区,就沿著80号州际公路向东奔驰。这80号公路,就是沿著当年华工所开辟的横贯铁路所建。当车子经过接近州界的唐纳隘口(Donner Pass)时,或许应该驻足片刻,观看一下当年华工胼手胝足所辟建的隧道及铁路路基。在那里,有一块1984年由当地历史学会所立的一块铜匾,上书:一万二千名华工艰苦开辟了穿越山脉的铁路…这些技艺精湛的亚裔师傅在加州及美西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