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马鞍山现代牧业股票价格
估计连这家企业的老板也回答不了你的问题,因为企业上市发行股票要报经国务院证监会批准的!即使该企业各项指标都符合上市,国务院不批准,没戏!
⑵ 现代牧业股票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公司招股价平均价3.29 港元,2011 财政年度预期市盈率约72 倍。鉴于公司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而现有估值偏高,给予其投机性认购评级。
在香港按3.29 港元发行,估计上市也在这个价位附近。
⑶ 现代牧业股票价格
港股现代牧业截至昨天(20200615)收盘价0.99。
⑷ 现代牧业和蒙牛的关系
现代牧业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8月26日,针对现代牧业未来的2C业务布局计划,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现代牧业目前已经完成了中高端全产品线的布局。作为全国最大的原奶供应商,现代牧业正式从2012年开始布局终端奶市场。这意味着,现代牧业与其大股东以及最大客户——蒙牛在终端奶市场短兵相接。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现代牧业重新加码终端奶市场,是为了尽快摆脱对蒙牛的依赖。
加码2C
8月26日,针对现代牧业未来的2C业务布局计划,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现代牧业品牌奶定位是中国第一的中高端牛奶。目前已经完成了中高端全产品线的布局,全国全渠道运营,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在产品上全线布局,围绕牧场奶定位,布局纯奶、高钙奶及脱脂奶,同时拓展电商、社区团购平台定制化产品。
这被业内看作是现代牧业释放重新加码2C市场的又一信号。
2005年,现代牧业创立。2012年,现代牧业依靠常温奶单品类正式开启2C市场,虽然之后几年产品销售额翻倍增长,但由于频繁打折,外界对现代牧业常温奶单品的实际盈利能力一直不乏质疑声。在质疑声中,2017年下半年现代牧业常温奶产品逐渐在终端市场中不见踪影。
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现代牧业长期从事乳业上游的畜牧业务,虽然也曾经推出自有品牌终端产品,但影响力不大,况且终端产品目前大小品牌林立,竞争非常激烈,单凭自己在上游的资源就像向下游延伸,压力很大,同时也是在和自己的大股东蒙牛直接竞争。
对于终端产品是否会与蒙牛产品存在竞争关系,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此前回应称,现代牧业自有品牌重点瞄准了三四线城市,以尽可能地不与蒙牛和伊利的高端产品产生正面冲突和较量。
对于现代牧业加码终端奶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蒙牛,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事实上,现代牧业加码2C市场不仅要与蒙牛进行正面竞争,同时也会与新希望、光明、完达山等品牌进行竞争。而上述企业,也均是现代牧业的客户。
不过,现代牧业依然看好牧场奶概念产品,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称:“未来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坎坷扭亏
尽管新品计划野心勃勃,但现代牧业的业务根基并不在2C市场。据了解,现代牧业是国内最大的原奶生产商,也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奶牛存栏量企业,拥有26个万头牧场,畜群规模超20万头,年化产奶量上百万吨,客户包括多家下游乳制品企业。
体量庞大的现代牧业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自2015年开始,受进口大包粉冲击、原奶价格低迷等因素影响,国内奶牛养殖业面临巨大压力,现代牧业业绩也开始下滑,当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仅为3.21亿元,同比腰斩。2016-2018年,现代牧业持续亏损,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亏损7.42亿元、亏损9.75亿元、亏损4.96亿元。
2019年以来,随着消费升级和低温鲜奶的普及,国内市场对原奶的需求不断增长,原奶价格明显上涨,奶牛养殖行业迈入回暖期。财报显示,2019年,现代牧业原奶平均售价为4.04元/公斤,较2018年的3.85元/公斤上涨了4.9%;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为3.4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进入2020年,疫情压力下的现代牧业仍然实现了业绩增长。上半年,现代牧业销售收入为28.28亿元,同比增长10%;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2.26亿元,同比提升69%;如果不考虑一次性收益,公司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492%。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增长除受到原奶价格上涨带动外,还与成本降低有关。上半年,现代牧业公斤奶成本(不包括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27元/公斤,同比下降1.7%。其中直接饲料成本下降至1.75元/公斤,同比下降1.7%。
此外,沈萌表示,现代牧业的主要资源集中在上游,因此在营销成本上也要小于全产业链或下游企业。
对于公司原奶业务的发展前景,现代牧业在财报中的预期较为乐观:“规模化牧场已成为当前我国商品生鲜乳生产的主体。随着国内大型养殖业门槛不断提高,传统散养及中小型规模牧场的模式不再具备竞争优势。未来,原奶增量需求将主要依靠规模化牧场增群增产来解决。”
利益平衡
在2B原奶业务迎来发展新机遇的情况下,为什么现代牧业却将目光再次投回2C市场?沈萌认为,虽然公司大股东是蒙牛,但现代牧业一直有意与蒙牛保持距离,此次重启终端产品的发展,应该是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独立性。
现代牧业从创立至今,与蒙牛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牧业创始人邓九强也曾是蒙牛的创业元老。2013年5月,蒙牛以32亿港元的代价从KKR和鼎晖投资手中收购并持有现代牧业28%的股权。目前,蒙牛共持有现代牧业58.15%的股份,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蒙牛不仅是现代牧业第一大股东,也是其第一大客户。2008年,现代牧业与蒙牛签订10年战略合作合同,期间,现代牧业所产70%以上的原料奶必须供给蒙牛。2009-2011年,现代牧业原料奶总产量中销售给蒙牛乳业的比例分别高达97.6%、97.5%、98.5%。
近年来,虽然现代牧业原料奶销售给蒙牛的比重有所下降,但蒙牛依旧是现代牧业的最大客户。2019年,来自蒙牛的营业收入占现代牧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85.3%。在8月25日的现代牧业业绩说明会上,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现代牧业原奶82.5%销售至蒙牛,9.9%销售至新希望,7.6%销售至其他客户。
对于原奶生产企业而言,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资料显示,在2014年原奶危机爆发之后,蒙牛减少了对现代牧业原奶的收购量,导致现代牧业不得不将部分多余鲜奶喷粉处理,造成变相的“倒奶杀牛”。
“现代牧业的高管希望减少对蒙牛的依赖,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现代牧业此次相当于从优势领域进入红海市场,需要三思后行。”沈萌说。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代牧业在2C目前没有任何优势。无论是品牌认知,还是其他各方面,现代牧业都是比较薄弱的”。北京商报记者钱瑜 白杨 濮振宇
⑸ 现代牧业牛奶为什么便宜
其实当前的牛奶企业基本上都在学习互联网公司。通过烧钱的方式,尽可能的养成自己的用户习惯,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收益,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才是当前牛奶价格这么便宜的根源所在。
现代牧业,全称肥东现代牧业。目前专供蒙牛生产特仑苏,未来星等牛奶。是蒙牛所有奶源里最好的牛奶。蒙牛近些年豪掷巨资进行系列收购,先后对雅士利、现,年12月6日,以“生要强,共赢冠军”为主题的年蒙牛集团客户年会在厦门圆满落幕。
牛奶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常温牛奶,是因为通过超高温的方式,实际上已经损耗了牛奶中很大一部分营养成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的情况下,超高温灭菌的工艺实际上已经不再受到市场的欢迎,鲜牛奶本身由于其低温的方式,实际上更容易受到市场的欢迎。
这也是为什么各家牛奶企业会要考虑推广这个品种的原因。而且我们看到显示说价格比水还便宜的鲜牛奶,实际上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说的巴氏杀菌的那个鲜牛奶,而是新的一种就是高温杀菌的鲜牛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经过一定较高温度的杀菌工艺,让鲜牛奶中的细菌数量更少。
婴儿保质期比一般传统情况下,用巴氏灭菌法进行杀菌消毒的牛奶会更长一些,但是依然需要低温冷链的方式保存。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牛奶
⑹ 现代牧业股票价格为什么这么低
经查证核实,01117现代牧业,属于港股通股票,目前股票价格为每股1。42元,是够低的,走势低迷,中长线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可定会是有原因的。。。
⑺ 现代牧业原始股啥时候解禁能卖多少钱
如果您这样的原始股,您可以选择预定式回购,也就是说把股份质押给证券公司,之后证券公司会给你约定比例的资金供你使用,使用范围不做限定,等到股票可以卖出的时候可以选择卖出,补给证券公司利息就可以了。这是目前最好处理原始股的办法了。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股份自由流通买卖。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⑻ 现代牧业股票价格下降了,是否抛出
暂时不需要吧,先观望
⑼ 01117现代牧业这只股票基本面如何,哪能看到,谢
同花顺按F10 但是我给个建议啊,知道那些不一定有什么用,很简单公司看门的保安知道的未必就少但是一样赚不了股票的钱
⑽ 现代牧业原始股
答:如果您这样的原始股,您可以选择预定式回购,也就是说把股份质押给证券公司,之后证券公司会给你约定比例的资金供你使用,使用范围不做限定,等到股票可以卖出的时候可以选择卖出,补给证券公司利息就可以了。这是目前最好处理原始股的办法了。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惟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股份自由流通买卖。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