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德国凯傲集团股票价格
扩展阅读
买股票血压升高原因 2025-05-22 17:16:51
金山工业股票代码 2025-05-22 17:14:54

德国凯傲集团股票价格

发布时间: 2023-05-15 08:10:21

① 德国林德集团和林德液压什么关系

林德液压现在是潍柴动力控股的,以前属于德国凯傲集团,德国凯傲是一家做叉车等物流搬运业务的全球第二大叉车集团,旗下有林德叉车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林德液压也属于旗下的分支机构。然后德国凯傲是从林德集团剥离出来的物料搬运业务板块,最大的控股股东是国际大型风投集团,近几年被潍才动力收购了一些股份!综上所诉,林德集团与林德液压基本没有从属关系了,只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

② 山东省最赚钱的企业:前9个月净赚144亿元,手握三个全球第一

进入11月份,各大企业悉数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财报。我们把目光投向经济大省山东, 山东重工集团 实现营业收入2333.97亿,同比增长59.81%;净利润为144.86亿,同比增长51.36%,超过去年全年水平(118.07亿),继续稳坐"盈利王"宝座。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重工集团成立于09年,由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潍柴集团、山东 汽车 工业集团等企业组建而来,总部位于山东济南。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领先、国际知名的 汽车 与装备制造集团,拥有全球员工14万人,资产总额3673亿元。去年汇总营业收入达到3980亿元,超过海尔集团、魏桥创业、海信集团等巨头,成为山东省制造业"领头羊"。

山东重工的成立整合了中国最优质的动力系统与工程机械明粗资源,业务涵盖动力系统、商用车、工程机械、智能物流、农业装备等领域,拥有潍柴动力、中国重汽、山推股份、中通客车、德国凯傲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旗下的潍柴重型发动机、法士特重型变速器、山推推土机产销量全球第一。

或许很多人对山东重工并不了解,但对于旗下的 潍柴动力 ,应该不会感到陌生。简单介绍一下,这家企业上世纪40年代,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是国内最大的 汽车 零部件企业,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重型 汽车 、大客车、工程机械、船舶机械等领域。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73.84亿元,同比增长16.32%;净利润为71.06亿元,同比增长0.67%。

潍柴动力的前身是潍坊柴油机厂,是中国最早一批机械企业。因为种种原因,曾一度濒临破产,后来在谭旭光的带领下,通过严把产品质量关、改进检验环节、重视客户服务等举措,成功转亏为盈,并逐步成为第一大柴油机品牌。

近年来,潍柴动闭槐陪力积极在海外布局,不仅与奥地利AVL公司联合建立欧洲研发中心,还收购了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顶级豪华游艇制造商意大利法拉帝集团、自动化物流系统提供商美国德马泰克公司。八年前,斥资7.38亿欧元收购轿蠢了德国凯傲集团(世界第二大叉车制造商)以及林德液压。业内一直有"得液压件者得天下"的说法,此举彻底改变国内高端液压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

众所周知,山东是制造业大省,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当年为了搭建一个千亿级企业的发展平台,将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潍柴集团、山东 汽车 工业集团等企业组建成山东重工,此举也标志着山东正式拉开整合全省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序幕。

现如今,山东重工集团已经完成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产业版图跨越欧洲、美洲、东南亚。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40%,而且全面实现盈利。根据规划,2025年前实现年收入1000亿美元,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装备跨国集团。

③ 中国收购了哪些德国企业

截至目前,中资公司收购(含控股)的德国企业主要有:
2011年:联想集团以2.31亿欧元收购梅迪昂公司的36.66%股份(电脑);
2012年:三一重工与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以3.6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100%股权(工程机械)。
2013年,上工申贝收购德国百福(缝纫机)
2013年,正泰集团收购 Conergy(光伏)
2013年,潍柴动力以11.67亿收购凯傲集团32%,林德公司90%股权(叉车)
2014年,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2.9亿欧元收购ZF Friedrichshafen AG(德国采埃孚腓特烈集团)旗下拥有的BOGE橡胶与塑料业务(橡胶塑料);
2015年,中国化工以9.25亿欧元收购克劳斯玛菲公司100%股权(塑料和橡胶处理设备)。
2016年,美的以46亿欧元收购KUKA库卡公司约86%的股权(机器人)。
2016年,北京控股以16亿美元收购德国垃圾处理公司EEW(垃圾处理)。
2016年,上海电气集团收购以约1.74亿欧元收购宝尔捷自动化公司(Broetje-Automation)(航空设备及相关自动系统);
2016年,珠江钢琴集团以人民币1.77亿元收购诗密尔(Schimmel)90%股权(钢琴制造)
2016年,潍柴动力通过凯傲集团以21亿美元收购德马泰克(Dematic)(物流设备)
2017年,富山企业有限公司于3月底正式完成了对德国钢铁集团Georgsmarienhütte Holding GmbH (下称“GMH集团”)旗下Bochumer Verein Verkehrstechnik GmbH公司(德国波鸿交通技术集团,下称BVV)的收购。(轨道交通)
希望以上汇总能满足题主的要求。

④ 000338潍柴动力该怎么操作

000338潍柴动力可谨慎持有,或逢低介入。
近期,中国股市大幅调整,上证综指从5170点调整到3000点,潍柴动力的股价从前期最高的18.63元下跌到现在的9.元,调整基本到位,下跌空间不大,可谨慎持有,或逢低介入。
简介:
潍柴创建于1946年,是目前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汽车及装备制造集团之一。集团在全球拥有员工5.5万余人,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3亿元,名列2014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2位。

潍柴集团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整车整机、动力总成、豪华游艇和汽车零部件四大业务平台的企业,是一家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分子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在中国山东、陕西、湖南、重庆、江苏、福建、上海、北京等多个省市设立了全资或控股子公司。集团控股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HK2338,SZ000338)是一家A+H上市公司,也是中国唯一拥有动力系统(发动机、变速箱、车桥)、重型汽车、汽车电子及零部件黄金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另一控股子公司—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SZ000880),业务覆盖大、中、小全系列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产品平台,并于2007年4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潍柴动力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湘火炬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方式由H股回归A股的蓝筹股,开创了资本市场上的“潍柴模式”。2012年1月10日,潍柴集团重组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艇制造企业——意大利法拉帝公司,企业开始进入全球顶级游艇制造领域,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标志着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2012年9月3日,集团旗下子公司潍柴动力与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用叉车制造商之一和液压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德国凯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企业核心技术直接步入全球领先水平,彻底改变了我国高端液压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集团拥有现代化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内一流水平的产品实验中心,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在美国、欧洲,以及中国潍坊、上海、重庆、扬州、西安等地建立了研发中心,确保企业技术水平始终紧跟世界前沿。依托全球领先的研发平台,企业先后承担和参与了22个国家“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产品和技术授权专利1473项,主持和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45项。其中高速大功率“蓝擎”发动机及WP7系列发动机均达到国Ⅴ排放标准,在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3年公司《重型高速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了国外对重型高速柴油机的技术垄断。2014年公司自主研发ECU电控系统成功配套天然气发动机,WP13大马力重型商用车发动机发布并上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潍柴集团在国内同行业率先通过GJB9001B、ISO9001和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全国建立了由5000余家特殊维修服务中心组成的服务网络,在海外建有近243家维修服务站,产品远销俄罗斯、伊朗、沙特、越南、印尼、巴西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潍柴动力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陕汽重卡”
等品牌,在国内均处于市场领先和主导地位,形成了品牌集群效应。

⑤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338. HK ;000338. SZ)创建于2002年12月23日(与奥地利AVL公司合作)。公司是由原潍坊柴油机厂(2007年8月改制为“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境内外投资者设立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是中国第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并回归内地实现A股再上市的企业,公司资产总额220亿元,职工4万余人,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本公司历史及发展历程如下: 原潍坊柴油机厂正式建立于1946年,是中国最早一批生产柴油机的厂家之一。
自50年代至80年代初,潍柴厂相继研发并生产了51千瓦至99千瓦的多类中速柴油机。
1984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及中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确认潍柴厂为研发及生产斯太尔WD615系列柴油机的定点厂之一。同年,国家经济委员会发出《关于同意潍坊柴油机厂变更隶属关系的复函》,确认潍柴厂为重型汽车配套柴油机的定点厂之一。1989年10月,潍柴生产线顺利通过了国家组织的竣工验收,重型汽车用WD615系列柴油机并于同年开始投产。
1990年、1992年及1994年,潍柴厂分别开发及推出供发电机组、工程机械及船舶用的不同型号WD615系列柴油机。
199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授予潍柴派遣临时出国(境)人员和邀请外国经贸人员来华审批权。
1995年,潍柴厂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同年,立约引进WD618系列柴油机生产技术。
1999年10月,潍柴厂收购了四川长江柴油机厂,扩大了WD615系列柴油机的生产能力。 2000年至2004年
2000年5月,重型汽车用WD618系列柴油机在市场推出。
2001年,潍柴厂成功开发及推出达到欧I标准的WD615及WD618系列柴油机。
2002年,潍柴厂再将WD615系列柴油机改良,达到欧II标准。
2002年12月23日,潍柴厂以有关生产及销售WD615、WD618系列柴油机业务的经营资产与负债及现金出资,联合其他注入现金的发起人成立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3月,潍柴动力的WD618系列柴油机成功达到欧II标准。
同年,潍柴动力的6160系列柴油机基础上研制开发的第五代中速柴油机——潍柴X6160/R6160系列柴油机已经正式推出并进入国内市场。
2003年8月,潍柴动力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
2004年3月1日,潍柴动力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率先通过此项认证的柴油机生产企业。
2004年3月11日,潍柴动力(股票编号2338)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绩斐然。
2004年9月,潍柴动力被授予“2003中国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
2005年记事
2005年1月,潍柴动力获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奖”。
2005年3月,推出符合欧III排放标准的蓝擎系列发动机WP10、WD12。
2005年8月,潍柴动力成功收购湘火炬,延伸了自己的产业链条,拓宽了发展空间。
2005年9月,“潍柴牌”WD615柴油机荣获“中国名牌”称号。
2005年12月,潍柴动力同时荣获 “百强企业”、“上市公司十强”、“专利进步企业十强”、“柴油机制造金牌企业”四项殊荣,谭旭光董事长光荣当选“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6年记事
2006年3月,潍柴动力被中宣部评为“自主创新典型企业”。
2006年5月,谭旭光董事长荣获“中国十大创业领袖”称号,潍柴动力再次被授予“全国百佳零部件供应商”。
2006年6月1日,“潍柴”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6年6月23日,潍柴动力被授予“2005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2006年7月,潍柴动力荣获“中国机械500强”,名列第22位;潍柴动力被评为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
2006年8月,潍柴被授牌为中国首批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
2006年8月,潍柴荣获“2006年度中国制造业500强”,名列第71位。
2006年9月,潍柴荣获“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第二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单位”三项殊荣。
2006年10月,潍柴荣获“山东省机械行业十大自主创新品牌”荣誉称号。
2006年10月20日,潍柴隆重举行系列活动庆祝潍柴六十华诞。
2006年12月,谭旭光董事长荣获“2006年度‘双十’最具价值经理人”、 “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2006中国制造业10大创新人物”等三项殊荣;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潍坊柴油机厂分别获得2006年度山东省优信誉企业AAA信誉等级。
2007年记事
2007年1月,“潍柴”商标,位列《中国最具价值商标500强》第81位,列中国最具价值商标柴油机行业第一位;潍柴被授予“2006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管理创新优秀企业”荣誉称号;潍坊柴油机厂被评为“山东省企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潍柴职业学院被评为“山东省企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07年4月30日,潍柴动力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具创新的第一例“HtoA”案例,同时打通了目前中国最优质重卡资源的产权脉络。
2007年9月,潍柴名列“2007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第161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第79位;列动力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第1位。
2007年11月,潍柴今年第25万台发动机下线,创造世界级新高度。
2007年11月,潍柴动力荣获“全国质量奖”。
2007年12月,潍柴动力再获“第四届全国百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荣誉称号;潍柴动力推出国内首创的最佳动力解决方案:潍柴动力总成系统;潍柴动力入选沪深300和中证100指数样本股。
2008年记事
2008年1月,潍柴动力以“潍柴动力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湘火炬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获第七届“中国改革十大创新案例”奖。
2008年3月,潍柴动力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潍柴动力获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资格。
2008年4月,谭旭光董事长荣获“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
2008年5月,潍柴荣居“2007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次席;潍柴蓝擎系列产品获“采用国际标准认可证书”和“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
2008年6月,潍柴荣获“中国企业教育百强”荣誉称号。
2008年7月,潍柴入选“2008年全国国企典型宣传企业”;潍柴跃居“中国机械500强”第10位;列“中国机械500大”第10位。
2008年8月,潍柴列“2008中国企业500强”第106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第46位。
2008年9月,潍柴列2008年中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83位,列中国最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排名第20位。
2008年11月,潍柴名列“2007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第一名。
2009年记事
2009年1月,谭旭光董事长荣获“十大鲁商功勋人物”殊荣。
2009年3月,潍柴动力企业管理创新项目《以激发员工潜能为目标的绩效管理 体系构建与实施》荣获国家级创新成果奖。
2009年5月,潍柴再获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殊荣;潍柴动力荣获“2009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百佳”和“2009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行业百佳”两项大奖。
2009年6月,潍柴动力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通过国家验收。2009年7月,潍柴动力入选《财富》2009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潍柴跻身中国机械500强第10位,列中国机械500大第14位,世界机械500强第248位;潍柴荣获“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称号;潍柴动力蓝擎电控国III发动机产销实现12万台。
2009年8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
2009年9月,潍柴动力被批准为“第四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009年10月,潍柴动力荣获2009年亚洲品牌500强第204位。
2009年11月,潍柴荣获首批“全国自主创新型企业”;潍柴首次荣获“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称号。
2009年12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潍柴动力荣登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榜;潍柴动力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港股上市公司10强”。
2009年12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优秀的市场业绩和良好的品牌印象成功入选由全球领先的财经杂志《巴菲特杂志》、《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联合举办“2009年(第六届)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
2009年12月,潍柴荣获首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荣誉称号。
2010年记事
2010年4月,潍柴控股集团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前三甲。
2010年5月,高速机月产突破5万台,不仅是潍柴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大功率发动机的月产最高纪录,它标志着企业的制造水平从此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0年10月28日,潍柴动力(02338)(深U000338)A股今日最高升至118.8元人民币,创自2007年4月30日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2010年11月1日,亚星客车(600213)控股股东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知,亚星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53.71%股份的全部或部分无偿划转至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公司。
2011年记事
2011年1月,谭旭光董事长荣膺“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0年度最受关注企业家”荣誉,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企业。
2011年3月,亚星客车控股股东江苏亚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所持51%股权将无偿划转给潍柴(扬州)亚星汽车有限公司。 2011年9月3日, 中国企业500强发布会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在成都召开。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911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93位,较2010年上升24位,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位居第35位,较2010年上升14位。 2011年4月,潍柴控股集团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潍柴控股集团居“2010年山东纳税百强企业”第18位。
2011年5月,潍柴动力成为潍坊市首家国家创新型企业;荣获第七届“金圆桌奖”三项大奖。
2012年记事
2012年1月10日,山东重工集团下属的潍柴集团在济南正式宣布,将实现对全球最大豪华游艇制造商意大利法拉帝有限公司的绝对控股。 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将提供1.78亿欧元的股权投资,同时提供1.96亿欧元的贷款额度,总投资3.74亿欧元。债务重组程序完成后,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将获得法拉帝75%的控股权。作为财务投资者的现有债权人通过转股及2500万欧元的现金投资获得另外25%的股权。 山东重工对法拉帝的此次并购活动最终完成交割,还需得到意大利和中国有关方面的核准,时间需要大约三至六个月。
2012年9月3日,中国领先的汽车与装备制造集团—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与世界首屈一指的工业用叉车制造商之一和液压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德国凯傲集团,在山东济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潍柴动力是继 KKR 和高盛之后,成为凯傲集团的又一重要投资者和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物料搬运和液压驱动技术领域展开密切合作。
这是迄今中国企业在德国最大的一起并购案例。潍柴动力投资的7.38 亿欧元中,其中,4.67亿欧元将通过增资形式收购凯傲 25% 的股份,另外,2.71亿欧元将用来收购凯傲下属林德液压业务 70% 的多数股份。凯傲将利用这笔注资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高盛和KKR资本合伙人公司将继续保持对凯傲的全力支持,所有资金将全部保留并用作对凯傲的投资用途,也不会从本次交易中提取任何现金。倘若凯傲日后 IPO 发行,潍柴动力有权选择增持凯傲股份至 30%,并有权进一步增持凯傲液压业务股份。
2013年记事
2013年12月26日,“英致”品牌发布 开启潍柴轻型车战略布局。英致品牌的LOGO是一个“牛头标”,象征着潍柴汽车拥有一股牛的精神。寓意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精神内核。英名“ENRANGER”是一个组合词。En,来自于英文Engine和Energy,是“动力、力量”的含义,寓意着英致品牌向前的力量和前行的动力;其次,Ranger,则有“骑士、进取”之意。中文名英致,“英”为才能出众的人,拥有着勃发的英气和力量。“致”是进取向前,竭力领先的进驱者一种态度与精神。
2014年记事
2014年6月12日晚间潍柴动力(000338)公告,公司透过间接全资子公司Weichai Power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下称“潍柴卢森堡”)持有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KIONGROUP AG(下称“凯傲公司”)已发行的33.3%股份。公司收到凯傲公司原第一大股东Superlift Holding S.àr.l.的通知,其所持凯傲公司已发行的股份于2014年6月12日由34.5%减持至26.9%,潍柴卢森堡即成为凯傲公司第一大股东。随着此次Superlift减持完成,Superlift将根据潍柴卢森堡的表决决定在凯傲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表决。因此,公司将对凯傲公司有关重大事项拥有合计60.2%的投票表决权,即对凯傲公司实现控制。根据有关的规定,公司需将凯傲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⑥ 潍柴动力④:两大优势 | 三省案例51集

通过前两篇文章,现在我们对潍柴动力有了基本认识,但这些认识还不能构成我们投资的依据,我们需要根据这些认识以及对这些认识的思考,分析潍柴动力是不是一家好公司,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潍柴动力2019年共销售发动机74.2万台,其中道路用发动机51.2万台,非道路用发动机23万台,如果2025年潍柴动力完成双百万目标,总发动机6年复合增长需要达到18%,道路用达到11.8%,非道路用达到28%。

无论是11.8%的增长率还是28%的增长率,放在行业里都非常高,这意味着公司不仅要保持自己的地位还要抢占竞争对手的市场。

商用车市场


2019年中国商用车销量387万辆,其中重卡117.4万辆,占比30.34%;中卡13.9万辆,占比3.59%;轻卡188.34万辆,占比46.87%;微卡65.33万辆,占比16.88%,轻卡和重卡是商用车两大市场。

潍柴动力2019年重卡用发动机销量约35万台,占重卡市场30%;轻卡发动机销售约14万台,占比7.4%。

公司的目标是在2025年道路用发动机达到100万台,道路用包括商用车和客车,2019年公司的客车发动机规模约2万台,在道路用发动机中占比较小,所以2025年能否完成目标主要看商用车市场,尤其是重卡和轻卡市场。

上图是清森凳2008年至2019年重卡行业、潍柴动力重卡用发动机和陕重汽重卡销量数据。

该图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波动性,2010年重卡销量同比增长60%,随后逐年下降,最低跌至2015年55万辆;2017年重卡销量达到111.7万辆,超越2010年水平,同比增长52.4%。

当2017年重卡销量创出新高,就有人担心会不会重演2010年情况,结果2018年、2019年再创新高,2020年可能会更高,截止2020年8月,中国重卡销量已经达到108.35万辆,同比增长35%,可能又有人担心2020年的高增长会不会透支2021年需求,我答旅认为有可能,但是我们目光还是要长远一点儿。

重卡的需求主要来自物流和工程,工程又包括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无论是物流还是工程,判断重卡未来的销量都非常困难,好在我们不需要追求一个准确数字,我们只需要考虑每年的保守需求。

现在中国重卡的保有量约800万辆,每年更新换代的需求就有100万辆,再加上每年的新增需求,未来保持在100万辆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

最近三年潍柴动力重卡发动机市场份额均在30%以上,公司的目标是超越40%,按此计算,重卡用发动机销量需要达到40万,甚至50万台。

在2019年重卡销量前十名公司中,潍柴动力和其中两家公司有直接关系,第一家是陕汽集团,潍柴动力的子公司是陕重汽,陕汽集团是陕重汽的第二大股东,陕汽集团(含陕重汽)2019年销售重卡17.73万辆,占比15%。陕重汽2020年上半年的销量并不乐观,在行业销量81万台,同比增长23%的情况下,公司仅销售8.8万台,同比增长2.1%,潍柴动力给出的解释是,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部分供应商供货不及时,三家季度陕重汽的市场份额已经回升。潍柴动力要完成目标,陕重汽需要保持良好增长。

第二家公司是中国重汽,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同时担任中国重型 汽车 集团董事长,中国重汽2019年重卡销量19万辆,占比16.26%。

虽然中国重汽有自己的发动机部门(以及杭发),但是在谭旭光担任公司董事长之后,中国重汽和潍柴动力加强了合作:

配套中国重汽,是潍柴动力完成目标的第二因素。

除了两家春纳关联公司,潍柴动力还需要在一汽解放、东风 汽车 上取得更多订单,2019年两家公司重卡市场份额合计44%,2020年前8个月,一汽解放的市场份额更是达到27%。

发动机作为重卡的核心部件,每家公司都更倾向于研究自己的发动机,一汽、东风都有自己的发动机部门,同时又与国外知名企业合作,在这种情况下,潍柴如何才能获得更多订单?

打铁还需自身硬。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动力指标(马力、扭矩)、可靠性指标(B10寿命)、经济性指标(有效热效率)、环境指标(排放标准)等。

我能够明白这些指标的意思,但是我不知道每家公司发动机的区别,因为它们(数据)看起来差不多,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潍柴动力发了一个公告:

刚看到这个公告,我还不知道热效率突破50%是什么概念,通过后续报道,我才明白它的意义(央视《经济半小时》黄金时刻重磅聚焦潍柴,解读中国“动力”的速度与激情!)。

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就越显著。以一辆载重49吨的卡车为例,百公里可以省4个油,如果一年跑20万公里,一年可以省3、4万,10年就可以省出一辆重卡来。

虽然仅通过一项指标,就认为潍柴动力的技术实力最强,有些“盲目”,但是这项指标的说服力太强。

技术实力是潍柴动力最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可以使公司争取到更多一汽、东风的订单。

在陕重汽发展、配套中国重汽、争取更多其他客户三个基础上,我认为潍柴动力2025年可以完成50万台重卡用发动机,甚至更多。


轻卡市场

如果重卡用发动机完成50万台,那轻卡用发动机也需要完成50万(忽略中卡和微卡市场)。

2019年潍柴动力销售道路用发动机51.2万台,重卡用约35.2万台,中大客车用约2万台,剩余14万台为轻卡用发动机,2019年轻卡行业销量188.34万辆(含皮卡),潍柴动力占比7.43%。

2020年上半年轻卡行业销量100万辆,潍柴动力表示上半年公司轻卡市场份额12.2%,位于行业第二名,按此计算,潍柴动力轻卡用发动机销量12万台,我对这个数据有些疑虑,更倾向于10万台, 2020年上半年潍柴动力轻卡用发动机的增长速度非常可观,全年有可能完成20万台。

2019年轻卡销量前十名中,中国重汽是潍柴动力的关联公司,中国重汽2019年轻卡销售9.55万辆,占比5.07%,位居第七名。

谭旭光在潍柴动力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说:

在谭旭光没有担任中国重型 汽车 集团董事长之前,中国重汽轻卡主要使用云内动力的发动机,谭旭光担任集团董事长之后,潍柴的轻卡发动机开始替换云内的发动机,这是2020年潍柴轻卡发动机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未来继续增长的因素。

轻卡市场整车公司主要有北汽福田、东风 汽车 、江淮 汽车 、江铃 汽车 、重庆长安构成,前五大轻卡公司市场份额56.37%,集中度并没有重卡行业高。

轻卡采用发动机模式和重卡一样,一是自己生产,二是采购外部公司,外部发动机公司主要由云内、全柴、玉柴、潍柴等公司构成,玉柴在中重型发动机上也有一定规模。

通过对五家发动机(还有上柴)公司的观察,我感觉发动机行业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行业,仅看发动机业务的毛利率,上柴16.21%、全柴11.5%、云内11.39%、玉柴国际17.2%,潍柴表现最好,母公司毛利率达到25.52%,但是母公司销售的主要是重型发动机,轻型发动机业务在扬柴。

我们再看几家整车公司的毛利率,中国重汽济南股份公司(A股上市主体),主营重卡,毛利率10.54%;一汽解放,刚刚借一汽轿车上市,重卡、中卡、轻卡都有,总体毛利率12.4%,主打车型J6毛利率15.6%;东风 汽车 ,上市主体是轻卡业务,毛利率15.34%;江铃 汽车 ,业务以轻卡为主,整体毛利率15%;江淮 汽车 ,商用车的毛利率是13.59%,商用车主要是轻卡;福田 汽车 ,轻卡业务毛利率14%,上市主体主要是轻卡。

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整车毛利率都非常低,我认为原因出现在竞争格局上。

重卡市场的集中度很高,但是大家提供的产品类似,没有差异化;轻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除北汽福田份额多一点,第二名到第六名份额差距不大,再加上重卡、轻卡的客户对价格比较敏感,卡车企业也很难有较高的溢价,导致大家挣很难)。

整车的困境又传递给发动机公司,压低发动机公司的售价,发动机公司也跟着挣不到钱。

但是研制发动机的成本很高,发动机公司为满足排放标准需要不停的升级发动机,2019年上柴、全柴、云内、玉柴国际研发投入合计13.31亿,而潍柴母公司研发投入就达到21.32亿,潍柴连续10年研发投入300亿元。

研发投入是潍柴技术实力的保证。

在巨大的研发投入面前,其他公司很难和潍柴动力比较。

2019年轻卡行业销量188.34万辆,如果未来以5%的速度增长,2025年将达到252.4万辆,潍柴动力只需要20%的占有率就可以完成50万的目标。


非道路市场

潍柴动力2019年非道路用发动机销量23万台,如果2025年达到100万台,需要增长4.35倍,从数字上看,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非道路用发动机主要包括五个市场:工程机械、叉车、农业机械、发电设备和船舶动力,上图是这五个市场的主要产品(对发电机组设备存在疑问)。

潍柴动力2019年没有公布具体非道路用发动机数据,2018年的数据,工程机械占非道路用发动机64%、农业装备占比22%、工业动力占比11%,叉车占比2%,在工程机械里,3吨及以上装载机销量8.9万台,占工程机械用发动机销量71%。

非道路用发动机想要完成目标,首先要在挖掘机市场取得突破,因为挖掘机是工程机械里最大单品;其次是农业机械继续保持高增长,潍柴动力2015年进入农业机械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同时2020年潍柴动力投资奥地利威迪斯公司,打造“动力总成+自主CVT”农业装备动力总成;最后是叉车市场,2019年中国内燃及机叉车销量达到31万辆,潍柴动力叉车用发动机不足万台(2018年是4000台,没有2019年数据)。

即使潍柴动力在这三个方面表现都非常好,我认为2025年完成100万台也很难,所以我对非道路用发动机的期待不是100万,而是50万台,如果2025年能够完成50万台,尤其是挖掘机和叉车的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那非道路用发动机的表现就非常好。

以上是我对潍柴发动机业务“双百万”目标的理解,谭总定这个目标,我认为是他对潍柴动力的技术实力非常有信心。


收购凯傲集团、德马泰克的真正意义

在潍柴动力的 历史 上有两次非常重要的收购,一次是收购湘火炬,公司有了整车业务;一次是收购凯傲集团,公司有了新的成长路径。

潍柴动力最早只做重卡发动机,这很被动,公司收购湘火炬,公司的业务延伸到整车,相当于发动机业务有了一个稳定客户。发动机是重卡的核心部件,每家公司都想研究自己的发动机,如果整车公司研制出更好的发动机,对潍柴动力打击很大,所以潍柴动力需要一个新业务。

可选择的业务有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叉车,中国工程机械成三足鼎立局面(三一、中联、徐工);农业机械没有太好标的,从潍柴动力投资公司的逻辑看,潍柴动力喜欢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叉车中国市场有安徽合力、杭叉集团,两家公司都是当地的重要企业,卖给潍柴的可能性很低,结果潍柴动力找到中国叉车市场第三名——林德叉车的母公司凯傲集团。

当然也可能是另外一个版本,潍柴动力只是想收购林德物料的液压部门,从而打开挖掘机业务,但是在接触林德液压的时候发现叉车也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并且公司没有叉车用发动机,生产叉车用发动机可以成为公司继重卡用发动机的第二大单品。

无论收购凯傲集团的动机是什么,通过潍柴动力的收购行为,我发现潍柴动力的第二个优势——制度优势(这个形容可能并不准确)。

潍柴动力是一家国企,当一家国企在进行大额海外投资的时候会有很多限制、顾虑,而潍柴动力可以频繁收购、投资海外公司,说明政府很信任这家公司,这种信任是非常难得的。

上文讲发动机、整车都是非常难的行业,越是这种困难的行业越需要好的制度和有能力的领导,潍柴动力正好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才能超越其他公司。

本期我回答了两个问题,通过这两个问题我们看到潍柴动力的两大优势:技术优势和制度优势,我认为潍柴动力是一家好公司,但是(凡是最怕但是)潍柴动力是一家复杂的公司,加上前两篇文章,我已经写了一万五千字,而我现在对潍柴动力的认识也只是皮毛。

最后一个问题——估值

上期有朋友问我怎么给潍柴动力估值,以我现在对潍柴动力的认识,无论怎么估都是错的,即使估对了也没有意义。

所以我决定跟着感觉走,潍柴动力1000亿以下是值得投资的。

本阶段对潍柴动力的研究告一段落,以后我会继续搜集潍柴动力的资料,思考潍柴动力的价值。

2020年9月30日,潍柴动力市值1198亿,股价15.1元。凯傲集团市值,88.2亿欧元(人民币704亿),股价74.8欧元(705元)。


风险提示:本文仅是作者学习之用,文中可能存在很多错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文中数据来自相关公司公开资料,封面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潍柴动力②:对潍柴动力发动机、整车及相关业务的认识 | 三省案例51集

潍柴动力③:对林德液压、凯傲集团、德马泰克的认识 | 三省案例51集



⑦ 海尔或将有5家上市公司,山东能源、山东重工更多,山东首富有2家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最近,海尔旗下有屋智能家居完成了上市辅导,这可能是海尔第5家公司上市公司。海尔此前有3家已挂牌上市,1家已申请上市,因此外界称“海尔系”已逐渐形成。

大家经常能听到一个名字——XX系,指的是某个企业旗下拥有的多家上市公司。

山东有哪些“系”?哪些公司上市公司比较多?

此前,海尔已经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海尔智家、海尔生物和盈康生命。

海尔智家就是原来的青岛海尔,是山东最老牌的上市公司之一,是继青岛啤酒之后的山东第二家上市公司,多年前更名为海尔智家。

去年底,海尔智家与在港交所的海尔电器合并,实现整体上市,从而成为在A股、港交所和法兰克福3地同时上市的企业。

目前,海尔智家的市值接近2600亿元, 是山东7家市值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之一,仅排在烟台的万华化学之后,居山东第二位。

海尔生物是2019年9月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为山东第二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目前总市值为310亿元。

盈康生命是收购星普医科而来的。星普医科是广东东莞的一家上市公司,于201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曾多次更名,分别使用过星河生物、菇木真、星河生物、星普医科,不到10年3次更名,仅凭这样的更名速度就能知道是这一家挺能“折腾”的公司。

2019年初,星普医科被海尔旗下的青岛盈康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不久后更名为盈康生命,注册地也迁到了青岛。

今年5月,日日顺递交了创业板首发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日日顺是海尔旗下企业,主营业务是供应链。

加上家居板块的有屋智能已经完成上市辅导,或许不久后,人们将看到一个拥有5家上市公司的“海尔系”。

海尔在2020年山东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二位。

一般来说,能形成所谓“系”的,多半是大企业。山东排名前列的巨无霸企业,都有多家上市公司。

山东能源集团和兖矿集团去年7月重组合并而成的新山东能源集团,旗下就有多家上市公司。

合并前,山东能源集团旗下拥有淄博上市公司新华医疗;兖矿集团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拥有兖州煤业、兖煤澳大利亚以及山东地矿等3家上市公司。今年4月,山东地矿已经发布公告称,由于主营业务已经更换,将更名为云鼎 科技 。

刚宣布合并后不久,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临矿集团控股的山东玻纤,在上交所上市。

今年4月,旗下的新风光电子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山东能源集团的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也是济宁市的第一只科创股。到此,山东能源已经拥有6家上市公司。

2020年,山东能源集团的营业收入达6752亿元,仍稳居山东企业第一位。

另一家超大型企业山东重工集团,2020年的汇总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

山东重工旗下的上市公司更多,仅潍柴就有潍柴动力、潍柴重机、亚星客车、德国凯傲等海内外7家上市公司、9支股票,此外,山东重工集团还有中国重汽、中通客车、山推股份等上市,中国重汽也是同时在A股和港交所上市。山东重工集团总共有约10家海内外上市公司。

总市值也不小,潍柴动力的市值为1386.84亿元,中国重汽为269.72亿元,其他多为数十亿元,如山推股份为61.16亿元,中通客车为36.29亿元。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市值直接体现在了财富上。各富豪榜计算财富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富豪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值。

不少山东富豪也拥有不止一家上市公司。

如老牌山东首富的张士平缔造的魏桥集团,拥有2家上市公司魏桥纺织和中国宏桥,都是在港交所上市,最新市值分别为23.89亿港元和1136.52亿港元。正是由于去年底今年初中国宏桥股价大幅上涨,张士平遗孀郑淑良的最新财富达880亿元,继续稳坐山东首富交椅。

去年底南山尚智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前山东首富、南山集团的宋作文,也拥有了2家上市公司。第一家是1999年上市的南山铝业,目前市值为493.55亿元。宋作文的最新财富为330亿元。

山东市值最高的民营上市公司,是另一位山东首富姜滨的歌尔股份,最新市值达1253.79亿元。它也是山东第一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民营上市公司。 姜滨可能不久后也将拥有第二家上市公司,其旗下的歌尔微电子,正在进行上市辅导。姜滨、胡双美的最新财富为460亿元。

山东还有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市值最近也突破了1000亿元,是济南第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华熙生物,最新市值为1108.8亿元。在2021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赵燕的财富高达650亿元了。

即将拥有第2家上市公司的,还有威海首富、威高集团创始人陈学利和淄博首富、英科医疗创始人刘方毅,他们的财富分别为155亿元和330亿元。他们此前分别拥有港交所上市公司威高股份和A股上市公司英科医疗。刘方毅之所以能成为财富黑马,从2019年的榜上无名,一跃成为淄博首富,是因为英科医疗股价去年上涨了14倍,成为A股的“涨幅王”。

不久前,陈学利旗下的威高骨科和刘方毅旗下的英科环保,都通过了科创板上市委的审核,不久后将在科创板上市。

富豪多半拥有上市公司,尤其是财富额高的富豪。从另一方面看,很多富豪之所以能上榜,正是由于旗下拥有公司上市。

也有例外。

如两位前山东首富的公司就没有上市,即日照钢铁的杜双华和信发集团的张刚,他们的最新财富分别高达500亿元和600亿元。杜双华曾于2009年入主港交所上市公司开源控股,但最终并没有将日钢装入上市公司。开源控股目前市值只有5亿港元左右。

总体来看,大部分富豪还是热衷于上市。上市也是财富飙升的重要方式。

你怎么看富豪和他们的公司上市?

⑧ 德国凯傲市值2022年下跌原因

凯傲市值2022年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策影响。德国政府在2022年将实施更严格的环保政策,这将对凯傲的生产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其市值下跌。
二、经济环境不稳定。德国经济在2022年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这将影响凯傲的经营业绩,从而导致闭竖其市值下跌。
三、竞争激烈。德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凯傲在2022年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从而导致其市值下跌。
四、技术发展不足。凯傲在2022年可能会面临技术发展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其市值下跌。
五、货币贬值。德轿握大国货币在2022年可能会出现贬值,这将影响凯傲的出口业务,从而导致其市值下跌。皮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