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港股如何参与供股 港股供供股是好事情吗
随着沪港通启动时间日益临近,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上一周的“决战沪港通·赢在香江”栏目中,《每日经济新闻》向读者报道了恒指近25年来“熊短牛长”的市场特征,同时也介绍了港股市场几轮大牛市和股灾的情况。
尽管港股市场相对A股市场有着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殊属性,但同样也导致港股市场多年来黑天鹅事件频出,并给投资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因此,在本周的“决战沪港通·赢在香江”栏目中,本报将通过对两地市场融资制度的差异对比,全盘解析港股市场中的“地雷阵”。
市场定位差异易“埋雷”
由于港股市场历史悠久,因此在市场定位上,与仅有20多年的A股市场差异明显,尤其是两地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和监管原则不完全相同。
港股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促进香港证券和期货市场的发展,目的则是将香港发展为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因此,香港证券监管机构放宽了对公司申请上市的限制,简化了程序,缩短了处理申请时间和消除了若干限制竞争行为的保护壁垒,以吸引更多企业在港上市。
相比之下,A股市场天生担任着筹集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内地证券监管机构对企业的IPO、再融资把关更严。
而两地监管差异导致的结果是,港股市场企业上市融资更加容易,对企业业绩要求更为宽松。IPO公司只要达到港交所的最低要求,并且完整披露有关事项后便可上市,由市场投资者自行对企业价值做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迫使他们在投资前更加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因而,目前港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
此外,港股市场几乎没有出现过因行政命令而停发新股的情况,只要企业发行的股票能够获得足够数量的认购,就可以完成新股发行。不过,由于高度市场化,也导致在市场不好时,出现大量新股上市后就破发的情况。
近期最典型的IPO地雷事件,就发生在今年1月9日在港上市的福建服装企业诺奇(01353,HK)身上。7月21日,诺奇股价突然连续三天暴跌,从2.2港元跌至停牌前的1港元。停牌后,该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确认公司董事长失联,并已在香港报案。上市不到一年,诺奇股票市值蒸发超过50%,参与该股的投资者损失惨重。
再融资花样多审批较宽松
港股市场除了IPO高度市场化外,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批程序也相对宽松。此外,港股公司再融资方案被交易所否定的情形也很少见。简单来说,上市公司只要抛出再融资方案,投资者对融资项目认可且愿意掏钱,再融资就能顺利进行。由于港股公司再融资相对容易且费时较短,这也给投资者埋下了诸多地雷。
此外,港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手段也花样繁多,多以“供股”、“配售”、“可转债”和发行认股权证几种方式为主。其中,供股是企业向现有所有股东发出供股邀约,使其可以按照现时持股比例认购新发行的公司股份,类似于A股的配股融资。“配售”则是向特定投资者发行新股,类似A股的定增。
那么,港股市场的再融资究竟有多方便?据记者了解,港股上市公司如果想供股,只需董事会通过,甚至无需由股东大会审议,便可在不超过总股本20%的范围内,通过供股、发行可转债和认股权证等方式进行再融资。由于港股公司可以在限制很少的情况下进行快速再融资,从而给以二级市场的炒作者不小的震慑。
供股或可“秒杀”游资炒作
“千万不要对一些大幅炒作的港股过于眼红,很有可能当天晚上这家公司就抛出供股方案,第二天可就遭殃了。”一位长期投资港股的市场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一旦上市公司股价远超其内在价值,那么企业可以立即通过再融资来大量增加市场供给。而二级市场投资者要么投入更多资金参与供股,要么放弃供股遭受股权被大幅稀释的损失。这也使得在港股市场,投资者对所谓的题材、概念炒作不敢轻举妄动。
近期,港股市场就有一个典型的通过供股秒杀炒家的案例。今年6月11日,市场突然传出腾讯旗下产业投资基金可能有意收购星美文化(02366,HK)。当天,星美文化股价突然上涨56%,并且放巨量成交了约2亿港元。然而,次日星美文化发布澄清公告称,未获腾讯接触并同时宣布供股计划。
根据星美文化的供股方案,公司主要股东覃辉收购GrandAstute35%股权,现金代价3.6亿港元。而公司建议股本重组,先将股份二合一,随后进行一供八,发行22.5亿股新股,供股价0.35港元,这一价格较前期理论收市价折价83.33%。集资净额7.61亿港元,其中3.6亿港元用于支付上述收购。8月11日,星美文化公布供股方案后复牌,当天股价暴跌51.43%并以0.51港元报收,彻底秒杀6月11日买入的投资者。到8月18日,星美文化最低已跌到0.415港元。
相比之下,A股上市公司想通过配股进行再融资,其难度更大。一方面,配股方案必须要经过股东大会的审议通过,同时配股募集资金项目还要受到证监会的严格审查;另一方面,配股方案最终拿到证监会批文可以实施时,可能已经过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
港股“地雷阵”全解析:大股东“玩法”多多 小散防不胜防
正是由于在制度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初涉港股市场的投资者总以为自己来到了遍地黄金之处,但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在港股市场上,大股东的强势地位使得小股东颇为被动,若是遇上了“不靠谱”的公司,几乎只能被鱼肉。因此,混迹港股多年的投资者,说起自己“踩雷”的经历,大多是“一把辛酸泪”。
地雷一:合股+供股=剪羊毛
熟悉港股市场的投资者一定知道,市场上的“合股”、“供股”多如牛毛。这是一种再融资行为,但与A股市场区别很大。
与A股市场的增发需要通过层层审批,往往持续几个月不同,港股市场上增发新股,几乎是大股东分分钟的决定。也与A股市场更常见的是定向增发不同,港股市场上的公开增发比比皆是。
港股有一个惯例,就是在每年年报后,董事会都会提请股东大会审议批准董事会在来年适时增发不超过20%的新股,而不需要再开股东大会。这样,大股东完全可以在股价低迷时打8折配售20%的新股给所谓的独立第三方。
也有临时公告向全体股东增发或向特定投资人增发的案例。向全体股东增发时,经常会大幅折价,相当于强制小股东购买,因为不买的话,除权损失很大,而在此时,股价往往会暴跌。比如在2010年底,志高控股(00449,HK)曾巨幅折让82%,增发50%的新股,当时股价就跌去一半,到今天股价仍不到当初两成。
又如,中国农产品(00149,HK)在去年12月份建议合股后大折让供股,首先将股份40合1,再以每股0.465港元(较停牌前理论收市价折让近90%)进行1供15,涉及发行11.06亿股。而每供1股可获发1股红股,集资总额5.15亿港元,大部分用作开发现有及未来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消息发出后,中国农产品急挫42.48%。
其实,中国农产品已经是合股供股的“老手”了,其曾于2003年10月、2010年9月及2011年6月先后三次进行股份10合1,而2011年那次在合股后进行了1供30。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2003年10月前持股4万股,又没有参与供股,那么现在的持股数仅剩余1股!
最近的例子也不少,8月17日晚,中国仁济医疗(00648,HK)公告称,拟以0.27港元的价格(8月14日收盘价0.57港元,折让约52.6%)进行2供1,涉及3.39亿至4.25亿股,集资9140万至1.15亿港元,计划将所得净额80%用于拨付未来投资及余额用作一般营运资金。供股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下跌超过20%。
港股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何可以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对此,一位港股资深投资者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依据“法不禁止即可为”原则,香港法律对于这样的行为并未明文禁止,监管机构主要起备案作用,保证信息披露的充分。因此,投资者就要擦亮双眼研究投资标的,在港股市场上,“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绝非套话,投资者必须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www.juejinjie.com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不满,比如香港保障投资者协会主席吕志华曾呼吁,建议合股及供股不可同时进行,而是要在合股十二个月后才进行供股,避免市场人士利用合股制造向下炒作的局面。此外建议供股和市值挂钩,每次集资不可超过市值10%;建议供股价较市价折让限制在某个比例,如20%~30%,避免出现高出90%的折让。
地雷二:私有化“玩你没商量”
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价长期“一路向下”,作为大股东会不会痛心疾首呢?如果在A股市场上,这也许是个问题;在港股市场上,答案则很可能是“不会”。原因很简单,如果公司质地够好却被低估,大股东完全可以在股价低迷时将其私有化。
港股市场大股东经常会玩这种游戏,市道好时高价再融资,市道差时低价私有化。所以,如果秉承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公司股价节节下跌、但经营数据良好的情况下坚定持股,可能也无法等到价值兑现的那一天——大股东会“先下手为强”,将公司私有化。这样的例子非常多,近的如美即控股,远的如阿里巴巴——2007年以13.5港元的发行价、超过100倍的PE上市,5年后股价却一路下滑到接近6港元,投资者损失惨重,之后大股东提出全盘私有化并退市。
那么,如果私有化失败,对于小股东是好事吗?恐怕也不尽然。一旦私有化失败,特别是意外失败,公司股价往往会杀跌,小股东一样会遭到损失。
近期的新世界中国(00917,HK)就是个例子。今年6月,其母公司新世界发展拟以186亿港元私有化新世界中国的方案虽获得了占总股数99.84%的赞同票,但却以告吹收场。
这笔交易主要败在“人头数”规则上。对于此类私有化特别提案,首先大股东和其一致行动人都须回避投票,即整个股东会的投票结果只能由独立的小股东们说了算。其次,根据香港证监会发布的《收购守则》,私有化提案不仅需要75%以上参与投票的股份数同意,而且反对票不能超过小股东持有全部股份数量的10%。此外,大部分香港上市的公司都注册在开曼群岛等地,当地《公司法》还有一条严格规定,即要求超过半数参与投票的小股东“人头数”通过。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私有化方案才能实施。
B. st星美股权转让对股票有影响吗
st星美股权转让对股票有影响,这次转让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属于利好,但是由于市场早有预期(14元多的股价),而且现在股市处于快速下跌过程中,所以近期股价也一路走低。
2016年1月6日,星美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双佳视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了《股
权转让协议》。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st星美公司的总股本仍为 413,876,880 股,其中天津欢瑞持有本公司限售流通股 57,938,783 股,占比 14%,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
C. 比较好的奥运板块股票有哪些
奥运概念股以及公司介绍:
中体产业(600158)
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系经国家体改委以
体改生[1997]153号文批准,由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体育基金管理中心、沈阳市房产实业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彩票
管理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等五家发起人共同发起,并向社会公众募集股份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1998年3月在天津市登记注册,取得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登记号:1000001002918)。
中国国旅 (601888)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imited, Head
Office),前身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Head
office),英文缩写:CITS,成立于1954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 中国企业500强 ”
,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现为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两大企业之一。
中青旅 (600138)
中青旅控股股份
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是以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中国青旅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26日公司创立,12月3
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旅行社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138)、北京市首批5A级旅行社,现有总股本4.1535亿元。
中国国航(601111)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简称“国航”,于1988年在北京正式成立,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国航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控股的航空运输主业公司,与中国东
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三大航空公司。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股票代码009)成功上
市。
安凯客车 (000868)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安凯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上市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高、中档, 大、中型豪华客车及客车底盘的大型企业。
http://..com/link?url=_gbky6_EK6huw69pW5jJLqxTR5Q94mD_hVDV2ZpGTNH2VIt0f_
D. 什么叫主题股 那些股是奥运股
主题股是指将多个股票用主题联系在一起的股票。
主题股票也叫做概念股票,这不是证券期货交易所发表的正式指标,而是通过流言或证券专家的分析等非正式途径形成。主题股是指具有某种特别内涵的股票是依靠某一种题材或主题比如资产重组概念,一带一路概念等支撑价格。
给股票赋予内涵和主题会有非常强大的广告效应。一只股票自身或许没多大吸引力,可一旦它被纳入某个主题概念中,就会受到全体投资者的密切关注。这是现在股市的热点。
奥运概念股是指一些自认为有潜力的、受惠于北京奥运会的上市公司。在围绕奥运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中,蕴涵着巨大的商机,必将为相关的北京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这为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炒作想象空间。见风就起浪的资金找到了最佳的见缝插针时机,相信未来的发展空间仍不可限量。 按受益机理,奥运概念股可分为投资受益、消费受益、品牌受益三种类型。
参与炒作的奥运概念股大体分为四类:
一是奥运会直接投资概念
即:中体产业、北京城建、路桥建设“投资三架马车”;
二是奥运会之间受益的旅游概念
即:首旅股份、中青旅、北京旅游“旅游三架马车”;
三是直接受益奥运的商业概念
即:王府井、北京城乡、西单商场“商业三架马车”;
四是受益奥运会的地产概念
即:天鸿宝业、中国国贸和金融街“地产三架马车”。
E. 卓京系的星美现形记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覃辉打造纵向一体化的传媒帝国的梦想因为扩张速度过快而破灭,但是他力争吃掉上中下游利润的作风依然没变,“专注于电影产业,从影视基地建设、电影制作、发行直至院线建立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不做接棒电影,必须主导制作过程,争夺发行权”。但是此时的京卓系、星美系已经凤凰变土鸡了,当初靠重复抵押向银行大举借贷的好日子没有了。
公告显示,自2005年始覃辉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S*ST星美(5.73,-0.17,-2.88%)连年亏损,一度面临退市的风险。星美联合的高级管理层覃宏和郝彬几乎同时辞职,大股东京卓投资的8500万法人股也被拍卖。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曾经大手笔贷款给星美系的原建行董事长张恩照落马,上海、重庆、成都等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陆续向法院就星美系和京卓系公司欠款纠纷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诉讼金额累计超过了2亿元。此时的覃辉四面楚歌如热锅上的蚂蚁,能够逃脱“张恩照案”的制裁已是侥幸至极。
“覃辉是迟早要出事的。”不仅多数人这么看,连其弟弟覃宏也认为即便是没有张、李这两宗行贿案,覃辉的产业也难以为继。曾经出任星美传媒董事长的李威对媒体坦言说,星美最大的弱点是没能建立一个好的内容王国,然后再去建渠道,覃辉大铺摊子的思路和不能容人的缺陷也使星美错过了很多机会,虽然也有很多好的片子,但是管理太弱,没什么盈利。
为了自救,覃辉取消了原计划于2004年9月举行的星美集团成立庆典,并卖掉了他的“福地”——北京“天上人间”夜总会。亲手拆解了自己所创的资本系,友通数字、飞腾制作、鲲鹏网城、华夏文化、卓京控股等卓京系公司,或更名重组、或转让股权,同时变卖上海香樟大厦公寓式酒店、北京鹏润大厦19层办公楼等用于还贷。不过星美联合已经病入膏肓,公司有效资产全部被债权人查封或者拍卖,生产经营停止,纵有仙丹妙药恐已难起死复生。
但是S*ST星美的壳还在,覃辉多方谋求重组以图翻身。曾经传出在美国纳斯达克OTC市场上市的美国星光传媒拟出资2亿美元重组星美系,后来无果而终。最近的一个版本是,香港新世界(11.58,-0.46,-3.82%)发展主席郑裕彤的女婿杜惠凯控制的丰盛控股拟借壳ST星美,如果重组成功公司将变身为一家房地产公司,不过上海新世界花园土地用途规划变更导致资产估值变动令重组再添变数。
香港市场方面的重组也如火如荼,今年3月因重大收购及关联交易而停牌的星美国际,复牌涨幅达10.4%,背后的语言是星美集团要将12家电影院及相关设施注入上市公司,同时大股东承诺,未来2年内还要将未上市的优质资产悉数注入以打造星美国际完整的产业链。负债累累的覃辉能否通过重组与资产注入的游戏咸鱼翻身?时间会给出答案。
F. S*ST星美(000892)会退市么
应该不会的,这是最新的公告!
股票简称:S*ST星美 股票代码:000892 公告编号:2007-51
星美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票临时停牌的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及其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因本公司股票“S*ST星美”(股票代码:000892)出现连续二个交易日涨停,达到涨幅的限制。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本公司是否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07年7月19日起停牌,原定最迟于2007年8月3日复牌。据悉,公司登记在册的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已拍卖,目前只有金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尚持有我公司5800万股股份,卓京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重庆朝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不再实际持有我公司股份,且上述三家股东均没有启动我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意向,也没有与潜在重组方讨论对我公司进行重组。
我公司向通过法院拍卖程序取得公司股份的投资者进行了调查。我公司被告知,有部分投资者表示与丰盛地产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有过非正式接触,该公司系香港新世界发展(中国)有限公司的附属公司。
由于上述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会积极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待核实后披露相关事项。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继续停牌,待有关信息公开披露后复牌。
特此公告。
星美联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二OO七年八月二日
G. 星美控股集团怎么样
很不错而且规模、业务都很强的集团,身边好多朋友喜欢看电影,基本都去星美生活买票,而且是真的便宜,9.9经常有而且都是热映电影
H. 借壳上市最新案例例如:st星美7个人,资产总额为50万左右,咋会有20多亿元的市值啊!
1.这是估值技术的差异。
2.账面值是按照历史资产成本核算的,如我100年前花100元买了个杯子,每年提折旧1元,现在账面值为0;市值是按照资本市场交易双方决定的价格,如这个杯子现在算古董了,有人愿意10000元买,则他的市值是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