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底捞股价56天接近腰斩,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海底捞56天市值几乎腰斩,股票价格单只从90多块钱下跌到40多块钱,市值从港股市场是来看,下跌了2,058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可以说反映海底捞的经营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据说海底捞高层已经开了20多场,会去讨论问题到底出在哪,但是显然现在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说如果海底捞迟迟不能改变现在消费者的认同改变犯错率之类的核心数据,那未来股价的下降可能还不止这一点,当然呢,这个想象也不必过于忧心,这与海底捞刚开始的时候起价过高有关系。
Ⅱ 海底捞去年净利润下跌股价却暴涨创新高,为何会这样
现在海底捞又成为了一个新的热搜,但是这一次能够登上热搜,并不是因为它有哪些新的玩法,或者它的服务又有哪些突破天际的操作。而是因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海底捞长时间关店没有进行营业,净利润直接暴跌了90%,但是海底捞的股票价格却迎来飞涨,直接上涨了120%。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表示这其中肯定存在的黑幕。不然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知道今年关于海底捞的很多黑料都被曝光出来。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海底捞的股票价格能够逆向生长。
第三,如何看待海底捞的股票价格上涨?
海底捞的股票价格上涨,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资金对海底捞股票的信任。从目前的交易价格来看的话,还没招到股票,正在逐渐的上涨,他们的营业额跟股票其实并不是挣钱官,要知道海底捞在今年又开了一百多家门店,对于他们的营业收入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海底捞长时间的占据热搜,已经打开了他们的知名度。正是通过这样的操作手法,才能够让海底捞在亏损的情况下实现逆增长。
Ⅲ 海底捞净利跌90%股价却翻倍 疫情下仍坚称再开店千家
包间摄像头风波未平,海底捞(港股06862)(06862.HK)业绩爆降话题热度又起。
3月1日晚,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发布公告,预期2020年度净利润相较2019年下降约90%。这一业绩引起市场哗然,也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面对业绩断崖式下跌,海底捞给出的解释是,因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对消费场所实施的限制对本集团营运造成重大影响,此外受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出现汇兑损失2.35亿元。
虽然疫情对海底捞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但似乎并未影响其开店节奏,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门店173家,全球门店总数从年初的768家增至6月末的935家。海底捞管理层表示未来2-3年将增加上千家门店。
除了年报预警,近日,海底捞多家门店被曝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也引发网友热议。
那么,海底捞到底能不能在包间安装摄像头呢?业内人士认为,就餐厅来说,需履行告知义务,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给予消费者是否选择包间就餐的权利。如果是在“知情—同意”模式下,主动权仍掌握在消费者手里。
涨价后净利仍暴跌
3月1日,海底捞发布了最新盈利警告,预计2020年净利为23.47亿元,同比下降约90%。至于业绩下降原因,海底捞表示,主要是疫情及各地对消费场所实施限制造成的。
作为重点依托线下门店场景的消费企业,海底捞从疫情爆发之初就受到“重大影响”,一度关闭全国数百家门店长达45天,业绩受损严重。为了扭转颓势,海底捞不仅推进门店智能化来提高运营效率,还开拓外卖等多个在线销售渠道。
但目前来看,曾大火到天天都要排队的海底捞如今已火热不再。在餐饮界最重要的一项数据——翻台率(餐桌重复使用率)中,海底捞已经从2018年最高的5.4次/天,下降到了2020年上半年的3.3次/天。
不过,据2020上半年财报,海底捞客单价的确有提升,人均消费由2019年上半年的104.4元涨至112.8元,同比上涨超8%。
虽然疫情对海底捞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但似乎并未影响其开店节奏,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门店173家,全球门店总数从年初的768家增至6月末的935家,其中868家门店分布在中国164个城市。海底捞管理层表示未来2-3年将增加上千家门店。
深陷舆论漩涡
除了业绩大幅下降之外,近期海底捞还因为在包厢中装摄像头而被网友热议。部分消费者认为此举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
对此,海底捞则解释称,这是为保障消费者用餐安全,同时,海底捞注重保护顾客隐私,公司对监控管理设有相关制度、流程,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管控,保障消费者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包间里安装摄像头的,不止海底捞一家。此前,有媒体做过实地调查,在30家火锅店中,有19家在包间装有摄像头;在14家非火锅店中,也有2家的包间装有摄像头。
事实上,包间安装摄像头的争议焦点,就在于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因此,明确划清包间的公私边界,就显得极为关键。
虽然,海底捞客服此前表示,包间属于餐厅,也是公共场所一部分,安装摄影头为记录情况。但是在现实中,有许多餐馆安装了摄像头,但并没有做到告知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失去了知情权和选择权,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Ⅳ 海底捞股价接近腰斩,市值暴跌2000亿!暴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五一过后,海底捞的股价一路下跌。自今年2月16日达到峰值以来,海底捞的股价已从85.80港元跌至42.55港元的最低水平。截至5月7日收盘,海底捞的股价为每股43.15港元。短短56天,2000亿的“火锅毛”股价已嫌如近腰斩,累计下跌47.47%。最新市值为2287亿港元,比2月份最高市值低逾2000亿港元。
劳动节过后,海底捞股价接连走低,5月5日跌幅超过6%,5月6日暴跌近10%,5月7日再次暴跌,创下全年每股42.55港元的新低。自今年2月16日高点以来,海底捞股价从85.80港元跌至42.55港元的最低点,股价一度暴跌50.41%。
近年来,海底捞一直热衷于跨境。经过扩张和涨价,海底捞还想出了其他“招数”——开辟新品牌,打造第n个品牌。
目前,海底捞通过内源延伸等策略打造了不少新品牌:对外,2019年先后收购“优定优”进入毛菜领域,收购“好面条”、“汉社中华料理”配者早进入面食和各种中式餐饮领域;对内,2019年,孙公司先后推出“钓鱼派配面”和“新秦派面馆”;2020年推出“樊凡林”“秦小仙”等新品牌,推出9.9元的奶茶自选,增加奶茶品类。
鸡毛菜、面条、土豆粉等中餐品类之后,“炸鸡”最近在海底捞有卖。据悉,海底捞新品牌“苗世雄鲜炸鸡”已登陆郑州,开了两家店。根据“苗哥鲜炸鸡”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信息,该品牌属于郑州苗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据公开信息,该公司由海底捞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优定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100%投资。
Ⅳ 海底捞股票持续下跌春节后有望上涨吗
Haidilao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HKG: 6862
29.70 HKD −0.30 (1.00%)▼
海底捞股票在2019年从17HKD上涨至37HKD之后,目前处于下降趋势。如果当前支撑该股票的价格跌破,2019年5月24日可能跌至26.60HKD。
Ⅵ 海底捞市值56天跌2000亿,这次海底捞是真的亏了吗
海底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国内火锅界的扛把子,海底捞凭借其出色的服务以及出色的口味领跑于全国的火锅企业。自2018年海底捞上市以来,股票价格一路走高,并且被很多餐饮界的投资人看好,海底捞也在此两年期间迅速扩张门店,扩大经营范围,营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大量的增加。但是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导致其线下消费者业务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2020年的营收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下跌了接近一倍。到了前两天,海底捞的股价更是遭受了重创。自海底捞上市以来,其股价到今日一直不断走高,但是前一段时间根据港交所的股价来看海底捞的股价接近腰斩,市值下跌至2,300亿港元。这对于海底捞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因为如果是营收下降或是利润下降,还可以从财报中发现问题,但是如果股价下降意味着投资者对其信心下降,这对于一家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好的消息。那么海底捞此次是真的亏了吗?对于2020年来说是的。
一、2020年的疫情导致全国范围内,线下消费行业都存在亏损由于2020年的疫情导致海底捞的线下门店缺少客流,因此导致了海底捞的营收巨额减少导致利润下降,因此此次海底捞的亏损受到2020年的疫情影响因素较大。
Ⅶ 业绩预警!海底捞上半年亏超2亿元,为何股价却一度大涨超10%
虽然说海底捞的营业收入是亏损的状态,但是海底捞的股价却上涨了百分之十,这说明人们是比较认可海底捞的,觉得海底捞能够盈利,因此才会相信海底捞。而且一个企业的股票上涨是跟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系的,并不是单纯的和盈利与否有关系。海底捞的业务惨淡是因为市场方面的原因,但是海底捞的市场潜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 三、海底捞的股票价格上涨。
虽然说海底捞上半年的盈利是亏损的状态,但是海底捞的股票价格却上涨了很多。一个公司股票的上涨,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海底捞的股票之所以上涨,是因为海底捞因为其特殊的服务模式和口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人们原因相信这个企业,相信海底捞的未来是会盈利的,所以它的股价才会上涨。
Ⅷ 56天暴跌2000亿,海底捞现在为什么这么惨
日前海底捞,由于其56天暴跌2,000亿的新闻而登上热搜海底捞的市值接近腰斩,股价由之前的83元跌至现在的几乎只到了一半。同时根据海底捞此前公布的2020年财务报告来看,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润下滑近一倍,全年净利润下降了近87%,但是其总收入却在增加。对此可能会降低投资者的信心,因此导致了其股价下跌。海底捞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额的市值下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由于2020年的疫情,导致了海底捞线下经营业绩惨淡2020年的疫情导致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停滞以及多个产业的衰退问题,线下餐饮更是受到严重波及的一个产业,海底捞作为一家线下餐饮公司在2020年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因此即2020年的总营收虽然在上升,但也只是2020年下半年的功劳,上半年营收几乎为0,海底捞的经营业绩惨淡,导致了其股票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