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分众传媒新浪股票行情查询上证指数
扩展阅读
股票涨股票基金跌吗 2025-05-15 01:58:36
瀑降 2025-05-15 01:54:56

分众传媒新浪股票行情查询上证指数

发布时间: 2021-05-28 07:34:40

A. 比如像分众传媒这样的股票连续三年放大量,最近三年的量超过以前十年的量,为什么有些股票这样放量呢

你好,分众传媒股票连续三年放大量,最近三年的量超过以前十年的量,是因为分众传媒是于2015年12月28日借壳七喜股份完成的上市,当时七喜股份总股本才30233.51万股,而为了借壳又发行了381355.64万股,股本一次增加了12.6倍之多,因此成交量自然大幅增多,最近三年的成交量超过以前十年也就不足为怪了。

B. 分众传媒是哪个省股票

分众传媒(002027)属于广东省板块:

C. 分众传媒在中国有否上市上市的话股票代码是多少

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登录A股市场,股票代码002027

2015年11月16日晚间,七喜控股发布公告,分众传媒的借壳重组方案今日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

分众传媒创建于2003年,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媒体集团之一,产品线覆盖商业楼宇视频媒体、卖场终端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电影院线广告媒体等多个媒体网络。
2005年7月分众传媒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海外上市的中国纯广告传媒第一股,并以1.72亿美元的募资额创造了当时的IPO纪录。随后,分众媒体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收购了框架媒介和聚众传媒。但从2008年起迅速下跌,最低时股价不到6美元。
在受到浑水做空后,分众传媒收到私有化邀约,并于2013年5月完成私有化,从美股撤退。于2015年末借壳A股上市。

D. 分众传媒的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单纯就现在技术面客观分析而言,处于均线空头排列股价处于均线之下的明确下跌趋势,股票里没有主力,只有散户和游资,那么在新主力完成进货动作打出一个完整的底部形态之前,不是盘整就是下跌,从长期持股角度显得没效率

E. 分众传媒的运营模式是怎样的大神们帮帮忙

2006年1月,分众传媒以现金加股票总计3. 25亿美元收购了即将上市的竞争对手聚众,业内一片哗然, 诸多业内人士纷纷称分众传媒已经实现国内楼宇广告的垄断。 事实上,吞并聚众后的分众传媒实力确实增强不少。 今年年初的数据显示, 分众传媒的商业楼宇联播网已经覆盖中国近75个城市, 三万多栋楼宇,以及六万多个液晶显示屏。 在中国楼宇电视广告市场占到98%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虽然楼宇广告市场没有了聚众, 但具有国资背景的各地广电系企业纷纷出手, 并且从商业楼宇与公众场所依靠 移动 电视向分众传媒逼近, 时至今日,分众传媒垄断楼宇电视的美梦难成真。 移动电视广告已经成为广告业的一座金矿, 成功吞并聚众传媒的分众传媒一直想独占这座金矿, 孰料到半路杀出一匹黑马——广电系的企业。 拥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广电系企业, 正在从楼宇广告的延伸处全面围缫分众传媒。 楼宇广告是分众传媒的固有领域,也是分众传媒拓展业务的基础。 未来,分众传媒将由楼宇广告向火车站、汽车站、机场、银行、 公交等其他公共场所延伸,而现在, 分众传媒的业务延伸区域正在被广电系企业的移动电视占领.同时, 广电系企业占领了分众传媒的业务延伸区域后, 也在向分众传媒的固有领域楼宇广告发起了冲锋。 北广传媒城市电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彦对外透露,“ 预计到2006年年底, 北广传媒在北京布点的电视屏幕数量将接近分众传媒现在的水平, 即超过10000台, 不久以后将会出现更多北广的屏幕与分众传媒的屏幕在同一楼宇同台 竞争的场面,双方在北京地区楼宇电视市场的正面竞争即将展开。” 从现有的运营模式和资源优势来看, 分众传媒与广电系的企业相比并无优势, 这也是分众传媒很难垄断移动广告这块市场的根本原因。 这些在全国各地与分众传媒竞争的广电系企业,拥有国资背景, 从政策上可以获得一定的支持,同时也可以轻松获得广电资源。 目前各地广电系统正在计划实现广电系统楼宇电视广告联盟, 通过联盟展开同步的终端推广和广告营销, 提高全国城市电视的市场占有率。联盟的出现, 分众传媒的业务扩张将会受到直接影响。 广电系楼宇电视广告联盟试图将原本分散经营的各地移动电视采取异 地联播、节目置换、广告互换等方式合作,降低制作成本。同时, 广电系联盟还占领了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出租车等业务战线, 从前端阻止了分众传媒业务扩张的可能。同时, 广电系正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阻止分众传媒的业务扩张。 由于运营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广电系企业与分众传媒的竞争, 使得分众传媒的运营劣势渐显。一直以来, 分众传媒楼宇广告电视的播出方式是“光盘播出”, 即直接在各大楼宇建立独立的终端,播放碟片、 并由专人来进行维护。前期,在终端数量少的情况下, 这对于分众传媒来说是一件节约成本的事情,因为“光盘播出” 方式使分众传媒没必要架设费用高昂的 网络 。

希望采纳

F. 分众传媒股票怎样


就现在技术面客观分析而言,k线是左上右下,均线空头排列股价处于均线之下的明确下跌趋势没错吧,这次反弹的关键量价节点6.82只要跌破,就反弹结束重回下跌趋势。

G. 全球经济危机

09年中国经济危机状况分析
西方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时,哪些国家最倒霉,哪些国家好一点,哪些国家没事情,反而更好点呢?这要从1929年情况来看。当时,外贸依存度高的国家,尤其是产业链在已经与外部发生密切联系的国家,动荡最大。因此,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最严重。
谁稍微好点呢?那些进出口不太重要,外资不太多的国家。比如中国。上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被有些人称为“中国民族产业黄金期”。因为外资自顾不暇,反而给中国以机会。
谁最沾便宜呢?完全被隔离了世界的国家,这就是苏联。苏联在这次大危机的前一年,1928年10月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之前苏联的工业产值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小于德国和英国。由于苏联是被西方封锁起来的,本来就没有从西方哪里获取过什么资金,也不需要西方市场。因此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完全封闭在国内的一次经济发展。到1931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工业产值增长3倍,上升为世界第二。苏联在这个时期建成一个完善的工业体系,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化学合成工业、精密仪器制造等重要的先进的工业部门都建立了起来。这个时期美国有10万人移居苏联。一次,苏联在美国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
换句话说,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灾害越严重。
说李非“轻巧”,是因为他的“前提是……”这句话很轻巧。西方这场经济危机的高潮最慢也在2010年发生,快的话会在2009年年中或年底发生。对中国来讲,只有1到2年时间来调整。但时间已经没有了,因为西方危机已经开始,已经影响到了中国。
中国现在外贸依存度达到65%。也就是说进出口贸易总额相当于GDP的65%。中国现在的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DP比例)已经超过35%。这个指标高不高呢?日本和美国在对外经济发育水平顶点年份,外贸依存度没有超过25%的,出口依存度没有超过15%的。中国已经创造了世界空前绝后的,最全球化的对外依存经济体,别说变成内向型的了,就是达到出口依存度在15%以下,就意味着GDP将减少20%的需求部分。
马上发生的西方金融危机会使中国怎么样呢?
先说直接影响。次贷危机时中国外汇投资只损失150多亿(官方承认50亿),而第二次风暴,中国持有的房利美和房地美3760亿美元的债券恐怕就有风险。虽然美国政府正在加紧打捞这两个公司,但是他们5万多亿的负债并不是几千亿美元能够打捞的起的。最主要的是,根据金融专家宋鸿兵的预期;“美国次贷危机只是一个引爆器,其背后的48万亿美元的总债务和45万亿美元的财政亏空才是真正的巨型火药库。目前美联储以及欧洲、日本央行的联手海量注入流动性行为,只能“救急”而不能“救穷”,这些措施虽然能够暂缓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枯竭危机,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本身的巨大债务问题。而且随着增发货币所导致的通胀压力抬头,也将制约各国中央银行们的货币政策范围。”最近,美国第三大投行雷曼兄弟银行申请破产。美国5大投行就倒了3个(前面有美林、贝尔斯登)。美国所谓救市,其实就是用美国国债做担保。一旦国债出问题,中国这近两万亿美元就找不到了。到美国自己命都保不住的时候,中国人自己犯的错误只好自己认了。
最重要的是,中国与那些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不同,中国大多数行业已经被西方资本控制,其中包括粮食、食用油、化肥这些命脉行业都是外国资本控制着的。个别命脉行业虽然还没有出让,但大部分都已经市场化,成为上市公司。西方资本已经接近完成了洗劫中国的准备。到时候只用轻轻一推,水到渠成、合理合法,效果与解决日本、巴西、阿根廷和泰国一样
下面会发生什么呢?恐怕会是这样:
到2009年年初,信用违约掉期市场风暴越刮越大,加上石油和粮食、原材料价格上涨,世界经济出现全面衰退。西方需求下降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因素,造成中国出口企业大量破产,出口严重萎缩。2007年中国出口依存度是35%,对外贸易依存度为64%。外贸顺差2662亿美元,也就是经济净增长的78%来自贸易顺差(外需)。外需大幅度长期下滑会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动力。
国内母公司发生资金不足,所有外资企业都必然回国救主,包括在中国的所谓热钱,也首先选择回国救自己的母公司。数千亿外资企业留存利润外撤,数千亿美元热钱外逃,数千亿美元直接损失,必然造成人民币大幅度贬值,外汇储备危机。资本撤出还会引起中国股市崩盘,楼市崩盘,所谓中产阶级将回到贫民阶层。楼市一崩盘,加上出口企业不景气,大量农民工将卷铺盖卷回家(真能都安安生生回家就阿弥陀佛了)。2006年,中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部分的65%来自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收入中接近40%来自务工收入。即使四分之一的农民工回家,农民纯收入一定是明显负增长。中成阶级的破产和农民收入的负增长,必然严重影响内需。加上中国石油和粮食价格远远背离世界行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早晚会撑不住,物价飞涨不可避免。外需内需一起大幅度萎缩,中国将出现一次长期的负增长或零增长阶段。说的直白点,就是经济危机。
以前,西方发生经济危机,表现在大量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这次经济危机表现会是:西方没有什么企业破产和工人失业,因为他们没工厂。而是西方发生经济危机,中国发生大量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
中国现在是,原材料和半成品都来自外国,制成品都出口外国,企业老板大部分是外国,技术依赖外国。中国不是两头在外,而是4头在外。世界一咳嗽,中国一定发烧。
发展内需?空话。经济危机的内需不足,是多数人缺少购买力造成的。他们购买力不足,是因为收入低造成的。现在中国城镇最高收入的10%群体,每年消费品消费支出比全国农民加起来还高很多,大量城镇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是高收入的10%左右。而且看看统计年鉴就知道了。收入越低,消费率就越高,收入越高,消费率越低。也就是说,穷人都是入不敷出,哪里有剩余的钱来支持你“发展内需”?除了按人头发钱不能解决问题。

第二篇、此次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

这次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现在世界的舆论是,由于中国主要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西方经济放缓,需求减少,中国经济也将受到严重打击。我的看法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但不会对中国经济整体造成损失,而且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知道,中国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出口,主要是轻工业品的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重工业品的出口,主要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对欧美的出口还很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是会对中国轻工业品的出口造成损失。但中国不像西方,工人就是“无产阶级”。中国的工人,主要是农民,是“有产者”。有活干出去干活,无活干回家种地。现在的农村,由于中央政策的倾斜,生活也在改善。农产品价格上涨,正好可以多种地,“平抑物价”。西方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主要影响,主要还是金融业。吸取经验教训,限制信贷规模,平稳发展。对中国经济的过热,刚好起到降温、软着陆的作用。由于美国的通货膨胀、美元的贬值,预计石油黄金等资源类产品,还会上涨。石油黄金等资源类以美元计价的产品涨价,本身就是美元贬值,或者说是针对中国的发展,或者说是中国的需求引起的,与美国的需求减少几乎是无关的。回调之后必定还会再上涨。
●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
现在的中国,资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国有资本,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黑社会资本等。国有独资既是国有资本。象山西乔家大院这样的文保单位,是不得作为企业资产经营,还是被祁县人民政府出让了乔家大院经营权,县长大人充当法人代表。这就是典型的官僚资本。各种“合资”都可归结为“买办资本”。各种外资独资都是 “外国资本”。象华为这样的企业可以归为“民族资本”。象全国各地的“洗浴中心”,哪个不带有黑社会性质?没有黑社会撑腰,哪家都别想经营下去。这就是黑社会资本。98年以前,除了农村,老百姓手里都有点存款富裕。自从98年之后,“精英”们要发展资本主义,要拔苗助长,就要把人民手中的钱榨取出来,就有了房改、医改,教育改革。医改,教育改革最多让人们上不起学,提前死掉,欠点钱。而房改,尤其是70%的房贷,对中国经济危害最大。我所说的拔苗助长,主要说的就是这个。房价不但炒了起来,几十万元的房贷,将压得普通百姓一辈子不得翻身。由于人民负债,消费萎缩,房价虚高,随时都会发生经济危机。纵观新中国的历史,都是因为基建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那些外资的进入,外贸的增加,流动性过剩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都是利益相关者为转移视线的说辞。没有基建规模的扩大,而拉动各行各业的物价上涨,外资进入的再多,它会专挑你的青菜萝卜猪肉去买吗?青菜萝卜猪肉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感觉比较真实。细想下,中国还有什么没涨价?所以,如果国家大的基建项目不能下马,那么房地产的火热,必须得压制住。控制不住,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不能因为资本的贪婪,而任其发展,最终危害中国经济。现在的中国,资本的贪婪已经为所欲为,已经发展到毁坏烈士陵墓的地步。政府官员的腐败、司法不公、黒社会猖獗、社会风气的堕落程度,是建国近60年所仅见。难道任其发展到毁灭新中国吗?以胡锦涛在国际事务中的睿智,在国内的不作为是说不过去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大乱达到大治。又说,叫牛鬼蛇神先跳出来吧。我以前就说,现在的政府是“新政府,老官员”。看国内的政绩,要等到下个五年任期。可以说,今年三月人代会之后的五年,将是中国社会大治理的五年。如果现在中国社会任其发展下去,只能称其为普京式人物,而不能称其为中国杰出的政治人物。我相信是后者。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定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中国的社会现状,虽然各种资本快速发展,但还是以国有资本占主体。国有资本还是占主导地位。虽然社会的混乱程度是是建国近60年所仅见,但这些相对于美国的透支,还仅仅是疥癣之疮,剜除即可。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是病入骨髓,非得换器官不可。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胡锦涛的元旦讲话,是对“文革”的扬弃,与先高调坚持“三个代表”,再抓捕陈良宇,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胡锦涛的下个五年任期的政治宣言,即政治体制改革,基层实行民主选举。我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对县级以下政权实行“集中民主制”。即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二把手让人民差额选举。这样,可以有效去处地方领导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的态势。前两天看到“山东河南四川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手机将获补贴”信息中,也证明了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到来。根据中国老的做法,先是试点,然后是总结经验(推广试点),最后就是全面推广。这两天又看到了财政部对节能灯推广的大幅度补贴。其实这都是对我国的企业补贴,让我国的企业更好的发展。中央补贴农业,在某种意义上也其实是在拯救中国自己的企业。对于中国的统一,由于小马的“总统”当选,为了第二个任期,五年内,宣传的口号应该还是“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原则。中国的统一大业,可能会延长到2016年左右。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以当地的经济建设换取资源,也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人权”的叫嚣,显得苍白无力。预计第三世界国家也将进入一个发展高潮。10至20年后,当中国的低价高性能军工产品能够击败西方国家的高级军工产品时,由于军火交易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取不到高额利润,那么,世界的冲突将会减少。20年之后和谐世界将会实现。30年之后,世界将进入“大同社会”。

第三篇、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状况
全球金融危机究竟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中国打来了何种后果?有学者指出,最近两个月以来,有关中美经济关系的文章大量见诸报端,由於立场不同且兼雾里看花,诸多见解完全相反。中国媒体及大部份论者谈中国经济,开篇必是 ?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 ?彷佛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将中国拖入了黑暗深渊。由於中国公众资讯来源受控,且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受上述宣传影响甚深。最近,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一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称, 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减弱, 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今年后几个月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趋紧. 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将达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左右,明年外贸形势料难乐观。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日前出台了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 中国的巨额计划主要是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项目,投资国内经济以拉动内需。分析认为这一举措可能掀开世界经济大国以大规模支出或降息来遏制全球经济衰退的新一轮行动的大幕。不过,欧洲央行总裁特里谢警告说,许多国家并不具有充足的财力以效法中国,花十亿计的美元度过全球金融风暴。路透社分析说,当前中国的经济就像是一只仰面朝天的甲虫,搞不清究竟是什么将它撞翻在地,但甲虫最终自己会再翻过身, 重新上路. 中国经济亦或如此,随着货币和财政政策重拾动能,这个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将重回正轨,即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有关中国经济突然下滑,政府始料未及的说法不够确切。在政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月底召开前, 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急切地提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此举令人瞠目。高盛驻香港经济学家宋宇称,"这是个很显着的正面发展,政府发出的信息有力并且清晰."全球经济衰退总会损及中国出口行业.去年为抑制通胀, 防止地产泡沫积聚而实行的信贷从紧政策, 效果也有些滞后.问题是这些措施对外部和国内需求的打压同时开始显现.这侵蚀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因受益于资本控制、货币不可自由兑换以及欠发达的金融市场, 中国一度被认为可免受全球信贷危机的影响。

但中国也确实存在许多经济问题,旅美中国经济学家何清涟认为,其实,中国经济由於「体质」过於虚弱,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早就隐含种种危机隐患,拉动中国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进出口、内需与投资,在过去一、两年内均出现不祥徵兆。何清涟曾经指出,二○○八年将是中国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只是美国金融危机给了中国政府一个最好的藉口,将多年来中国产业政策失误与经济结构不良等痼疾全推往美国次贷危机身上。其实从时序上看,中国的房地产与股市危机早就先於美国金融危机而发生。中国股市的问题根源在於政府不断通过股市转嫁国有企业与金融业危机,而房地产早就沦为炒家市场:二○○六年初,中国房市购买者当中就有百分之六十是炒家而非买家。「中国制造」由於安全及品质问题从二○○五年开始就陆续受到美国、欧盟及日本的抵制,即使这些国家未出现金融危机,也未见得继续选择中国制造的玩具、鞋类与食品作为消费。至於中国金融业受美国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甚小已是定论,真正受影响的其实主要是外汇储备严重缩水。中国海关周二公布,10月进口同比增长15.6%, 出口同比增长19.2%, 贸易顺差达352.4亿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星期二北京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十月份对美国的贸易盈余比去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十三点六,达到一百七十五亿美元,对欧洲的贸易盈余则增加百分之十二点二,达一百五十六亿美元

H. 分众传媒融资的背景是什么

直接找那些懂技术的人请教技术解决方案,是上策

I. 股票分众传媒怎么样

大盘不明确的时候最好多看少动,反正机会多得很,一但大盘企稳且没有太多坏消息时,闭上眼睛买自选股里最看好的个股就行了,这是非常保险的傻瓜式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