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政策强调“稳”字当头,操作建议可适当轻指数、重个股
一、财经新闻精选
人民银行实施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下发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包括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金融机构与企业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贷款还本付息。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按照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按季操作,鼓励持续增加普惠小微贷款。
2022年春运火车票开售!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来临
一年一度的春运即将来临。今年铁路春运自1月17日开始,2月25日结束,共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8亿人次,同比增长28.5%。按照火车票提前15天发售的安排,1月3日,铁路部门开始发售2022年春运火车票。
在北京,北京西站售票窗口于3日8:00开始与12306官网同步发售春运首日车票,车站提前备足工作人员,满足窗口旅客购票需求,预计成都、广州、武汉等方向的车票会比较紧张。
国家中医药局党组召开会议,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出新招硬招实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1月3日消息,2021年12月3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召开会议时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贯彻好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出新招硬招实招。要把民主生活会作为党性锤炼的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进行党性分析,振奋精气神,把全部精力凝聚到实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落地落实、高质量建设国家中慎郑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过程中来。
深圳迎来RCEP生效后全国首票进口货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1日零时,深圳皇岗口岸迎来RCEP协定生效后全国首薯宏票进口货物,5.6吨原产自日本的反射膜经深圳海关关员查验放行后,将用于生产手机、数码相机等背光源产品。据悉,RCEP生效第一年,日本原产的反射膜进口关税税率由6.5%降至6.1%,预计每年能节省税款50万元。根据协定安排,未来将逐步降至零关税,企业将根据关税递减来增加进口量,今年预计将带来20%的增长。
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并网成功
2022年1月1日22时35分38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迎来新年“开门红”: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第三台、我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经现场确认,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机组状态良好,为后续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投资顾问:林旭锐,执业证书号S0260615100004)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 政策强调“稳”字当头,操作建议可适当轻指数、重个股
上周五指数震荡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0.57%,报3639.78点,深成指涨0.41%,报14857.35点,创指跌0.12点,报3322.67点。盘面观察,中药、光伏设备、医药商业、风电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多元金融、电机、煤炭行业、酿酒行业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涨停75家,跌停16家,当日北向资金净流入约46亿。板块个股呈现结构性活跃,当前政策强调“稳”字当头,给新一年的市场定调,预计市场短期难有大起大落,维持结构性活跃行情为主,操作建议可适当轻指数、重个股,灵活把握节奏波段参与,建议可重点关注金融、新基建、风电、半导体等板块。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
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生态优先、目标导向、保障消纳的原则,明确了第一批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50个。目前,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其余项目将在明年一季度开工。
来源: 国家发改委
点评:为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高质量建设,统筹协调各项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牵头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实施按月调度,指导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和有关中央企业严格按照要求推动基地项目建设。目前,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开工约7500万千瓦,其余项目将在明年一季度开工,消数孝册息面整体中长期利好光伏产业,相关龙头公司建议适度积极关注配置。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汽车行业:国产零部件迎来黄金时代,估值静待花开
事件:国内汽车行业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变革,未来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我们认为自主崛起的逻辑同样适用于零部件企业,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整车和零部件配套关系大部分是外资零部件厂商给外资/合资品牌配套,大部分国产零部件主要是给国产品牌配套。我们认为随着下游整车行业格局迎来重塑,国产零部件也迎来最好的时代。
来源:浙商证券研报
点评:短期零部件行业将在下游恢复和补库周期下迎来戴维斯双击,中长期我们看好行业变革下国产零部件的崛起。零部件板块把握三大投资主线:一是进口替代迎来破局的零部件企业;二是客户拓展顺利的逻辑,看好特斯拉产业链、头部自主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三是电动化、智能化引领的新方向。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三、新股申购提示
迈威生物申购代码787062,申购价格34.80元
翱捷科技申购代码787220,申购价格164.54元
四、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按月定制路径:发现-资讯-付费资讯-早盘视点;单篇定制路径:发现-金牌鉴股-早盘视点)
B. 医药生物企业上市会怎样呢
还能发送6条
结束咨询
职场达人小芳I已接单
16:12
古汉台个8d
医药生物企业上市会怎样呢
职场达人小芳I
亲~这道题由我唯滑来回答,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您耐心等待一下。
职场达人小芳I
您好,主打产品已上市的医药公司,上市后股价上涨概率较大,呈现出正相关性 屡有新股破发,股价持续下行
迈威生物并非新年首支破发的生物医药新股。1月7日,被誉为“泌尿生殖肿瘤第一股”的亚虹医药以20元/股的价格低开,跌破22.98元/股的发行价。开盘后,该股股价一路走低,最终报收17.60元,跌幅逾23%。
据南都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10月起至今,至少已有7家生物医药企业A股上市首日即破发。
自10月以来,科创板和创业板中多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在打新氛围浓厚的A股,如此高的破发频率实属罕见,市场惊呼多年未见的破发潮是否由此开启。
如果说A股的医疗股破发数量绝对值不高,尚属个别现象,那么港股首侍可谓是它的加强版。早在2020年,先声药业、和铂医药、药明巨诺等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部分个股至今仍是破发状态,股价甚至已腰斩。
更令市场大跌眼镜的是,2021年12月28日,港股医药明星股开拓药业跌幅者山吵逾70%,股价从前一个交易日的45.20港元暴跌至13.40港元,上演惊魂一幕。截至发稿,公司股价仍处低迷状态,仅11.74港元,总市值为46亿港元。
对于药企而言,高风险总是与高收益形影不离。导致开拓药业暴跌的是,口服新冠药三期中期分析未达统计学显著性,这被市场解读为该司的普克鲁胺在轻中症患者的临床宣告失败。
截至记者发稿时,生物医药指数为4529.32,近60日下跌逾12%。其中,康泰生物股价已从2021年5月时的高点221.29元下滑,截至1月19日,已连续多日在90元上下徘徊。迈瑞医疗20日的股价跌幅也超过9%,如果从去年高点计算,股价已下跌超30%,市值蒸发约2000亿元。
C. 注册制IPO定价
如果中签“出手”,新股弃标率再创新高!
4月17日晚间,被评为年度最贵新股的纳新微公布中签结果显示,该公司被网上投资者放弃申购近7.8亿元,占网上发行总数872.35万股的38.76%,近四成网上中签散户选择放弃申购。
根据Wind的数据,无论是纳新威的放弃金额还是放弃携扰比例,都刷新了a股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投资者放弃申购的比例在上升,券商承销科创板、创业板新股的风险系数在增加。参与打新私募的也有放弃打新策略的。
"整体新股投资情绪仍可能徘徊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区间."华金证券分析师李伟认为,从上周新股数据来看,市盈率的小幅上涨和新股的破发和铺开仍会影响新股的做多热情,而近端新股板块相对于二级市场的估值溢价回归趋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近端新股板块的活跃度。
某券商投行人士分析,目前市场情绪不佳,部分新股表现一般,市盈率较高,参与新股的资金趋于谨慎。新股破发是IPO市场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的信号,这将倒逼券商提高项目筛选的专业能力和定价能力,使后续发行定价回归客观理性。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新增99只a股上市。截至4月18日,有57只股票跌破发行价,破发率为57%。
今年上市新股跌幅前20。
其中,海通证券作为主承销商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奥捷科技-U和迈威生物迟宴-U跌幅最大,分别达到58%和50%。最新股价比发行价跌了一半。
新股大幅破发,投资者弃新股比例开始上升。
4月12日,经纬恒润公布发行结果,其中放弃认购的网上投资者数量为326.09万股,放弃认购金额为3.95亿元。公告显示,经纬恒润放弃购买的比例高达1/3。
4月14日和15日,科创板新股拓景科技和峰秀科技公布发行结果,网上放弃辩旦旦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拓景科技放弃认购金额1.1亿元,峰秀科技放弃认购金额1.497亿元。
投资者放弃申购新股的比例在增加。在余额包销制度下,投资者弃购给承销券商和承销商带来压力。
恒润公告称,公司将于4月19日正式上市交易,中信证券本次承销293.5万股,以2.45%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五大股东。按照发行价计算,中信证券的股票市值达到3.55亿元。
此外,中信证券子公司也斥资1亿元进行后续投资。
根据Wind的统计,今年新股上市以来,券商承销余额合计超过20亿元,其中前三名分别是中国移动、奥捷科技和袁腾钴。
北京某券商人士表示,持续调整的市场降低了投资者对IPO回报率的预期,放弃IPO的金额不断上升,短期内会影响承销券商的收入。
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两份IPO配售黑名单。
根据相关公告,中证协将科技创新板公司晶科能源、创业板公司软通动力等新股网下申购过程中违反《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第二十条的股票配售对象列入名单,共涉及10家配售对象和5家机构。
其中,期货大佬葛卫东掌舵的混沌天成的两个资管计划也被黑。
根据公开信息,o的放弃
北京喜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喜悦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喜悦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出现在软通动力的认购名单中。根据软通动力的公告,上述产品在公司线下营销中被弃用。
根据第二十条的规定,网下投资者管理的配售对象对科创板、创业板首发股票进行网下报价后,不得有下列行为:提供有效报价但未参与申购或未足额申购、配售后未按时足额支付申购资金和券商佣金、网上网下同时申购、配售后未遵守限售期等相关承诺;或者其他影响分配秩序的情形。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胡博认为,短期来看,打新机构放弃打新的概率在增加;另一方面,确实存在中标后放弃付款的现象。投资者宁愿放弃认购资格,也不愿直接遭受损失,这是非常明显的。
业内人士认为,新股破发在一定程度上是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的必然现象,也是a股走向成熟市场的过程。
互联网提供商Dealogic报告称,2021年美国股市共有近1000宗IPO,其中在美上市公司的破发率高达三分之二。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投资者弃新股时,往往是由承销机构承销,这意味着承销机构可能会承受一定的损失。随着弃新股现象的增多和搞新参与者的机构的减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新的博弈均衡。
上述券商人士还表示,注册制下,投行业务将由传统的“通道业务”向“投研定价”业务转变,证券公司需要提高专业定价能力和合规风控能力。新股破发是一个信号,意味着IPO市场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将倒逼券商提高项目筛选的专业能力和定价能力,使后续的发行定价回归客观理性。
光大证券认为,由于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和定价更加市场化,打新询价更加灵活。预计全注册制后,市场化询价机制将发行定价权交给市场,“破发”比例可能会增加。从二级市场来看,注册制的实施是必然的。
伴随着权益市场的扩容,上市公司的质量更加重要,因此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分化,资金向“核心资产”、“热门赛道”集中的趋势将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