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我国第一只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扩展阅读
香港大营救 2025-05-02 09:58:03
股票交易策略综述 2025-05-02 09:43:54
gis 2025-05-02 09:43:53

我国第一只股票价格指数期货

发布时间: 2023-06-14 02:48:09

1.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历史沿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股票市场的价格经常剧烈变动,使投资者面临的股票价格风险日益增加。股票价格风险主要有两种;①某种股票价格涨落的风险。这种风险一般可通过投资多样化来分散,即同时投资几种股票以期某种股票价格的下跌带来的损失可通过另外几种股票价格上涨所得的利润来弥补。②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涨落的风险。这种风险用投资多样化来分散,仅适用于资本雄厚的大公司,大多数资力微薄的小投资者却无能为力,这无疑将影响中小投资者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应运而生。在总的市场看涨时,可以买进股票指数期货,而市场看跌时则可以出售。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于 1982年2月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农产品交易所问世,采用美国证券交易所价值线混合指数为标准。同年4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采用标准·普尔混合指数开展指数期货业务。同年5月,纽约期货交易所采用纽约证券交易所混合指数也开展了指数期货业务。此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成为金融期货市场上最热门和发展最快的一种期货交易。香港期货交易所也于1986年5月6日开始办理股票指数期货交易业务。

2.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

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后,国际股票指数期货不断发展,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最有活力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本世纪70-80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活动加剧通货膨胀日益严重,投机和套利活动盛行,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市风险日益突出。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手段。在这一前景下,1982年2月24日,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第一份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合约。同年5月,纽约期货交易所推出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交易。
1982年--1985年 作为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在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的三年中,投资者改变了以往进出股市的方式----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此外,还主要运用两种投资工具:其一,复合式指数基金(SyntheticIndexFund),念消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成分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等效果;其二,指数套利(ReturnEnhancement),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在股票指数期货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对于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1986年--1989年作为动态交易工具。股指期货经过几年的交易后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运作较为正常,逐渐演变为实施动态交易策略得心应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动态套期保值(DynamicHedging)技术,实现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Insurance),即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保护股票投资组合的跌价风险;第二,进行策略性资产分配(AssetAllocation),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征,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客观需求,为解决迅速调整资产组合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1988年--1990年股票指数期货的停滞期。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虽然事过十余载,对为何造成恐慌性抛压,至今众说纷纭。股票指数期货一度被认为是“元凶”之一,但即使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也无法确定期货交易是惟一引发恐慌性抛盘的原因,金融期货品种的交易量已占到全球期货交易量的80%,而股指期货是金融期货中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日益广泛,投、融资者及作为中介机构的投资怠行对于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猛增,这使得1988年至1990年间股指期货的数量增长很快,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股指期货交易都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至1999年底,全球已有一百四十多种股指期货合约在各国交易。 股指期货的创新与推广迅速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到80年代未和90年代初,许多国家和地信型区都推出了各自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90年至今成为股指期货蓬勃发展的阶段。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关于股票指数期货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明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使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指仔坦知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合约等等。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3. 什么是 股指期货(解释)

基本概念

股指期货的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世界主要股指期货市场简介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是由标准·普尔公司1957年开始编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种工业股票、15种铁路股票和60种公用事业股票组成。从1976年7月1日开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种工业股票、20种运输业股票、40种公用事业股票和40种金融业股票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 10,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以股票上市量为权数,按基期进行加权计算。与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相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具有采样面广、代表性强、精确度高、连续性好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标的。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平均价格指数简称道·琼斯平均指数,是目前人们最熟悉、历史最悠久、最具权威性的一种股票指数,其基期为1928年10月l日,基期指数为100。道·琼斯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几经调整,现在采用的是除数修正法,即不是直接用基期的股票指数作除数,而是先根据成份股的变动情况计算出一个新除数,然后用该除数除报告期股价总额,得出新的股票指数。目前,道·琼斯工业平均股票指数共分四组:第一类是工业平均数,由30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工业公司的股票组成;第二组是运输业20家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第三组是15家公用事业公司的股票指数;第四组为综合指数,是用前三组的65种股票加总计算得出的指数。人们常说的道·琼斯股票指数通常是指第一组,即道·琼斯工业平均数。

英国金融时报股票指数

金融时报股票指数是由伦敦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在《金融时报》上发布的股票指数。根据样本股票的种数,金融时报股票指数分为30种股票指数、100种股票指数和500种股票指数等三种指数。目前常用的是金融时报工业普通股票指数,其成份股由30种代表性的工业公司的股票构成,最初以1935年7月l日为基期,后来调整为以1962年4月10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而作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标的的金融时报指数则是以市场上交易较频繁的100种股票为样本编制的指数,其基期为1984年1月3日,基期指数为1000。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

日经股票平均指数的编制始于1949年,它是由东京股票交易所第一组挂牌的225种股票的价格所组成.这个由日本经济新闻有限公司(NKS)计算和管理的指数,通过主要国际价格报道媒体加以传播,并且被各国广泛用来作为代表日本股市的参照物。

1986年9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性发展里程碑。此后,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及期权的交易,也成为了许多日本证券商投资策略的组成部分。

香港恒生指数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1969年11月24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33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4种、公用事业6种、地产业9种、其他行业14种。恒生指数最初以 1964年7月31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100,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1984年1月13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975.47。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基本特征

1. 股指期货与其他ke..com/view/10574.htm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共同特征

合约标准化。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是指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特点。期货交易通过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进行。

交易集中化。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对冲机制。期货交易可以通过反向对冲操作结束履约责任。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根据当日结算价对每一会员的保证金帐户进行调整,以反映该投资者的盈利或损失。如果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化,每日结算后,投资者就须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

杠杆效应。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由于需交纳的保证金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2. 股指期货自身的独特特征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

合约的价值以一定的货币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

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不通过交割股票而是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的区别

标的指数不同。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价指数,不是真实的标的资产;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

交割方式不同。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在交割日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而商品期货则采用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通过实物所有权的转让进行清算。

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3月、6月、9月、12月等几种;而商品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持有成本不同。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不存在实物贮存费用,有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有股利,如果股利超过融资成本,还会产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包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货。

投机性能不同。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比商品期货更敏感,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因而股指期货比商品期货具有更强的投机性。

·股票指数期货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市场对规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呼声都越来越高,决策层也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那么我国当前推出股指期货时机是否成熟?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如何设计我国的股指期货合约?从本期起,本版特开辟“股指期货研究”专栏,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欢迎对股指期货感兴趣的业内外人士参加讨论,共同为推动我国股指期货的研究开发献计献策。

同其他期货交易品种一样,股指期货也是适应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股票市场取得飞速发展,上市股票数量不断增加,股票市值迅速膨胀。以纽约股票交易所为例:1980年其股票交易量达到3749亿美元,是1970年的3.93倍;日均成交4490万股,是1960年的19.96倍;上市股票337亿股,市值12430亿美元,分别是1960年的5.185倍和4.05倍。股票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二战以后,以信托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取得快速发展,它们在股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并逐步居于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然而进行组合投资的风险管理只能降低和消除股票价格的非系统性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股票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以美国为例:最初的股票交易是以单种股票为对象的。1976年,为了方便散户的交易,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DOT),该系统直接把交易所会员单位的下单房同交易池联系了起来。此后该系统又发展为超级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SDOT)系统,对于低于2099股的小额交易指令,该系统保证在三分钟之内成交并把结果反馈给客户,对于大额交易指令,该系统虽然没有保证在三分钟内完成交易,但毫无疑问,其在交易上是享有一定的优惠和优势的。与指定交易循环系统几乎同时出现的是:股票交易也不再是只能对单个股票进行交易,而是可以对多种股票进行"打包",用一个交易指令同时进行多种股票的买卖即进行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亦常被译为程式交易)。对于程序交易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纽约股票交易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认为超过15种股票的交易指令就可称为程序交易;而一般公认的说法则是,作为一种交易技巧,程序交易是高度分散化的一篮子股票的买卖,其买卖信号的产生、买卖数量的决定以及交易的完成都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的,它常与衍生品市场上的套利交易活动,组合投资保险、以及改变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的比例等相联系。伴随着程序交易的发展,股票管理者很快就开始了"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和管理的尝试,"指数化投资组合"的特点就是股票的组成与比例都与股票指数完全相同,因而其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指数的变化完全一致,所以其价格风险就是纯粹的系统性风险。在"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的实践基础上,为适应规避股票价格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开发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但由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管辖权存在争执,另外交易所也未能就使用道.琼斯股票指数达成协议,该报告迟迟未获通过。直到1981年,新任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菲利蒲.M.约翰逊和新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夏德达成"约翰逊—夏德协议",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才为股指期货的上市扫清了障碍。

到1982年2月16日,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的报告终于获准通过,24日,该交易所推出了道.琼斯综合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交易一开市就很活跃,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此后,在4月21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交易量就达到3963张。日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地也先后开始了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目前,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最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交易也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

4. 股指期货

一。股指期货的概念

中国代表股指期货价格指数期货,股票指数指的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的标的物,双方商定了具体的未来的日期,按照预先确定的股票价格指数交易相关指数的大小。点击看详细股指期货的交易单位等于标的指数乘以每点的交换价值的价值。直接报道当股指期货行情,最小价格变动往往是一个特定的指数点来表示标的指数值。由于股指本身并不具备在任何形式的物理存在,所以股票价格指数是基于现金结算结束交易。在现金结算,持有至到期日尚未清算反转的基础上,较上一交易日结算价与利润和损失的计算量的最终结算价格之间的差额的买家和卖家,通过借记卡或信用卡合同自动失效保证金账户结算交易记录两部分。点击看详细股指期货是为了满足人们控制股市风险,尤其是需要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股票价格指数已经能够避免股票交易的风险,主要是因为在变化的股票价格指数代表的方向和整个股市的价格变动水平,而大多数股票价格变化的是沪指在相同的方向。因此,在反向操作的现货市场和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市场和β系数的调整,我们可以抵消股市的风险正面临着。
中国
两个。股指期货

中国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交易所产生的由来正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指期货以来,全球股指期货的不断涌现,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基准指数。点击看详细著名的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合约有:S&P 500股票指数,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票指数,KCBT价值线综合平均指数的股票,CBOT主要市场指数。
中国
三。在香港联交所,恒生上市的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海外中国股票指数期货

中国拥有在国际市场上,目前四家中国股指期货中国企业指数期货和中国股指期货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上市交易,新华富时A50指数期货在新加坡交易所,以及即将到来的中国沪深300指数期货。 1. H股指数期货(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点击看详细H股指数期货于2003年12月8日通过香港联交所推出,该指数包含32只成份股。每个点是值得50港元,根据指数位7400点计算,港币37万的合同价值。 2.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点击看详细香港联交所2005年5月23日推出的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每个点是值得50港元,根据指数计算12000点,港币60万元合约价值。 3.美国股票指数期货CBOE中国点击看详细2004年10月18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电子交易市场推出了中国第一个股指期货产品的美国股市。根据中国指数CBOE中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编制是平等的,成分股20.每个点是价值100美元,根据指数点360分,36000美元合同计算的市值指数。 4.新加坡新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点击看详细包含50家最大的公司中国A股市场市值,许多国际投资者该指数被视为对中国市场的准确的衡量指标。每个点价值10元,按照5100点指数点计算,价值约5万多美元的合同。

中国四。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股指期货
中国
1.常用功能的基本特征,商品期货合约,点击看详细规范: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在价格确定,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预定好,具有标准化的特点。期货交易通过标准化的期货合约。点击看详细交易集中化: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期货集中之内完成。点击看详细对冲机制:期货由相反的合规责任结束套期保值业务。点击看详细无每日负债结算制度:在日常交易中,交易价格是根据结算为每个成员的保证金账户,以反映投资者的利润或亏损的日期进行调整。如果价格不利于改变投资者持有的位置的方向,结算后的一天,投资者必须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的投资者可以强制平仓头寸。点击看详细杠杆效应:利用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由于需要缴纳保证金的数量是基于开放式指数期货来确定的市场价值,交易所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来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 2.股指期货持有的股指期货,点击看详细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该指数点报价单位数的独有的特性。点击看详细合约价值一定的货币和股票指数行情倍频的产品代表。点击看详细指数期货结算现金结算,而是通过结算现金结算地位的差别,但不关闭的股票。

中国五。功能
股指期货
中国1.套期保值:是指投资者买入或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从而补偿因所带来的现货市场价格变动的实际损失。套期保值主要分为以下五种股票:点击看详细多头套期保值:如果人们愿意购买的股票购买的股票在未来规定的时间,你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建立股指期货合约多头上涨(不利的市场走势朝着他的方向),在股价与收益的股指期货合约后,对现货市场高价购买亏损弥补。点击看详细空头套期保值:如果股东预测未来利率上升,从而导致股价下跌,您可向股指期货合约现在是出售给其长期持有的股票与期货市场的盈利来对冲弥补现货的空头股票头寸的损失。点击看详细流通跨期对冲:指同时卖出两个不同月份股指期货合约和购买采取不同月份之间的差异优势是与期货交易获利相反。在跨期交易中,投资者重点是本月的区别。点击看详细跨期套保的问题:当一个公司发行股票,通常由投资银行代理经销委托。例如:信托投资银行发行股票的公司,股票的投资银行财团临时组织,再卖给投资大众的鸿沟。财团发行公司一般净发行价格保证,或者使促进销售存货点的最大的努力,所以这个问题也有一定的风险。为了减少风险,可以利用股指期货来对冲通胀。点击看详细跨市场套期保值:股指期货作为整个城市的投资者在两个不同的期货市场在同一时间两个类似股指期货的交易方向相反,把它们之间的差别优势这为符合条件的李某。 2.推测,点击看详细买空 - 买入股指期货合约:投机者买入股指期货合约的目的,是利用产生的利润的价格波动。当投资者预测股指上涨,所以买了股指期货交割月合约,一旦预测准确,股市上涨到一定高度,他把先前买入卖出股指期货合约,即低买的时候价格和销售的价格高,投资者可以通过获得的利润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价格变化。点击看详细短 - 卖出股指期货合约:投机者卖出股指期货合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由于价格变动和利润。投机者预测股指期货价格将下跌,他预先卖出股指期货交割月合约,一旦预测准确,之后股市下跌,然后他以前卖期货合约,然后买了,赚2后的利润合同。

5. 中国的股票和期货,分别开始于哪一年,立法于哪一年

我国最早的证券交易市场是清朝光绪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经纪人组织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在这两个交易所买卖的主要是外国企业股票、公司债券,中国政府的金币公债以及外国在华机构发行的债券等。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证券交易所在1952年关闭,旧中国的证券市场相继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证券市场正式形成。(着重记住几个重要的时间和重的事件)

十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特点:(市场、发行、投资者和监管四个方面)

1、市场发展日益规范有序

(1)发行制度由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

(2)股票发行方式不断改进;

(3)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逐渐规范。

2、证券发行规模逐年扩大,品种结构日趋合理

到2000年为止,我国发行的证券品种已涵盖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国债、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等。

3、机构投资者的队伍逐渐壮大

(1)证券公司;

(2)证券投资基金。

1999年11月国务院颁布《证券投资者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大力培育证券投资基金。1998年3月,首批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运作。(记住时间及其事件)

(3)其他机构投资者

从2000年9月8日开始,我国任何企业都可以投资于证券市场。1999年9月8日,中国证监会下发通知,明确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这三类企业可以进入证券市场进行投资。(三类企业入市)

4、监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国务院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正式实施。
参考资料:《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教学辅导

6. 股指期货是谁发行的

股指期货不是谁发行的,而是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股指期货是期货的一种,期货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
股指期货(Share Price Index Futures),英文简称SPIF,全称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到期后通过现金结算差价来进行交割。

7. 请教关于股指期货,诸如道琼工业指数、恒生、日经的相关知识

直接用英文学又何妨?

8.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指数期货市场是哪个

1982年,第一张股指期货合约在美国堪萨斯城诞生,标志着涵盖货币、利率及股票衍生品的场内金融衍生品体系在美国得以完整建立,期货市场最终实现了从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的革命性转变,金融期货的诞生成为现代金融的一个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