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华为激光雷达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达。
1、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444,证券简称“巨星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中高档手工具、电动工具等工具五金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是国内工具五金行业规模最大、技术最高和渠道优势最强的龙头企业之一。是亚洲最大、世界排名前六名的手工具企业。
2、中海达是专业从事GNSS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核心团队具有二十多年GNSS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市场服务经验,年产值达两个亿;在全国建有30家技术服务机构及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
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实际上,华为也在激光雷达业务中有巨大的投入。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但华为并非是上市公司。
(1)激光雷达联创光电股票行情扩展阅读
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目标是短期内迅速开发出100线的激光雷达。未来计划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约1390元人民币),甚至是100美元(约695元人民币)。
在无人驾驶领域,激光雷达是其关键技术之一。考虑到新基建及5G部署得较快,这块细分市场的需求也将可能持续放大。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巨星科技、中海达等。
⑵ 光电材料研究生能从事什么工作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全世界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己达1万亿美元。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西欧和日本。近十年来,中国的光电子技术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随着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全息、光电传感、显示技术等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光电科技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我国已经形成以下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1. 光电子材料与光电元器件(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激光原理、光学、非线性光学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1)、我国的光学与光电子材料研究已进入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其中:[/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方面:在我国,用于集成电路(IC)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Si)年产量约为400吨。用于光电子器件的GaAs单晶、用于LED和LD的InP单晶和用于红、绿色LED的GaP芯片材料已实用化。用于蓝光LD和蓝、绿光LED和GaN、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正在研发中。[/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激光晶体材料方面: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Nd:YAG晶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博技术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产能力为3000根。中国已成为矾酸钇(YVO4)晶体的生产出口大国。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制成大尺寸YVO4单晶,并加工成偏振晶体器件。北京烁光特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00公斤YVO4 单晶生产线。上海光机所研制的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也已经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我国研制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体,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产品数量约占国际市场1/3。[/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方面:我国研制的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等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系国际首创,用于激光光源在可见光区的频率转换。用于激光倍频、光参量振荡、电光调Q和声光、电光器件的铌酸锂(LN)单晶中国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 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光电子材料发展的重点为:高功率、可调谐、LD泵浦和新波长激光晶体等;超高亮度(LED)、半导体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显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于密集波分复系统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及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2)、光学元器件包括:光学仪器,光电检测仪器,光学遥感、遥测仪器,机器人视觉,光学检测和测量、夜视和侦察,微光夜视仪,红外夜视仪,高分辨率的成像卫星,侦察相机, 高灵敏探测器平面阵列(FRA),快速三维模型测量;计量学(定位,位置,线度,准直);机器视觉(特征,方位和缺陷);光学传感器(成分,温度,PH值探测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1. 光通信与光纤传感器件(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通信实验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这里可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材料,集成光电子器件,光电元、器件,光纤通信器件(光纤无源器件,光纤有源器件),光纤传感器件,光纤激光器,光端机,光纤通讯机及设备,光纤数据传输设备;光纤陀螺仪;光纤控制的相控阵雷达,光纤地面和卫星通信系统等等。我国现有光纤通信企业320余家,其中光纤光缆193家,光电器件46家,光缆材料和配套件企业22家,通信专用仪表9家,光通信传输设备50家。产值240亿元,销售额262亿元。“十五”期间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重点为光传输、光接入、光传送网产品、光纤光缆和光电器件五个方面。[/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2. 激光器件及应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原理和技术、光信息处理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包括激光器件(光纤,半导体、固体、气体、准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医疗仪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跟踪,激光制导,光学陀螺仪,交通控制系统,光导航设备与系统,目标指示器,干扰发射机和通信设备等。目前我国从事激光技术研究、激光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约有400余家(不含激光音像设备生产单位),全国激光产品市场年销售额约为32.4亿元人民币(此数据不包括激光音像设备、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条码检测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医疗收入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3. 光信息输入与存贮(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光输出入类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数码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光存储类产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盘机,以及记录用的CD-R 光盘机和可重复读写型的CD-RW 光盘机,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各种新型的办公消费、娱乐类的光电产品将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数码相机产业市场发展迅速:国家计委已确立重点发展数码相机(DSC)产业的计划,进军数码相机市场。目前在于组织力量,研发数码相机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配件;重点项目包括:彩色显示器、专用IC、高性能球面镜片及印表机、碳粉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目前中国从事数码相机的研发、生产的厂家有:凤凰数码、喜马拉雅、海鸥、方正科技、紫光、联想集团、朝华科技、华旗资讯、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场。[/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国外公司陆续在中国内地投资设立数码相机生产线,这些公司包括:美能达(Minolta)、尼康(Nikon)、宾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爱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奥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达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胶片公司(FujiFilm)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扫描仪市场稳定增长:扫描仪是计算机的重要外设产品之一,已成为光电产品中技术工艺成熟、市场应用稳定增长的重要产品。目前全球扫描仪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陆续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代工生产厂商的生产基地也都全部转移到了内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国内单位研发的扫描仪也正成为扫描仪市场中重要品牌。[/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研发生产扫描仪的厂商拥有扫描器生产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因此包括数码相机、PC Camera等相关产品都是目前扫描仪厂商谋图发展的替代产品。为了适应多功能PC外围光电输入/输出设备应用市场的需求,今后扫描仪产品必将向着多功能复合应用方向发展。 4 . 光显示材料与设备(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学等)[/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我国显示器领域发展良好:[/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液晶显示器(LCD)方面:我国液晶显示器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 %。中国液晶行业年销售额约为53.52亿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我国已能生产满足宽温度低阈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开始批量生产,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国内的薄膜晶体管(TFT)用液晶材料仍处于实验室研制阶段。我国液晶材料年生产能力已超过40 吨。国内主要的企业有4家:北京清华亚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现代化学研究所、石家庄实力克液晶公司和烟台万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偏振片已进入稳定的批量生产阶段,现有两家生产企业,广东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纺乐凯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销售75万平方米,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ITO导电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发展最快的,生产厂家已超过1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深圳莱宝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年生产ITO玻璃376万平方米,销售总值约6亿元。STN用导电玻璃已大部分满足国内需求。生产导电玻璃的成套设备已具备实现国产化的能力。[/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剂、封接胶、光刻胶以及其他LCD相关材料的国内自给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统计,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企业有7家,实现产值1.69亿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中国现有LCD生产厂家约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核心技术,已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TFT-LCD产业基地,未来10年,TFT-LCD将在家电、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日本、韩国、台湾等向中国大陆加快转移STN-LCD、TFT-LCD生产线,已建成的或开始建设已达14条线,大多数为STN-LCD生产线,也有TN 和彩色STN生产线。[/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发光二极管(LED)方面:近年来我国LED产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内与LED研究、开发、生产有关的单位有300多家,大多数企业生产普通LED(指芯片为GaP、GaAlAs的发光二极管)。年产量达120亿只,销售额约40多亿元。目前国内普通LED芯片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只有一家——联创光电公司,年产约20亿只,联创光电公司将向LED下游产品扩展,发展红、绿、蓝三基色全彩显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产品,届时联创光电将成为国内产品层次最多、规模最大的LED厂家。[/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LED显示屏生产企业约有几十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传统LED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之一。[/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中国生产的红、绿、橙、黄发光二极管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蓝色发光二极管已研制成功。[/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方面: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研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 已经开始生产42英寸PDP屏。[/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在其他类型显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荧光显示(VFD)、有机EL(OLED)、场发射(FED)等均在科研生产中取得进展。“十五”期间中国发展显示器投资了380亿元。[/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5 . 红外产品(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近几年来,我国的红外产品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热故障与热漏泄诊断的逐步推广,以及技术安保体系的建立,红外测温仪、热像仪和热电视等产品的市场稳步增长。全国主要红外产品年销售额约为8亿5千万元人民币。[/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 6. 照明与能源(原子物理、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电路技术、光学基础)[/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高亮度高效金属卤化物灯、硫二聚物(微波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将逐步取代白炽灯,实现照明上的革命。发光材料,发光二极管与发光元器件; [/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发展太阳能电池,地球上的能源愈来愈短缺,美国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源将占能源的一半。[/size][/font][/backcolor]
[backcolor=rgb(239, 255, 255)][font=Tahoma, Helvetica, SimSun, sans-serif][size=12px]光全息与全息存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与技术)[/size][/font][/backcolor]
⑶ 光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学信息处理、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开设的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全息技术、光学设计、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领域—— 光电子产品与技术领域
全世界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己达1万亿美元。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西欧和日本。近十年来,中国的光电子技术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随着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全息、光电传感、显示技术等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光电科技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我国已经形成以下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1. 光电子材料与光电元器件(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激光原理、光学、非线性光学等
(1)、我国的光学与光电子材料研究已进入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其中:
在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方面:在我国,用于集成电路(IC)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Si)年产量约为400吨。用于光电子器件的GaAs单晶、用于LED和LD的InP单晶和用于红、绿色LED的GaP芯片材料已实用化。用于蓝光LD和蓝、绿光LED和GaN、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正在研发中。
在激光晶体材料方面: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Nd:YAG晶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博技术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产能力为3000根。中国已成为矾酸钇(YVO4)晶体的生产出口大国。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制成大尺寸YVO4单晶,并加工成偏振晶体器件。北京烁光特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00公斤YVO4 单晶生产线。上海光机所研制的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也已经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我国研制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体,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产品数量约占国际市场1/3。
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方面:我国研制的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等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系国际首创,用于激光光源在可见光区的频率转换。用于激光倍频、光参量振荡、电光调Q和声光、电光器件的铌酸锂(LN)单晶中国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 吨。
光电子材料发展的重点为:高功率、可调谐、LD泵浦和新波长激光晶体等;超高亮度(LED)、半导体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显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于密集波分复系统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及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等。
(2)、光学元器件包括:光学仪器,光电检测仪器,光学遥感、遥测仪器,机器人视觉,光学检测和测量、夜视和侦察,微光夜视仪,红外夜视仪,高分辨率的成像卫星,侦察相机, 高灵敏探测器平面阵列(FRA),快速三维模型测量;计量学(定位,位置,线度,准直);机器视觉(特征,方位和缺陷);光学传感器(成分,温度,PH值探测等)。
1. 光通信与光纤传感器件(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通信实验等)
这里可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材料,集成光电子器件,光电元、器件,光纤通信器件(光纤无源器件,光纤有源器件),光纤传感器件,光纤激光器,光端机,光纤通讯机及设备,光纤数据传输设备;光纤陀螺仪;光纤控制的相控阵雷达,光纤地面和卫星通信系统等等。我国现有光纤通信企业320余家,其中光纤光缆193家,光电器件46家,光缆材料和配套件企业22家,通信专用仪表9家,光通信传输设备50家。产值240亿元,销售额262亿元。“十五”期间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重点为光传输、光接入、光传送网产品、光纤光缆和光电器件五个方面。
2. 激光器件及应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原理和技术、光信息处理等)
包括激光器件(光纤,半导体、固体、气体、准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医疗仪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跟踪,激光制导,光学陀螺仪,交通控制系统,光导航设备与系统,目标指示器,干扰发射机和通信设备等。目前我国从事激光技术研究、激光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约有400余家(不含激光音像设备生产单位),全国激光产品市场年销售额约为32.4亿元人民币(此数据不包括激光音像设备、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条码检测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医疗收入等)。
3. 光信息输入与存贮(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光输出入类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数码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光存储类产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盘机,以及记录用的CD-R 光盘机和可重复读写型的CD-RW 光盘机,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各种新型的办公消费、娱乐类的光电产品将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数码相机产业市场发展迅速:国家计委已确立重点发展数码相机(DSC)产业的计划,进军数码相机市场。目前在于组织力量,研发数码相机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配件;重点项目包括:彩色显示器、专用IC、高性能球面镜片及印表机、碳粉等。
目前中国从事数码相机的研发、生产的厂家有:凤凰数码、喜马拉雅、海鸥、方正科技、紫光、联想集团、朝华科技、华旗资讯、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场。
国外公司陆续在中国内地投资设立数码相机生产线,这些公司包括:美能达(Minolta)、尼康(Nikon)、宾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爱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奥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达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胶片公司(FujiFilm)等。
扫描仪市场稳定增长:扫描仪是计算机的重要外设产品之一,已成为光电产品中技术工艺成熟、市场应用稳定增长的重要产品。目前全球扫描仪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陆续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代工生产厂商的生产基地也都全部转移到了内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国内单位研发的扫描仪也正成为扫描仪市场中重要品牌。
研发生产扫描仪的厂商拥有扫描器生产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因此包括数码相机、PC Camera等相关产品都是目前扫描仪厂商谋图发展的替代产品。为了适应多功能PC外围光电输入/输出设备应用市场的需求,今后扫描仪产品必将向着多功能复合应用方向发展。 4 . 光显示材料与设备(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学等)
我国显示器领域发展良好:
在液晶显示器(LCD)方面:我国液晶显示器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 %。中国液晶行业年销售额约为53.52亿元。
我国已能生产满足宽温度低阈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开始批量生产,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国内的薄膜晶体管(TFT)用液晶材料仍处于实验室研制阶段。我国液晶材料年生产能力已超过40 吨。国内主要的企业有4家:北京清华亚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现代化学研究所、石家庄实力克液晶公司和烟台万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偏振片已进入稳定的批量生产阶段,现有两家生产企业,广东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纺乐凯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销售75万平方米,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ITO导电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发展最快的,生产厂家已超过1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深圳莱宝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年生产ITO玻璃376万平方米,销售总值约6亿元。STN用导电玻璃已大部分满足国内需求。生产导电玻璃的成套设备已具备实现国产化的能力。
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剂、封接胶、光刻胶以及其他LCD相关材料的国内自给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统计,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企业有7家,实现产值1.69亿元。
中国现有LCD生产厂家约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核心技术,已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TFT-LCD产业基地,未来10年,TFT-LCD将在家电、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韩国、台湾等向中国大陆加快转移STN-LCD、TFT-LCD生产线,已建成的或开始建设已达14条线,大多数为STN-LCD生产线,也有TN 和彩色STN生产线。
在发光二极管(LED)方面:近年来我国LED产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内与LED研究、开发、生产有关的单位有300多家,大多数企业生产普通LED(指芯片为GaP、GaAlAs的发光二极管)。年产量达120亿只,销售额约40多亿元。目前国内普通LED芯片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只有一家——联创光电公司,年产约20亿只,联创光电公司将向LED下游产品扩展,发展红、绿、蓝三基色全彩显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产品,届时联创光电将成为国内产品层次最多、规模最大的LED厂家。
LED显示屏生产企业约有几十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传统LED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之一。
中国生产的红、绿、橙、黄发光二极管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蓝色发光二极管已研制成功。
在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方面: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研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 已经开始生产42英寸PDP屏。
在其他类型显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荧光显示(VFD)、有机EL(OLED)、场发射(FED)等均在科研生产中取得进展。“十五”期间中国发展显示器投资了380亿元。
5 . 红外产品(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的红外产品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热故障与热漏泄诊断的逐步推广,以及技术安保体系的建立,红外测温仪、热像仪和热电视等产品的市场稳步增长。全国主要红外产品年销售额约为8亿5千万元人民币。
6. 照明与能源(原子物理、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电路技术、光学基础)
高亮度高效金属卤化物灯、硫二聚物(微波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将逐步取代白炽灯,实现照明上的革命。发光材料,发光二极管与发光元器件;
发展太阳能电池,地球上的能源愈来愈短缺,美国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源将占能源的一半。
光全息与全息存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与技术)
本专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前景可以说是相当好
⑷ 军工股票有哪些
1 002519 银河电子 2014-02-20 智能电源、配电系统
2 300213 佳讯飞鸿 2011-05-05 指挥调度通信系统
3 002111 威海广泰 2009-12-24 研发生产武器装备
4 300185 通裕重工 2014-07-02 无人机
5 002151 北斗星通 2007-08-13 卫星导航
6 300045 华力创通 2010-01-20 卫星导航
7 300101 振芯科技 2010-08-06 卫星导航
8 300177 中海达 2011-02-15 卫星导航
9 300353 东土科技 2014-01-29 通信技术应用
10 300252 金信诺 2014-04-17 特种线缆
11 300265 通光线缆 2014-02-20 特种线缆
12 300024 机器人 2009-10-29 特种机器人
13 300342 天银机电 2014-12-30 射频仿真系统
14 000009 中国宝安 2014-10-17 模拟训练系统
15 600775 南京熊猫 2014-09-04 雷达
16 600990 四创电子 2004-05-10 雷达
17 002576 通达动力 2015-01-08 雷达
18 002253 川大智胜 2011-03-23 空管产品
19 002465 海格通信 2010-08-31 军用无线通信设备
20 600399 抚顺特钢 2000-12-29 军用特殊钢新型材料
21 002669 康达新材 2014-02-21 军用胶粘剂
22 600330 天通股份 2001-01-18 军用电子元器件
23 600363 联创光电 2014-02-21 军用电子元器件
24 002338 奥普光电 2010-01-15 军用电子元器件
25 002371 七星电子 2010-03-16 军用电子元器件
26 002484 江海股份 2010-09-29 军用电子元器件
27 300065 海兰信 2010-03-26 军用电子元器件
28 601208 东材科技 2014-03-27 军需品供应商
29 601718 际华集团 2010-07-28 军需品供应商
30 600562 国睿科技 2013-01-25 军品
31 300201 海伦哲 2013-03-05 军品
32 300351 永贵电器 2014-11-19 军工通信连接器
33 000561 烽火电子 2010-02-01 军工电子元器件
34 002339 积成电子 2015-01-08 军工产业基金
35 601106 中国一重 2013-07-11 舰炮
36 002214 大立科技 2014-02-13 红外热像仪
37 002414 高德红外 2010-07-16 红外热像仪
38 000777 中核科技 1997-07-10 核能开发
39 002046 轴研科技 2005-05-26 航天特种轴承
40 600118 中国卫星 1997-09-08 航天科技集团
41 600151 航天机电 1998-06-05 航天科技集团
42 600343 航天动力 2003-04-08 航天科技集团
43 600879 航天电子 1995-11-15 航天科技集团
44 603698 航天工程 2015-01-28 航天科技集团
45 002405 四维图新 2013-03-01 航天科技集团
46 600271 航天信息 2003-07-11 航天科工集团
47 600501 航天晨光 2001-06-15 航天科工集团
48 600677 航天通信 1993-09-28 航天科工集团
49 600855 航天长峰 1994-04-25 航天科工集团
50 000901 航天科技 1999-04-01 航天科工集团
51 002025 航天电器 2004-07-26 航天科工集团
52 600862 南通科技 2014-09-18 航空新材料
53 002023 海特高新 2011-05-03 航空维修
54 600592 龙溪股份 2014-02-24 航空军工关节轴承
55 300395 菲利华 2014-09-10 航空航天玻璃材料
56 600038 中直股份 2000-12-18 航空工业集团
57 600316 洪都航空 2000-12-15 航空工业集团
58 600372 中航电子 2001-07-06 航空工业集团
59 600391 成发科技 2001-12-12 航空工业集团
60 600523 贵航股份 2001-12-27 航空工业集团
61 600765 中航重机 1996-11-06 航空工业集团
62 600893 中航动力 2008-11-20 航空工业集团
63 000738 中航动控 1997-06-26 航空工业集团
64 000768 中航飞机 1997-06-26 航空工业集团
65 002013 中航机电 2004-07-05 航空工业集团
66 002179 中航光电 2007-11-01 航空工业集团
67 300114 中航电测 2010-08-27 航空工业集团
68 000697 炼石有色 2013-05-31 航空发动机叶片
69 300324 旋极信息 2014-06-25 航电总线
70 601890 亚星锚链 2012-05-09 海军锚链供货商
71 002260 伊立浦 2013-09-06 高端通用航空研发
72 002297 博云新材 2009-09-29 飞机机轮刹车系统
73 000748 长城信息 1997-07-04 飞船仪表液晶显示器
74 300397 天和防务 2014-09-10 防空指挥控制系统
75 300034 钢研高纳 2009-12-24 发动机新材料
76 000547 闽福发A 2014-04-15 电磁安防
77 300297 蓝盾股份 2015-02-03 电磁安防
78 600416 湘电股份 2002-07-18 船用电力推进系统
79 600482 风帆股份 2014-03-10 船舶重工集团
80 601989 中国重工 2009-12-16 船舶重工集团
81 002608 *ST舜船 2011-08-10 船舶制造
82 600150 中国船舶 1998-05-20 船舶工业集团
83 600685 广船国际 2014-03-14 船舶工业集团
84 601608 中信重工 2014-12-02 参与军工建设项目
85 600877 中国嘉陵 1995-10-13 兵器装备集团
86 002265 西仪股份 2009-02-10 兵器装备集团
87 002423 中原特钢 2011-06-28 兵器装备集团
88 600148 长春一东 2015-01-23 兵器工业集团
89 600184 光电股份 2003-11-06 兵器工业集团
90 600262 北方股份 2000-06-30 兵器工业集团
91 600435 北方导航 2003-07-04 兵器工业集团
92 600480 凌云股份 2015-01-23 兵器工业集团
93 600495 晋西车轴 2004-05-26 兵器工业集团
94 600967 北方创业 2004-05-18 兵器工业集团
95 000059 *ST华锦 2015-01-23 兵器工业集团
96 000065 北方国际 2014-02-20 兵器工业集团
97 000519 江南红箭 2010-09-29 兵器工业集团
98 002246 北化股份 2015-01-23 兵器工业集团
99 603678 火炬电子 2015-01-26 --
100 000070 特发信息 2015-04-13 --
101 000687 恒天天鹅 2015-04-08 --
102 000977 浪潮信息 2015-01-19 --
103 002413 常发股份 2015-05-18 --
104 300159 新研股份 2015-03-18 --
105 300424 航新科技 2015-04-22 --
106 300428 四通新材 2015-03-19 --
107 300447 全信股份 2015-04-22 --
108 300456 耐威科技 2015-05-14 --
⑸ 车载激光雷达概念股一览 车载激光雷达概念股有哪些
万集科技(87.95 -1.97%,诊股)从2015年开始开发多线车载激光雷达,已形成了非常好的技术积累,有着较为稳定和较强实力的研发团队,同时布局了未来的激光雷达技术路线。
永新光学(32.48 +1.12%,诊股):在高性能车载镜片加工、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镜头制造方面具有较好的技术竞争力,已实现相关产品的批量或小批量制造销售。
中海达(8.55 +2.76%,诊股):北斗+精准位置应用解决方案所涉及的卫星导航、光电、海洋声呐、激光雷达、UWB超宽带、高精度惯导等技术和产品在军方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5)激光雷达联创光电股票行情扩展阅读
例如Velodyne基本放弃了中国市场。原因在于,激光雷达领域,Velodyne的产品已不是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唯一选择,中国的激光雷达公司包括禾赛、速腾、大疆、innovusion等公司的产品,成为了自动驾驶公司的选择。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产业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所需要的传感器“激光雷达”正日益受到整车制造商、自动驾驶厂商以及高精度地图厂商的重视。国内厂商除了更便宜,技术支持也更及时,受到青睐。
⑹ 微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学信息处理、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1)、我国的光学与光电子材料研究已进入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其中:
在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方面:在我国,用于集成电路(IC)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Si)年产量约为400吨。用于光电子器件的GaAs单晶、用于LED和LD的InP单晶和用于红、绿色LED的GaP芯片材料已实用化。用于蓝光LD和蓝、绿光LED和GaN、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正在研发中。
在激光晶体材料方面: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Nd:YAG晶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博技术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产能力为3000根。中国已成为矾酸钇(YVO4)晶体的生产出口大国。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制成大尺寸YVO4单晶,并加工成偏振晶体器件。北京烁光特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00公斤YVO4 单晶生产线。上海光机所研制的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也已经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我国研制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体,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产品数量约占国际市场1/3。
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方面:我国研制的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等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系国际首创,用于激光光源在可见光区的频率转换。用于激光倍频、光参量振荡、电光调Q和声光、电光器件的铌酸锂(LN)单晶中国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 吨。
光电子材料发展的重点为:高功率、可调谐、LD泵浦和新波长激光晶体等;超高亮度(LED)、半导体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显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于密集波分复系统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及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等。
(2)、光学元器件包括:光学仪器,光电检测仪器,光学遥感、遥测仪器,机器人视觉,光学检测和测量、夜视和侦察,微光夜视仪,红外夜视仪,高分辨率的成像卫星,侦察相机, 高灵敏探测器平面阵列(FRA),快速三维模型测量;计量学(定位,位置,线度,准直);机器视觉(特征,方位和缺陷);光学传感器(成分,温度,PH值探测等)。
1. 光通信与光纤传感器件(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通信实验等)
这里可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材料,集成光电子器件,光电元、器件,光纤通信器件(光纤无源器件,光纤有源器件),光纤传感器件,光纤激光器,光端机,光纤通讯机及设备,光纤数据传输设备;光纤陀螺仪;光纤控制的相控阵雷达,光纤地面和卫星通信系统等等。我国现有光纤通信企业320余家,其中光纤光缆193家,光电器件46家,光缆材料和配套件企业22家,通信专用仪表9家,光通信传输设备50家。产值240亿元,销售额262亿元。“十五”期间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重点为光传输、光接入、光传送网产品、光纤光缆和光电器件五个方面。
2. 激光器件及应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原理和技术、光信息处理等)
包括激光器件(光纤,半导体、固体、气体、准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医疗仪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跟踪,激光制导,光学陀螺仪,交通控制系统,光导航设备与系统,目标指示器,干扰发射机和通信设备等。目前我国从事激光技术研究、激光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约有400余家(不含激光音像设备生产单位),全国激光产品市场年销售额约为32.4亿元人民币(此数据不包括激光音像设备、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条码检测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医疗收入等)。
3. 光信息输入与存贮(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光输出入类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数码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光存储类产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盘机,以及记录用的CD-R 光盘机和可重复读写型的CD-RW 光盘机,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各种新型的办公消费、娱乐类的光电产品将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数码相机产业市场发展迅速:国家计委已确立重点发展数码相机(DSC)产业的计划,进军数码相机市场。目前在于组织力量,研发数码相机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配件;重点项目包括:彩色显示器、专用IC、高性能球面镜片及印表机、碳粉等。
目前中国从事数码相机的研发、生产的厂家有:凤凰数码、喜马拉雅、海鸥、方正科技、紫光、联想集团、朝华科技、华旗资讯、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场。
国外公司陆续在中国内地投资设立数码相机生产线,这些公司包括:美能达(Minolta)、尼康(Nikon)、宾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爱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奥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达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胶片公司(FujiFilm)等。
扫描仪市场稳定增长:扫描仪是计算机的重要外设产品之一,已成为光电产品中技术工艺成熟、市场应用稳定增长的重要产品。目前全球扫描仪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陆续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代工生产厂商的生产基地也都全部转移到了内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国内单位研发的扫描仪也正成为扫描仪市场中重要品牌。
研发生产扫描仪的厂商拥有扫描器生产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因此包括数码相机、PC Camera等相关产品都是目前扫描仪厂商谋图发展的替代产品。为了适应多功能PC外围光电输入/输出设备应用市场的需求,今后扫描仪产品必将向着多功能复合应用方向发展。 4 . 光显示材料与设备(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学等)
我国显示器领域发展良好:
在液晶显示器(LCD)方面:我国液晶显示器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 %。中国液晶行业年销售额约为53.52亿元。
我国已能生产满足宽温度低阈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开始批量生产,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国内的薄膜晶体管(TFT)用液晶材料仍处于实验室研制阶段。我国液晶材料年生产能力已超过40 吨。国内主要的企业有4家:北京清华亚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现代化学研究所、石家庄实力克液晶公司和烟台万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偏振片已进入稳定的批量生产阶段,现有两家生产企业,广东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纺乐凯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销售75万平方米,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ITO导电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发展最快的,生产厂家已超过1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深圳莱宝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年生产ITO玻璃376万平方米,销售总值约6亿元。STN用导电玻璃已大部分满足国内需求。生产导电玻璃的成套设备已具备实现国产化的能力。
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剂、封接胶、光刻胶以及其他LCD相关材料的国内自给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统计,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企业有7家,实现产值1.69亿元。
中国现有LCD生产厂家约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核心技术,已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TFT-LCD产业基地,未来10年,TFT-LCD将在家电、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韩国、台湾等向中国大陆加快转移STN-LCD、TFT-LCD生产线,已建成的或开始建设已达14条线,大多数为STN-LCD生产线,也有TN 和彩色STN生产线。
在发光二极管(LED)方面:近年来我国LED产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内与LED研究、开发、生产有关的单位有300多家,大多数企业生产普通LED(指芯片为GaP、GaAlAs的发光二极管)。年产量达120亿只,销售额约40多亿元。目前国内普通LED芯片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只有一家——联创光电公司,年产约20亿只,联创光电公司将向LED下游产品扩展,发展红、绿、蓝三基色全彩显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产品,届时联创光电将成为国内产品层次最多、规模最大的LED厂家。
LED显示屏生产企业约有几十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传统LED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之一。
中国生产的红、绿、橙、黄发光二极管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蓝色发光二极管已研制成功。
在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方面: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研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 已经开始生产42英寸PDP屏。
在其他类型显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荧光显示(VFD)、有机EL(OLED)、场发射(FED)等均在科研生产中取得进展。“十五”期间中国发展显示器投资了380亿元。
5 . 红外产品(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的红外产品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热故障与热漏泄诊断的逐步推广,以及技术安保体系的建立,红外测温仪、热像仪和热电视等产品的市场稳步增长。全国主要红外产品年销售额约为8亿5千万元人民币。
6. 照明与能源(原子物理、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电路技术、光学基础)
高亮度高效金属卤化物灯、硫二聚物(微波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将逐步取代白炽灯,实现照明上的革命。发光材料,发光二极管与发光元器件;
发展太阳能电池,地球上的能源愈来愈短缺,美国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源将占能源的一半。
光全息与全息存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与技术)
⑺ 光信息科学技术是干啥的,以后去哪工作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编辑本段]学科门类理学
光电子信息科学类
光电子信息工程 [编辑本段]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学信息处理、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光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了解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编辑本段]开设的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全息技术、光学设计、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领域—— 光电子产品与技术领域
全世界光电子技术产业的市场规模己达1万亿美元。国外光电子产业主要在美国、西欧和日本。近十年来,中国的光电子技术产品市场的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势头。随着信息光电子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激光全息、光电传感、显示技术等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光电科技与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我国已经形成以下市场可观、发展潜力巨大的光电子产业。1. 光电子材料与光电元器件(原子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激光原理、光学、非线性光学等
(1)、我国的光学与光电子材料研究已进入应用和产业化的发展阶段。 其中:
在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方面:在我国,用于集成电路(IC)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Si)年产量约为400吨。用于光电子器件的GaAs单晶、用于LED和LD的InP单晶和用于红、绿色LED的GaP芯片材料已实用化。用于蓝光LD和蓝、绿光LED和GaN、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正在研发中。
在激光晶体材料方面: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Nd:YAG晶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博技术有限公司的YAG激光棒年批量生产能力为3000根。中国已成为矾酸钇(YVO4)晶体的生产出口大国。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制成大尺寸YVO4单晶,并加工成偏振晶体器件。北京烁光特晶体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产200公斤YVO4 单晶生产线。上海光机所研制的掺钛蓝宝石激光晶体也已经出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我国研制的Nd:YAG和Nd:YVO4激光晶体,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出口产品数量约占国际市场1/3。
在非线性光学晶体方面:我国研制的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等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系国际首创,用于激光光源在可见光区的频率转换。用于激光倍频、光参量振荡、电光调Q和声光、电光器件的铌酸锂(LN)单晶中国的年生产能力约为10 吨。
光电子材料发展的重点为:高功率、可调谐、LD泵浦和新波长激光晶体等;超高亮度(LED)、半导体激光器(LD)用GaAs ,Gap,GaN基外延材料等;STN,TFT显示器用液晶材料等;用于密集波分复系统的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及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等。
(2)、光学元器件包括:光学仪器,光电检测仪器,光学遥感、遥测仪器,机器人视觉,光学检测和测量、夜视和侦察,微光夜视仪,红外夜视仪,高分辨率的成像卫星,侦察相机, 高灵敏探测器平面阵列(FRA),快速三维模型测量;计量学(定位,位置,线度,准直);机器视觉(特征,方位和缺陷);光学传感器(成分,温度,PH值探测等)。
1. 光通信与光纤传感器件(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光通信实验等)
这里可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材料,集成光电子器件,光电元、器件,光纤通信器件(光纤无源器件,光纤有源器件),光纤传感器件,光纤激光器,光端机,光纤通讯机及设备,光纤数据传输设备;光纤陀螺仪;光纤控制的相控阵雷达,光纤地面和卫星通信系统等等。我国现有光纤通信企业320余家,其中光纤光缆193家,光电器件46家,光缆材料和配套件企业22家,通信专用仪表9家,光通信传输设备50家。产值240亿元,销售额262亿元。“十五”期间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重点为光传输、光接入、光传送网产品、光纤光缆和光电器件五个方面。
2. 激光器件及应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激光原理和技术、光信息处理等)
包括激光器件(光纤,半导体、固体、气体、准分子及其它),激光加工,激光全息,激光医疗仪器,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跟踪,激光制导,光学陀螺仪,交通控制系统,光导航设备与系统,目标指示器,干扰发射机和通信设备等。目前我国从事激光技术研究、激光应用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约有400余家(不含激光音像设备生产单位),全国激光产品市场年销售额约为32.4亿元人民币(此数据不包括激光音像设备、激光通信工程、激光条码检测及激光二次效益如激光医疗收入等)。
3. 光信息输入与存贮(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光输出入类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数码相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光存储类产品,如CD-ROM、CD-RW和DVD-ROM光盘机,以及记录用的CD-R 光盘机和可重复读写型的CD-RW 光盘机,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各种新型的办公消费、娱乐类的光电产品将成为21世纪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数码相机产业市场发展迅速:国家计委已确立重点发展数码相机(DSC)产业的计划,进军数码相机市场。目前在于组织力量,研发数码相机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及配件;重点项目包括:彩色显示器、专用IC、高性能球面镜片及印表机、碳粉等。
目前中国从事数码相机的研发、生产的厂家有:凤凰数码、喜马拉雅、海鸥、方正科技、紫光、联想集团、朝华科技、华旗资讯、TCL、先科、明基(BenQ)等。目前国内已有30多个品牌,大多集中在家用市场。
国外公司陆续在中国内地投资设立数码相机生产线,这些公司包括:美能达(Minolta)、尼康(Nikon)、宾得(Pentax)、松下(Panasonic)、三星(Samsung)、惠普(HP)、爱普生(Epson)、 三洋公司、索尼(Sony)公司、奥林巴斯公司(Olympus)、柯达公司(Kodak) 、佳能公司(Canon)、 富士胶片公司(FujiFilm)等。
扫描仪市场稳定增长:扫描仪是计算机的重要外设产品之一,已成为光电产品中技术工艺成熟、市场应用稳定增长的重要产品。目前全球扫描仪的著名品牌Microtek、HP、AGFA、UMAX、Acer、EPSON、Canon等早已陆续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台湾地区的代工生产厂商的生产基地也都全部转移到了内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国内单位研发的扫描仪也正成为扫描仪市场中重要品牌。
研发生产扫描仪的厂商拥有扫描器生产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因此包括数码相机、PC Camera等相关产品都是目前扫描仪厂商谋图发展的替代产品。为了适应多功能PC外围光电输入/输出设备应用市场的需求,今后扫描仪产品必将向着多功能复合应用方向发展。 4 . 光显示材料与设备(电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学等)
我国显示器领域发展良好:
在液晶显示器(LCD)方面:我国液晶显示器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 %。中国液晶行业年销售额约为53.52亿元。
我国已能生产满足宽温度低阈值等特殊要求的TN液晶材料,STN液晶材料已开始批量生产,结束了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国内的薄膜晶体管(TFT)用液晶材料仍处于实验室研制阶段。我国液晶材料年生产能力已超过40 吨。国内主要的企业有4家:北京清华亚王液晶材料有限公司、西安现代化学研究所、石家庄实力克液晶公司和烟台万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偏振片已进入稳定的批量生产阶段,现有两家生产企业,广东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深纺乐凯光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销售75万平方米,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
ITO导电玻璃是液晶三大材料之中发展最快的,生产厂家已超过10家,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深圳莱宝真空技术有限公司。年生产ITO玻璃376万平方米,销售总值约6亿元。STN用导电玻璃已大部分满足国内需求。生产导电玻璃的成套设备已具备实现国产化的能力。
此外,掩膜版、背光源、取向剂、封接胶、光刻胶以及其他LCD相关材料的国内自给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即不完全统计,从事这方面生产的企业有7家,实现产值1.69亿元。
中国现有LCD生产厂家约60家, 2003年北京市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8亿美元成功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核心技术,已经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TFT-LCD产业基地,未来10年,TFT-LCD将在家电、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韩国、台湾等向中国大陆加快转移STN-LCD、TFT-LCD生产线,已建成的或开始建设已达14条线,大多数为STN-LCD生产线,也有TN 和彩色STN生产线。
在发光二极管(LED)方面:近年来我国LED产业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国内与LED研究、开发、生产有关的单位有300多家,大多数企业生产普通LED(指芯片为GaP、GaAlAs的发光二极管)。年产量达120亿只,销售额约40多亿元。目前国内普通LED芯片能批量生产的企业只有一家——联创光电公司,年产约20亿只,联创光电公司将向LED下游产品扩展,发展红、绿、蓝三基色全彩显示屏、LED白光照明、LED交通等产品,届时联创光电将成为国内产品层次最多、规模最大的LED厂家。
LED显示屏生产企业约有几十家。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传统LED的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之一。
中国生产的红、绿、橙、黄发光二极管产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蓝色发光二极管已研制成功。
在等离子体显示器(PDP)方面: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研究开发取得较大进展, 已经开始生产42英寸PDP屏。
在其他类型显示器方面方面:如真空荧光显示(VFD)、有机EL(OLED)、场发射(FED)等均在科研生产中取得进展。“十五”期间中国发展显示器投资了380亿元。
5 . 红外产品(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基础)
近几年来,我国的红外产品市场发展迅速。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热故障与热漏泄诊断的逐步推广,以及技术安保体系的建立,红外测温仪、热像仪和热电视等产品的市场稳步增长。全国主要红外产品年销售额约为8亿5千万元人民币。
6. 照明与能源(原子物理、半导体物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电工电路技术、光学基础)
高亮度高效金属卤化物灯、硫二聚物(微波放电)灯和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将逐步取代白炽灯,实现照明上的革命。发光材料,发光二极管与发光元器件;
发展太阳能电池,地球上的能源愈来愈短缺,美国预计到2050年,太阳能源将占能源的一半。
光全息与全息存储(光学、物理光学、非线性光学、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