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宇海精密股票行情
扩展阅读
爱普检测股票行情 2025-05-18 04:22:50
中核资本股票行情 2025-05-18 03:56:18

宇海精密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1-05-31 09:39:07

① 哪些股票算科技方面的

(一)智能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

智云股份(300097)、科大智能(300222)、蓝英装备(300293)、汇川技术(300124)、

宝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工业机器人(300024)、

亚威股份(002559)、华中数控(300161)、三丰智能(300276)、软控股份(002073)、

新时达(002527)、GQY视讯(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实股份(002698)、

工大高新(600701)、钱江摩托(000913)、英威腾(002334)、上海机电(600835)、

山河智能(002097)、慈星股份(300307)、科远股份(002380)、英唐智控(300131)、

紫光股份(000938)。

(1)宇海精密股票行情扩展阅读:

回顾以往的历史可以发现,每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伴随着大量的新技术使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推升企业的经营业绩。再加上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可以预期,一大批科技型企业业绩有望大幅提升。

同时,随着2009年我国创业板的成功推出,高市盈率的定位,无疑也显示科技类企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如果说2009年主要依靠重组催生牛股行情,则2010年有望通过科技进步来提升业绩从而推动股价走高。

股价推升空间大 与其他题材有很大不同的是,科技类股的股价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股价定位上往往不受市盈率这类估值指标的限制。如上一轮1999年科技股飙升的主流是网络股,当时市场甚至以网站的点击率来衡量企业的未来成长,使得股价炒作起来没有太大的限制。

当前包括物联网、低碳经济等科技题材类个股也类似,由于属于新兴行业,未来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业绩存在几何级成长的可能性,所以不能按照当前业绩来限定其合理的估值价位,股价也就具有了巨大的上涨想象空间。

从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情况来看,其个股的市盈率往往明显高于主板市场。A股创业板和中小板中的个股市盈率水平也明显高于主板。此外,在过去一年多的市场行情中,科技题材类个股股价表现并非是最突出的,因此只要业绩出现复苏迹象,资金就可能积极参与其中,使其股价出现惊人的表现。

个股选择是关键 对于投资者而言,即使看对了热点板块,但投资却未必成功,因为主流热点群体中并非所有个股都会有突出的表现,对于科技题材中的个股也是如此,因此个股的选择非常关键。

参考资料:

科技股-网络

② 重庆微耕机都有哪些品牌

12马为微耕机多少钱一台

③ 问一个传奇的成功人的名字

郭台铭(1950年—),祖籍山西晋城,台湾台北市中国海专毕业,是台湾企业家。

事业发展:
郭台铭求学时曾在橡胶厂、砂轮厂和制药厂打工,退伍后在航运公司上过班。1974年,郭台铭以母亲标会的十万元新台币与十名员工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从黑白电视机旋钮制造起家。1981年,鸿海成功开发连接器产品,转型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connector)。1982年改名“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资本额1600万,1985年成立美国分公司。
2000年鸿海市值突破新台币一千亿元,之后郭台铭积极购并扩张版图,不断以每年突破千亿的速度成长,2005年鸿海集团总市值已突破一兆,郭台铭被喻为台湾业界的“成吉思汗”。郭台铭持有鸿海集团百分之三十股权,鸿海的全球品牌为“Foxconn”,是一家电子制造商公司,专门代工各项产品,郭台铭独创的CMM(Component Mole Move)代工模式,以“零组件和模组”设计为核心优势,产品走上下游高度垂直整合。展现所谓“一地设计,两地制造,三区交货”的企图心,公司遍及海内外,横跨亚、欧、美三洲。2005年超越新加坡伟创力(Flextronic)成为世界上最大电子制造服务(Electronic Manufacture Service, EMS)厂商。
2005年2月3日,郭台铭借著旗下富士康(FIH,股票代号2038)在香港股市挂牌成功,并购整合多家手机工厂,为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Sony Ericsson等厂商代工,其后股价飙涨三倍,富士康的市值达六七八亿港元,营业额为二千亿台币,更以“赚高毛利的零组件为主,设计、制造可以奉送”的独特模式,成为未来挤压电子五哥(仁宝、华硕、广达、明棋)的攻坚利器。目前鸿海公司的总市值接近新台币9000亿元;再加上香港上市的富士康,以及台湾的转投资鸿准、广宇、首利、群创、沛鑫等子公司,粗估鸿海集团总市值已超过1.5兆元。
根据《福布斯》(Forbes,台译《富比士》)杂志资料,全球富豪人物截止2005年底,郭台铭已晋身为台湾首富,身价32亿美元(约合台币980多亿元),排名为第170位,其次是王永庆以951亿排名台湾第二,第三名是富邦集团的蔡万才,坐拥889亿台币。

领导风格
郭台铭治军严整,独裁为公。他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并且保持简朴风格,办公桌椅是使用多年的二手货。他的名言是:“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郭台铭原本预计2008年退休前,鸿海营收应可以突破“一兆”台币(近三百亿美元),他说“只要作到一兆,我就来走(台语押韵)”,这个目标在2005年已提前达成。现在郭台铭将目标遥指“两兆”台币(近六百亿美元)。郭台铭退休后,其子女郭守正、郭晓玲确定不接班。

家庭
郭台铭24岁时与当时在药厂的见习生林淑如结婚,育有一男郭守正,女儿郭晓玲。2005年3月12日晚10时,林淑如因乳癌病逝在台大医院,享年55岁,身后葬于台北县三峡镇。但2006年初传闻发生葬地侵权纠纷。

④ 富士康老总是谁

郭台铭,下面是他的简介
郭台铭_1950出生
1971台湾“中国海专”毕业,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复兴航运工作
1974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资本额30万元
1985成立美国分公司,创立FOXCONN自有品牌
2001获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98名
2001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2002入选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亚洲之星”
2010获美国《福布斯》(Forbes)“全球亿万富翁”第136名
2010为富士康员工大幅加薪,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不爱名牌、不开名车、不注重打扮的鸿海精密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真不知道他赚那么多钱来干什么?这位曾经四次蝉联《福布斯》杂志“台湾科技首富”在1974年,其公司规模不过30万元台币。这时候的鸿海精密企业只是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1977年经营有点起色的时候,台湾的地价开始上升,房地产开始红火起来,地价整整翻了一番,郭台铭却没有急功近利将模具厂卖掉购买土地。事实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鸿海精密陆续建立起来的电镀部门与冲压厂迅速拉开了与同行业的距离,并在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郭台铭的连接器王国自此开始建立起来。

1999年,郭台铭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早在1987年,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订单,他抛下董事长的身份只身赴美,每天拎着公文包卖连接器。在接连吃闭门羹的情况下,郭台铭在康柏总部旁建了一个成型机厂,康柏只要有新设计,最快当天就能看到模型,逼得康柏无法忽视其存在,双方的生意大门最终开启,而且一做就是十几年。

拥有几十亿美元身价的郭台铭为人十分低调,一直恪守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演说、不任意拍照的“三不”原则,每年只在6月一年一次的股东大会上露一次面,为记者、投资法人、外资企业上一堂“电子业未来前景与布局”的年度大课。课上,所有的人一律平等。即使是远道赶来的外资法人因搭不上飞机,请他另行安排时间,他也只会客气地表示“没关系,明年还有机会”。

如果说鸿海精密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有点陌生,不过如果说富士康(Foxconn)恐怕知道的人就多得多了;很多人选择主板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有没有使用富士康的原件?世界知名的PC品牌机中,使用富士康产品的数不胜数,如Dell、HP(包括Compaq)、IBM...

富士康企业集团是于1988年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专业生产电脑接插件、精密零组件、机内线揽、精密模具及电脑整机的高科技企业集团。至1999年底,富士康集团分别在深圳和昆山建成两大资讯科技工业园。其中,在深圳的公司占地1600余亩,今年上半年仅出口就超过9亿美元。为适应全球资讯行业急剧发展的需求,集团实施了“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的策略,预计在深圳的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加上昆山基地,以达成全球最大的电脑整机和零组件生产企业集团及全球个人低价电脑的主要制造基地的经营目标,现在鸿海已经成为大陆第二大的出口商。

作为一位商界强人,郭台铭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大陆、美国、台湾、欧洲各地跑,即使晚上下飞机,他也会马上赶到公司开会,经常一开就是12个小时,好像永远也不知道疲倦。从1974年以生产黑白电视零件起家后,他不曾休过三天以上的假。郭台铭认为,领导者的睡眠时间不应该多于属下,他应该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对共同奋斗的兄弟,郭台铭有福同享,但对竞争对手,他则一律以敌人视之,难怪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并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来形容他。

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的目标就很明确,即把公司发展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企业。他说:“阿里山的神木(台湾著名的风景之一)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现在鸿海精密工业公司几乎包办所有资讯科技类产品代工,并且已经超越台积电,成为台湾业绩最高的民营公司。

别以为五十多岁的郭台铭会因此意气风发,事实上他一直低调地拓展事业,尽量回避媒体。鸿海的客户不希望他们的零件商锋头过健。就连公司总部,郭台铭都刻意远离科技大厂聚集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选在较不为人知的土城工业区。

不经营品牌,鸿海和知名品牌一起在全球并肩赛跑,靠的又是什幺样的竞争力?郭台铭谈到了他的观察:目前全球景气其实没有恢复,只是在结构性的调整,全球大厂积极转型,把制造的一端,外包给最有效率的电子专业制造服务(EMS)。

郭台铭算是中国最大的“财主”之一,可是生活却很节省,不过,每年在台湾的尾牙庆祝会,他是大手笔的犒赏员工,以尾牙为例,总奖金达到二亿三千万元台币,个人最大奖则是鸿海股票一百五十张,市值二千七百六十万元台币,以往都是以聚餐方式举办尾牙,但是,这一次尾牙很不一样,地点选择在鸿海总部所在地的台北县,且不采聚餐形式,并让员工与家属一同与会,尤其更具有意义的是,将省下来的三百余万元台币,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郭台铭对自己的亲人,只要是共同创业者,有功劳,则是破格提拔,工作标准严格、讲求效率,赏罚分明,如果员工出货发生闪失,则会毫不留情的当场指责。他是一位站在最前线冲锋陷阵的领导人,他跑遍全球,一年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海外各个分公司之间搭着飞机来回的开会,由于看好大陆商机,自七十八年以来,鸿海致力大陆发展,生产线主要布局在大陆,因此,在大陆的时间比在台湾要多。他说:“在快速成长的企业,领袖应该要多一点霸气。”郭给人的印象也是霸气十足,但却说:“不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很霸气,其实我这个人很好相处。我只不过是一个很理性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