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绩优个基显露“规模压力”
随着上半年业绩榜单的出炉,市场上的绩优基金产品得以浮现。中国证券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在主动权益类产品中,绩优基金产品的规模多比较适中,但是随着业绩的水涨船高,部分产品规模也在迅速膨大。而参考一季度绩优产品规模与业绩表现的关系,半程的绩优基金产品或将继续面临规模快速扩大带来的系列问题,“规模压力”或将继续上演。
绩优个基多数“小而美”
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各类型基金表现优异,平均收益率全线飘红。其中,股票型基金收益率最高,为23.43%,大幅跑赢了沪指的19.4%;其次是指数型基金,19.73%,QDII、债券型和货币市场型基金相较于一季度业绩也大幅上扬。
观察主动权益类产品中的绩优个基,“小而美”的特征比较明显,除部分个基规模较大外,多数上半年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产品的一季度末规模相对偏小。但相关数据显示,部分绩优基金产品在二季度迎来了规模的显著上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业绩靠前的股票型基金中,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二季度业绩领先,但其一季度末的规模为175.2亿元,6月30日的最新规模为192.5亿元,规模增幅尚不明显;而位居第二位的银华农业产业股票发起式基金一季度末规模为2.5亿元,6月30日的产品规模已经飙升至7.3亿元;位居第三位的鹏华养老产业股票从一季度末的4.5亿元规模上升至二季度末的5.4亿元。对比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规模,上半年业绩表现突出的股票型基金规模大多偏小,而随着业绩的突出表现,二季度上述产品迎来规模的扩张。
在半程业绩表现突出的混合型基金中,产品规模的变化则更加明显。例如富国消费主题混合从一季度末的7.0亿元规模上升至二季度末的13.6亿元,前海开源中国稀资产混合A从1.9亿元升至5.5亿元。当然也有规模缩小的,例如易方达瑞恒灵活配置混合,其规模从从一季度末的4.4亿元掉到二季度末的2.5亿元。
规模是“甜蜜的负担”
绩优个基迎来市场资金的追捧,产品规模获得显著提升,也是市场资金的顺势而为。但是,规模的短时间快速上升,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或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一季度绩优基金产品多在一季度就实现了规模的快速上升,而对比二季度末的数据发现,这些基金产品多面临规模徘徊不前、业绩难有起色的尴尬局面。数据显示,一季度业绩较好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在二季度末的规模数据均相对稳定,但其中也有规模下滑的,而其业绩在一季度的风光无限后,多数归于平静,难以见到此前的凌厉攻势了。
“基金产品在做业绩的同时,会引来市场资金的追捧,实现产品规模的扩张。但是新进资金的到来,对于投资收益的摊薄效应非常明显。另外,短时间的规模上涨,意味着需要快速进行投资配置才有可能维系相应的收益表现。但是,今年以来的市场行情显然缺乏这种大规模的配置机会。”有基金经理指出。
绩优基金产品面临的“规模烦恼”,也与市场推广和营销的“惯性”有关。有基金公司市场体系人士就指出,绩优基金因为市场关注度高,在营销推广上,相对容易操作,行业内有不少机构也会对绩优基金进行顺势推介。“虽然这样的操作相对容易见成效,但是绩优基金在短期业绩冲高后的持续业绩表现压力不小,特别是在缺乏行情配合的情况下,这样的营销推广存在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② 2019年基金收益如何-2019
2019年基金收益情况概述:
一、总体收益情况
2019年,基金的收益情况因基金类型、市场环境及投资策略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体来说,部分基金在2019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也有一些基金表现平平甚至亏损。
二、股票型基金收益
- 市场环境影响:2019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这为股票型基金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因此,一些投资策略得当、选股能力较强的股票型基金在2019年获得了较高的收益。
- 基金公司实力:基金公司的实力对基金收益有重要影响。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在投研能力、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为投资者创造稳定收益。
三、债券型基金收益
- 货币政策影响:2019年,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债券型基金收益产生了较大影响。当银行存款预期收益率较高时,债券基金的预期收益率会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下降的情况。
- 资金面情况:资金面紧张或宽松也会影响债券市场的收益率,进而影响债券型基金的收益。
四、基金风险与收益
- 风险与收益并存:基金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低风险的基金收益也相对较低。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合理配置。
- 基金公司能力:基金公司的能力、基金风险程度和基金预期年化收益能力共同决定了基金的风险性。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关注基金公司的实力和业绩表现。
综上所述,2019年基金的收益情况因基金类型、市场环境及投资策略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综合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及基金公司的实力等因素,进行理性投资。
③ 投入一万元基金一个月能收益多少
截止2020年,以2019年的平均收益为例,一万元基金一个月能收益能大约收益188.91元。2019年基金总体平均预期收益为22.67%,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预期收益为39.69%、混合型基金平均预期收益为32.26%,指数型平均预期收益为33.47%。
假设买一万基金一个月能赚一千,即一年赚12000,那么意味着基金年预期收益率达到了120%。虽然基金未来预期收益不可预期,但可将基金往期预期收益作为参考。
2019年主动权益类基金中,2019年收益排在前十的还有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银华内需精选、交银成长30混合、交银经济新动力混合、银河创新混合、诺安成长混合、博时回报混合,分别为101.7%、100.37%、99.88%、99.78%、97.12%、95.44与95.21%。所以从单只基金的预期收益表现来看,买一万基金一个月能赚一千也是有可能的。
(3)2019股票型基金收益排行前十扩展阅读:
基金投资注意事项:
一、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④ 买一万基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能赚一千吗
买一万基金一个月能赚的钱取决于基金类型,但很难赚到一千元。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不同类型基金的预期收益
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银行存款等稳定收益产品。以某第三方交易平台数据为例,当日的预期收益在0.6-0.8元之间。因此,买一万货币基金一个月的收益大约在18-24元之间。
债券基金: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一般的纯债券基金平均年预期收益率是5%左右。那么,买一万块钱的纯债券基金一个月的收益大概在40元左右。
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各种优质股票,持股比例高达80%。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股票型基金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在39.69%左右。因此,买一万股票型基金一个月的收益大概是300元左右。
二、买一万基金一个月能否赚一千
买一万基金一个月赚一千的概率非常小。基金的收益率每天都会有变化,受市场行情、基金类型和基金投资标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想要买一万基金一个月赚一千,那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需要达到120%,这在目前的市场上基本不存在。因此,单靠一万的投资资金想在一个月内赚一千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买一万基金一个月的收益取决于基金类型,但很难达到一千元。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可以考虑加大投资资金或者选择其他投资方式。同时,投资者也应该注意风险,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