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私募基金中说的的“借壳”是什么意思
私募基金中的壳主要是指无资格的机构为发行基金借用已经登记的私募管理人资质去发行,或者直接收购有资格的私募机构
⑵ 基金持股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基金在股市上的出入会极大的影响个股的价格,基金入则价格涨,基金出则价格跌,基金持股不动,股价相对稳定。
一只基金持有一只股票的比例不得高于该基金总资产的10%;一只基金持有一只股票的比例不得高于该股票流通股的10%。这两个10%是明文规定的限制公募基金投资股票是一定要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即便再看好一家上市公司,也不能有重仓持股的赌博行为。
这就与私募基金有很大差异,私募基金不会有这种规定,所以相比公募基金,如果是同种类别投资方向的,都是投资股票的,则在风险上私募基金要更高,潜在收益会更大。同时,公募基金由于这个规定,导致股票新基金持股少则十几只,多则几十只,一只股票变现不佳或者一只股票表现极好也不会对整体基金有决定性的影响,降低了个股非系统性风险,也降低了或得更高收益的可能性。
基金都有季报,可以通过季报的查看获得一部分基金持股的信息,包括股票名称和持股比例等。季报会在一个季度过后的20天左右公布。可以在基金公司官方渠道查询到。
⑶ 私募基金能借壳上市吗
私募基金不能借壳上市。现在证监会也叫停了PE机构挂牌新三板。
⑷ 购买基金投资了公司上市后基金变成股票吗
如果你购买了股权投资基金,该基金投资了一家公司上市,那么这家股权投资基金就是该公司的股东。你仍然是基金持有人,不是股票持有人,但是该公司上市的增值收益归属于基金,你是基金的持有人,也会间接受益。
⑸ 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中,借壳上市和并购有哪些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如下: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PE有的选,一定会选择并购退出,因为:
发起并购的一般是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并购后会产生协同效应(synergies),例如提高原材料议价能力,减少品牌广告支出,减少雇员等。因此,并购发起方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例如如果PE旗下的被收购公司的公允价值是1000块,协同效应是100块,并购发起方可能愿意付50块额外的钱给PE行业竞争对手更有能力向银行举债收购,所以潜在的收购价格会高PE可以获得100%推出的机会(或者如果发起收购方是上市公司,则可能可以和发起收购方换股)当然,并购退出的机会不常有,因此上市推出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上市退出的不确定性在于:
因为是上市,所以在行业、股市环境不同时的差别较大,如果正逢牛市,那么有可能上市获得的价格甚至比并购退出高。当然,绝大部分情况下上市是要有折让的,因为如果把价值定的很高(等于或高于公允价值),则一般该股票上市就会跌(俗语叫 didn't leave any money on the table for investors),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不太愿意认购该股票,所以折让很经常上市后PE不能够全部退出。一般情况下只能在上市时退一部分老股,剩下的等锁股期过了才能卖,通常要半年以上,可是市场瞬息万变。半年以后遇上金融危机可是倒了大霉了。。。借壳上市以前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正常上市的审批手续太严格,而借壳上市不需要披露太多,联大名鼎鼎的吉野家在香港上市时都是借壳的。当然,自从浑水和香椽开始攻击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以后,大量的中国公司退市,而且SEC审核借壳上市更严,四大也不怎么接借壳上市的案子,所以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少。。。顺便说一点,如果是并购退出的话,对被收购公司的成本更低。
⑹ 最近哪个基金公司要借壳上市
目前国内基金公司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而非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在现阶段是不能上市的。巴菲特的基金公司上市是因为美国基金的组织形式与中国不一样,中国的基金现在都是契约型而不是公司型。如果成立公司型基金自然就会上市交易。
⑺ 基金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投资价值的高低, 要视你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 专业能力而定, 比如说你有极强的分析研究能力, 那你直接投资股票的效率可能会更高, 但如果你的性格不具备执行纪律投资的能力, 那也许交给基金打理更能产生价值.
简言之, 不要用简单的某只或某几只股票表现, 去和基金的表现作比较. 直接投资股票和投资基金的优缺点对比如下:
投资股票-优点:
1. 可以自己把控投资, 即时做出决策;
2. 可选范围巨大, 比如基金不能投ST股票, 但你可以;
3. 不用交管理费给基金;
4. 可以贯彻你自己的投资理念.
投资股票-缺点:
1. 需要专业知识;
2. 需要一定的时间, 股市开盘也是一般人上班时间, 盯盘虽然不是每日必修课, 但还是需要进行的一项训练和工作;
3. 需要很强的自律能力和比较积极的性格, 缺乏自制力的, 性格相对较极端的是很难投资成功的;
投资基金-优点:
1. 省心省力, 选择一次后, 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再花心思纠结考虑;
2. 基金的投研能力比绝大部分个人强大;
3. 机构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优势.
投资基金-缺点:
1. 某种程度来说, 选择一个负责任的基金经理比选择一只股票还难;
2. 业绩压力造成基金普遍随大流, 大部分时候和市场表现差不多, 难以出现真正独立自主的基金经理;
3. 基金行业内有很多内幕, 比如IPO虚高的价格就是一些关系公司抬轿子搞上去的, 这些都是你所无法控制的因素.
当然啦,对于自选基来说还是首选基金了,嘻嘻!
搜索自选基,自选基
⑻ 如何押中“价值连城”的“借壳’概念股
到这样的“壳”资源呢?
1、先给大家看下能某财经媒体整理的重点资源,都是市值非常小的股票,市值在30-60亿左右,大家可以纳入股票池观察
大股东为民营企业或个人,5家
宝莫股份(002476):市值在50亿元左右,大小合适,去年本来要将“壳”让给徐翔的,后来徐翔进去了事情就黄了,大股东应该会继续让壳的。
精艺股份(002295):市值不到50亿元,去年市场上就有传闻称大股东要让壳。
园城黄金(600766):市值40亿元左右,市场上传闻大股东要让壳已有一段时间了。
四川金顶(600678):市值56亿元左右,实际控制人为海亮集团,去年曾重组,1月份终止,今年再次重组的概率较大。
大连电瓷(002606):市值40亿元左右,市场上也有大股东要让壳的传闻。
大股东为国资的,5家
同达创业(600647):市值38亿元左右,大股东为信达资产,让壳或重组的概率较高。
双环科技(000707):市值37亿元左右,大股东为湖北双环化工集团,年初曾筹划非公开增,3月14日终止,让壳或重组的概率较高,但公司已表示3月15日起的三个月内不再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湘邮科技(600476):市值59亿元左右,实际控制人为中国邮政,作为其旗下唯一的上市平台,资产整合是必然的。
沙河股份(000014):市值40亿元左右,深圳市值最小的国有上市公司,最近深圳明确了国资资本运作,深圳政府为吸引或留住优质民营企业,让壳的概率较高。
深纺织A(000045):市值63亿元左右,同为深圳本地国有上市公司,理由同沙河股份。
2、有了股票,那么如果操作呢?
因为借壳或重组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所以不能全部都重仓买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操作方案,采取指数的制定方法,上述的几个股票,按等份买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每个股票都买个100股,实际上就形成了“壳基金”,不会错失借壳机会,也不会承受单一个股失败的巨大风险,根据个人资产和承受能力,买入等份,比较200,300.。。。。但是一定要强调,这个操作方法是要学会思路,以便挖掘借壳的潜在收益,但不是让你全仓买入,一定要耐心操作,并且有的股票有可能会ST,不成功 的话,也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