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级基金A和B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都是场内基金
都是场内基金,不过有本质区别。分级a类似理财,只要是在价格1元以内买入可以说是不会亏的,每年年底会定折,股价会回到一元。另外,分级a不随股市暴涨或暴跌大幅变动价格,他收益一年也就比理财稍高一点甚至无收益。分级b是跟随股市某项指数,以两倍幅度涨跌的,暴涨暴跌,跌到一定程度还会下折造成再次巨亏。
❷ 谁能给解释一下分级基金,证券B为什么跌这么多
分级基金,又叫“结构型基金”,就是将一只基金一分为二,分成A份额和B份额,A、B份额共同构成母基金。A份额为优先级,负责借钱给B份额,赚取固定收益;B份额为进取级,通常用来投资指数,跟随指数涨跌。无论B份额是盈是亏,都需先向A份额支付利息。
简单来讲,就相当于B问A借钱炒股,向A支付一定的利息,B获取剩余收益,取得杠杆效应。 在此情形下,B份额的投资人,盈亏都会加倍。为保障A份额的收益,若B份额亏到一定程度,需强制赎回。根据基金合同,当分级基金B份额净值低于某一阈值,将触发分级基金向下不定期折算,目前大部分股票型分级基金的下折算阈值设置为净值0.25元。折算后A、B份额合并赎回,净值被调整为1元。
不过,分级基金最大特点是将基金收益和风险进行分割与划分,但这一结构也存在这高杠杆的风险。由于分级基金的子基金A\B不同于母基金,主要在二级市场交易,交易价格并不完全按照净值成交,由供求关系决定,很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从而存在跌的越狠,杠杆越高的情况。
跌势中,B级基金会跌的更厉害。建议远离。
❸ 为什么分级基金B类份额的投资风险是高于股票的
您好,因为AB拆分后,相当于B份额持有人向A份额持有人借贷,形成杠杆效应去投资;产生收益后,B份额持有人按约定的收益率向A份额持有人支付利息,然后享有所有的其他收益,这其中的收益也有可能是负的;而且即使收益为负,B份额持有人也一定要保证A份额持有人的本金和利息,所以说,在母基金下跌5%左右时,B份额的净值可能会下跌10%以上,从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❹ 分级基金b份额是不是和股票一样涨跌
分级基金的购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基金销售机构按官方价格申购,只能购买母基金份额,另一种是在证券机构也就是场内交易按时价交易。可以购买ab子基金份额,有可能是折价或溢价交易。
❺ 牛市只买分级基金b份额就能盈利吗
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要明确,牛市,一定要是牛市,而且一定是买的股票类分级基金的B份额。如果不是牛市,你也可能亏损得很惨烈。
分级基金的杠杆作用在牛市中能放大收益。分级基金有三个份额,母基金,A份额和B份额。其中A份额享受约定的固定收益,B份额向A份额支付收益并享有投资的杠杆收益。以1:1拆分的分级基金为例,其初始杠杆比为2倍,也就是相当于B份额持有人投入100元钱,却是享有200元投资带来的收益;而如果B份额净值为0.5元,A份额净值为1元,则杠杆会达到3倍,即投入100元钱,享有300元本金投资带来的收益。
分级基金B份额的净值每天可能出现超过10%的涨幅。一般而言,母基金是直接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A份额享受固定收益;B份额享受杠杆收益。在计算净值的过程中,先根据投资情况计算母基金净值,再根据约定收益率计算A份额净值,最后是根据拆分比例计算B份额净值。如下图所示,这是富国国企改革分级基金在8月4日的净值表现。母基金净值上涨4.72%,B份额净值却上涨14.86%。
综上,分级基金B份额在牛市中买入后可实现盈利。但事实上,牛市中,做股票的人大多也都是盈利的。分级基金不同的地方在于其能够放大盈利。而必须说明的是,收益和风险是匹配的,如果你判断失误,分级基金带来的亏损也是成倍的,尤其是分级基金的下折,给投资者带来的相当惨痛的教训,血淋淋的教训!
为此,本人就分级基金投资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定要在牛市确立后再投资分级B份额,牛市是盈利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你得到的永远不会是盈利,而是亏损。
投资分级要选好行业和概念,一般分级基金都会有明确的行业或概念的,如军工、互联网、一带一路、资源等;在牛市中必然有领涨的,所以你要判断哪个行业或概念会涨幅靠前,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分级B份额。
分级B份额的投资还要看基金经理的情况,有些基金经理不做被动跟踪,总想主动管理,跑赢比较基准,结果却恰恰相反。前期某分级基金几次操作都在大涨前轻仓、在大跌前重仓,最终折腾到下折,给基金投资者带来很大的损失。
最重要的一点是,分级基金的投资风险很高,所以,在情况不明朗时,一定要控制风险,市场出现向下的趋势时,一定要注意减仓规避,这是生存之道。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分级基金B份额的净值低于0.45元(一般是0.25元下折)时,新手就不要投资了,虽然这时杠杆很高,但风险巨大;而如果分级基金B份额净值达到1.5元(一般是2元上折)以上时,大家也可以不用关注,因为这时杠杆已经降低了,所以指数上涨未必会带动这些分级B份额交易价格的上涨。
❻ 为什么分级基金B类份额的投资风险是高于股票的
因为AB拆分后,相当于B份额持有人向A份额持有人借贷,形成杠杆效应去投资;产生收益后,B份额持有人按约定的收益率向A份额持有人支付利息,然后享有所有的其他收益,这其中的收益也有可能是负的;而且即使收益为负,B份额持有人也一定要保证A份额持有人的本金和利息,所以说,在母基金下跌5%左右时,B份额的净值可能会下跌10%以上,从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❼ 分级基金问题,证券b
脑袋真的是大的,要做这么多事11
❽ 在股票账户里买分级基金b不能低于五万元吗
不是这样的。利用股票账户进行分级基金的交易,一般都是在分级基金上市之后的;因而交易过程中遵循股票交易的规则,只要你的买入数量是1手以上,100份的整数倍,即可。
事实上,关于分级基金确定是有5万元参与起点的规定。但是,这一规定说是的分级基金发行时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分级基金的发行期内,场内认购分级基金,一定是5万元以上的。这与分级基金上市后是不发生关系的。
另外,分级基金的认购,一般都是指的母基金,不是B类份额;以前也有过分级基金AB份额分开募集的情况,但就目前而言,这种方式已经都不采用了,投资者都是直接场内认购分级基金的母份额,上市后自动按比例拆分为AB份额。
关于分级基金,需要提醒的是,B类份额的投资风险是高于股票的。因为AB拆分后,相当于B份额持有人向A份额持有人借贷,形成杠杆效应去投资;产生收益后,B份额持有人按约定的收益率向A份额持有人支付利息,然后享有所有的其他收益。当然,这其中的收益也有可能是负的;而且即使收益为负,B份额持有人也一定要保证A份额持有人的本金和利息。所以说,在母基金下跌5%左右时,B份额的净值可能会下跌10%以上,从而承担更大的风险。
最近,关于分级基金折算的情况发生很多,很多人不理解下折。网上有很多解释,我觉得最容易理解的方式是这样的:本质就是两融业务的强制平仓。
我们把分级基金当成融资融券,初始B份额持有人出1元钱,融资1元钱去投资。当投资总亏损达到37.5%时,B份额实际亏损75%(不考虑A份额的收益);这时,就相当于B份额持有人用0.25元融资1元投资了,杠杆大了,如果出现极端行情,B份额持有人就无法保证A份额持有人的本金和收益了。那怎么办呢?参考融资融券,就只有一个办法,强制平仓。因此,B份额的下折,实质上就是对B份额持有人高杠杆的强制平仓。把A份额0.25元以上的部分变成母基金还给A份额(就是有0.75元不再借给A了,只借给A0.25元);同时,再把剩下的AB份额净值调整成1元,份额按比例缩减(实质上按净值计算的总市值保持不变),完成下折。
而在下折时,B份额的持有人都会出现较大亏损。这是因为大家的计算方式不同,按照交易价格来算与按照产品净值来算,是完全不同的。因为B份额有杠杆作用,净值涨跌幅度可能高于10%,为了体现对未来市场的看好,所以其交易价格相对于净值都有一个很高的溢价:比如,净值是0.3元的分级基金的B类份额,其交易价格可能在0.45元左右。当出现下折时,按交易价格计算的B类份额相当于直接从0.45元变成0.25元,自然是亏损严重了。
关于分级基金,基本概念之类的东西可以参见网络。http://ke..com/view/2857537.htm
❾ 分级基金b如何购买
购买分级基金的进取B类,需要开通证券交易账户,像买卖普通股票一样进行交易,但卖出时没有印花税,并且很多券商对于场内基金的交易收的佣金,都会比买卖股票佣金底一些。
进取B类基金,都是带杠杆运作的,涨跌幅都会大于其跟踪的指数标的,获取收益的同时,不要忘记杠杆类产品的风险。另外,分级基金除个别永续性的之外,多数都有折算期,要格外注意。
方法:
一是在证券公司处开户,场内交易买卖分级B类产品。
二是基金场外申购转入场内,分拆为AB两类份额,留A卖掉B,当然也得在证券公司开户。
分级基金是由基金代销或者直销渠道购买母基金,然后转托管到场内,拆分成A份额和B份额。
2份母基金=1份A份额+1份B份额
拓展资料:
分级基金(Structured Fund)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
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或多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份额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子基净值 X A份额占比% + B类子基净值 X B份额占比%。如果母基金不进行拆分,其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