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股票印花税上调利好证券股吗
扩展阅读
股票软件常用指标 2025-07-07 21:16:19
刚上市两天的股票能买吗 2025-07-07 21:11:35
买青岛啤酒股票的理由 2025-07-07 21:09:15

股票印花税上调利好证券股吗

发布时间: 2021-06-16 18:48:09

证券交易印花税明起调整为单边征收,对股市刺激大吗算利好吗。

利好作用不大,看看上次降低印花税时的行情吧. 最新消息央行宣布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释放出的货币政策调整信号,虽然信号积极但是带来利好程度有限毕竟下调的百分点太低,而存款存在金率虽然公布了1%的下降,但是后面的备注,也就是暂时不参与这次降低存款存在金率的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而这些真正影响力巨大的权重银行却纹丝不动,使得这次下降存款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更有点“假打”的影子,也就是说对大多数存款人的存款利益不会产生影响,而现在熊市不断创新低投资市场信心崩溃的情况下,不会引起太多资金回流股市,该政策带来的潜在的对股市的增量资金可以忽略不计了,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个带着利好性质的“假利好”(而市场已经用行动回应了该利好,大跌)。 而引发这次调整的原因可能和美国历史悠久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有关,该公司的破产直接负债高达6100多亿美圆,远远高于之前的两家房地产公司破产带来的近200亿美圆的直接负债(两家公司拥有或提供担保的抵押贷款总值约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美12万亿美元房屋抵押贷款债务的近一半。这才是后面最危险的数据)而美国政府一共才2000亿美圆的救助资金在这样巨额的负债压力下是杯水车薪,次贷危机已经很明显不会就此结束,后面不排除会有更多的类似公司宣布负债破产,而美国经济可能面临3年以上的衰退,这对全球的未来负面影响不得不提防(包括中国),这可能导致中国不少企业的盈利状况受到波及,间接波及中国股市。所以这同时出来的两条消息想我们表达了未来宏观面面临的压力不仅没有减缓反而有恶化的风险,而中国央行在潜在巨大风险的面前反应显得有点过于乐观,这可能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而昨天政府终于突然袭击出了等待已久的利好 第一、印花税改为单边征收千分之一,(而个人对该政策的理解,更在于关注这个政策带来的利好程度,确实是利好不过作用会小于上次降税带来的利好作用!上次股市多头还比较强为股市带来近1200亿增量资金大盘真正的反弹其实只有四天,而这次降税估算能够带来的增量资金不超过300亿这是最乐观估计因为现在股市中资金被深套的高达90%,他们的能够补仓的资金并不是很充裕,因为他们的大多数补仓资金都在上次印花税行情,和前期的连续下跌抄底中消耗待尽, 真正的还活下来的资金是少数,现实情况降低印花税成了假利好了这个利好只对反复操作的资金是利好<前题是这些资金还没被套>而90%的资金已经深套不准备买卖了也没资金再进行所谓的大规模抄底,所以降税对他们没有实质意义,而机构不会放过这次借利好出货的机会,看看上次印花税下降时机构怎么干的吧) 第二、汇金公司宣布回购二级市场工、中、建行股票,国资委表示支持央企回购股票(而该公司回购股票的动作市场部分舆论故意把它称为平准基金入场,而平准基金发起人已经表示该基金现在连资金来源都没确定,真的入场还没时间表,而该公司隶属于财政部直接由央行管理已经动用外汇储备持有以上3个银行巨大的股份比例,而从这波杀跌下来该公司利润的损失可以用非常惨重来形容,所以该公司这次在二级市场买入股票有托股价的嫌疑,因为该公司的限售股以工商银行为例,如果现在不托股价,等到2009年10.27日限售股《中国银行09年7月15日解禁》上市的时候可能还会被腰斩的可能,那该公司的利润可能继续大幅度缩水到成本价附近,那该公司的战略投资就可以算是失败了,以3块为例该公司如果不托股价,任由股价跌到2元,那现在的3540亿市值可能缩水为2360亿,而这和该公司在股价最高时的10000亿比已经损失到无法接受的程度,所以托股价是为了在解禁期到期后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抛售,可能而不是大多数人考虑的看好后市长期投资,这也是被市场逼的,而且股价也不会回到大多数人被套的位置,因为该公司就是为了套利而存在的《超级大非》,散户跑了它赚什么钱,汇金购进股票,市值回升,再投放市场,将又赚一笔,如此循环往复!老百姓的钱继续被吸进去,填补央行对国有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天文数字注资损失,而动用国家外汇储备用于国有企业因制度和机制的原因产生的亏损,也遭到部分学者专家的质疑。) 现在风险仍然很大,建议朋友暂时逢反弹减仓回避风险吧. 大小非问题不解决到1500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也不会是最低点. 而近期市面上公布的8月机构净减仓近200多亿。而根据最近政监会相关会议精神透露出市场期盼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两个救市政策还在探讨阶段,要进入筹划正轨乐观估计2009年初的事. 而今天开盘大多数股接近涨停,特别是开盘瞬间巨大的量能打得疯狂的资金有所回落,虽然后面再次大盘再次强攻封停但是量能快速萎缩,能够干出这种事的只能是大小非和大机构,在早盘减仓后虽然继续封停但是意图就是为了造成一种多头绝对压倒强的假象,给场外资金遐想的空间和信心,后市机构拉高抛售筹码时才会有更多的主动接筹码的资金介入,再次拉高出货。而2270是这次反弹的第一压力位,2500是第二压力位。见好就收吧。 如果导致这次熊市的大小非问题真的如国家通过新华社评论所暗示的让时间来解决,那解禁高峰期后的2011年才有希望,走出底部调整到位.主力出货的行情没底.底是机构大规模建仓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建议稳健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不介入,持币为主轻仓观望. 导致大跌的大小非问题直接导致了资金面的失衡,空方长期压制多方,而在这个长期趋势中资金面被空方占据,行情自然是长期震荡走低.这就是股票为什么老跌的真正原因. 因为资金面紧张导致的现在下降趋势已经形成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乐观,股市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的是什么因素都可能导致股市变化,但是简单的是资金面的长期多空趋势就决定了,大盘的长期涨跌趋势,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涨,肯定会在下跌途中出现反弹,但是反弹的规模应该视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况来判断,如果还是这些非实质性的利好消息来托大盘,那每次反弹都是减仓的机会,只有针对大小非实质性的限制措施出来后,大盘才有可能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带来一波中级反弹甚至反转,只要这个导致大跌的核心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就要以反弹看待,逢高减仓,而连续超跌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② 印花税的调整对股票和债券有什么影响

上调印花税这条消息的出台看似来的突然,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早有征兆和传言的,甚至媒体上周就请业内人士对“可能出台的上调印花税”进行了评述,但是财政部官员对此予以否认。抛开当前市场有无泡沫的争论,单从换手情况来看已显示出当前市场投机气氛的过度膨胀,我国股市市值只有日本的一半,但近期交易量已数倍于包括日本在内的主要亚洲经济体交易量的总和,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所以,上调印花税可以抑制一下成交量,降低换手,给股市降降温,改变炒作之风盛行的局面,增加交易成本。通过调高印花税提高市场交易成本,市场频繁的换手必然降低,相对持股时间会稍长,这有利于引导市场投资者继续向价值化投资理念转变,更有利于市场的长期发展。试问,如果大家都秉承价值投资理念,拿着好股票一直持有,“死了都不卖”,没人去做短线投机,管理层也不用费心来搞什么风险教育了。不过券商就有点惨了,好不容易借助大牛市咸鱼翻身了,要是没人频繁的买卖股票,那还有什么手续费收入啊。
另外,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两天权证市场显得不是很活跃,认购权证明显没有正股走的好,体现出滞涨局面,这会不会与印花税上调有关联呢?要知道权证是不收印花税的,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考虑,权证市场会有火爆行情的。当然,大家也要留意管理层会不会继续使出组合拳,对权证也征收印花税,关于这也早有传闻在商讨中。 总之,上调印花税的政策,从长期角度来说,对于股市未来的繁荣稳定无疑产生重要作用,但从短期来看,股指会受一定打压,但后市震荡上升的格局应该不会改变,震荡幅度应不会太大。毕竟目前股票短期的交易差价一般都非常可观,印花税可能提高0.2个百分点的成本上升与之相比很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说,政策发出的信号作用相对实际影响要更明显一些。尽管如此,历史上历次印花税相应调高后大盘的走势值得注意。 相关新闻:历次印花税相应调整后股指的走势

1992年6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原国家体改委联合发文明确按3%。的税率缴纳印花税,虽然当天指数并没有反应剧烈,但随后指数在盘整一个月后即掉头向下,一路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跌幅超过70%。

而1997年5月12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3%。提高到5%,更是在当天就形成大牛市的顶峰,此后股指下跌500点,跌幅达到30%多。

令人回味的是,与之相对应,印花税的每一次下调,都伴随着大盘的波段走牛。

1991年10月为了刺激低迷的股市,深市将印花税率调整到3%。。大牛市行情从这里启动,半年后上证指数从180点飙升至1992年5月的1429点,升幅高达694%。

1999年6月1日为了活跃B股市场,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将B股交易税率降低为3%。,上证B指一个月内从38点拉升至62.5点,涨幅高达50%多。B股至此步入牛市行情中。

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率再度调低至2%。,股市产生一波100多点的波段行情,11月16日这天正是这轮波段行情的启动点。

证券交易印花税历次变动情况

1990年6月28日, 深圳市颁布《关于对股权转让和个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税的暂行规定》,首先开征股票交易印花税,由卖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额的6‰交纳。

1990年11月23日,深圳市对股票买方也开征6‰的印花税。

1991年10月, 为了刺激低迷的股市,深圳市将印花税率调整到3‰, 1991年10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开始对股票买卖双方实行双向征收,税率为3‰。

1992年6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文件,明确规定股票交易双方按3‰的税率缴纳印花税。

1997年5月12日, 针对当时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倾向,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3‰提高到5‰。

1998年6月12日, 为了使证券市场能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从5‰下调至4‰。

1999年6月1日,为了活跃B股市场,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将B股交易税率降低为3‰。

2001年11月16日,财政部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交易印花税率从4‰调整为2‰。对买卖、继承、赠予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0.2%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2005年1月23日, 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5年1月24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2‰调整为1‰。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 A股、 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1‰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③ 印花税下调对证券类股票来说是否利空,会不会券商利润降低造成股价大跌

印花税是国家收的,与券商利润没关系

④ 提高印花税,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提高了交易成本,属利空消息,但不是决定股市走势的主要因素.

⑤ 印花税的调整对股票市场到底有何影响

证券印花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期性。1998—2005年我国证券印花税税率经历四次下调,每次税率都下降了1‰,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不同。2001年证券印花税率下调导致经济增长率变化最大,而1999年证券印花税率下调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最小。

降低证券印花税税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证券印花税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导致降低证券印花税税率具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在1998年——2005年期间,我国实施4次降低证券印花税税率的政策。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降低证券印花税税率使得经济增长率提高,即降低证券印花税税率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例如,2005年证券印花税税率由2%。调为1%o,使得经济增长率增加了0.03753%。

(5)股票印花税上调利好证券股吗扩展阅读:

在不同的时期,调整证券印花税率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变化量不同。在1998—2005年期间,在4次证券印花税税率下调中,2001年证券印花税率下调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此次下调证券印花税税率使得经济增长率提高了03968%;而1999年证券印花税率下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小,此次下调证券印花税率使得经济增长率提高了0.00985%。

⑥ 印花税下调,对股市来说是利空还是利好

印花税下调,意味着交易成本的下降。热钱会涌入股市,会推高股价,所以是利好。但是股价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不能仅凭一点来做投资。

⑦ 降低印花税对券商股是大大的利空,怎么反而涨起

从市场运行分析,短期利好做多能量消耗后个股涨升将出现分化,非主流题材股将是下一获利资金了结的对象。准确把握印花税降低长远利好板块,是挖掘后市赚钱机会的重点。

降低印花税最直接、影响最大的非证券股莫属,从中信证券,宏源证券,陕国投A等券商股近期走势不难看到,普遍先于大盘筑底企稳。大盘新低,券商个股并未创新低,并连连逆市走强,降印花税利好证券股,前期严重超跌的优质券商股将迎来涨升新机会。

(7)股票印花税上调利好证券股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短期市场对英国脱欧、券商对行业的严厉监管也有所反应,在整数关口震荡整固之后,仍有延续上行走势的动能,而目前上证指数依旧维持在5天线之上,短期的趋势依然未走坏,而创业板指也稳定均线的夹缝中,调整之后仍有上攻空间。

操作上建议大家要谨慎一些,注意券商股带来的风险,切不可重仓追涨,短期涨幅过高的个股,可考虑逢高减减仓,保持适当仓位,静待风险因素释放。

⑧ 印花税上调对什么股票最有利于

印花税上调股市绝对爆跌,对任何股票都是极大的利空。

⑨ 印花税是什么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印花税是股票买卖过程中国家要强行征收的税,现在为千分之一。对股市的影响不是很大。
昨天大盘暴涨,而多数散户套在5000点上方,这10%的涨幅不足以使这些人出逃的,大多数深套散户都不会选择卖出,昨天的量能不能够简单的认为机构进来了等片面的认识,现在新老基金之间的搏弈非常复杂,新基金被迫建仓,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渐吐出筹码边打边撤逐渐降低仓位以规避大小非的压力,昨天盘面曾经有过一波幅度很大的杀跌,在利好消息带来的巨大的疯狂资金面前能够把大盘打低这么多的绝对不是那些炒短线的散户和游资能够办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减持所为。而前天晚上公布印花税降了,有可能为机构和大小非再次出货带来利好。看习惯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欢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愿意去分析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不想去承认的风险部分,不过该说的我还是要说,可以做为朋友们的参考,采纳与否可以自己抉择。这次的政策不排除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风险我们却仍然得关注,导致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资金和巨额增发,不是印花税,大小非解禁资金已经远远超过了主力资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资金能够选择的只有逐渐降低仓位,这样他们的损失会相对来说小些。而印花税的下调很多人认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变股市运行轨迹使行情反转,但是这种想法有点片面,印花税给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有2000个亿就很不错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兑现的资金量近3万亿,这相当于整个市场主力资金的规模,而这只是开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资金量还要以几倍的数量进入流通市场,而大小非才是根本问题,最关键的是本来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钱来解决,就算由中央来解决这么巨大的资金中央也很难承受得起!

有专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个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税,现在已经做了,不过前面也分析了2000亿的资金量不足以支撑起近3万亿的大小非
二、将国有限售流通股划归社保基金,令其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国有限售股的拥有人数数量众多,资金量巨大,如果国家出政策强行将这类股划到社保基金阻止这类股权人套现,那国家怎么解决和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如果是让社保基金以购买的形式收购这类资金,又存在钱远远不够的问题)
三、效仿香港特区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成立平准基金(需要钱呀)
四、效仿美联储向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直接国家注资,扩大市场对股票的需求(还是需要钱呀,维持社会平稳运行本来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让国家用财政收入来救股市不太现实)
所以说在有真正的解决大小非问题的措施政策出现前,主力会看得很清楚的,实质问题不解决,还是会导致主力资金在大小非的逐渐的抛压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经出来了,就要顺短时间内的势而为,对机构来说拉高出货才是明智的,大资金投资股市也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当长期的股东。所以印花税现在建议暂时看成主力机构拉高出货的一个利好消息吧,在实质性政策出来前,主力都会对大小非一直处于警觉状态,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资金死得越惨。

而之前的熊市也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而行情的真正的扭转是国家出政策禁止国有股减持,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转折点。击穿3000点后引发了一波抄底资金来抄底,但是不要忘了上次击穿3300~3400点时多方曾经占了绝对的短期优势,最后的结果还是以主力借假利好消息拉高出货了,这符合主力的出货特征。而在降税政策的刺激下,短线资金进入疯狂状态,之前我多次提及的大盘20日均线,在疯狂的资金面前轻松够收复20日均线并站稳走高突破了30日均线,后市只要能够守住30均线,在资金惯性的作用下大盘还有冲击3950的机会。但是如果冲击该点位失败,请注意逢高减仓了,要防止短线资金的获利回吐和机构再次抛售筹码和大小非的综合压力。投资者可以根据反弹的力度选择逢高减仓的点位,大盘反弹乏力的时候就是出局的时候。

而20号晚间政监会突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姚刚副主席发布对《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倍受市场关注的股改限售股解禁进行规范。而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的观点基本上把该意见的作用概括出来了,该意见只能带来短期的反弹而不是转,因为这意见有两大缺陷,1、若想一个月抛售0.99%解禁股,就可以规避这个限制,而一个月0.99%一年就是11.88%,远远超过了之前的5%限制。2、如果股东找人在大宗市场接,然后马上去A股市场,就可以回避这个指导意见了。所以这样的规定是中长期大利空。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该公司的年报和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股存量股份的意见表面上好象是限制其转让,其实是掩护大小非,在年报和半年报前30日如果大小非减持会被记入报表,使大小非的减仓行动暴露,而在年报出来后到半年报之间有个1季度报,也就是说有3个月的时间无法通过报表监督大小非的解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小非的减仓起到了掩护作用。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空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⑩ 印花税的上调和下调,为何引起股市行情的大跌和上涨

为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即对买卖、继承、赠与所书立的A股、B股股权转让书据,由立据双方当事人分别按3‰的税率缴纳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
提高印花税无疑是一个重大“利空”!从历史上历次上调印花税的结果看,对大盘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会导致牛市的终结。但历史经验是否就一定适用于现在的股市呢?
我认为:
1.现在牛市启动的本质原因——流动性过剩、RMB升值、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权激励,不会因为交易成本的提高和交易规则的调整而发生任何改变!也就是说,印花税的提高只会造成短期调整,而不会动摇趋势的方向。
2. 加税确实是针对股市的,但管理层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终结本轮牛市,而是为了进一步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了本轮牛市走的更健康,更长远。相信管理层是在全面权衡利弊关系后,作出此决定的。
3. 加税有利于抑止过度的、不理智的投机行为。目前的牛市存在着结构性“泡沫”——爆炒ST、爆炒没有业绩保障的题材股消息股。此次提高印花税无疑会增加超短线炒作的成本,机构对敲的成本,引导市场投资绩优股。长远来看,对于股市正常有序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因此,基友们不必过于恐慌,本轮牛市还不会终结,今天大幅低开仍然是介入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