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刘平
扩展阅读
三十万资金买几只股票 2025-07-02 01:32:46
股票竞价试买是什么意思 2025-07-02 01:26:40

华夏基金股票投资部总监刘平

发布时间: 2021-06-20 08:53:00

① 华夏基金有哪些明星基金经理

被“妖魔化”的王亚伟

② 尚雅投资的投研团队

石波:法学硕士。现任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曾任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上海总部副总经理、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9年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资副总监、股票投资部执行副总经理、并历任基金兴科、基金兴华、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经理。石波先生有16年从事证券投资经验,兴华基金(离职时)是目前中国累计回报最高的基金,华夏回报(离职时)是中国分红次数最多的基金。
常昊先生:经济学硕士。现任本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股票投资总监。曾任申银万国研究所研究员,长盛基金管理公司成长价值基金经理。2004年3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任股票投资总监并兼任量化核心和新增长基金经理,具有13年投资管理经验。
陈志丹先生: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本公司市场总监,原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兼风控总监。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和中欧工商管理学院,分别获计算机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长盛基金管理公司市场部华东业务主管,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机构业务主管,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陈志丹先生自2000年加入基金行业,曾参与第一批开放式基金的产品设计工作,具有丰富的基金管理从业经验。

③ 华夏基金有哪些优秀人物

华夏基金公司最受瞩目的基金经理要数王亚伟了!

·1998年进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投资工作,先后任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现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公司投资总监。证券从业经历9年。

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的定力和修为,仅靠聪明才智是一定当不好基金经理的,更不可能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巨大的压力、无时不在的诱惑、偶然的满足、频繁的挫败、短暂的掌声和永远的遗憾,这就是新兴市场中一个基金经理必须面对的挑战。虽然经过了9年的发展,基金经理在中国仍意味着是一个流动频繁、缺乏代表人物的人群。不过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却是例外。他为华夏基金服务9年,患难与共且一直没有离开基金经理的岗位,从基金兴华到华夏成长基金再到华夏大盘精选基金,他与华夏基金一起见证了中国股市和共同基金业的潮涨潮落、冷暖际遇,历久弥坚,基业常青。
36岁的王亚伟平和谦逊,文静敦厚。如果用去年以来股市中最受欢迎的饮料板块来形容,他没有茅台之烈,也没有张裕之雅,是一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境界,更像一杯清水,因为普通,所以不普通。王亚伟对记者说,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要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让自己的内心能保持清静,只有把“性格”、“品位”和“思想”这三重心门打造到一定境界,才能抵御住投资和人生中无处不在的致命诱惑。

性格决定成败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王亚伟从来不说自己在投资上的成功,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他甚至都不愿意举一个成功的案例,相反他更多的是总结自己的失误,因为是否成功是由别人来评价,而失败的教训却只能由自己来总结。

不过王亚伟在投资上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他所管理过的三只基金均在华夏基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目前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去年总回报率达到了150%,截至1月18日,今年以来半个多月已实现净值增长率21.5%,在股票基金中排名第三。现在他还身兼华夏基金副总裁和投委会主席的职务,虽然主要精力在投资上,但副总裁的行政职务也是公司对他投资成绩认可的体现。

王亚伟分析自己在投资上的优势,除了方法之外,他更强调性格。稳重、坚定、善良、不怕困难的性格更多来自家庭的熏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王亚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父亲,父亲的耳濡目染与言传身教给王亚伟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识功底。

一旦确立方向,就能心无旁婺,即使经过波折也要经受住考验坚定走下去。王亚伟说自己这种个性很大程度受了父亲的影响。在他大学毕业的那年,父亲被查出胃癌,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治疗竟然战胜了病魔,现在仍然健康。这件事让王亚伟相信没有过不去的门槛,自己看准的事就不能轻易放弃和改变。这种性格在投资上也得到了体现。去年前三季度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净值增长率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遥遥领先,但由于他对人民币升值引发的银行地产股高估值的不同看法,虽然考虑到市场热点轮动的可能,但仍没有跟随市场热点在四季度及时补仓银行地产股,最终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年度排名上未能延续上半年的冠军地位。对此王亚伟并不后悔,目前他仍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在牛市中应回避资产泡沫,坚定追求自己“安全边际之上的收益”。

谈及今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王亚伟坦言他的兴趣还是在投资上。“做基金经理可能越做越好,追求职位可能很快会上升到你不适合的位置。”

品位决定价值

越是真理往往越是平常,越是深奥的道理往往表面看起来越简单。

如果问王亚伟他投资的秘诀是什么,他会告诉你“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听起来跟没说一样。

基金经理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王亚伟认为主要是品位。“风险偏好就是基金经理的品位,不同的人选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最终在市场的表现也不一样”,王亚伟说他的投资品位和秘诀就是“追求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风险两个字说起来容易,但大家置身市场中对风险的认识却是不尽相同。什么是风险?什么时候是风险最低,在市场中基金经理的判断可能完全不同。在市场普遍追求流动性溢价的时候,王亚伟出于自己的风险观仍在为他的成长性溢价而耕耘不缀,从这一点上看王亚伟是一个成长投资的坚定拥趸者和高风险投资的顽固厌弃者。“不能因流动性溢价和牛市而降低了选股的标准”,由此可见王亚伟还是一个清高的“品位主义者”。这也许可以被认为是保守,但事实证明对于一个有长期规划的职业投资者来说,宁可保守也不需要激进。

在股市中有著名的“羊群效应”。当股价建立了向上的普遍心理预期,就会有更多的以前投资或者不投资股市的企业和股民加入股市,已在股市的企业及股民可能还会通过借贷调入更多资金,于是股价更加加快上涨,就像羊群向前奔跑,一些不跟着羊群跑的羊可能就会遭到践踏,因此即使是知道继续向前可能是灾难也不得不随大流奔跑,直到股市的泡沫破灭。

“我觉得在投资者中,‘羊群效应’确实是存在的,但我选股票可能是那种输时间不输钱的类型,我可能短时间买进去时买了一个高点,但是企业质地好,未来得成长性能够延续,那么经过一段时间我又能赚钱,追求一个长期安全。”

风险教育是在市场的轮回中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的。1999年是中国市场的一个大牛市,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涨,大家都在疯狂入市,大举建仓,整个股票市场炙手可热。到2000年,在市场最高点,几乎所有人都看好股市的关键时候,王亚伟觉察到里面潜藏着的危机,断然决定大量减仓。这样,2000年底,股市开始回落时,他管理的基金兴华成功回避了股市下跌的风险。2001开始,中国股市进入了持续4年的熊市,兴华基金最后带给投资者的是19亿元的分红。

在对风险认识加深的同时,王亚伟在对有业绩增长支持的成长投资方面的思考也在逐年深入,他对成长本身的稳定性、持续性关注越来越高。王亚伟不认同他是一个投资上的老猎手的评价。因为目前即使是老猎手面对的这个市场与以往也是完全不同。有人民币升值的背景,有制度变革、有全流通、有人口红利,等等。与以前大家熟悉的中国股市有着太多的不同。在如此多的新问题面前,老猎手同样是小学生。

思想决定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股市中最终将会被消灭。当记者问王亚伟如何在股市生存得更好的方法时,他强调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还是要形成一套能够体现自己风格的,能够适合自己运用的比较成熟的一套投资方法。你的投资的着眼点一定要放在自己对市场本身的认识和把握上,而不是跟别人走,失去主见。你每时每刻都应想市场的风险在哪里,市场的机会在哪里?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结合自己的方法应对,始终从投资的角度上看问题。”

9年的“庖丁解牛”生涯,让王亚伟深刻体会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要想寻找未来的牛股,你必须要从目前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不然就会被淹没和迷失方向。” 王亚伟表示,“作为基金的管理人,投资者把钱交给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你要是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没有做到尽职尽责。”

对于经过一年大涨后继续狂飙的A股市场,我们很想听到王亚伟的判断。我们知道他是一个不愿意多讲话的人,每说一句话都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后才说出来,因此他的语速不快,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而这样的人说出的话往往也更有分量。

王亚伟认为目前市场在总体健康的同时,在充裕的资金推动下已经出现了局部泡沫的迹象,某些公司股价的涨幅已经透支了经营业绩的增长,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也就是出现了泡沫。新兴市场的牛市演变得较成熟市场更为激烈,需要警惕台湾股市的前车之鉴,以平稳的方式可能维持十几年的牛市也可能在一两年内到泡沫化或者以大幅波动的形式演化。

王亚伟显然是一个说真话的人,这在一个热情膨胀的资本市场中更为难能可贵。在如何管好大基金方面他直言不讳:“我觉得大基金的成功运作是需要市场容量足够大,要有好的投资品种,没有这么多的投资品种,大基金要管好是不容易的。”

“冷静下来,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这是王亚伟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给大家的忠告。

④ 华夏基金有哪些经理人出走

比较出名的是一下几位:

江晖
公司名称: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职位:总经理
个人履历:经济学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历任基金兴和(0.952,-0.00,-0.10%)、基金兴华(0.957,0.00,0.21%)、华夏回报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的基金经理;并历任华夏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湘财荷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以及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等管理职务。

张益驰
公司名称:远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职位:总经理、投资总监
个人履历: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十年证券从业经历。2002年加盟华夏基金,2004年起分别任基金兴科、兴华的基金经理。2006年开始任华夏优势增长和华夏平稳增长的基金经理。同时还担任华夏基金经理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投资执行副总监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直至离任创办远策投资前,一直是华夏基金投资团队最核心成员之一。

石波
公司名称: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职位:总经理
个人履历:原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曾任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上海总部副总经理、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9年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资副总监、股票投资部执行副总经理、并历任基金兴科、基金兴华、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经理。

孙建冬:
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发行产品1只,即山东信托鸿道 1期,该产品今年最高回报率为2.07%。

⑤ 由女性经理掌舵的基金有哪些

陈欣被誉为基金行业的美女经理。
王炯以激进的投资风格著称。

http://finance.qq.com/a/20101202/002769.htm 这个网址你看看

⑥ 王亚伟基金经理简介

王亚伟 投资人王亚伟著名投资人:王亚伟
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副总裁、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和华夏策略混合基金经理。 2009年9月11日, 根据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09]893号批复,王亚伟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
1971年9月11日出生于安徽马鞍山市,毕业于马鞍山二中。
最佩服的投资大师: 彼得·林奇
兴趣爱好: 足球、音乐、摄影
·历任中信国际合作公司业务经理,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北京东四营业部研究部经理。
·1998年进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事基金投资工作,先后任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现任华夏成长基金经理、公司投资总监。证券从业经历9年。
“冷静下来,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这是王亚伟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给大家的忠告。

就我自己所知道的还有这些:他当年是安徽省的高考理科状元,当年他操盘的华夏基金也拿过倒数第一的,但是他很好学,出国留洋学习去了,回国后就牛逼了。

⑦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团队

海富通建立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团队创造价值”机制。在团队的组成上,海富通团队以技能为配置的要素,团队的组成以团队成员各自技能的相互需求、相互依赖为条件。海富通团队由投资管理领域中具有各方面较强专业技能和价值创造能力的人才组成,这些专门人才在团队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为客户实现财富增值的目标。
海富通投资管理团队成员主要来源于海通证券、富通基金和其它海内外著名金融机构。这些成员的特点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专业理论素养,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投资经验,对中国证券市场实际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海富通投资团队充分发挥公司特色的“团队创造价值”机制的优势,避免“明星经理”制容易产生的个人认知风险和个人道德风险。
在投资决策机制中,投资决策委员会审时度势,科学洞察全球和中国经济周期变迁趋势,预测股票、债券和货币资产收益率和风险度的变化情况,适时作出资产配置调整决策,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在日常投资管理工作中,基金经理和证券分析师时刻监测宏观经济、行业特征的变化,深入第一线紧密跟踪上市公司微观基本面的变化,见微知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精选个股和个券,构建和优化投资组合,实现资产安全基础之上的优秀投资业绩。
截止2012年9月,海富通投资部共49名成员,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书(CFA)8人。投资团队主要包括: 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兼海富通精选混合基金 基金经理)
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历任君安证券投资经理、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分行业务经理、富通基金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华基金经理,2003年4月加入海富通基金公司,现任海富通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海富通精选混合基金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股票组合管理部总监)
海富通精选混合基金,海富通精选贰号混合基金,海富通强化回报混合基金基金经理硕士。历任中国保险信托投资公司业务经理,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丰和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任泰和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04年8月至2006年5月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基金经理,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任基金兴安基金经理。2006年9月起任海富通强化回报基金基金经理,2007年2月起至2009年1月,兼任海富通股票基金基金经理,2007年10月起任股票组合管理部总监。现任海富通精选混合基金,海富通精选贰号混合基金,海富通强化回报混合基金基金经理。 (固定收益组合管理部总监)
海富通强化回报基金,海富通稳健添利债券基金,海富通稳固收益债券基金基金经理,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历任海通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债券业务助理,债券销售主管、债券分析师、债券投资部经理。2003年4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海富通强化回报基金,海富通稳健添利债券基金,海富通稳固收益债券基金基金经理。 (海富通货币基金, 海富通稳进增利分级债券基金基金经理)
张丽洁女士,硕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就职于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债券交易工作,2004年8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助理固定收益分析师、组合经理,现任海富通货币基金,海富通稳进增利分级债券基金基金经理。 (海富通收益增长混合基金,海富通风格优势股票基金,海富通国策导向股票基金基金经理)
硕士,CFA。历任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师,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票分析师,2004年8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策略分析师、研究总监。现任海富通收益增长混合基金,海富通风格优势股票基金,海富通国策导向股票基金基金经理。 (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QDII)基金,海富通大中华股票(QDII)基金基金经理)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经济学学士,持有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先后任职于香港东亚银行上海分行、上海瀚蓝投资顾问有限公司,2004年 4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股票分析师,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13日任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QDII)基金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海富通中国海外股票(QDII)基金,海富通大中华股票(QDII)基金基金经理。 (海富通中小盘股票基金基金经理)
硕士,CFA。历任金信管理研究公司研究所研究员,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曾当选《新财富》2005年度最佳行业分析师。2006年7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股票分析师、非公募股票组合投资经理。现任海富通中小盘股票基金基金经理。 (海富通上证周期ETF及海富通上证周期ETF联接基金,海富通上证非周期ETF基金及海富通上证非周期ETF联接基金,海富通中证100指数基金基金经理)
刘璎女士,管理学硕士,10年证券从业经历。先后任职于交通银行、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华安上证180ETF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担任华安上证180ETF基金基金经理,2008年4月至2010年6月担任华安中国A股增强指数基金基金经理。2010年6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海富通上证周期ETF及海富通上证周期ETF联接基金,海富通上证非周期ETF基金及海富通上证非周期ETF联接基金, 海富通中证100指数基金基金经理。 (海富通风格优势股票基金,海富通股票基金,海富通领先成长股票基金经理)
2002年7月至2003年7月任职于浙江省财政厅,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任职于上海新理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任国元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任中国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2008年5月加入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资经理。现任海富通风格优势股票基金,海富通股票基金,海富通领先成长股票基金经理。

⑧ 尚雅投资的基金经理是谁啊

石波:法学硕士。现任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原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副总监。曾任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上海总部副总经理、上海申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999年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投资副总监、股票投资部执行副总经理、并历任基金兴科、基金兴华、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基金经理。石波先生有16年从事证券投资经验,兴华基金(离职时)是目前中国累计回报最高的基金,华夏回报(离职时)是中国分红次数最多的基金。
常昊:经济学硕士,具有13年投资管理经验,现任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常昊曾任申银万国研究所研究员,长盛基金管理公司成长价值基金经理。2004年3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公司,任股票投资总监并兼任量化核心和新增长基金经理。常昊先生具有13年投资管理经验,在担任上述基金经理其间,其所管理的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优异的投资回报,每年业绩均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