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再贴现率、转贴现率、利率
1、转贴现是银行以贴现购得的没有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
分支银行再把票据拿到总行换钱不叫转贴现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 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需要缴存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根据各行存款数量计算的 应该是逐级缴存至上级行 由总行缴存央行国库
2、我们国家的利率是央行制订的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授权的利率主管机关,制定的利率为法定利率,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变动。利率水平的制定和调整必须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只是直接管理利率的浮动幅度。
目前贷款利率是可以在央行规定的浮动范围内上下浮动 存款利率是不可以上下浮动 只能向上提高
3、再贴现率与利率都是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利率是再贴现利率的基础
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政策分为二类:
一类是长期的再贴现政策,这又包括二种: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 高于市场利率 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 ,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以放宽贴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
另一类是短期的再贴现政策,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制订高于或低于市场利率的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和超额准备金 ,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市场的资金供求。
另外,再贴现利率通常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只能影响利率水平
㈡ 贴现率与股票市场行情有什么关系啊
贴现率与股票市场行情关系如下:
贴现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
这种贴现率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
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
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
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
㈢ 贴现率的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贴现率其实对于经济学来说类似于利率,贴现率增加导致投资减少,股票价格下降,楼主把他作为利率就行了,因为这个是央行制定的,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利润
㈣ 什么是贴现率,再贴现率
1)Commercial Paper票据是一种信用凭证
An unsecured, short-term debt instrument issued by a corporation, typically for the financing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nventories and meeting short-term liabilities. 其特点为:短期、常为公司机构发行、通常是为弥补短期资金不足导致的流动性差、没有抵押物、风险高。
不包括股票和债券。
2)Discount Rate贴现率
通常有两种含义:
第一,The interest rate that an eligible depository institution is charged to borrow short-term funds directly from a Federal Reserve Bank or Central Bank.银行等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进行短期贷款、以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The interest rate used in determining the present value of future cash flows. 在计算现值时常用
㈤ 什么是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关系:
提高再贴现率,一般会造成股价下降。原因:首先,提高通过再贴现率,央行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近,股票需求降低,股价下降;第二,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其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从而促使股价下降。
再贴现率一般还低于贴现率。
控制通货手段之一:
再贴现率,常为中央银行控制通货的手段之一。即当市面资金过多时,中央银行可提高利率,以促进市场一般利率提升。反之则降低再贴现率使市场利率下跌。想要预测市场利率的可能变动,再贴现率,常是最好的先行指针。
比利时称为中央银行利率。西班牙称为西班牙银行利率。英国并没有再贴率或对等的利率。旧有的最低放款利率(Minimum Lending Rate, MLR)在1980年代已经废除,但英格兰银行仍会以直接干预或引进“基本利率”(Base Rate)的手段,控制短期资金利率。
㈥ 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Rediscount Rate)
再贴现是相对于贴现而言的,商业银行在票据未到期以前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得到中央银行的贷款,称为再贴现。中央银行在对商业银行办理贴现贷款中所收取的利息率,称为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关系:
提高再贴现率,一般会造成股价下降。原因:首先,提高通过再贴现率,央行收紧银根,使商业银行得到的中央银行贷款减少,市场资金趋近,股票需求降低,股价下降;第二,再贴现率又是基准利率,其提高必定使市场利率随之提高,从而促使股价下降。
再贴现率一般还低于贴现率。
控制通货手段之一:
再贴现率,常为中央银行控制通货的手段之一。即当市面资金过多时,中央银行可提高利率,以促进市场一般利率提升。反之则降低再贴现率使市场利率下跌。想要预测市场利率的可能变动,再贴现率,常是最好的先行指针。
比利时称为中央银行利率。西班牙称为西班牙银行利率。英国并没有再贴率或对等的利率。旧有的最低放款利率(Minimum Lending Rate, MLR)在1980年代已经废除,但英格兰银行仍会以直接干预或引进“基本利率”(Base Rate)的手段,控制短期资金利率。
㈦ 再贴现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三大货币政策为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提高都是货币紧缩政策,前者提高直接以乘数形式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对证券市场属于利差(会使证券市场中投入的资金下降,证券价格下降),再贴现率提高,使商业银行将票据卖给中央银行所得到的金额减少,减少基础货币投放,而引起流通货币的减少,对证券市场同样利差。当然在对两项政策中,前者强烈一些。公开市场业务即是中央银行通过在市场买卖有价证券的形式调节市场货币流通量,这项政策效果相对差一些,但相对灵活。
不知道这样回答能否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㈧ 为什么再贴现率的下降使市场利率跟随着下降,股票价格就提高
用通俗的讲法告诉你就是再贴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 人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入票据 从某个角度上讲相当于是人行给商业银行现钱用 再贴现利率的下调就是人行放贷的利率下调,也就反应出国家的一个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于股票来讲可能是个利好消息 可以刺激社会经济发展加快
㈨ 再贴现利率变化对股市的影响
再贴现利率反映了宏观调控部门的调控意图。
所谓再贴现就是商业银行用贴现完的商业票据到中央银行再贴现,实质等于一种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再贴现利率就等于贷款利率。
这种利率提高,反映了调控部门收缩货币量的意图,下降反映了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意图。所以,理论上来说,再贴现利率上涨,等于减少了货币供应量,股市应该下跌。利率下跌相反。
当然实际的市场表现要复杂的多。再贴现利率的调整经常只能影响短期的波动,却无法改变股市整体的原有运动趋势。人类社会运动太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