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股票 » 基金跌的股票
扩展阅读
医疗b的股票价格 2025-07-12 14:28:22
比例计算器 2025-07-12 14:28:15

基金跌的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7-23 23:28:20

Ⅰ 我们买的基金股票大跌,钱都去哪里了

当股市大跌时,买股票的投资者的钱主要流向以下几个地方:

1、大股东减持。

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非常清楚自己股票的实际估值,当他发现股价涨得有点离谱了,市场出现亢奋情况,大股东很可能在二级市场上减持手中股票。大股东持股的成本很低,他们在二级市场上几十元钱的抛售,由散户们接盘。随后股市下跌,蒸发的市值就是大股东减持筹码,兑换成现金的钱。

2、投资者或大户

在股市低位提前布局,现在股市涨到顶部区域,他们觉得后市上升空间已经不大,风险却在悄悄来临,他们就要及时兑现账面上的浮盈,在兑现浮盈之前不能算是赚钱,而是把筹码抛给下家之后,这类先知先觉的投资者算是落袋为安。而股市的市值蒸发,主要也是被这部分群体带走的。

3、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不断进行逼空式上涨,把自己手中的券商股、大金融股、白酒股、科技股等都拉至高位,而散户投资者悉数进入接盘,机构投资者就可以高价出货,降低仓位。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A股若是下跌,市值都被主力机构高位出货后变成现钞,放入囊中的钱。

(1)基金跌的股票扩展阅读:

股市的市值增加原理

股市有了赚钱效应后,社会各路资金都纷纷入市炒股,还有外资QFII、RQFII等对冲基金入市,大量外围资金入市买股票,从而把股票的价格给推高了,当股票价格被推高后,再乘以总股本,就是个股的市值了。而A股的总市值就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的数量乘以当前的股票价格得出来的数据。

而当股价或股市将要下跌之时,往往是散户进场,机构投资者离场。于是,散户们把资金投进股市买股票,但同时,必然会有另外一方把手中的股票买给,就把钱给提走了。

散户投进去的钱当然不会消失,只是被其他人带离了股市,而散户进场后持有原先上家的股票,恰巧遇到股市大跌,散户手中的股票的价值也就这样缩水了。

Ⅱ 请问基金下跌也有收益,那为什么股票下跌就没有

基金分很多种类型,如股票型 基金、货币基金、指数型基金和债券基金。他们获益的方式不同,债券基金就是企业发的债,政府发的债到期自然有利息和还本金。而指数基金就是企业的股权,企业一点一点变大,就如同一盆花儿一点儿一点儿变大,那么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值钱,这就是收益的来源。
另外,如果是股票型基金,它会买很多的股票。有收益说明,基金中的涨的股票大于跌的股票,所以你会有收益。

Ⅲ 为什么这几天的股票基金都下跌

大盘经过了为期一年多的巨大涨幅,盘中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筹码,短期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短期出现头部特征,固而股票出现回落走势,基金大多重仓介入股票投资,随着股票的回落,基金净值也在缩水,固而基金也在下跌。

Ⅳ 为什么股票在涨,基金却跌了呢

股票在涨,基金净值下跌,主要原因是基金重仓股票在下跌,这说明基金的选股有问题。

Ⅳ 股票在跌,那基金也会跌吗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为主,所以股市的运行决定了大多数基金的命运。 虽然连续超跌下挫后,16日小涨5点,有减缓下跌的迹象,但是不管从量能还是盘面的走势强度来看,还是一个字"弱"(17日的走势暂时还是没有摆脱这个基调,如果后市连续两个交易日继续弱势横盘震荡下行无法有大资金抄底突破压制位,那要注意风险了,在均线压制位附近可能还会再次破位下行探底,请严格控制自己仓位不要太重),投资者信心的积弱使得抄底资金非常谨慎,虽然今天抄底资金试图该变这种运行颓势,但是情况却并不是太乐观,现在的股市并不是政府说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资金,个人觉得在大小非的阴影下现在这两样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轻的一年,只有3万亿的解禁资金,但是已经让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吃不消了(在主力开始出货前市场中的主力资金一共只有3万亿,但是大小非足够消灭它们了),虽然政府来了个基金也要讲政治的说法,不过看来实质作用不大,机构继续反弹出货的动作没有停止,不得不选择边打边撤退的策略,来降低损失,就算在奥运前政府再出所谓的利好来阻止股市的继续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的解决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痒的政策的话,那在资金的多空平衡已经打破的现在的这种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奥运期间采用横盘运行或者小幅度反弹的走势下,投资者仍然不要太过于乐观,因该谨慎对待,因为实质问题没解决,资金面就会继续紧张.如果出现政策带来的反弹时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举.不要去相信股评不考虑实际的大行情.由于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资金是近7万亿,2010年的解禁资金是近10万亿,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今年的3万亿,所以,在这个导致这次大跌的核心问题解决前,资金面的压力是不可能解决的,任何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带来的都只是反弹而不会是反转,股市虽然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股市的规律就是卖的多余买的就跌,买的多于卖的就涨,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资金面已经体现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有些人却不愿意去面对.别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长线投资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况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润高达400%以上,甚至高达1000%以上时,这种成本带来的暴利,在一个弱势行情下,你认为大小非持有者是会落袋为安还是会继续看着自己的利润缩水(大小非也是投资者,利润第一同样是他们的理念,当长期股东这种想法只有被机构教育出来的散户会去干)而一个长期趋势中因为某种原因卖的力量都处于压倒性的优势时去谈牛市什么时候回来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实质性政策带来的就是反弹不是反转.由于大盘最强的支撑区域3300~3400和股评、机构口中最强的所谓永远不会被击穿的政策铁底2990都已经在资金面失衡的现实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线在没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撑情况下,反弹就是降低仓位的机会,当然如果有边缘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带来抄底资金抄底,带来的反弹相对规模较大当然最好,对散户来说机会难得。严格控制仓位是我现在唯一要说的,逢反弹减仓是严谨的。有资金在手里才有主动权,才能够迎来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来的不是散户,在主力都迫于大小非压力减仓时,做为中小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顺势而为,不要逆势而动,机构减仓我们也要控制仓位。 如果非要谈下面有什么支撑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实最强的支撑位已经失守了。当然如果政府愿意出台实质性的解决大小非的政策,那产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现在这种小打小闹了,不过个人觉得不是太现实,近20万亿的资金本来政府就是想让市场来消化,政府会愿意自己来掏钱?? 这段时间的新股以不可思议的疯狂数量发行没有断过,国家降低印花税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顺便满足股民要求的同时(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资金在现在的点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连续的大量新发基金也是借市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么都没出,还是散户的钱)去接大小非,市场在短时间火暴的情况下,又引诱其他场外的资金介入,新股发行的资金压力也短暂缓解了,一箭多雕。而后市如果再次发出一些非实质的利好政策,不排除仍然是为了新股着想的而不是广大投资者。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国有股减持造成的,05年熊市进行时印花税调低的结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后主力再次出货,大盘再次震荡下行探底创下新低,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有点类似可以谨慎参考。 但是在弱势状态下一个小小的负面消息可能因为恐慌的心理被数倍放大,请已经介入的散户朋友要保持一份警惕心,随时关注有没有什么利好消息再出来。 现在要顺势而为了,不做死多头,也不做死空头,做个滑头就行了在大盘没有选择方向前,严格控制仓位会让你风险降到最低的。 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Ⅵ 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都是涨的,为什么这个基金还是跌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来讲,无外乎就是下面这两种原因:

1.对于主动型基金而言,基金经理会根据当下市场的情况,作出增减仓的操作,而我们所看到的基金报告(年报、半年报、季报)又是滞后的,所以当基金经理换仓或减仓的时候,就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2.假如基金经理没有减仓,但是当基金持仓中的其他股票跌幅很大的时候,也会出现题主说的这种情况。

扩展阅读~股票和基金的涨跌影响因素:
1.与该股票上市公司的业绩正相关
2.受股票市场主体趋势正相关,具有技术性指标的惯性
3.从组合投资学观点分析,受前景风险性的影响
4.在投资心理学研究,它与市场股民的心理预期相关,而股民受政府政策、市场变化影响,所以较复杂。

Ⅶ 平时很少跌的基金或股票会不会突然跌很多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是每个人入市前都要清楚明白的一件事情。股市突然大跌是有可能的,这种风险是存在的,去年三月份的行情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三月份的行情,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股市直接暴跌,这种就是黑天鹅造成的事件,没办法,人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让它跌,而且是暴跌的行情。
无论什么投资产品,都有可能造成亏损,之前说的可转债,最近破发的也不在少数。所以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每一次都要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在哪里,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入场。

Ⅷ 为什么股票跌,基金也跟着跌,有必然的联系吗

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比例都相当大,这两种基金能否赚钱全取决于所买股票的涨跌,自然股票跌,基金也跟着跌,这当然有必然的联系。
偏债债券型基金是投资于债券的比例较大,但也投资股票,股票一直跌,偏债债券型基金也会跌得比较惨,只是相对于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跌幅要小,但是跌下去要涨起来比较慢。
纯债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不投资于股票,股票跌,纯债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是不会跟着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