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资产配置多大比例合适
由于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应收应付项目或者回购融资等行为,会导致基金净值与基金总资产不一致。一般总资产会大于基金净值。所以会出现按照占净值比率计算资产的合计超出100%的情况。简单假设一个基金只允许买债券,无其他占用,基金如果融资20%,持有的债券占净值最高就可以达到120%。如果发现低于100%,可能是因为个别项目没有加进来。投入基金的资金配置比例多少合适,要结合自身风险偏好情况来看。保守型的投资者,如果无法接受亏损,建议不要投基金了(这里指股票型基金),说不定哪天就出现了亏损,还是适合做点固定收益理财。稳健型的投资者,可能希望在承担一定风险时获得一定收益,基金投资的仓位建议控制在20%左右。积极型的投资者,可能希望在承担较大风险时获得较大收益,基金投资的占仓位建议控制在30%左右。
购买基金到金斧子,金斧子是研究与科技驱动的资产配置服务平台,致力从家庭目标与规划出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财务分析、投资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类、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务涵盖移动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产品搜索、基金申赎、净值查询、财富记账、配置规划、投资咨询等,最终帮助家庭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和传承。
迄今为止,金斧子平台中产以及高净值注册用户已突破80万,累计为客户配置的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私募股权等基金规模已超350亿,超过10万个家庭得到了专业、独立、实时、高效的一站式资产配置建议与基金交易服务。
㈡ 理财新手,该如何分配基金和股票比例
对于理财新手来说,并不适合投资股票,完全可以把资金都投入到基金中,股票投资风险太大,对于新手来说没有掌握更多投资技巧,很容易跟风购买或在是被套牢,基金的收益虽然不如股票但相对股票来说风险更小。如果理财新手想要投资可以把资金的八成用来投资基金,剩下的两成投资基金。
其实基金也有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虽然也有一定的风险,但对比股票的话风险可以忽略不计,而且选择股票型基金有专业人士打理更有保障,如果理财新手想要自己入手尝试的话,在选择投资项目之前,应该了解更多理财知识,可以先开设一个虚拟账户,虚拟账户跟真实的股票账户一样,适合新手学习,可以提前感受一下股市氛围,不过最好还是找一个有经验的资深股民带着自己,学习股票投资的操作方式和技巧,等到自己学的差不多了再实干。
㈢ 在-50度到-40度之间时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配置比例可以是多少
股票基金又被称为股票型基金,就是指项目投资于股市的股票基金。证券基金的种类许多。现阶段在我国除股票型基金外,也有债券型基金、个股债卷混合基金、金融市场股票基金等。投资建议有使用价值型、成长性、均衡型。
销售市场波动无可避免,谁也不可以确保说将来长时间一定是大牛市,即便环顾在历史上以前的大牛市环节,又有多少激进派的投资人一旦销售市场大幅度回调函数便深套在其中。大家不会太难发觉投资基金风险性是有显著差别的,投资人在配备时还要依据本身状况来开展挑选。作为一名完善投资人或稍有理财规划意识的,对股债组成配制愈来愈高度重视。
㈣ 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
股票和基金的配置的比例应该是相当的,有相当多的股票就有相当多的基金,他们的配置一定是这样。
㈤ 你好 股票和基金配比是多少合适 应占个人资产的多少
你好,谢谢你的信任!这个具体比例,要看你的收入情况啊,你的资产质量啊,当然,关键还有你的年龄!我认为,如果你的年龄小于30岁,建议,股票的比例不少于50%(具体品种很重要啊!建议选择大盘蓝筹股),基金适合长期定投,坚持投到退休60周岁的时候,一般,定投的金额不少于每个月结余的资金的一半,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前提下,越多越好啦!个人建议,供你参考,祝你好运!
㈥ 个人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比例多少合适
个人喜好 目的 抗风险以及炒股能力程度不同 比例也不同
另外基金也分成很多类别 风险程度 投资方式 投资标的物等也不同
根据你的投资目标了 才可以定比例 品种
㈦ 股票型基金中投资于股票的比例是多少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调整保险资金投资股票上限为20%,首次明确保险资金投资无担保债、不动产、未上市股权等新领域的投资比例上限分别为20%、10%和5%,保险资金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
基金的投资取向是否适合用户特别是对没有运作历史的新基金公司所发行的产品更要仔细观察。基金的不同投资取向代表了基金未来的风险、收益程度,因此应选择适合风险、收益偏好的股票型基金。
(7)股票和基金的配置比例是多少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投资者购买股票型基金,不仅可以获得基金净值上涨时的收益,还可以获得每年基金分红时的红利,这和投资股票比较类似,但是股票并不一定会长期分红扩股,而优质的股票型基金通常一年至少会有1次分红,业绩较好的时候会出现2次。
股票型基金的涨跌也会根据行情的大涨和大跌,而出现上涨和下跌的跟风走势,而涨跌的幅度要根据股票型基金中不同股票的权重比例来分析,这将会决定股票型基金最终的涨跌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