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挪威养老基金最新持有哪些A股
新进买入的5家公司:TCL科技、中泰化学、万华化学、中炬高新、索菲亚、海信家电。其中买入万华化学的金额最大,将近12亿元,其次为TCl科技,买入5.4亿元。
挪威政府养老基金是挪威用于养老金管理的主权财富基金。该基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政府(全球)养老金(前政府石油基金 The Government Petroleum Fund,简称GPFG)。
政府(挪威)养老金(前国家保险计划基金 The National Insurance Scheme Fund,简称NISF)。
减仓卖出的2家公司:减仓一汽解放770万股,减仓顺丰控股11万股。
加仓了5家公司:中国重汽、东方雨虹、北大荒、海大集团、碧水源。
持有占流通股比例最大的是:良品铺子,持有比例高达4.58%!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挪威政府养老基金
『贰』 挪威有石油作为硬通货,国内有什么类似的投资项目作为主权基金吗
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硬通货,拥有石油的国 家都能在国际上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因此,挪威这个以石油作为硬通货的国 家,才能建立全时间最大的主权政信基金。 在国内的话,就是类似政信投资集团这样的政信类的投资机构,以基建和新基建为主的政信项目,也能让老百姓享受到稳定的投资收益。
『叁』 挪威这样的主权政信基金是怎么做到全球最大的
主要是看手上的项目或者硬通货,比如挪威主要是有石油这样的国际硬通货,因此就能有底气去做全民储蓄基金。国内比较像政信金融这样的,也算是老百姓去投资基建,建设国家,以比较小的风险去获得稳定的收益。。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肆』 区区530万人竟掌握了全球1.5%的股票市值,挪威为何能如此富裕
曾经被两个富裕的邻居鄙视了很长时间的挪威,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一直致力于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哪怕是国家发现大量石油,意外获取大量财富,仍然不忘初心,用石油财富建立财富基金,购买海外优质资产股权,使财富不断暴涨,所以原来的又穷又土的乡下人,如今改头换面成为了世界最富有的人。
四、投资全球
挪威将主权财富基金全部用于投资海外市场,这不但可以避免推高挪威克朗的汇率,而且可以享受全球经济上涨的红利,而且挪威政府本年只将使用其收益部分,坚决不能动用本金,所以多年来,挪威主权基金一直为挪威人赚取了大量外汇。
五、基金更名,缓解西方国家的忧虑
一般而言,主权基金都会被西方国家怀疑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会有严格的审查制度,而且会严格控制持股量,挪威政府于是将主权基金更名于养老基金,所赚收益用于国民养老,大大缓解了西方国家对基金投股的忧虑程度,使挪威人迅速掌控了全球1.5%的股票市值。
『伍』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中国哪些股票
威财富基金的中国A股投资配额从15亿美元提高至25亿美元。截至去年底,该基金已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共计投资约270亿美元。
『陆』 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是那只
1990年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即政府石油基金正式成立。挪威将石油及天然气取得的收益通过主权财富基金投入外国股票及债券,以充当原油用尽时给未来世代的储备,且规定每年可提取不超过基金总额的4%用于财政开支,本质上就是一个全民储蓄。
『柒』 世界10大主权财富基金有哪些
频繁增持H股GIC从今年10月份开始频繁增持H股,这在以往是不常见的。记者查阅今年以来香港联交所公布的H股公司股权变动的情况发现,GIC今年还未有过如此集中购买或增持H股公司的行为。资料显示,GIC自2006年第一、二季度调整了在中国9家公司的股权份额后,就基本没有大规模动作。而此次突然增持H股,更加显示出GIC投资中国市场的强烈意愿。富昌证券总经理蔺常念认为,在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已经超过欧美,未来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虽然目前其所投资的中国公司业绩和行业地位不算太好,但目前股价处在较低水平,对于稳健的长期投资者而言是良好的介入机会。其实早在1995年,GIC就以基础投资者和风险投资者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其董事长李光耀也多次提出投资中国市场对新加坡的重要性。GIC首席投资官在今年9月份公布的《2007、2008年政府投资管理报告》中表示,“虽然GIC不会放弃投资西方金融机构的机会,但会把重心逐渐转向亚洲。次贷危机(聚焦美国金融漩涡)给我们创造了收购美国受损资产的大好机会,但GIC想提升在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的介入度,因为这是真正具备增长潜力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后花园。”在加强对中国等新兴市场投资的同时,GIC对欧美市场的投资却更为谨慎。香港英皇证券研究部副总裁林建华指出,相比其他投行和机构,GIC在2007年就开始收缩在欧美的投资,避免出现较大规模的亏损,加上新加坡外汇储备的增加,使它能继续开拓新的投资市场。虽然曾有过投资巴克莱银行被套的事实,但作为主权财富基金,GIC是坚定的长期战略投资者,短期的市场波动不会对其投资策略产生根本性的影响。GIC能在本次危机中自保,蔺常念认为应归功于GIC强大的研究团队和市场把握能力。增持时机恰好11月份GIC对H股的操作表现出准确的判断力,尤其是增持首都机场(0694.HK)和方兴地产(0817.HK)前后均有利好消息传来。据联交所的资料显示,GIC从10月9日就开始买入首都机场,紧接着在10月23日继续大量增持,两笔合计买入2355.2万股,总金额约为1.17亿港元,GIC对首都机场的持股比例也从9月中旬的18.29%上升至20.24%。而就在10月23日,市场传出首都机场将获政府注资10亿元的消息。11月18日,首都机场发布公告称,获得政府10亿元注资,次日GIC再度增持312.6万股首都机场,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至21.07%。11月中旬,方兴地产宣布计划以5.27亿元人民币现金加股权的形式收购金茂投资。之后,方兴地产获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70亿元的签约额,GIC随即在11月21日增持该股,而高盛则在11月28日才发出给予方兴地产“买进”评级的研究报告。林建华指出,GIC选择上海电气、首都机场、方兴地产、中海油田等公司确实让人困惑,因为相对而言,上述公司并非行业龙头或业绩上佳,但其增持时机却恰到好处。低调的投资作为新加坡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公司,GIC是少有的愿意成为小股东而非控股股东的投资者。与新加坡另一知名的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不同,GIC的投资原则是只购买公司的少数股权,并避免成为其控股股东。GIC自2006年初参股中国公司以来,在各公司所持股份比例很少超过10%,初期更是低于5%。而此规律目前已被打破,GIC已经持有首都机场21.07%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但GIC并未参与实际运营,也不谋求控股地位。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GIC在世界各地的投资项目数以千计,既要分散投资,又要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避免控股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林建华认为,GIC利用国家外汇储备进行投资并不以控股为目的,在投资对象的选择上,它用大笔投资换取大公司的小比例股权,用小笔投资发现中小公司的价值,且投资手法与国际投行背道而驰,显得有些神秘。近期摩根大通、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等外资投行大幅减持H股股份,11月6日,摩根大通、富通基金管理公司分别减持兖煤685.8万股和163.8万股,持股比例大幅下降,而GIC却在同期选择增持。“GIC在2007年下半年就大量收回对欧美的投资,相对其他机构而言今年的损失比较小,因此现在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投资。”林建华说。蔺常念表示,GIC有着丰富的国际投资经验和强大的研究团队,善于寻找未被市场发现的有价值的公司并积极投资,低调中体现出其独到的投资理念。“和其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相比,GIC的优势在于长久的投资年限,是‘常青基金’。以 中金公司(行情 股吧)为例,GIC已经对其投资了10年,并且还在继续。”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总裁郑国枰表示。一般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期限只有10年,因此投资4到5年就要考虑退出或变现。“但GIC有更长远的打算。”郑国枰说。(本文来源:投资者报 )
『捌』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介绍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全球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亦即所谓的石油基金,挪威将石油及天然气取得的收益投入外国股票及债券,以防原油用尽时作为未来世代的储备。
『玖』 挪威530万人却掌握世界1.5%的股票市值,挪威成功的秘诀在哪
成功就有在“商业头脑”上,而且他们有石油来支撑自己国家的经济, 在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人家为什么不能成功呢。因为有国家支撑,主权基金的投资经常被怀疑具有政治企图,甚至会以违反商业规律的行为扰乱被投资国的市场秩序。很多发达国家都对来自主权基金的投资进行非常严苛的审查。
在整体的利益上,都发展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我就想默默问一句,为什么我们中国就没有发现他们那里的石油呢。而且他们非常重视教育问题,孩子从小国家会一直培养到大学,即便是出国留学国家也是出钱的。当地人自己平常开销根本花不了多少钱,所以在一些欧洲国家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拾』 为什么挪威能够成为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
主要是看手上的项目或者硬通货,比如挪威主要是有石油这样的国际硬通货,因此就能有底气去做全民储蓄基金。国内比较像政信金融这样的,也算是老百姓去投资基建,建设国家,以比较小的风险去获得稳定的收益。